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兵器谱-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这事,吴骥也是心慰,笑道:“你瞧,你吴郎多生猛!”调皮的眨眨眼睛,摆了一个健美动作。

“格格!”杨秀秀笑起来,跟银铃似的,很是动听:“吴郎,你叫我收购的原材料,有什么用?哦,这鱼膘,做甚的呢?”

“是用来做弓的。”

吴骥笑着给她解释:“军队里面急需要弓。其实,军队不仅需要弓,刀枪弓箭、盔甲都需要,只是这弓最急。没有弓,就没法训练,只能先做了。制于刀枪,可以押后点,等弓箭做得差不多了,再来做也成。”

“做弓啊?鱼膘也能做弓?”杨秀秀有些难以置信。

“当然!要做出好弓,就得用鱼膘呢。”吴骥来到一堆原材料,定睛一瞧,有胶、有角、有上好的木材,都是做弓的上等材料:“要做,就要做最好的弓!”

“我先教你熬鱼胶。”吴骥打量着堆得象小山一般的鱼膘,散发出浓浓的鱼腥味。

“鱼胶?鱼胶是甚呢?”杨秀秀只听过鹿胶、驴胶、马胶这些动物胶,却是没听过鱼胶,很是惊奇,俏媚眼忽闪忽闪的,透着可爱。

“鱼胶就是用鱼膘熬的胶。”吴骥知道她不懂,只得给他细细解释:“鹿胶、马胶、驴胶,都是做弓的上好材料。可是,最好的做弓材料是鱼胶。我就教你熬制之法。”

吴骥叫吴清叫了几个人来,清洗了一口大锅,生上火。把鱼膘清洗之后,放到锅里煮,直到煮沸,再加入少量的石灰,锅里就出现胶质物,这就是鱼胶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过滤,提浓。提浓的过程,就是一个蒸煮的过程,通过加热,让水份蒸发,得到的就是鱼胶。

整个过程并不难,也不繁琐,就是时间长了些,费时老长,这才完成。

望着鱼胶,吴清一脸的迷糊样儿:“骥儿,你会道术?鱼膘里竟然弄出胶了?”

“道术?”吴骥有些好笑,你要是知道现代有一门学科,叫做化学的话,你会如何想呢?笑着回答:“三叔,这鱼胶和鹿胶、马胶、驴胶,都是一样的,熬就能熬出来。有了鱼胶,我就能做出最好的弓了!”

后世证明,在所有的胶里,鱼胶是制作上等弓的首选。而在当时,制弓所用的胶就是鹿胶、马胶、驴胶这些动物胶。吴骥若用鱼胶来制弓,一定能制出最好的弓。

“这要如何做?”杨秀秀也来劲了,挽起袖子,露出两截白玉般的皓腕。

“这也不难,我这就教你们。先把工匠叫来。”吴骥吩咐一声,吴清忙去叫人。

这些人到来后,吴骥开始教他们制弓。制弓必然是吴氏军工一个重要分类,需要一批制弓师傅,一是招蓦了些,二是得自己培养。

吴骥研究过宋朝的弓,不能令他满意,他要改进。改进的地方,主要在于:一是角,角材用水牛角是最好的。这是北方,水牛角难得,只能用羊角来代替。用羊角,不能做出最好的弓,吴骥决定用水牛角。

