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赤松德赞转过头来,目光微寒的看着尚结赞:“办事去吧。”

“是……”尚结赞将嘴边地话咽了下来,恭身退了出去。

赤松德赞独自微笑起来:“这肯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与此同时,维州城内。

李世民与武元衡、徐舍人、高固等人,围坐在议事厅的烤火炉边,一起商议事情。

武元衡说道:“殿下,接前方探子来报,吐蕃大军已经在渡河了。据悉,这一回居然是赤松德赞御驾亲征。”

徐战(徐舍人)接口道:“如果是赤松赞普亲征,那统兵大将一定是论悉诺,先锋一定是论莽罗!”

“嗯?”李世民有些疑惑,“论莽罗不是在岐山被李晟活捉了吗?还有这个论悉诺,是什么人物?”

“殿下!”徐战拱手一拜,说道,“凤翔一战后,大唐的皇帝将吐蕃的所有俘虏,都送了回来,以示盟好。论莽罗也被释放了。殿下不熟悉论悉诺这个名字,但一定听过他的汉人名字…………马重英”

“是他!”李世民和武元衡等人,一起惊呼出声来。

二十年前,正是这个论悉诺(马重英),率领吐蕃、回纥、党项等国的二十万联军,趁大唐安史之乱一举攻下了长安,并扶植广武王李承宏为伪帝。

徐战点头道:“没错,就是他!他是吐蕃军中的战神,战无不胜。论莽罗更是勇冠三军的大将。赤松赞普要亲征,肯定会钦点这两个人的。另外,他最亲信的大相尚结赞,肯定也会随行一起来。尚结赞,就像高原上的野狼一样,残忍、狡诈,诡计百出,极难对付。我出征之前,军中就有传言。说赞普会亲率二十万大军,来征西

李世民听完,却是微微一笑:“来了好啊!省得我们在这里天天盼着,还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二十万,不是早就号称三十万吗?看来,他还是有些看不起我呀!”

第三卷 九鼎

第209章 枭雄之胆

三天以后。

正在维州北门玄门关检查布防情况的李世民,正好遇到了前来送信的吐蕃使者。

看完赤松德赞写来的信后,李世民暗自发起笑来。对身边的小卒说道:“去,将武长史和徐战徐将军请来。”小卒马上去了,没多久就将二人请了来。

李世民将信递给武元衡:“看看吧。有意思了。赤松德赞写来的信。”

武元衡和徐战各自惊疑了一阵,一起看了信。徐战马上惊声道:“殿下,万万不可前去!”

李世民微笑道:“为什么?”

“赤松德赞是个枭雄!此人心狠手辣,什么样的事情都干得出来的。”徐战惊慌的说道,“只要是对他稍有忤逆的人,他就能将人生剜心肝,或是割舌挖眼。吐蕃国内,只要是犯下罪过的人,就要被藏在二三丈深不见天日的地下,二三年才能出来。殿下万金之躯,岂能亲身犯险去见那样的人?”

李世民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对武元衡说道:“伯苍,你的意思呢?”

武元衡略作思索,说道:“赤松德赞,是一国之君。但现在两国交战,殿下对他的邀请不予理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臣下估计,此行虽然凶险,但只要准备充分,殿下也并非是不能去的。赤松德赞大言不惭让殿下沿路设伏去截击他,还在维州以北二十里设下大拂庐,那里可是我剑川军的实力范围。飞龙骑瞬间就能冲杀到那里。赤松德赞……很狂妄啊!”

李世民牵动嘴角笑了一笑,说道:“赤松德赞,的确是个大枭雄,有一股子狂劲。但本王也不能输给他。要不然,就表示我剑川军向他吐蕃示弱了。”

“殿下!……”徐战还想阻止,李世民扬起手来:“克之。不用说了。我意已决。其实,我也很早就想见一见赤松德赞这个高原枭雄了。我要看一看,统率吐蕃日渐强大、雄据万里的赤松赞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敢来维州以北二十里设下大拂庐,本王莫非还不敢出城与他一见吗?”

