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嘘,噤声、噤声!你活了六七十岁,我还只有三十多呢!”陆贽一惊一乍,把马燧也唬得一愣一愣的。

第二天,马燧把熬了一个通霄制定的布兵计划上报皇帝。不出陆贽所料,皇帝果然是龙颜大悦的准许了他的进谏,还对他大肆褒奖了一番。马燧欣喜之余,对陆贽是越发的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世民自己心中也是暗自欢喜:臣子们都能一心奉公的为国家着想。这是一个大好的局面。虽然我有意平衡朝中党派地力量方便自己驾驭,但大的前提是他们再如何争斗,也不能损害到国家的利益。谁敢越雷池半步,那就是自取灭亡。现在看来,几个主要的大臣,还都是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的。

淮西大战场,征东大军的军营里。

武元衡一身白衣负手而立。双眉轻锁的站在地图前暗自寻思。高固、李、房慈和徐战,都在帐内屏气凝神,静静地侍立一声不吭。

过了许久,武元衡伸出一手指了一下地图上的某一点,说道:“高固。派人堪测一下直平戍。明天,大军撤退到那里。”

“又要撤?”一向不多话的高固,也忍不住说出了这个疑问。

李年轻气盛,也急心接道:“是啊大帅!出征半月,连败七阵撤了一百多里。再照这样打下去。士气都全没了。还是让末将率军与吴少阳死战一场,决个胜负吧!”

武元衡转过身来,表情平静的看了一眼众人。说道:“此次征东,以攻心为上,伐兵下策。吴少阳是吴少诚的结义兄弟,率军五万来阻挡我军,准备充分来势汹汹。淮西军本来就骁勇善战,再加上占据地利;我军却是远来疲惫,不宜与之正面争锋。吴少诚地女媚董重质,另率一万人马阻塞水。只要我们与吴少阳正面开战,他就会从水路包抄我身后形成夹击。我早有听闻,董重质才是吴少诚手下第一将。文韬武略极善用兵,此人绝不可小视。”

李争得牙痒痒,急急的道:“大帅何必怕了他们!前番吴少阳派个李来叫战。末将才与之战了一炷香的时候大帅就鸣金收兵了。再多给末将一炷香的时间,定当斩那李于马上。任他还夸说是什么淮西第一猛将!”

“李将军稍安勿躁。会有让你痛快厮杀与之较个高下的时候。”武元衡耐心地说道,“今天李肯定还会再来叫阵,到时候你出战,依旧只许败,不许胜。房慈徐战,你们二人转运粮草辎重先行,退往直平戍。高固统领中军,待李与李开战,就从后接应。你们二人,且战且退,不可恋战,全都退往直平戍。”

“末将领命。”高固二话不说,接过兵符。李则是恨恨的唉了一声:“又要败!”也不上前来接兵符。

武元衡面色一沉:“军令如山!”

李恍然醒神,大步向前接过兵符,重重应诺:“末将听命!”

“各自准备,细心办事,不得有误。”武元衡挥了一下手,众将尽皆退下。他再度起身站在地图前看了半晌,喃喃的道:“吴少诚,你准备了这么大地一个圈套让我来钻,我偏偏要把你牵出来打。吴少阳的兵马只是个噱头,他是不敢丢了老巢来跟我拼命的;真正的杀手锏,是水边的董重质才对。也就奇怪了,朝廷这时候应该分派诸路兵马,趁虚而攻打蔡州才对……难道,朝堂上的人,心里还有别的想法?皇帝这时候,在干嘛呢?”红日高挂苍穹。温暖的阳光洒在皇城太极宫,让人有些暖洋洋地。承庆殿里,一阵阵欢笑声传了出来,站在殿外值哨的兵卒和宫女宦官们,也不禁露出了笑脸。难得见到皇帝像今天这么开心了,那爽朗的笑声,仿佛让所有人都要开心起来。

李世民抱着自己还没满月的孩子,乐呵呵的哄他玩。只不过李淮这小子并不太给这个皇帝面子,非但没哄笑,还哄得大哭起来。武琦云连忙接着抱了过去喂奶,小家伙马上不哭了。

李世民环抱着武琦云呵呵地笑道:“这小子还只认得娘。什么时候才会认识我这个爹呢?”

