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谭嗣同听了双方的意见,道:稍缓几日发动,也不打紧吧?如果此事能有唐才常这样的英雄人物参与,那就更有胜算了。
听了谭嗣同的话,梁启超就评价道:毕君沉毅,唐君深鸷,可称两雄。
但就这么两句迷魂汤,却是灌不倒毕永年的,因为大家要求他的事情太大了。
17。皇帝也是挂科生
毕永年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太悬,就于9月17日去找康广仁商量,康广仁一听他打了退堂鼓,顿时勃然大怒,斥责道:汝等尽是书生气,平日议论纵横,及至做事,却又拖泥带水。
毕永年辩解道:不是拖泥带水,康先生想用我,必须说清楚办法。我一命虽微,但不能糊涂而死。凡事贵深谋熟虑。康先生既然令我同谋,何以不能让我置一词?而且,康先生命我领百人行事,尤不能冒昧。我是南方人,初至北军,率领彼此互不相识之兵,十数天中,我何能将他们收为心腹,又何能得其死力?我八岁即随父叔辈来往军中,深知军中弊端。我不过是一个有母丧在身的拔贡生,统带此兵不独兵不服,同军各将,也会奇怪。
听了毕永年的解释,康广仁更加不高兴,冷笑着走出房间。
当晚七时,毕永年得知了一个可怕的消息。
光绪皇帝的密诏已经下来了,是给康有为的:朕今命你督办官报,实有不得已的苦衷,非笔墨所能尽呀。你可迅速出外,不可以延迟。你的一片忠爱热肠,朕深有所知。你爱惜身体,擅自调摄,将来还可更效驰驱,共建大业,朕有厚望啊。特谕。
看着圣上的亲笔,可知这光绪皇帝的学习成绩肯定不是太好,属于挂科生。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光绪皇帝写这封秘信的时候,已经哭成泪人了。
这封别别扭扭的信翻译过来就五个字:
老康快逃命!
于是毕永年急忙去见康有为,再次陈述上面的理由。康有为听了后大不高兴,斥责道:你以拔贡生领兵,也很体面嘛,有何不可?此事尚未定,你先不用多虑。
又过了一天,杨锐终于打开了光绪皇帝三日前颁发给他的救命密诏,给康有为拿了过来,于是南海会馆,哭声一片,众人都在思谋如何营救光绪皇帝。
哭声之中,一个叫钱惟骥的客人忽然问毕永年:康先生要谋弑太后,怎么办?
毕永年大吃一惊:你如何得知此事?
钱惟骥笑道:是梁启超告诉我的,梁启超说,康先生的意思是这样,奏知皇上的时候,只说是废掉太后,但等到兵围颐和园的时候,就将太后捉住杀掉,梁启超担心你不敢干,让我来试试你,怎么样,你到底是敢还是不敢?
毕永年嘟哝了一句:……你先等着吧。
当晚,毕永年发现同住在南海会馆的谭嗣同彻夜未归。
18。北京法华寺
谭嗣同是去了北京法华寺,袁世凯的寓所。谭嗣同来的时候,袁世凯正在起草奏章。
两人是第一次会面,但一进门,谭嗣同就要求袁世凯屏退左右,说是有秘事相告,袁世凯挥挥手,房间里别的人就消失了。
只剩下两个人了,就见谭嗣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袁世凯:袁公相貌不凡,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仪表堂堂,气势不凡,真是大富大贵之相啊——原话是:初次见面,不想公如此相貌堂堂,有大将格局。
替袁世凯看过面相,谭嗣同单刀直入:皇上方有大难,非袁公无人可救。
袁世凯:但不知皇上难在何处?
谭嗣同:荣禄要废弑帝君,袁公难道不知道吗?
袁世凯茫然:不会吧,荣禄没跟我说过这事啊。
谭嗣同冷笑:袁公,你别犯傻了,如这种话,荣禄怎么可能当面对你讲?你可知道荣禄其人外忠内诈,袁公忠心为国,却晋升如此之缓慢,何故?就是荣禄这个人在掣肘……
袁世凯拍案而起:这个荣禄,真是太不像话了,我饶不了他!原话是:杀荣禄如杀一犬尔!
