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元衡等人心中一拧,都有些惊愕的看向了这个平常半天不说一句话的人。

李世民抬眼看了他一眼,静静的说道:“说出你地理由。”

薛存诚十分的激动,扬手指天的说道:“胡人从无百年国运,他们再强也只是秋后之蝉危言耸听;我华夏之所以屹立于沧海而万古不倒,无外乎就是有刚强的民族精神作为支柱!国破山河在,士可杀,不可辱!朝廷可以妥协,个别不顾廉耻之人可以屈膝投降,唯独殿下不可以!”

“这还需要理由吗?”薛存诚不容他人插话,大声吼叫道,“殿下生逢乱世,胸怀匡国济世之才,济世安民之志。是西蜀百姓们的精神支柱,是大唐天下雄征万里威武不屈地楷模!如果连殿下都退缩屈膝了,我大唐还有谁能指望?!纵然是泱泱大国,屈膝于人苟且偷生卖身为奴,又还有什么值得骄傲与夸谈?西川的百姓们,不能再蒙受屈辱;大唐地天下,不能再容忍屈辱!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求大节,殿下必须要舍弃个人荣辱与得失,不惜抗旨与吐蕃决一战死。胜则宣告天下,我大唐躯体虽残,魂却没有丢失!到时势必举国震惊,亿万人同声欢泣!如若败了,也是虽败犹荣!宁可战死,亦不苟安;留名于青史,以慰天下!假若朝廷和皇帝因此而治殿下之罪,我薛存诚头一个慷慨大笑,陪殿下共赴黄泉!”

市地质局发布消息,说我市近日会受余震影响,住在危房里的人要小心。昨天半夜,居委会大妈更是将我拎到街上逛了半宿。因为我家就是住的危房,而且是五层的危房。上次摇晃得挺厉害;毕竟有些惶然,出门躲躲去了。

第三卷 九鼎

第195章 冒天下韪,为万人屠!

薛存诚还从来没有表现得如此激动。平常,他最多就是有点狂放和不羁,在他人眼里,还不至于表现得如此荒诞。

现在看来,他简直就是快要疯了!

李世民等人,都直直的看着薛存诚,神色各异。薛存诚吼叫完以后,迎着这些人的目光,恨恨的嚷道:“看?看什么看?!不认识我吗…………这才是我最想说的话!”

李世民眨了一下眼睛:“说完了?”

薛存诚一愣,就像是被自己口水呛了一下一样,恨恨道:“说完了。”说罢,坐了下去。

李世民依旧还是那副平静冷淡的样子,淡然说道:“你们还有什么别的意见么?都说出来听听。韦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韦皋站起身来,长长的施了一礼,不急不徐的说道:“汉王,臣下愚见:我们不妨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决断,做最终的设想。其一,殿下遵照圣旨所说的去执行。那样的话,蜀地或许能够确保虞。但也不排除言而无信的吐蕃人,得到维州以后仍然率军攻打西川。维州是我西川的咽喉和屏障,我剑川军费尽心力,才夺回来的。不可轻易拱手让人。而吐蕃人向来言而无信,谁也不能保证,他们哪怕是重夺了王妃和维州,收回了俘虏与战马,仍然要来发难。这一点,不容不考虑。其二,假如殿下抗旨,与吐蕃决一死战。说实话,以剑川军目前的实力,要与吐蕃一战,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是我们占据了天时与地利,也不是完全没有比拼的余地。不过,臣下建议,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走这一条路。因为这样,殿下就与叛逆无异,将会从此走上一条逆天而行的不归之路。与吐蕃一战,胜负姑且不论。殿下的结局,都不会好到哪里去。败则沦于吐蕃之手,胜……就算是胜,皇帝与朝廷。又岂能饶了殿下?所以,臣下建议汉王:舍弃维州与一异邦女子,换一时之太平。同时做好防御战的准备防止吐蕃入倾,养精蓄锐以谋后图。今日之耻,日后会有机会报仇雪恨的。否则。西川一年来刚刚恢复的一点生机,很有可能就会因此而烟消云散。望殿下……慎之、慎之!”

