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然会安然无恙。只是,我却一直隐隐感觉,大哥应该是知道了一些重要的事情。试想一下,雍州刺史之前在华原是与殿下打过照面的,现在仍然有恃无恐的将我大哥抓了起来,这不是明摆着向殿下挑衅么?他一个小小的刺史,怎么也如此大胆向殿下叫板呢?他的背后,会不会有?……”

“嗯?”李世民微微一怔,这个小女子居然和我心里的想法不谋而合,追问道,“说下去。”

武琦云便继续说道:“其实我也只是在猜测……雍州刺史之所以敢如此大胆,他背后会不会是有皇族的人为他撑腰?联想到大哥残留笔迹上的那个皇字,我就越发有这样的猜想。在关内这个地方,皇亲国戚多不胜数。以汉王殿下如今的威风和气势,敢胆与殿下对立为敌的人……恐怕不是普通角色。雍州境下,就有两个大唐的亲王:韶王与嘉王。这二位王爷都是当今圣上的弟弟,也就是殿下的皇叔。”说到这里,武琦云明显有了一些顾忌。

李世民认真地看着她:“继续说。这里没有外人,不必顾忌什么。”

“是……”武琦云轻应了一声。说道,“这两位王爷,韶王的封邑就在雍州,而嘉王的封邑,在东都洛阳附近。二王关系十分的密切,好像皇帝对他们也十分的照顾。虽然他们很少在大唐的朝堂上斩露头角,但是在关内一带。名声却是很大。据说……殿下之前办下的那个勋侯房胜德,就是他们地亲信;关内一带的官将,也大多都听命于这二位王爷。尤其是雍州刺史刘德海,之前就是嘉王府上的一个无名小吏,短短的几年时间。就被提拔成了堂堂的三品上州刺史。”

李世民眉头一紧,警觉地说道:“你的意思是……武元衡追查粮食飞涨一案,直接查到了嘉王和韶王的头上?这才引火烧身,而且他自己也不敢直言?”

“我也只是猜测……”武琦云有些犹豫的说道,“以我大哥的那种性子。只要是发现了奸人恶人,哪里有不拿其拿下法办地。可是这一次,他宁愿自己被冤枉办罪。也不敢将事情的原委抖露出来。我想,一来他可能是知道的确斗不过这二位王爷,还有可能让大唐皇室蒙受阴影;二来,他之前是受了殿下委托查办此事,担心这件事情再查下去,更会给殿下带来一些麻烦和危险。于是……他这才委曲求全甘愿蒙冤入狱。”

李世民听完,细细地思索了一阵,缓缓说道:“有可能。”

武琦云幽怨的看了李世民一眼。低下头去,喃喃说道:“说起来,如果这些事情当真牵扯到皇族,那我大哥……恐怕真的要完了。自古疏不间亲,现如今大唐是李家的天下……如果是王爷偶有小过。自然是得饶且饶。到头来,只有我大哥这样不起眼的小吏来当替死鬼了。”

李世民从她的话里。听出了些许报怨和不快,正色说道:“你这是什么话?现今是李唐江山,但天下是百姓之天下。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哪里有宽宥皇亲、拉人替罪的道理?武琦云,你这番话可是有些大逆不道了。”

“我!……”武琦云的脸顿时变得能红,又羞又怕地说道,“殿下恕罪,我也是一时激愤……我是个女流之辈,心里没装大哥那种济世救国的宏愿。我只希望,我这个相依为命的哥哥,能够平安无恙就好……”说到这里,武琦云的眼圈有些发红了。

李世民也不忍再训斥她,轻言说道:“好了,你别想太多,先去休息一下吧。事情我会处理,定然不会让你大哥有事的。”