谭嗣同大喜:那行,咱们就说好了,你马上回天津,带兵入京,先封禁邮电局和铁路,一半人马围颐和园,一半人马围皇宫,则大事可成。
袁世凯大诧:围颐和园干什么?
谭嗣同:这你别管,你只要照着做就是了。
袁世凯:恐怕这不成,我训练士兵的时候吩咐他们要忠君爱国,现在突然带着他们兵围皇宫,只恐部下不会答应。
谭嗣同急了:袁公放心,我已经召集了数十名江湖好汉,事在必成,请袁公务必答应我,否则我就死在袁公面前,现在袁公的命,在我的手上,我的命,也在袁公的手上,请袁公一决。
袁世凯:你就算是杀了我也没用,这么大的事,没有皇上的圣旨,我凭什么相信你?
谭嗣同:圣旨有,有有有。
谭嗣同拿给袁世凯的圣旨,却是他自己刚刚写的:某谋废立弑君,大逆不道,若不速除,上位不能保,即性命亦不能保。袁世凯初五请训,请面付朱谕一道,令其带本部兵赴津,见荣某,出朱谕宣读,立即正法。即以袁某代为直隶,传谕僚属,张挂告示,布告荣某大逆罪状,即封禁电局铁路,迅速载袁某部兵入京,派一半围颐和园,一半守宫,大事可定。如不听臣策,即死在上前。
袁世凯:这哪是什么圣旨啊,这是你自己写的吧?
谭嗣同:不是我写的,是杨锐写的……不对,是杨锐照着圣旨抄的,这个可恶的杨锐,圣旨已经下了三天,他却不打开,只是封在那里猜谜语,猜来猜去,把事情都耽误了。
袁世凯:可这上面也没写让我们兵围颐和园啊,更没写杀荣禄。
谭嗣同:袁公,你就别推三阻四了,报君恩,救君难,立奇功大业,天下事入袁公之手,公如果贪图富贵,告变封侯,害及天子,也在于公,由公自己裁决吧。
袁世凯长身而起,凛然道:姓谭的,你以为我袁世凯是何许人也?我袁家三世受国恩深重,断不至于丧心病狂,贻误大局,只要有益于君主和国家,必以生死承当。
谭嗣同大喜,长身拜倒:谨谢袁公,告辞。
回到南海会馆的寓所,谭嗣同正在梳头,毕永年已经急不可耐地闯了进来,询问究竟,谭嗣同有气无力地说:袁世凯还没有答应我,但也没有坚决地推辞,办法还得慢慢地想。
毕永年的心沉了下去:那么袁世凯到底可用不可用?
谭嗣同叹息一声:这个问题,我也跟康先生争论过多次了,我是不同意用袁世凯的,可是先生执意用他,真叫人无可奈何。
毕永年又问:昨夜你是否将密谋全都告诉袁世凯了?
谭嗣同道:大丈夫事无不可对人言,都说了。
毕永年仰天长叹:事情完全失败了,完全失败了!这是何等样的事,能说出口而停止不办吗?公等恐怕要有灭族之祸了!我可不愿意跟你们同罹此难,我现在马上搬出南海会馆,住到别处去。我劝兄也该自谋,不可与他们同归于尽,无益呀!
当天,毕永年逃离了南海会馆。
19。北洋大臣也有副职
毕永年逃至上海,得知康有为和梁启超也逃了,唯有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押赴菜市口斩首。毕永年琢磨了好半天,才寻思出不对劲来。
菜市口砍头的不应该是六君子,应该是七君子!
少了一个袁世凯!
袁世凯是知道维新党人的全部密谋的,知道就意味着参与了,可是朝廷怎么偏偏就是不杀他?
于是人们推测:这袁大头肯定是死定了,只因为他手握兵权,朝廷投鼠忌器,不敢轻动,定然是先升其官,削其兵权,再缓缓杀之,下一步,铁定是让袁世凯进宫。
果不其然,当年十月,朝廷有诏书下来,命袁世凯进宫。
这个消息传来之日,袁世凯的兵营中一片混乱,“众心惶惶,逃之夭夭”。
10月25日,有圣旨曰:候补侍郎袁世凯,著在西苑门内骑马,并乘坐船只拖床。钦此。
这袁大头又升官了!