武琦云轻拍着怀中婴儿,一脸沉醉的微笑道:“他身上流着你地血,父子连心,怎么会不认得你呢?陛下,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是有什么大喜事儿吗?”

“的确是有喜事,朕才特意到承庆殿来,与你分享。”李世民说得有些神秘。

“什么事呀?”武琦云也被勾起了兴趣。

“当然是你那哥那边的事情了。”李世民说道,“今天,朕收到了征东大军送回的战报。武元衡与吴少诚的大将吴少阳,在阵前对恃了半个月。输了八阵撤退了余次。”

武琦云赫然一惊:“陛下,这还是喜事呀?大哥他、他怎么……”

“别紧张,听朕慢慢道来。”李世民满副自信,徐徐说道,“朕详细比对过蔡州附近的地形。那里地形复杂,吴少诚肯定会以逸待劳,设下巨大的包围圈来伏击武元衡。武元衡连战连败,用骄兵之计将吴少阳勾引出来,让他们的包围圈失去作用,这是其一;只要吴少阳敢出来,蔡州必然空虚,到时候马燧分派的其他诸路兵马,就可以趁虚而攻蔡州,这是其二;到时候,武元衡再触底反击攻其不备,袭击志得意满的吴少阳,这就不难成功了,这是其三。因此,武元衡败阵越多就离包围圈越远,离真正的胜利就越近。你说,朕能不高兴吗?”

“陛下……怎么像是亲眼看到了那些局面一样啊?”武琦云惊讶的问道。

李世民呵呵的笑了起来:“你大哥跟随我多年,哪一场仗他没有经历?你可别小看他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说起带兵打仗,他可是有些本事了。而且他的本事,很多都是从朕这里学去的。你说,这当老师的能不清楚学生想干什么吗?”

武琦云也嘻嘻的笑了起来:“臣妾差点忘了…………陛下才是大唐第一将军呢!”

第三卷 九鼎

第360章 东征(二)

十月初三,阴天,西风劲烈,尘沙飞扬。直平戍以东二十里外,淮西军的军营里。

吴少阳来回踱了一阵步子,不停伸手摸着大肉鼻子,目露凶光的喝道:“传令,今夜三更出兵劫寨,务必一战而胜生擒武元衡!”

“是!”帐前小卒大声应喝,跑出帐外。可是马上,他又被人一把扔进了帐内。

“什么人?”吴少阳怒声惊喝。

“是我!”一个身裁高大、身披红色战袍的将军大步走了进来。

“董重质?你来做什么。”吴少阳对这个吴少诚的女婿没什么好感。二人也一直明争暗斗,抢夺军队的控制权。

“副帅,末将是来跟你商议要事的。”董重质生得五大三粗,眉宇间却有一股锐气,耐心的说道,“武元衡用骄兵之计诱我军出击。现在他连败八阵,已经退出了我们包围圈。如果这时候贸然出击,定然中他诡计。”

“哦?你倒是足智多谋呀!”吴少阳不冷不热的说道,“武元衡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懂什么行军打仗?他连败八阵,早就被吓破胆了。我军趁胜追击,正好这时候将他一举全歼。只要打赢了这一仗,我淮西就有足够的实力跟朝廷叫板甚至是自立为王。董重质,你不是看到本帅要立下大功了,心生嫉妒要来抢功吧?”

“副帅,你!……”董重质愤然气结,几乎说不出话来。他耐着性子说道:“兵者诡道,皇帝既然敢让武元衡挂帅,那武元衡肯定就有他的高明之处。你可别忘了,朝廷已经不是昔日之朝廷。皇帝本身是军队里起家,现今手下兵强马壮猛将如云。这次来征讨的大军,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士卒。绝不是以前我们见识过的一盘散沙。武元衡的手下,猛将高固你定然是听过的。他与野诗良辅,一直都是皇帝手下的二员猛将,统领最精锐地飞龙骑。那飞龙骑的战斗力比吐蕃铁骑还要强,你莫非就没听说过?先锋李虽然年仅十七八岁,但却是征战有年的大将了,深得其父李晟的真传。武元衡手中有如此强兵猛将却连败八阵。你难道就没有觉得事有蹊跷吗?”