韦皋说完地时候,已经匍身而拜,跪倒在地。

薛存诚的脸都涨红了,跳起来就骂道:“韦城武。你这个胆小怕死的伪君子、真小人!假如殿下弃维州、舍王妃而求一时苟安,或许是能求得片刻安宁。但从此在天下人面前,他就成了一个懦夫和薄情寡义之人!这样的人。仕人百姓,谁又能再信服于他?养精蓄锐以谋后图?!我看是胆小怕事聊求自保的托辞罢了!”

韦皋也勃然大怒:“薛资明!你也欺人太甚了!我韦皋是那样贪生怕死之人么?为臣子,自然是要尽臣子的本份。不然是什么可能出现的结局,都要替汉王料想得周全。而不是信凭满腔热血地胡缠蛮干。三十万吐蕃大军杀过来的时候,你薛资明为何不上到阵前,凭你的一腔热血将他们杀退?在情感与现实之间,永远只有更加尊重现实的人,才会容易活命和成功。信还受跨下之辱呢。一个弹丸小城与一名胡蛮女子,现对于数万人的生死存亡,有什么值得一提地!越是这种危急困难的关头,越要冷静、客观的看待一

薛存诚跳了起来,指站韦皋大叫道:“冷静、客观?这种时候。冷静就是冷酷!客观就是胆懦的借口!我就不信,天下的仕人百姓。会对汉王殿下袖手旁观!吐蕃人地军事力量是很强大…………可是,他们抗得过亿万的大唐百姓么?!只要殿下登高一呼,到时势必应者云集!天下人,只要是还存有良心与血性的,就都会不遗余力地帮助汉王,帮助我西川!这不是汉王一个人与吐蕃的战争,这是整个华夏民族的战争!这条路,就算是逆天,汉王也将永不独行!”

“你!……强辞夺理!”韦皋的脸也涨得红了,怒目瞪着薛存诚。二人就像是斗鸡一样,几乎就要脸对着脸大吵起来。

一旁的李世民却是非常的冷静。这时轻轻的敲了一下矮几,说道:“要争吵,去外面。你们二人的意见,我已经清楚了。都说得很有道理,我会仔细斟酌地。都退下吧!”

薛存诚与韦皋都瞪着对方哼了一声,各自昂然走了出去。

只剩下了李世民与武元衡。

武元衡站起身来,走上前去关上了大厅的房门。他很了解汉王。他知道,汉王一直在狠狠的压抑着。外表的冷静,不代表他内心的平静。一团熊熊之火,已经在汉王地胸腔里腾腾的烧了起来。

果然,门刚刚关上,武元衡就听到背后传来一声巨大地声响…………砰

李世民一拳击出,身前的矮几瞬间粉碎,四下炸裂开来。

“混账!!!”李世民再也无法忍耐,咬牙咆哮的怒骂出声来。

骂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那个不肖子孙…………李适。这个软蛋、糊涂蛋,居然能够答应吐蕃那种无理的请求!割地、送王妃,大唐还要颜面干什么?不如干脆跪下来给他吐蕃称臣算了!

现在,武元衡其实已经非常的清楚,汉王心中的想法了。而且凭他对汉王的了解,这个将疯狂压抑在心中许久了的亲王,在这样的事情面前,是绝不会妥协的!

逆天而行的不归路?…………从一开始,他们不就是打算朝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吗?!

李世民站起了身来,平缓情绪的长吁了一口气,然后对武元衡说道:“伯苍,我想我们之间,没必要讨论是战是退的事情了。你应该清楚,现在,其实我已经没了选择。”

武元衡拱手说道:“不是没有选择。而是你已经做出了选择。”

李世民脸上露出一点怒意:“你的意思是,我照旨行事。也是可以的?”

武元衡表情平静,说道:“从道理上讲,是可行。对任何人来说,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唯独殿下,不能这样做。”

“为什么?”