这个官叫“护理北洋大臣”,大概是“副北洋大臣”的意思吧。
这道圣旨引发了袁世凯兵营的再次混乱,许多翻墙逃走的士兵又翻墙逃了回来,好家伙,朝廷对袁世凯可真够意思,谋弑太后是何等的重罪,等闲人物听到就是罪,可袁世凯跟着康有为一块干了,非但没砍头,反倒被提拔重用了。
全乱套了。
由是人们相信,这袁世凯铁定是告了密,否则他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但是当事人如毕永年却是知道的,就算是袁世凯想告密,也根本没有这个机会,事实上,后来的史家多方查证,也证明了老袁确实是没有告密,他知道的这个消息比较晚,等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慈禧太后那边已经动手了。
没告密就没告密吧,毕永年才懒得管这事,他逃往日本,到了日本先写诗:日月久冥晦,川岳将崩摧。中原蝎虏沦华族,汉家文物委尘埃。又况惨折忠臣燕市死,武后淫暴如虎豺。湖湘子弟激愤义,洞庭鼙鼓奔如雷。我行迟迟复欲止,蒿目东亚多悲哀。感君为我设饯意,故乡风味俨衔杯。天地澄清会有待,大东合邦且徘徊。短歌抒意报君贶,瞬看玉帛当重来。
这首诗的意思很是浅显,无非是斥骂慈禧太后贪权误国,但是最后两句中的“大东合邦”之语,却隐藏着一段几欲湮灭的历史。
这个大东合邦,是康有为谋弑慈禧太后之前,与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的一个约定,双方约定,取消日本国及大清国的两个国号,两个国家合并为一个国家,合称为大东合邦,从此两国一统,不分彼此。从这个计划看起来,这个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的脑子也有点不清楚,两个国家合而为一,这是多么大的事情,连这事他都敢琢磨,实在是让人不知该如何评价。
诗成,雄心勃勃的老毕与康有为会合,准备带领十二万的哥老会兄弟,于湖南、广东各省起事。这件事情还没个头绪,大清国却在一个神秘人物李文成的带领下,走上了一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之路。
义和团!
当最后的理性丧失之后,必然是群体性的癫狂。
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
这就叫历史的规律。
20。天龙出世红灯照
说起李文成其人,他本应该大名鼎鼎才对,就算是不知道他这个人,也肯定知道他所创建的群众组织——义和团!
也就是说,李文成本是义和团开宗立派的首任掌门人,是义和团的鼻祖,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先驱。但离奇的是,偏偏硬是没人知道这位掌门鼻祖兼先驱姓甚名谁,这岂非天大怪事?
事实上,义和团的起因充满了神秘色彩,早在袁世凯逃离朝鲜,中日甲午一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时候,天津地区修河道的民夫就从地下挖出一座古碑来,这座古碑在地下也不知埋了几千几百年,上面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但却有二十个字,清清晰晰触目惊心:这苦不算苦,二四加一五,红灯照满街,那时才叫苦。……
这谶语究竟是何意,无人晓得,但是这奇怪的谶语却强烈地刺激了李文成的大脑,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了李文成这个名字在江湖上彻底消失。
李文成给自己改了名字。
说起来这李文成原是江湖中人,绰号天龙,惯穿一条大红裤衩,头戴大红风帽,每日里率领和尚一群,道士一帮,社会闲杂人员无数,来无踪去无影,有饭就吃,见钱就抢……如此快活地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李文成就开始琢磨:不成,这种短期经营的做法要不得,会把市场搞坏的……于是李文成就考虑,不能再叫李文成了,先改名,改成响亮一点的,能够具有品牌效应的……
说到品牌,远一点的是前朝大明的朱氏皇族,近一点的就是红灯照满街了,于是李文成将这两个品牌凑起来一整合,就改名为朱红灯。