徐战轻叹了一口气,拱手拜道:“是……只是,为了末将的家眷。让殿下这样亲身涉险,末将……实在惶恐不安。”

稍后,李世民和武元衡出城看了看,将附近的地形做了一番了解。维州二十里以外,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已是隆冬。草木尽衰,连以往地灌木丛都难以看到了。想要在这附近二十里以内埋下伏兵,可以说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寒风吹起,李世民身后半蓬飞扬。想起赤松德赞书信中说的那些话,胸中一阵豪气油然而起。他说道:“伯苍。我们来这里堪察地形了,可他赤松德赞可没有堪查过。他都敢在这里设下大拂庐,我又有什么不敢来的?他很狂。真的很狂。这样的人物,只能勾起了我的战意和兴趣。决定了,这次不管如何地凶险,也必当亲自前来赴他的邀请。”

武元衡感慨道:“不得不承认,赤松德赞的确是一个很有胆气的大枭雄。在这方面,他跟殿下十分的想像。我理解殿下地心情。这几年来,殿下也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能与你匹敌的对手。殿下心中,肯定是有一种英雄遇英雄的感慨。不过……臣下还是要劝一劝汉王。为了大局着想,不要太过涉险。毕竟,现在你是西川的屏障与支柱。汉王要是有什么闪失,一切休矣!”

“放心,我心里有数的。”李世民轻吐了一句。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地微笑。

三天以后,打了一层霜。西川这地方。雪不多,霜比较常见。干枯的树枝像缚上了一层白凌,地面上也是一层细白的粉末。

天气干冷。

清晨时分,玄门关前出现了一队吐蕃地人马。领头的一员小将用拗口的汉话喊道:“奉赤松赞普之令,前来送信给大唐汉王!”

来了!

片刻后,玄门关大门打开。李世民金甲红袍,带着徐战、尚图尔悉和五六个甲兵,策马行了出来。吐蕃的使者细细的打量了几眼,收敛起眼中仇恨的神色,行了一礼说道:“阁下就是汉王。”

“是。”李世民面无表情,淡然说道,“赤松赞普何在?”

“维州城北二十里外,赞普在大拂庐中等候汉王殿下。”吐蕃的使者出奇的有礼貌,恭声说道,“汉王殿下,请吧!”

“走!”李世民扬了一下马鞭,带着徐战等人,快马朝前奔去。

玄门关城头上,武元衡浓眉紧锁,看着汉王一行人地背影消失在远方。半晌后,一旁的高固才说道:“长史大人,殿下为什么要去呢?恕末将妄言,这是不是太冒险了一点?”

“是很冒险。但却是有惊无险。”武元衡说道,“而且,以汉王的脾性,这一次如果不去,他会抱憾终生的。”

“为什么?”高固疑惑不解。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英雄会英雄。”武元衡说道,“这种心境,我们是体会不到的。赤松德赞,是主宰吐蕃国地赞普;汉王……”说到这里,武元衡停住,没有说话了。而是露出了一个标志性的微笑。

高固也没有再追问下去,只在心里暗自沉吟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英雄会英雄……

二十里,对于脚力强健地好马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

空旷的平原上,一顶高大宽阔的毡帐极为醒目。毡帐外,还围起了一个栅栏。里面有十余匹骏马和二十多头牦牛在往来奔腾。没有看到大批的军队,仅有五六个小卒站在毡帐外巡哨。几个做牧民打扮的人,正在栅栏里扬着长长的马鞭,驱赶马匹和牦牛。

李世民等人,策马在毡帐外百步的地方停住,将四周扫视了一眼。

很典型的游牧人家园的景象。

“请吧,殿下。”吐蕃使者的声音里。多了一丝轻蔑。

李世民眼角瞟了他一眼,拍马一喝:“驾!”

青骓马飞奔到毡帐外长嘶一声人立而起,李世民畅声道:“赤松赞普,本王来了!”

没有人回声。那几个侍立在帐外地小卒就像是木偶一样,纹丝不动。

正在这时,栅栏中传来一个声音,是十分标准的汉话:“是汉王么?到这里来吧!”