二是所用的胶,是鱼胶,不是动物胶。

这是北方,鱼膘有些难得,鱼胶较贵,不易得到。这难不住吴骥,只需要在最重要的承力之处使用鱼胶,其余部位用动物胶,既达到提升弓品质的目的,又不会增加太大的成本。

第三个要改进的地方,便是增加弓弰。弓弰可以增强弓弦的蓄势,即减低需要拉弦的力,使弓发射的箭有更强的杀伤力。

弓弰是中国古代弓没有使用的办法,要是有了弓弰,吴骥的弓必将大受欢迎。

【第十四章 正式回易】

弓箭的制造,费时比较长,而归信军没有装备,若此时辽军打来,后果不堪设想,吴骥当然不会让时间太长。他要杨秀秀收购的原材料,都是拿来就能用的,这就大大缩短了周期。

如今的北方,虽然澶渊之盟后,朝廷开始控制军械。可是,长达百年的战争,仍是催生出了不少战争原料,要收购现成的原材料,也不难。

在吴骥的指挥下,工匠们忙碌起来,开始制作弓。有了吴骥的指点,他们做起来倒也不费事,很快就完成了。

完成之后,并不能马上就用,要等到胶与弓完全的结合才能用,这需要点时间。

一连数日过去,吴骥查看之后,胶与弓身结合得不错了,可以使用了,拿起一张弓,试着拉开。

尽管有了弓弰,能省不少力,可是,以吴骥的身板,仍是不能拉开,只拉了个半开,吴骥没法亲身试验这弓了。

而眼下这些人,制弓还行,要检验就不成了。得找个懂弓箭的人来试用,找谁呢?

吴骥眼珠一转,立即想到一个人了,这个人就是齐大保。齐云社的好汉们,最善长箭术,对弓箭最有发言权,由他们来检验,再好不过了。

想到就做,吴骥带上几张弓,出了吴氏军工,赶去齐云社。吴骥来到齐云社,得到齐大保的热情接待,亲自迎进屋里,叫人奉上茶水:“吴指挥,今儿吹了甚风?把你给吹来了!”

“齐兄,我来是有事儿麻烦你的。”吴骥与齐大保的交情越来越好,两人称兄道弟了。

“吴指挥,你有事儿就说,只要我能办到,一定办到。说吧,何事?”齐大保一如既往的爽气,不拖泥带水。

吴骥把几张弓放到桌上,直道来意:“这弓是我做的,还未试用过,不知有没有问题。说到弓箭,整个归信,除了齐兄,找不出第二个精通的人了。只好麻烦齐兄,帮我验证验证,好用,还是不好用。”

“你做的?”齐大保有些诧异。吴骥会做霹雳弹,他是一万个相信,可是,说到制弓,这可是现在的技术,吴骥即使会,也不见得能好到哪里去,随手拿起一张弓,略一打量,眼中精光闪烁:“这弓新奇!咦,这是甚?”

一双眼睛盯着弓弰,脸上有些迷茫。

弓弰可以省力,可以让弓具有更大的射程,更强的穿透力,却是中国古代弓未使用过的技术,齐大保当然不识得。

“这叫弓弰,有了这物事儿,就更省力,射得更远,劲道更强!”吴骥略作解释。

“真的么?”齐大保有些难以置信,再也按捺不住了,大手一挥,道:“走!去试试!”

也不管吴骥,大步一迈,就跨了出去。他是爱弓之人,有如此新奇的弓,他哪里按捺得住了,走得特别快,跟风一般。

吴骥跟着齐大保,出了屋,来到齐云社好汉练习箭术的地方,很多箭靶矗立着。齐大保二话不说,弯弓搭箭,对准箭靶,弓开满月,就****过去。

“嗖!”

尖锐的过破声响起,一枝箭矢打破空气的屏障,好象锥子一般,对着箭靶射去。

“砰!”

清脆的撞击声响起,箭矢射中靶心,深入两尺。

“好强的劲道!”齐大保眉头一掀,很是诧异。他尽管听吴骥说过,有了弓弰,劲道会更强,也是没有想到是如此之强。

一般情形下,他射中箭靶,箭矢能深入尺许就不错了,这一箭就深入近两尺,着实劲道强了许多。

再次弓开满月,这次,箭杆没入箭靶两尺多了。一连****几箭,最强的一次,竟然没入近三尺了。

“好弓!好弓!”

齐大保有些傻眼,不由得大声赞叹起来,紧握着,恨不得贪没了。

“如何?可是好用?”吴骥忙问道。

“岂止是好用?是很好用!”齐大保把手中的弓打量来打量去,一双眼睛再也移不开了:“吴指挥,这弓多少钱一把?有多少,我要多少!我们齐云社,正需要这样的好弓。”

“齐兄,这事还得等等再说。”吴骥摇头,否决了齐大保的提议:“军队正等着弓用,我得先把军队装备起来再说。”

军队的现状,齐大保是知晓的,装备奇缺无比,要不然,吴骥不会找他借弓箭了。尽管知晓这是事实,齐大保仍是一脸的惋惜之色:“可惜!可惜!吴指挥,容你把军队装备好了,这等好弓,一定要卖给我们齐云社!我们最善长弓箭,有了如此好弓,就相当于多了一条命!”