“因为…………情。”武元衡说道,“人,之所以区别于牲畜草木。无外非就是一个情字。世间任何事情的决断,也无外乎情理法三字。然而,情却是摆在第一位的。现在,其实没必要去讨论战争是胜是败,结果将会如何。其实从殿下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开始。另一场战争地胜败,就已经敲定了。在这一点上,我十分认同薛存诚的意见。这不是汉王一个人与吐蕃的战争,而是大唐的华夏民族,与吐蕃的战争。而汉王。现在就成了亿万华夏子民所瞩目的焦点。殿下若战,天下人从此将信奉殿下为精神的统帅。无论胜败如何,殿下都是民族英雄!殿下若退。从此也就不要再谈什么雄心霸业。因为,真正地有识之仕,从此不会再追随于你。因为你居然能为了一己之安割让大唐的领土、甚至还送出自己心爱的、患难与共的王妃。这样的薄情寡义之徒,还有何颜面再谈及天下大事?女子是不值钱,也不值得用来左右天下事。但是,一个情字,却是无价地。在天下百姓与仕人的心中,这样的评价与形象。是任何东西也法衡量的。其实韦皋也并非就是要殿下做薄情寡义之人,他的想法与态度,是站在很客观地立场上去想的。只不过,他没有站在汉王情感的角度去想。”

李世民听着武元衡娓娓而谈,情绪慢慢地平复了下来。

武元衡顿了一顿。说道:“要知道:就算是汉王,也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大唐亲王、才是剑川军统帅和剑南西川节度使。是人,就要人的秉性,人的情感。大丈无有所为,有所不为,说的就是一个人性。纵然是刀山火海、逆天而行的不归之路,殿下也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纵然是冒天下韪、为万人屠…………又何妨?!”

李世民心头一颤,深吸了一口气,喃喃的重复着武元衡最后的那句话:“冒天下韪、为万人屠…………又何妨?!”

正如武元衡自己诗中所说地那样。这一刻,他的性格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红莲池里白莲开!…………冒天下韪、为万人屠!

李世民突然一下有了流泪的冲动。他嚯然一下转过身来,双手用力的抓住武元衡的肩膀,低沉而有力地说道:“伯苍,真是上天赐给我的财富!”

武元衡十分正式地双膝跪下,拱手说道:“殿下,薛存诚说得对。纵然有一天,殿下要被皇帝与朝廷治罪…………元衡也会慷慨大笑,陪殿下共赴黄泉!现如今,我西川已经没有选择了!战吧…………与吐蕃决一死战!无论成败,我等皆可在大唐的苍穹之下放声大笑,既慨而慷!”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弯下身来,拉着武元衡站了起来。他的声音,已经变得有些深沉,徐徐说道:“其实,只有伯苍是最了解我的。至从走出长安大门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再没有顾忌过我自己的生死荣辱了。为了我们的宏图与信念,更为了华夏民族的荣辱…………我只能与吐蕃决一死战!伯苍,我要谢谢你!这一刻,所幸有你在我身边!”

武元衡拱手长拜:“这也是元衡的荣幸与骄傲!”

李世民长吁了一口气,舒心的笑了起来,不停的拍着武元衡的肩膀。

正在这时,大厅的门却被敲响了。

李世民眉头轻轻一皱:门口的侍卫是干什么的?这个时候,居然还有人敢来敲门?

不等李世民发问,门外一人说道:“殿下,是我。”

“墨衣?”李世民微微一惊,看向武元衡,“你……先去忙吧。”

武元衡拱手拜了拜,走上前去开了门。墨衣一身盛装的站在门外,满脸的微笑。武元衡立在一旁拱手给她拜了一礼,正欲走开。墨衣却轻声说了句:“武先生,我谢谢你。”

武元衡微微一愣,拱手一拜走了。

声音很轻,但李世民却刚好听到了。他心里也明白,刚刚他与武元衡说的一些话,墨衣在门外肯定也是听到了。那几个侍卫,自然也是不好阻拦她的。

李世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冲墨衣招了招手:“进来坐吧,墨衣。今天怎么打扮得这么正式?这是你那天出嫁的时候穿着盛装吧,遇到什么大喜事了吗?”