“嗯,多谢殿下。”武琦云起身,款款地给李世民行了一礼,走出了房间。李世民让驿馆的人给她安排了一个房间,让她暂时安顿了下来。

李世民一个人静静地呆在房里,细索起这件事情来。武琦云虽然是个女流,难得的是和她哥哥一样,还颇有些睿智和眼光。而且与一般逆来顺受的俗女不同的是,她还是个个性率直什么都敢说的人。如果她所说的是实情的话,那么,武元衡很有可能是真的触到的皇族的隐私,眼看着就要侵犯到了他们的利益,才会轰然拉下台的。也唯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雍州刺史会那么大胆的将武元衡拘押起来,而不顾及他汉王的颜面。

想来,刘德海背后应该是有二位皇叔在撑腰。嘉王与韶王,也很有可能是导致这一次关内粮价飞涨的幕后黑手。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自主的长叹了一声:国家多难,居然连直系皇亲都想着发国难财……大唐,当真是越来越腐朽了。嘉王与韶王,是皇帝李适的亲兄弟,是我汉王李谊的亲叔叔。我哪里有资格、有本事去跟他们叫板?虽然眼下我名声雀起也多少有了一些权力……但怎么说,根基也还十分的浅薄,哪里能跟他们那种经营多年的王爷相抗衡?再说了,我只是个过继的亲王,他们则是皇帝的亲兄弟呀!……

虽然我没理由怕他们什么,真要斗起来鹿死谁手也未必可知……但是,这个时候将汉王府推上峰口浪尖与宿世皇族对立,值得么?!而且我是晚辈。与叔辈对抗纷争,不管情由如何,在外人看来就是忤逆大不孝。这样一来,整个关内的豪门仕族,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会跟我翻脸作对。刚刚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一点名望和仕人的支持,瞬间就会化作乌有。

李世民也很有些苦恼起来……

过了一会儿,门被轻轻敲响。武琦云地声音在外面响起:“殿下,我可以进来吗?”

李世民随口应道:“门没关,进来。”

武琦云看来只是简单的梳洗了一下,走到李世民身前拜了一礼说道:“殿下恕罪,刚刚我说的话。实在是大不敬了……”

“无妨,”李世民看了这个女子一眼,估计她去而复返肯定是有事情,于是说道,“有什么事情。坐下说话吧。”

武琦云却是依旧站着,眼睛里一阵星光奕奕,说道:“殿下。我倒是想到了一个法子,或许……可以弄清楚这件事情。”

李世民顿时煞感兴趣的看着她:“说来听听。”

武琦云露出了一个略带自信的微笑,侃侃说道:“说起来,这件事情的源头,就在于粮食。关内和东都的许多漕运仓管里,都是有囤粮公仓地。可是奇怪,为什么粮价如此飞涨,朝廷却为何一直没有放粮赈灾、稳定关内粮市呢?所以我猜测。官粮肯定也是被人所控制了。我大哥当时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照这样追查下去的。殿下你想想,有什么人能够控制朝廷储备的官粮呢?”

李世民说道:“你的意思是指,那二位王爷?”

“虽然还不能断定,但是很有可能。”武琦云继续说道。“他们通过一些手段,将粮仓转空。然后私下囤积居奇。准备趁粮道断绝粮价飞涨的时候,再放出存粮来卖个好价钱,借此发大财。关内一带,包括长安,现如今粮食价钱都飞涨了起来,想必朝廷也引起了重视。殿下深受当今圣上器重,如果请旨奉命到雍州、东都一带来调粮解荒,皇帝陛下应该是会应允地。这个时候,二位王爷自然会心虚,让手下人将粮食再暂时放回公仓,以应府殿下查看好回去给皇帝覆命。这个时候,二位王爷也就不担心什么我大哥刺探到了他们的隐私了,也就没必要做贼心虚的将他关押起来。我大哥,不是就有救了吗?”