归信军装备起来后,这些装备都要卖出去,卖给齐云社自然不是问题,这一次试用,还拉到一个巨大的主顾,吴骥也是欢喜,欣然同意道:“一定!一定!”

“吴指挥,这弓好用是好用,就是时间太短,要放放的话,会更加好用。”齐大保不愧是精通弓箭之人,一眼就看出此弓的问题所在。

制弓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这弓尽管原料是现成的,也是时间不够。

“好眼力!”吴骥赞赏,又有些无奈的道:“我这不是急着用么?军队用的弓箭,都是向你借的,我很急呢。这是第一批,齐兄说没问题,我就可以大量制作,等到时间够了,再给军队就成。”

齐大保再试用另外几把,一个劲的赞好。只是,齐大保就象贪财的财主见到元宝似的,抓住一把弓,无论如何不放手,吴骥无奈,只好把这弓送给他,齐大保大喜,一个劲的赞吴骥是好人。

得到齐大保的肯定,这弓就不会有问题了,吴骥也是欢喜,告别齐大保,回到吴氏军工,要工匠们大量制作。

归信军有五百人,人手一把,就需要五百把,还要有备用的,这就需要七八百把。对于吴氏军工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负担,需要些时间。

好在,吴骥把事情做在头里,招收了不少熟练的制弓匠人,这事就好办多了。在北方,要招蓦制弓匠人,真的不难。

到如今,吴骥一心想把武器卖给军队的事情,已开成功了。他成为了归信军的营指挥使,把武器卖给归信军,谁也没话说。再说了,吴氏军工制作的武器,比起宋朝军器监的武器要好,要好得多。

也就是说,回易正式开始了。

吴骥虽然没有保留回易兵,却可以用吴氏军工来进行回易。

弓箭这事搞定了,吴骥心头的重担轻了些。来到军营,把这事一说,皇甫嵩万分欢喜。紧接着,皇甫嵩又埋怨起来了:“吴指挥,弓箭是最急需的没错,可是,刀枪、盔甲呢?也急着用啊,你怎生不早点做出来呢?吴氏军工有铁匠,完全可以先做起来。”

不能怪他,实在是归信军太缺装备了,如今的训练,还是木刀木枪呢。

“这事倒不难!打造刀枪,比起制弓简单,时间上要不了那么长。”吴骥眉头一拧,道:“只是,这有一个问题,我要与你商议一下。”

制弓的周期长,而刀枪只需要有足够的铁匠,足够的原材料,要打造也不难。

“这事非常非常重要,我虽然早有构想,却是需要听听你的想法。走,我们去那里!”吴骥带着皇甫嵩来到刀手丛中,指着正在训练的刀手道:“皇甫兄,你有没有发现,麻扎刀太轻,在战场上的威力有限。”

“太轻?”皇甫嵩先是一愣,紧接着就是眼中放光:“对啊!这事,吴指挥不说,我也没注意呢。麻扎刀,只有五六斤重,在战场上砍杀起来,威力着实不足。你等着,我去取一物,去去就回。”

也不等吴骥说话,快步而去,很快就回来了。手里捧着一把刀,一脸的恭敬之色,好象见老祖宗似的,递给吴骥,笑道:“吴指挥,你可知此刀为何种刀?来头大着呢!说出来,吓你一大跳!”

神采飞扬,头一昂,胸一挺,极是自豪:“此刀,铸就了无比的辉煌!”

【第十五章 大唐遗风】

此时的皇甫嵩就象一把出鞘的利剑,挺拔峻峭,气势逼人,眼睛明亮如九天之上的烈日,紧盯着这刀,意气风发。

吴骥与皇甫嵩共事已有不短时间了,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此人眼界极高,很少有东西能入得了他的法眼,他如此神采飞扬,吴骥还没有见到过。