李世民侧头一看。宽长的栅栏中,一人骑在马上正在朝他招手。远远看他的着装打扮,根本就是普通的牧民。

“赤松德赞?”李世民轻声惊咦。一旁的徐战长吸了一口气:“是他!”

一旁的小卒木然地走到栅栏边,拉开了一方木门,朝里面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你们在这里候着。”李世民对身后的徐战等人扔了一句。扬扬马鞭,朝栅栏里走去。

赤松德赞也拍着马朝李世民缓缓走近。

最终,二人的马头并到了一起。李世民微眯着眼睛,打量着眼前这个相貌不凡神光内敛的男人。

“你来了?”赤松德赞眼神如刀,但声音就像跟老朋友打招呼一样。“你就是大唐汉

“是。”李世民回以一个微笑,“你就是吐蕃地赞普?”

“你是汉王,我就是赞普。”赤松德赞一语双关。

二人都忍不住一起哈哈大笑起来。两匹骏马头并在一起。却像有些仇视一样的彼此打着响鼻,马掌轻轻刨着地面。

不远处的徐战等人,则是心里一阵惊颤:这两个本该是死敌的男人,怎么还一起放声大笑了?

“知道我为什么在这里吗?”赤松德赞的声音依旧很柔和,几乎给人一种错觉,他是汉王离散多年地好友。

“堂堂的赞普,穿上牧民的服饰在这里驱赶牛羊,地确很奇怪。”李世民的声音也很淡然。“在我们吐蕃。有这样的习俗。贵客来了,会请他到主人的牧草,亲自射杀牛羊来宰杀待客。”赤松德赞说道,“我曾听说,汉王有好箭法。昔日在奉天时。曾在百步之外一箭射杀叛臣姚令言。那么现在,请吧。”说罢。就从马鞍上取下一柄精致的雕弓,递到李世民的面前。

李世民微微一笑:“赞普很好客。本王也就却之不恭了。”

栅栏外的几个吐蕃人,都把心提到嗓子眼了。李谊接过了弓箭,要是一箭射杀赞普,怎么办?!

李世民拿过了赤松德赞递过的弓箭,盯着他地眼睛看了一眼,微微一笑:“好弓。”

“请吧!尊贵的客人!”赤松德赞大气的一扬手。

“驾!…………”李世民一夹马腹,青骓马奋起矫蹄,冲进了牛马群中。

李世民将身子半匍在马背上,眼睛就如同猎鹰一样的敏锐的查看着四周情况。

没有一个伏兵,没有一柄暗箭…………“赤松德赞,你地确够狂,也够大气!”

四周尽是往来奔驰的马匹与牦牛,赤松德赞驻马站在一旁,表情淡然。李世民远远看着他,眼神中露出一抹杀机:要是我这时候将他一箭射杀……情况将会怎样?

这个念头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但马上,李世民将心中这个念头粉碎了:就算杀了赤松赞普,吐蕃仍然还是吐蕃,数十万大军也不会减少一个。而且,吐蕃也将会有另一个赞普来领导他们;而吐蕃与大唐地仇恨,将会永远也无法化解。更何况,这种卑劣的行径,不是我李世民该干的!

“嗖”的一声啸响,一枚箭矢朝赤松德赞飞来!

瞬间,空气似乎都被撕裂了。一股凌厉的杀气朝赤松德赞迎面袭来。一旁的吐蕃人本能的发出了一阵惊叫。

赤松德赞的眼睛迅速眯起,瞳孔里清晰的印着那枚飞驰而来的箭矢。

这一箭,来得很诡异,很快很猛。但以赤松德赞的身手,这么远射来的一箭,他还是可以轻松躲开的。

可他居然没动。脸上依旧挂着自信到狂妄的微笑。

一声尖锐的啸响,那枚箭矢插着赤松德赞耳边飞过。几乎是在同时,他身后传来一声凄惨的哞叫。一头牦牛被这支箭射穿了右眼,整支箭几乎就要没根透过它的头胪。

牦牛惨叫了几声,挣扎着跑了几步,终于倒在地上抽搐起来。

“好箭法!”赤松德赞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嘴角迸出这几个字来。

李世民拍马走到他的身边,将弓递到他的面前:“多谢赞普的好弓。”