朱红灯这个名字的灵感,主要来自他穿的那条肥大的红裤衩,该裤衩至少用了一丈红布,走起路来两腿兜风,气流顺畅,倒是凉快得紧……远远看上去,就像盏红色的大灯笼满地乱跑……
李文成的意思是说,他不是李文成,他是前明朱氏皇族中一个有资格穿红色大裤衩子的人……
连大红裤衩子都有资格穿,那么一统江湖,号令天下,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遂创义和拳,斩杀二毛子于大荒郊野之间。
应该说,朱红灯还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他知道洋鬼子这东西中国人惹不起,也就不去招惹他们,但跟在洋鬼子传教士屁股后面信基督的“二毛子”们,这就用不着跟他们客气了,男的砍女的杀,不管宰多少二毛子,这都是中国人自己的内政,洋鬼子你管不着……
但是话又说回来,朱红灯斩杀二毛子,也不能全怪朱红灯,有些二毛子的素质,也确实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21。王母娘娘战上帝
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山东单县与诸县交界地带,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宗教战争”。
这起战争的导火索是一位叫郝和升的山西人,他不知怎么想的,跑到了山东单县,开了一家中药铺,有乡民吕登士上门抓药,抓药就抓药吧,偏偏这位老吕还没钱,只好赊账。
此后吕登士就隔三差五,到郝和升的药铺来赊账,三赊两赊,赊得郝和升账目上只见一堆白条,老郝中药铺的现金流生生地被老吕给赊断了,就要求吕登士付账。
吕登士断然拒绝!
为什么吕登士拒绝支付欠款呢?
很简单,老吕信了洋教,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上帝保佑你。上帝是来拯救你的灵魂的,你老郝居然敢向一位虔诚的基督徒要欠账,就不怕魔鬼把你抓了去吗?
吕登士有上帝保佑,拒不付账,郝和升勃然大怒,就和吕登士吵了起来。这件事让另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吕菜看得痛心疾首,就见义勇为地站了出来,为吕登士抱不平,劝说郝和升要抵御住魔鬼的诱惑,金钱乃万恶之源,千万不要和上帝过不去。
双方越吵越激动,吵到最后,吕菜痛骂郝和升是白莲教的妖人,而郝和升则痛骂吕菜是洋羔子庇护的匪人。
这个老郝竟然敢污辱上帝,这让吕菜非常的难过。他回到教堂,把事情跟教会中的兄弟们一说,兄弟们一听就火了,顿时操起粪叉扁担,向着单县杀将过去。那老郝却也不是只手空拳,他飞跑到当地白莲教的总坛,向总教师曹德礼哭诉了二毛子污辱白莲教的事情,曹德礼闻言大怒,立即呼叫众家兄弟集合,于是双方纠集人马,要大战于单县。
白莲教大战基督徒,这事闹得沸沸扬扬,当地的乡绅父老都跑出来劝架,地方官也疲于奔命地两家说和,但说什么也没用,基督是不容污辱的,白莲教是不容诋毁的,所以这场架,早晚也要大打一场。
果然,山东的教案越闹越大,越闹越是严重,事情发展到最后,在有些地方出现了极端的情况,百姓如果不入洋教,就得入白莲教,因为入了洋教的人,认为凡不入洋教者都是魔鬼的仆人,拿你东西不付钱已经是小意思了,没把你这个恶魔吊死,只能算是你运气好……
而白莲教中人,视凡非本教兄弟都是信洋教的二毛子,见着就杀,逮着就砍,决不会手下留情。所以当地的百姓,信了洋教,可以砍白莲教,信了白莲教,就可以砍洋教,偏偏你洋教也不信,白莲教也不信,那两家肯定一起来砍你……
按说宗教信仰,原本是信仰者个人的心灵寄托,与别人没有关系。可是山东教案的情况却不同,伴随着洋教在中国轰轰烈烈的发展,义和拳开坛念咒也越来越频繁,诸天神灵,从孙悟空到王母娘娘,差不多都被大家请下凡来了。王母娘娘和上帝每天拿着锄头粪叉在山东打得不可开交,这事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
于是朝廷传旨,命袁世凯带队去山东瞧瞧,最好能够在“友邦不惊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