墨衣微微一笑,走进屋来反身关上了门。走近几步后,她双膝跪下,头挨着地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说道:“殿下,事情我都知道了。请你将我送去吐蕃吧。事情因我而起,也应该因我而终。我不能让大唐的子民,因为我这一个女子而罹受战难之苦。不能让数万将士,为了我一个女子而去流血牺牲。”说罢,就长跪到地上,不肯起身了。

李世民略皱了一下眉头:“是野诗良辅那个冒失鬼告诉你的?这厮!……”

“这个不重要了。”墨衣的声音很平静,头一直挨着地,徐徐说道,“如果将我送出就能平息一场浩劫和灾难,也请殿下不要犹豫和迟疑。更不要因为我,而走上了叛逆之路。这样,我就正的只能一死以谢天下了!”

“墨衣!”李世民有些生气,大声说道,“你糊涂!”

墨衣浑身一颤,被李世民突然提高的声调吓住了。她缓缓的抬起头来,脸上却早已是泪痕斑斑。看到她那个样子,李世民也不忍心再高声斥责了,叹了一口气说道:“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就算是没有你,吐蕃人一样会想出别的借口发动这一场战争。你要记住,后宫女流永远不要干预政事。现在,你先退下吧,回去好好休息。王府里的政事,你就不要去过问了……”

墨衣的泪,已经无声的流了下来。行了一礼后,她躬身朝外走去。李世民看着她昔日玲珑娇媚的背影,此时尽显落漠,心中免不了一阵怜悯与叹息。

第三卷 九鼎

第196章 民意如潮,民意如狂!

当真是红颜祸水吗?李世民不由得一笑,想起了武琦云之前说过的那些话来。当时她话里的意思,用在现在太合适不过了。当时她说,总有一些无能之辈,将很多事情的不良后果,推到红颜祸水或是天命鬼神身上。其实,换作是别的人,比如说是李适那种胆懦无能之辈,现在肯定毫不犹豫的将墨衣给送出去了。

但是,李世民不会这样做。他心里非常的清楚,狼子野心的吐蕃人,永远能找出这样或那样的借口,发动战争。就算是没有借口,他们明目张胆的侵略还少吗?我李世民要是将自己的女人拱手送出,就算是能够平息这一场战争,我活着又还有什么意义?

冒天下韪,行逆天路;为万人屠,为知己死…………来吧,吐蕃!

重生之后,再世为人。李世民第一次有了主宰大事决断苍生的机会。他发现,这种感觉是如此的美妙。虽然有可能会要面对一个很恶劣的结果,他也义无反顾!

就如同战场上的刀剑箭雨,唯有迎头而上,才能真正领略到淋漓尽致的快感。李世民,十分迷恋这种感觉。

这个时候,他反而变得轻松起来。回头看了一眼那张被自己一拳砸碎的矮几,微微一笑,信步走出了门外。

恰在此时,王府的门口走来了很大一批人。武将文官,大约是六七十人之多。这些人,以薛存诚和高固领头,分成两拔十分正式的走了进来。看到李世民之后,齐齐跪倒在大厅前面,齐声呼道:“汉王!…

不用他们开口,李世民已经清楚他们的来意了。看来薛存诚这个衰人,全没有把武元衡的叮嘱放在眼里。出门之后马上将消息散播,并纠集了许多的人来请战。尽管有点可恨。可李世民反而有点感激起薛存诚来:越多的人这样造势,做出一番强逼汉王做出抗旨的决定,效果就越好。汉王,就越能得到更多的人支持。

李世民不清楚,薛存诚是否是想通了这一点,而故意而为。不过,事实上就是。圣旨地事情一定已经在西川境内疯传开了。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个消息。

李世民故作平静,还带有一些愠怒的说道:“薛存诚,高固,你们这是干什么?”

野诗良辅永远学不会什么叫矜持和安静,大声的叫道:“殿下。抗旨吧!那鸟圣旨有什么好遵的!跟他吐蕃干了!狠狠的干,杀光那帮撮鸟!”

“放肆!”李世民大怒,野诗良辅这个蛮夫,居然公然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