“喜欢么?”赤松德赞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这是我的七宝雕弓。生平除了我以外,你是第一个用它射箭的人。”

李世民报之以微笑。

“汉人常说,宝剑赠英雄。”赤松德赞再次将弓递到李世民面前,“送给你当见面礼。”

李世民挑嘴一笑,一手接过弓来跨到身上:“那便多谢赞普了。”

“请吧。”赤松德赞扬起马鞭,指向大拂庐。

第三卷 九鼎

第210章 最佳敌人

李世民和赤松德赞二人并马而行,走出了栅栏,到了毡帐边。尚图尔悉远远看到赤松德赞,早就趴跪了下来,浑身发抖。徐战也有意识的偏过头去,不敢正眼去看赤松德赞。

赤松德赞斜眼瞟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尚图尔悉,说道:“去乌蒙山吧。你的好叔叔,正在那里等你。你的父亲和母亲,恐怕都要急得从格尔木跑到这里来了。”

尚图尔悉大肆谢恩,连滚带爬的奔走了。

赤松德赞又扬了一下手,大拂庐旁边的小卒掀起了一间毳帐的闱帘。众人朝里面看了一眼,徐战顿时失声叫了出来:“父亲、母亲!”里面马上传出一阵惊呼。看来,徐家的家人,都在里面。

“徐舍人,带着你的家人,走吧。但愿你在大唐,比在吐蕃要过得好。”赤松德赞语音平平,不动声色的说道,“你有权选择你的道路。这一次看在汉王的面子上,我成全你。不过,希望你以后不要再遇到我。”

徐战一咬牙,双膝朝赤松德赞一跪:“赞普,容末将最后拜你一次吧…………从今往后,徐战生是大唐的人,死是大唐的鬼。战场上碰到了赞普,绝不容情。”说罢,砰砰砰的连磕了三个响头。

赤松德赞漾起嘴角微微一笑:“呵,连名字都改了。罢了,去吧。追随你的汉王,好好建立你的功勋。我倒是很希望,有一天能在战场上遇到你。”

李世民在一旁面无表情的静静立着,一言不发。徐战站起身来,朝赤松德赞和李世民各拱手拜了一拜,然后跑进了毳帐里将家人都请了出来。赤松德赞想得倒是很周到,居然还给他们准备了马车和马匹。

徐战心中一阵挣扎般的矛盾。最后看了一眼大拂庐和赤松德赞,长叹一口气,赶着马车带着家人。朝维州的方向走去。车厢里,徐家的人都轻轻的哭泣了起来。徐战隐约听到老父在车里呜呜的哭诉:“大唐啊,我梦里地大唐!我们终于能回家了!”

赤松德赞和李世民骑在马上,看着徐家的马车渐渐消失在视线里。

赤松德赞微笑道:“汉人有句话说得好,君子成人之美。虽然我很恨你,也很恨徐舍人。恨到想将你们剥皮拆骨剜胆剖心。但此刻,我却感觉到有一些高兴。很奇怪。不是吗?”

“人么,总是很复杂的。有些事情该做的,却未必会去做;有些事情明明不该做的,却做得无怨无悔。”李世民淡然说道,“就好比。我刚才射出那一箭。”

赤松德赞转头看向李世民,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呵呵的笑了起来:“你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我从来没遇到过像你这样地人。告诉我,如果今天我把你杀掉或是囚禁起来带回吐蕃,你会怎么想?”

“这是你应该做的。”李世民挑起嘴角。露出一个充满自信的微笑回报赤松德赞挑衅的眼神。然后接着说道:“就如同,我也想在这里埋伏两千弓箭手,将你射成马蜂窝。”

赤松德赞哈哈的大笑:“但是。我们都不会这样做。”

李世民微笑:“难说。至少我不保证。”

“你不会地。你肯定不会的。”赤松德赞十足的自信,大声说道,“我从来不会看错人。虽然我见到你还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但我敢肯定,你不会干出这种事情。”

李世民哈哈的大笑起来。他头一次感觉,赤松德赞这样地人,才配当自己的劲敌。和这样的人当对手,远比当朋友要有趣得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