李世民听完,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行啊,武琦云。你一个平头小百姓,居然将皇帝和我们这些皇亲国戚当成棋子来戏耍。”

武琦云心里一惊,咬了咬嘴唇强作镇定的说道:“事到如今,为了救我大哥,也顾不得许多了。肯请殿下,救救我大哥吧!”说罢,双膝就跪倒了下来。

“先起来。”李世民让她起了身,自言自语一般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让我给二位王爷一个台阶下,然后让他们也给你大哥一个台阶下不再为难他,对么?你说地这个法子,虚虚实实声东击西,倒也可以一试,救出武元衡问题倒是不大。只不过,仍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其实,我现在身上就是背负了皇命,在追查粮食案。关内一带的公仓,是有可能被转空了,也更有可能跟二位王爷脱不了干系。我不如,先来个敲山震虎……”

武琦云心念一动,说道:“殿下……莫非想去见一见那二位王爷?”

“哟?你蛮聪明嘛。”李世民微笑道,“武元衡,本身不难救。我最终地目的,却是在于解决眼下的粮荒。用一个什么样的法子,既不得罪二位王爷,又能救出武元衡,更能平息关内的这一场粮荒呢?”

听到李世民这些话,武琦云一颗芳心总算是安定了下来。再怎么说,自己的亲大哥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了,汉王更大的目的,在于解决粮食问题。她思索了一阵,说道:“殿下,我倒是有一个法子,不过……好像有点傻,而且比较难办。”

“你又有了法子?而且还是有点傻地法子?”李世民不由得笑了起来,“说来我听听。”

武琦云自己也有些尴尬的笑了起来,说道:“那些人囤积居奇,不就是为了赚钱吗?但是,如果粮食不值钱了,他们还有必要这样铤而走险的盗用国库存粮,去发国难财么?”

“粮食不值钱了?这怎么可能呢?”李世民疑惑不解。

武琦云满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所以我才说,这个法子比较傻……如果殿下花钱,从别的地方买来许多地粮食,然后再以平价放出救济粮市,这样一来,粮价平稳下来,不就是不值钱了么?只是不知道,该要花多少钱、买多少粮食。所以……这个法子当真是傻得紧。殿下也就别太当真了。”

“嗯?”李世民却是突然心中一亮,“先让粮食变得不值钱,然后我再去关内一带的公仓查粮存粮。那些人势必不再冒这些风险了,而是有可能当真将粮食放回去……这地确不失为一个釜底抽薪的好法子。不过,毕竟现在漕航梗阻,各地的粮税都运不进关内。这个收粮卖粮的法子,虽然可以缓解一时的危机,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啊!”

“等那些人将粮食放回公仓,殿下就顺势将官粮也握到自己的手上,准备随时应付粮荒呀!”武琦云拽起了一个粉拳,信心百倍的说道,“大唐王师,肯定用不了多久就会收复汴州。到时候,真正的危机源头就要解除了!在这之前,殿下只要能够稳定住局面支撑一段时间,就万事大吉啦!…………不过殿下,你有那么多钱么?”

李世民看着这个智巧百出的女子,呵呵的笑了起来:“我是没有。不过,我有一个亲戚,却是穷得只剩下钱了。”

第三卷 九鼎

第156章 逆天!

当晚,李世民一行人就在驿馆里安歇了下来。

既然有了一些应对的方略,李世民心里也塌实一些了。只要现在不与那些皇叔们公然闹出很大矛盾,又能解决眼前的粮荒,李世民也暂时不想那些其他的事情了。至于武元衡,要救他本身并不难。只等御史台的人一到将他提走,一番查验下来,必定能替他平反,反告雍州刺史府一把。再加上刘德海与卢杞也有那么一点关系,一些把柄也正在李世民手上,这一次好歹饶他不得。也算是给他的后台、那两个大唐王爷一个警醒。

虽说打狗欺主。但这样的恶狗,李世民以彻查卢杞一党的名义,正大光明的将他一棒打死,相信韶王和嘉王也不会说什么,只会避之犹恐不及的与刘德海划清界线。

这些主意打定以后,李世民心里泰然了许多。同时对武琦云那个之前并没有太多注意的女子,也有些刮目相看起来。虽然她是女流之辈,却是难得的计巧百出睿智过人,显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花瓶模样。

