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寒门天下-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益州此前有过叛乱,张白骑之前,有徐和,那一次叛乱,让益州士族与豪族元气大伤,之后便一蹶不振,被郭嘉逐步扫清,而这里面,秦宓的家人是参与了叛乱,甚至是主谋,这些情报不用任何艰难的手段便能得到,整个益州官场,都了如指掌,而郭嘉在面对那一次叛乱时的优柔,很多年过去以后,荀彧有一个猜测,也许郭嘉只是为了得到秦宓的投效。

秦宓不见得能在中原有什么名气,可在益州,士林之中的确名气斐然,因他投效而带来益州年青一代继而向郭嘉妥协低头,最终同化入了郭嘉所属政治集团之中,这是秦宓的价值,但荀彧很想知道秦宓究竟在郭嘉眼中,他个人是处于怎样的地位。

“荀令君难道也听过在下之名?”

秦宓只是很客气地反问一句而已,王佐之才的荀彧很耀眼,无论是现在的官职还是在曹cào手下的能力,都让人不得不敬佩,可秦宓自然不会在荀彧面前折腰低眉,郭嘉与荀彧友好,那是ī情,秦宓与荀彧甚至算不上认识,他们之间只有阵营的对立。

心思玲珑的荀彧听出了秦宓话中的淡漠,摇摇头不想再说什么,年龄上,他可比秦宓长不少,没必要跟小辈争名夺利一般斤斤计较,何况他一向作风谦和,从不盛气凌人。

郭嘉lù出玩味的笑容,荀彧当着他的面提到了秦宓的名字,显然是对秦宓有了好奇之心,察言观è自有一套的郭嘉对荀彧太了解了,既然荀彧有兴致,郭嘉自然如他所愿。

咳咳。

轻声咳嗽两声,郭嘉面带笑意地朝秦宓说道“子勑,我问你几个问题。”

秦宓一头雾水,他与郭嘉虽然ī下里也会时常喝酒谈天,却从未见过郭嘉现在脸上这种似乎有什么yīn谋诡计的笑容。

你是人主,你直接开口问就行了啊。

秦宓一边心中揣摩一边小心翼翼地说道“主公请问。”

郭嘉忍住笑,再一次咳嗽两声清清嗓子。

荀彧和戏志才四目相对,这个场景似曾相识,曾几何时,郭嘉捉nòng颍川那些自诩才俊的世家子弟的时候,不就是这般装模作样让人如临大敌般的吗?

秦宓,有难了。

两人好奇地关注郭嘉,他们也想不出郭嘉会如何作难秦宓,也许只是善意的玩笑吧。

“子勑,我问你,天有头乎?”

秦宓紧张兮兮地看着郭嘉,没想到却听到这么一个问题,他微微蹙眉,闹不清楚郭嘉为何要问这么一个刁钻的问题。

一旁的荀彧与戏志才也lù出思索状,二人相视摇头,似乎在叹服郭嘉刁难的人手段。

就在二人以为秦宓会很尴尬时,没想到秦宓愁眉舒展,淡淡道“有头。”

郭嘉紧接着问“头在何方?”

秦宓对答道“在西。《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

这个答案让戏志才与荀彧瞠目结舌,没想到秦宓竟能有理有据地给出一个答案,反观郭嘉此刻并没有泄气的样子,好像笑意更浓。

“子勑,我再问你,天有耳乎?”

嗯?

秦宓算是猜到了郭嘉的用意,似乎是在考较自己才学,又好像是故意将这一切做给荀彧看似的。

不管目的何在,秦宓都要配合郭嘉。

戏志才与荀彧目光锁定秦宓,隐含期待,这种冷门而又刁钻的问题,他二人是绝对想不到答案,只能寄望秦宓能杀一杀郭嘉的锐气。

“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无耳何能听?”

秦宓说完后望向郭嘉,眼神似乎在说主公,别再问了……

可是郭嘉对他无奈的目光毫不所觉,继续问“天有足乎?”

秦宓无声一叹,思维飞快运转,也许是郭嘉问得快,问的急,他便也想得快,一问一答,反倒没有了空隙。

“有足。《诗》云‘天步艰难。’无足何能走?”

“天有姓乎?”