“哼,用不着你来教训我。这半个月来我与武元衡交手数次,对他知根知底。”吴少阳不屑的说道,“如果行军打仗只是比的强兵猛将,那根本就不用打了。谁的兵马多。谁地将军有名气谁就要赢,哪有这样的道理!高固、李是猛将不假,飞龙骑名传宇内这也是事实,可他武元衡就是个脓包。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大舅子就得了这么一个帅位,来淮西讨野火不过是为自己图功名。他哪里懂什么打仗?本帅建功立业就在今日。你不必多说了!”

“副帅!事关重大,你千万要三思!”董重质不厌其烦的叮嘱道,“武元衡的目地。就是要让我军远离蔡州与之野战。现在我们已经突击百余里,完全丧失了地利优势。野战起来,我们已是毫无优势可言。淮西军虽然骁勇擅战,但一向是以步兵为主。与飞龙骑对抗起来,是大大的不利呀!我们必须要占据沟池凭险而守,这样才能让他骑兵的优势化为乌有。出城野战,实在是下下之策!”

“够了!董重质,你别仗着你是大帅的女婿就对老夫颐指气使。老夫带兵打仗一生。知道什么是轻什么是重。”吴少阳愤怒的喝道,“回你地水军寨,把守好水路要道。本帅的事情,轮不到你插嘴!”

董重质顿时气结,厉声喝道:“事关淮西存亡。你也休想用官职来压我!本将会快马回报大帅,请他来定夺。在大帅发令之前。副帅也休想妄动一兵一卒!本将会用本部人马,死死挡住不让你出击!”

“董重质,你反了!”吴少阳大怒,愤然拍案而起,“来人,将董重质给我拿下,绑了!”

几名兵卒马上冲进军营,就要动手。董重质拔剑在手怒目圆瞪:“谁敢上前,本将立斩于剑下!”

“住手!”帐外传来一声厉喝。吴少阳和董重质齐齐一愣:“大帅?!”

淮西军头目、吴少诚大步而入,面带愠色的瞟了吴少阳和董重质一眼,低声喝骂道:“尚未开战就窝里乱,你们嫌不嫌丢人?”

吴少阳和董重质各自退后一步,拱手而拜唯唯诺诺地认罪。

吴少诚不急不忙的走到帅位坐下来,逼视了二人一眼,说道:“本帅让你们带兵出征,临阵有什么事情都商量着办,有什么好争的?吴少阳,刚刚董重质说的话我都听到了。说得很有道理,你为何不听?”

“这……”吴少阳心头一紧,面露难色的说道,“大帅……那武元衡连输数阵,已经锐气尽失军心涣散。不趁这时候将其歼灭更待何时?”

“哼!枉你跟随我多年,这么些年都白混了?”吴少诚冷哼一声,说道,“武元衡跟随那李漠多年,大小战役悉数参加,已经是深通韬略智谋过人。别把人家当成是白面书生,他阴狠着呢!我就是担心你会莽撞行事,所以特意从蔡州赶来。武元衡连败数阵,明显有诈,不能出击。吴少阳、董重质,你们分走水旱二路即刻挥师回蔡州拱卫。李率一万兵马在后面接应掩护,大军徐徐而退,不可慌乱。”

“大帅,这……”吴少阳急忙争辩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那武元衡已经是落水之狗,这时不痛恨击之,悔之晚矣!”

“够了!你这人真是鼠目寸光,只想着自己的军功。你带领五六万大军追击百里,蔡州已是空虚。如果这时候另有几路兵马来袭取蔡州,如何是好?”吴少诚声色俱厉的喝道,“即刻挥师而回,不得有误!”

“大帅…………大哥!”吴少阳仍不死心,跪倒下来喊道,“你就相信我这一次吧!要不。你给我一万人马,我亲自垫后去袭击武元衡。成与不成,自有分晓。”

“你这浑人!”吴少诚咬牙切齿的怒道,“也罢!这一次就让你死心。本帅就让你统领李地那一万人马,你去找武元衡试一试斤两。不过本帅也有言在先,倘若有失,你也不必回来见本帅了!”