“此刀,绝非凡品!”受皇甫嵩的影响,吴骥不由得脸色一肃,右手握在刀柄上。

刀柄两端稍宽,中间稍细,握在手里,极为舒适,吴骥暗赞一声:“好刀!”尽管还没有拔刀出鞘,凭着直觉,能把刀柄做成如此有舒适度,其刀非比寻常。

果然,吴骥拔刀,刀身出鞘不过三寸,寒光闪闪,森冷的感觉骤然而起,吴骥那感觉,就象有人持刀对着他狠狠劈来一般,气势不凡。

“好!”只此一斑,就知非同小可,吴骥不由得大声赞好。

“呛!”吴骥拔刀出鞘,一声清脆的刀鸣声响起,非常悦耳。

耀眼的刀光,就象明灯一般,让吴骥眼睛不由得一眯。打量起刀身,刀身近两尺长短,加上刀柄,差不多有两尺四五寸。直线型的刀身,给人一种美感,看着很是舒适。

“这刀怎么越看越眼熟呢?在哪里见过?”吴骥一通打量,一种熟悉感涌上心头,虽然一时想不起来,可以肯定的是,一定见过类似的刀。

皇甫嵩打量着此刀,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恭敬之色,好象遇到神明似的:“吴指挥,此刀是前朝的横刀!”

“是唐刀!”

吴骥大为惊讶,听说过唐刀的大名,却是没有见过,没想到在这里见到。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为何如此熟悉,原来和小鬼子的倭刀有些近似!嗯,应该是小鬼子剽窃了横刀的技术,稍作改变,宣称是他们的技术。小鬼子,真不要脸啊!”

吴骥的猜测一点没错,小鬼子的倭刀,正是从唐朝横刀而来,只是变横刀的直线刀身为弯月刀身,余者,几余没什么变化。

“横刀,是唐军最为重要的装备,正是凭着此刀,唐军纵横天刀,席卷万邦,灭东厥、灭西突厥,平辽东,败高丽,与大食战,打得大食无还手之力!”皇甫嵩眼中光芒闪烁,以充满崇拜的口吻给吴骥介绍起来:“吴指挥,你可知唐军凭着此刀,打到哪里去了么?”

盛唐气象,流传千古,具体的吴骥却不知道,又哪里知道唐军打哪里去了。

“吴指挥,唐军打到怛罗斯去了!是怛罗斯啊,那是大食境内的城池!”皇甫嵩的声音陡转高亢,有些尖锐刺耳了,鸡动万分:“自从汉代张骞通西域,就从未有如此之远者!那是华夏之最!”

说到这里,略一停顿,语调低沉:“只可惜,高仙芝败于怛罗斯,前朝折戟于此,让我辈慨叹!”

唐朝与大食战于怛罗斯,是一场非常有名的战役。这一战,唐朝虽然败了,唐军却打得非常凶狠,体现出了唐军的强大战力。

此战之后,安史之乱发生了,唐朝由盛转衰,最终退出了西域。正是由于唐朝退出了西域,大食帝国,也就是阿拉伯帝国,方才有机会把征服的土地伊斯兰化。

怛罗斯之战,对中东的历史近程影响相当之大。

“原来是这样啊!”吴骥的历史不够好,听了这话,也不由得热血澎湃,仿佛当年唐军在怛罗斯城下浴血奋战就在眼前一般。

“哎!说远了。”皇甫嵩拉回思绪,接着道:“这横刀,是由汉代的环首刀而来。汉代的环首刀,那也是一把著名的战刀,大汉儿郎正是执着环首刀,纵横在大漠之上,击破匈奴,臣服万邦,开拓西域,强汉雄风振于异域万里之外!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如此豪言,若无环首刀,则不会有如斯豪言!”

说到此处,他的声音拔高,很是尖细刺耳,又很是惋惜道:“强汉雄风,盛唐气象,何等的辉煌,何等的振奋人心!只可惜,横刀仍存,盛唐气象已不复在!哎!”

盛唐气象,让人鼓舞,唐军手执横刀,征战天下,席卷万邦,给唐军灭掉的国家,大大小小的,加起来,不下数十个之多。

大唐疆域广大,不仅包括宋朝现有的土地,还包括辽国、西夏、高丽、大漠、南诏、越南、西域。那时候,唐朝皇帝的号令,万国凛遵,莫敢不从!

即使大食帝国的哈里发,也是胆颤心惊!

可是,这才过去多少时间?唐与宋,是相邻的两个王朝,连隔代都不算,宋朝就虚弱成这样了,国家四分五裂,宋朝与契丹、西夏上演另一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没有打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