“姓刘。”

这两个字说完,秦宓忽然心里一紧,他是聪明人,尽管郭嘉是汉臣,但郭嘉做的很多事都是推翻了汉室的根基,废孝廉兴科举,又重开百家,如果郭嘉能扫平天下,这个天的姓,似乎要变……不过现在,他必须这么说,哪怕郭嘉希望听到天姓郭,他也要说姓刘。

“何以知之?”

郭嘉似笑非笑,话音轻了些。

秦宓沉默了一阵后,低声道“天子姓刘,以故知之。”

……

“好好一个才思敏捷博学睿智的秦子勑”

荀彧喜形于è,对秦宓对答如流的表现拍案叫绝

戏志才也开怀大笑道“子勑啊子勑,你今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了,主公这么刁钻的问题你都能答上来,这天下,若论辩才,你必当之无愧乃举世第一。”

秦宓汗颜,连连谦称不敢当。

荀彧见识了秦宓的才学,扭过头来望着郭嘉说道“奉孝真是慧眼识珠。”

郭嘉耸耸肩,不以为意。

这几个问题,要是问不熟悉的人,多半会被认为是刻意刁难,反正郭嘉确信秦宓能答上来,历史上张温就这样与秦宓jī辩而哑口无言,要是郭嘉问张松,问彭羕,对方肯定答不上来。

郭嘉不再问下去,秦宓松了口气,手抬起来想要抹一把冷汗,却又收了回去。

陪在郭嘉与荀彧身边一同话别戏志才,他们该踏上归途了。

第九十一章 道不相同

“多谢道长数日来的款待,若他日有缘道长前往中原,我必扫榻相迎。”

天师宫外,荀彧向左慈话别,他与左慈也是旧识,而且从心底对方外之人极为敬重,左慈显lù出的本领显然不是招摇撞骗的假道士,的确有那么一些让人惊叹叫绝的本事。

左慈歉然还礼,目送荀彧转身。

“子勑你先陪文若下去,我有几句话与左道长说。”

郭嘉先让秦宓离去,荀彧也不多问,他是客人,自觉地沿着阶梯下山。

迈步也朝山下走,郭嘉走得慢,渐渐与荀彧秦宓拉开了距离,阶梯两旁的近卫军也护着郭嘉缓缓下山。

“小太公,有什么话要跟老道说?”

左慈陪着郭嘉也朝山下走。

俯视荀彧愈发遥远的背影,郭嘉话音轻淡地问道“左老道,你看文若的命,是否与当年有变?”

左慈不止一次说过,郭嘉能够改变身边人的命运,戏志才如此,于吉来投奔也如此,哪怕是乔家姐妹等人,在他身边的人,似乎命运的道路都与出生本应注定的方向有了偏差,而往往这个结局都是向着更好的地步发展。

左慈与于吉即便算破天命,能够看穿郭嘉命数无常,却也永远不会知道郭嘉埋藏在心底的秘密。

他的横空出世,不,应该说是颠覆历史,蝴蝶效应改变周边人物的命运是最根本原因。

如果没有他,典韦或许命不久矣,戏志才也恐怕早已魂归九泉,大乔数年后将会成为寡fù,貂蝉,蔡琰,高顺……

郭嘉就像是一个漩涡,将周围的人全部席卷进去,是命运的一个漏dòng,是一个常理难以dòng悉的存在。

左慈朝荀彧远去的背影遥遥望去,微微摇头道“荀令君之命,一如当年。”

郭嘉停下了脚步,眼神极为复杂地俯视而去。

历史上荀彧活到了五十岁,这个岁数在平均寿命短的年代里,绝对算不上短命,勉勉强强称得上长寿。

但是郭嘉关心的不是荀彧活了多久,而是荀彧怎么死的

如果是寿终正寝,郭嘉会为他感到高兴。

但是,如果是死于非命,那么郭嘉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能杀荀彧的,天下只有一人。首发