一夜无事。第二天不到午时,高固回到了驿站,报知李世民说,御史中丞李景略,凭着御史台下发的公文,已经将武元衡给提调出来,准备押往长安御史台受审。雍州刺史刘德海等人,固然是清楚这是汉王使的手段,但也无奈只得乖乖的放人。李景略已经将武元衡带出了雍州州城,约定在城外十五里的驿站等候汉王。

李世民不再犹豫,叫上了武琦云一起,去见武元衡。之前,他与武琦云商议的那些事情毕竟还只是揣测。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还得要在武元衡的口中得到证实才算数。

没多久,驿站到了。武琦云看到武元衡一副伤痕累累虚弱不堪的样子。伤心地流了泪。武元衡劝慰她许久,好歹是让她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将武元衡单独叫到了一起。武元衡的神色十分落寞,全没有了平常的那种淡定和潇洒,眉宇间也尽是忧伤之色。

李世民看他这副样子,心中又升起了许多的愤恨和迷惑,说道:“伯苍,你不应该是这副样子的。我所认识的武元衡。有一颗百折不挠的拳拳赤子之心。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灰心丧气毫无斗志,你这究竟是怎么了?”

武元衡苦笑地摇了摇头,轻吟道:“哀莫大于心死。殿下,我说过了。就让我在雍州刺史府接受刑罚。不管结局如何,我也无怨无悔。你又何必多此一举,将我再带往御史台?”

“告诉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李世民尽管耐着性子,但语气也变得有些强硬起来。露出了许多火气,“其实你不说,我也猜出了许多!整件事情。是不是跟关内粮价飞涨有关?是不是跟嘉王和韶王有关?!”

武元衡明显的身躯一震,转过脸来疑惑的看着李世民:“殿下,从哪里知道了这许多的事情……莫非,是我那多事的妹子在殿下面前矢口乱言?”

“这个你不用管。”李世民一脸冷峻地看着他,“你的表情和眼神告诉我,我猜对了。武元衡,如果你还把自己当作是仕子,那腔报国的赤诚也没有烟消云散的话…………你就告诉我。你究竟知道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

武元衡缓缓闭上了眼睛,长叹了一气,悠悠说道:“普天之下,唯一能让我失去信念支撑、失去做人原则地,还能有什么事情?”

李世民心头一震。嚯然一下站起身来,压低了声音沉沉说道:“你是在说……皇帝?!”

武元衡凄然的一笑。默不做声。但他的这个表情,却让李世民地心突突的跳了起来:这件事情…………关内粮价飞涨,居然会跟皇帝有关?

“武元衡,我真希望你不是在开玩笑!”李世民倒抽了一口凉气,郑重的说道。

“我没有。我从来也不喜欢玩笑。”武元衡一字一顿,吐辞清晰的说道,“当我查到,嘉王与韶王,是受了皇帝的指派在转移关中存粮,准备囤积居奇发大财以后。我的心,就彻底死了。”

“这……这怎么可能!”李世民也有些始料不及,惊愕万分的说道,“皇帝前两天还找到我,让我追查关内粮贵的原因。还授意我说,该杀地杀,该抓的抓。怎么会是他……”说到这里,李世民生生的打住,心中猛然一寒:李适,你究竟想干什么?!

武元衡睁开了眼睛,满眼的忧伤与悲愤神色,低声说道:“事到如今,殿下你还想不明白么?殿下文韬武略远胜于太子,功绩标禀史册、名声冠于宇内。皇帝……如何能让你如此坐大,威胁到东宫?皇帝,或许根本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无能和软弱。他地心术,已经深刻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殿下你想一想,除了圣旨,还有什么样地东西能调开守备公仓的守军;除了皇帝授意,就算是嘉王与韶王,又敢任性胡为的发国难财么?”

李世民如遭雷击,顿时呆立当场。

武元衡则是如不动如松,依旧用他凄怆而低沉的声音说道:“自从朱之乱以后,皇帝整个人都变了。前不久,刺史府下发了批文,让每州每县,每个月都给皇帝进贡一件宝物。说这就是圣旨。这件事情,殿下或许还不知道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