吴少阳狠一咬牙拱手拜道:“多谢大哥成全!小弟一定提着武元衡的人头来请功!”

董重质只在一旁冷笑。

征东大军的军营里。众将一阵哗然的惊道:“什么?吴少阳大军撤退了?!”

武元衡也是愕然一惊:“看来对方似乎识破我军地计谋了?”

李急道:“大帅,既然如此,不可错失机会。吴少阳已经离开蔡州百里,地利尽失。这时候我军大肆掩杀,正好发挥骑兵地野战优势。如果等他们撤进蔡州。就一筹莫展了!”

高固也说道:“是啊大帅。此时不追击,悔之晚矣。”

“不忙……”武元衡摆了摆手,皱眉沉思的徐徐道,“既然对方已看穿我地骄兵诱敌之计,撤退之时肯定也会有所准备。我军贸然追击。定中埋伏。看来对方,也绝非泛泛之辈。我早就说过了,那个董重质素有智谋之名。不可轻视。但奇怪的是,他与吴少阳一向不和,是如何说服吴少阳肯退兵的?莫非这其中有诈?”

高固和李对视一眼,各自愕然想道:哪里有这么多诈?实在是多虑了!

武元衡不急不忙,踱起了步子。众将都看着他,眼睛眨也不眨。

许久已后,武元衡定住了身子,说道:“传令。再退二十里,弃守直平戍营寨。”

“什么?!”众将同时惊呼。

“执行军令,勿用多言!”武元衡手一挥,“即刻执行,违令者斩!”,率领一千骑兵先锋。秘密潜伏到达了直平戍唐军营寨前。观察了许久,发现营寨里帐篷虽在也有***,却是杳无一人。李心中疑惑,急忙将这一消息传报给在后方统领大军的吴少阳。吴少阳拍腿大叫:“唉!让那武元衡跑了!董重质你这个胆小鬼,误了本帅大事!!传令,全军开进直平戍,占领他们地营寨!”

淮西军开进了直平戍军营,发现这里果然是虚扎旌旗假点***。粮草辎重一点不剩,人影也不见一个。吴少阳急派快马刺探消息,发现武元衡已经将大军后撤二十里,走得极其匆忙。

吴少阳咬牙切齿的恨道:“武元衡走得如此之急,定然是粮草不敷或是东都出了大事急于回援。多好的机会、多好的机会啊!生生的让董重质那小儿给耽误了!来人、来人!速速给大帅送去信函,让他挥师而回,一起剿杀武元衡地残败之兵!”

此时,武元衡已经率军退到二十里开外,在官道上扎下营寨虚位以待,大部分兵马已经埋伏到了两边道旁,准备了一大批强弓硬弩严阵以待。

高固担扰的说道:“大帅,我军已经退无可退了。再退就到了东都境内。如若再不获胜,朝廷上肯定会怨声载道,皇帝那里也不好交待啊!”

“稍安勿躁。我虽九败,取一胜足矣。胜败只在今日,拭目以待吧!”武元衡说道,“吴少诚也是一方枭雄,手下不乏能人。他们能看穿我的诱敌骄兵之计,倒是并不意外。可是现在,却是无法摸清我军虚实了。他满以为,我看到他退兵会去追击,我却偏偏率军而回。我看他还能沉得住气。”

高固没有答话,心里却是在打鼓:败了九阵……你要不是皇帝亲信,恐怕早就将你这元帅撤换了。九败而求一胜,你还真是有胆量……

不久以后探马来报,吴少阳果然率军偷袭直平戍,并已占领了该地。

武元衡笑道:“看吧,应验了。吴少阳也真是老奸巨滑。摆了个撤兵的架式却来劫我营寨,用兵不可谓不高妙。不过,他再如何算计,也终是逃不过我的手心。高固、李、房慈、徐战,真正地战役就要开始了,你们可有做好准备?!”

众将一听,顿时来了劲。大声喝道:“早就得不及了!”

李更是大声喝道:“末将定要生擒那李,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皇城弘文馆里,李世民拿着一份奏折微微发笑。今日正在弘文馆当职的李晟看到皇帝发笑,不由得轻声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