荀彧的伯乐,荀彧效忠一生的主公曹cào。

假如荀彧的命,还是历史注定的命运,郭嘉一想到这,心乱如麻。

他从不相信巧合。

曹cào官渡之战打赢了,坐拥半壁江山,挥军南下虽在赤壁惨败,但折损的基本上都是荆州降军,不但实力还在,并且仍旧扩张了属地,拿下了荆州北部一片不小的土地。

那个时候的曹cào,绝对不是今天的曹cào,更不是孤身刺董时候的曹cào。

人的野心绝不可能与生俱来,一无所有的人有野心也只是小人物的好高骛远,而逐步向着权力巅峰攀爬的人则会渐渐滋生野心,历史无数次证明了一件事权力是野心的摇篮。

十年前的曹cào不会想到他能有今天挟天子令诸侯的地位,十年后的曹cào也绝对想不到他会面对锦绣江山唾手可得的形势。

在权力与实力逐渐高涨的时候,曹cào需要更高的地位,需要开创更盛大的家业,当曹cào已经是丞相凌驾百官之上又手握兵马大权,他还想更进一步,还能怎样呢?

什么样的爵位能满足曹cào?

不管怎样,曹cào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他已然位极人臣

再进一步,就是大逆不道。

荀彧拥汉,便不能坐视曹cào迈出那一步

昔日的“吾之子房”站在了曹cào的对立面,同时曹cào用庶族压制士族的做法令士族接二连三地反抗他,他要压制士族,要继续把权力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

荀彧死了,也许历史没有jiāo代清楚究竟是不是曹cào挥下屠刀,可荀彧的死,对士族是重创,也扫清了曹cào更进一步的障碍。

就在荀彧死后次年。

曹cào封魏公,终于成为了与王莽相提并论的“cào莽”。

如果荀彧的下场和历史上一样,现在的郭嘉能怎么做?

语重心长地劝告荀彧吗?

没有发生的事情,而且是十几年后的事情,郭嘉怎么开口?

即便开口,如何看,都显然是郭嘉居心叵测,现在的荀彧,是曹cào最为器重信任的人,曹cào在外人看是挟天子令诸侯,在荀彧等忠臣眼中则是奉天子令不臣,曹cào是忠勇无畏的代表。

没有打赢官渡之战前,曹cào必须要夹起尾巴做人,击败袁绍后,曹cào就有了底气耀武扬威。

郭嘉想劝荀彧离开曹cào,根本不可能。

冒着与曹cào翻脸甚至开战的风险将荀彧留在益州吗?

这的确可行,至少确保了荀彧不会死在曹cào的手上。

但是这样的结局对荀彧没有任何区别,侩子手却变成了郭嘉。

失去了理想,失去了奋斗目标,荀彧会生不如死,甚至比怀才不遇还要愤慨。

有一种人,是为了理想而活。

郭嘉不敢说自己是,但他会朝着理想去奋斗,而荀彧一生,都在追逐着梦想。

如果郭嘉强迫荀彧留在益州,他这是在践踏荀彧的尊严与理想,他们的友情将dàng然无存,荀彧或许会活很久,但只会是一具行尸走肉。

好死不如赖活着始终是小人物狭隘的想法,郭嘉就有过隐匿山林终老一生的想法,他也承认自己有很多小人物的想法,可荀彧却绝不是一个小人物,他定然有着舍生取义的刚烈执念,因此,他在曹cào封魏公前一年死了,不管是他杀还是病故,荀彧那时,必定已经心灰意冷,对于一个有着梦想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梦碎的打击更加沉重。

“唉……”

郭嘉发出了一声让左慈始终猜不透的长叹。

他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

他和荀彧,是真的道不同啊。

有时候能预知未来的事情也是沉重的心理负担。

外人眼中整天笑呵呵的郭嘉也有很多心事,荀彧便是一件。

阻止曹cào杀荀彧,或者说遏制曹cào的野心,对郭嘉而言,不是一个解不开的难题。

只要阻止曹cào侵吞河北,打压曹cào的强盛,曹cào纵然还有野心,却也不敢真的给自己封公封王,曹cào是聪明的枭雄,在没有实力之前,他是不会树敌天下,更不会自己把天子这面旗号丢掉。

但是曹cào败亡,对荀彧而言,同样是理想的破灭。

郭嘉想了很久,最终只得出了一个结论。

原来他不是在和袁绍,不是在和曹cào,不是在和刘表等等诸侯博弈,他真正的敌人,真正要消灭的,是汉室。

名为汉臣,实为汉贼。

天下哪个诸侯不是呢?

只不过曹cào强大到了能撕破脸把贼的名头坐实,而其他诸侯在没有那个实力之前,只能表面上遵从汉室,也有狂妄自大不自量力的,比如袁术,可下场会如何?至少现在已经是四面楚歌。

如果曹cào没有bī死荀彧,总有强大的诸侯一步一步走上把汉室取而代之的道路,那样的结局,一样会让荀彧心死如灯灭。

也许,有一天,这个人,会是郭嘉。

“扶汉者必为其陪葬啊……”

郭嘉仰面望天,极为复杂地说出这样一句话。

假如荀彧能力挽狂澜,假如曹cào能真的做一个英雄,他们必定名垂青史,受千秋万代的后世人所敬。

郭嘉别的不敢肯定,但有一点十分肯定曹cào有实力篡取江山时,不会犹豫。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心事越想越重,心结越解不开越乱,到头来连郭嘉自己都有一股无名怒火。

“我不是神,这也不是féi皂剧,大团圆的结局人人都喜欢,可我连自己的命运会走到哪里都不知道,又怎么能cào控别人,做旁人的人生编剧?”

低头喃喃自语的郭嘉如释重负。

不想了。

事情其实很简单,只是他一直不愿面对而已。

道不同不相为谋,诸侯争霸本就是成王败寇顺昌逆亡,既然理想是冲突对立的,郭嘉不能牺牲自己,自然也就没有余地对别人宽容。

下到山来,荀彧已在马车旁等候,待郭嘉到来一同钻进马车。

晃晃地坐在车厢中,郭嘉轻声道“文若,不如在成都再待些日子,我与乔家姐妹的婚事就在下月初十,你若在场,她们也会高兴的。”

其实郭嘉是希望能与荀彧多相聚些日子,上一次洛阳一别,便是整整十年,今日分道扬镳,此生的再聚首,恐怕谁也保证不了在何时,甚至有没有都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荀彧面è淡然,轻声道“既如此,我便提前恭贺奉孝了,愿你与乔氏姐妹白头偕老,子孙满堂。”

郭嘉闭上眼睛轻轻点头。

成都离不开郭嘉,少了戏志才,整个益州都要手忙脚乱一些时日。

曹cào那里缺了荀彧,也必然会诸事不顺。

在成都城外,郭嘉在城门口目送荀彧的马车离去,曹洪单骑护卫在马车旁,直至没入天边,郭嘉仍旧站在原地。

“主公,时候不早,该……”

秦宓本是提醒郭嘉天è已晚,却在郭嘉身旁猛然发现郭嘉潸然泪下。

第九十二章 英雄美人

自当年郭嘉从荆州败北归来后兴建了桃源村后,五六年过去了,桃源村的规模逐渐从乡村到小镇,从小镇到了县城,阵亡将士的遗孤居住在里面关系和谐,有一股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风气渐渐在这里形成。

幸福的人有着相似的幸福,不幸的人却有着各不相同的不幸,桃源村里的人,看上去幸福,实际上只是选择了将悲伤遗忘或埋藏在心底,尽己所能地追寻一片安宁祥和。

这里的居民基本上是清一è的孤儿寡母,男子成年行了冠礼或成家立业便会主动搬到成都周边的县城居住,郭嘉给了他们很优厚的待遇,却不是无偿,这一切的背后都是那些阵亡将士用xìng命换回来给家人的。

到了及笄之年的孤nv往往会从桃源村嫁到他方,或远或近,她们有着丰厚的嫁妆,桃源村已经是蜀郡如今最大的丝织生产点,这里的手工作坊规模很大,家家都有马钧改良过效率高超的纺织机,蜀郡的商贾要订购上等的蜀锦绸缎,第一选择肯定是桃源村,丰厚收入让这些孤苦的人至少解决了生活上的顾虑,长者能将希望与心血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或每日送孩子去百家学堂,或亲眼见证孩子长大成家立业。

强者的帮助,有时会被理解为怜悯,而同病相怜的人聚在一起,产生的凝聚力往往会难以置信,桃源村的百姓互帮互助,不分彼此,母慈子孝,携老扶幼,这是一片令人看起来令人向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