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人谋律 作者:柳暗花溟-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请托几个名声好的游侠儿护送,到底是她孤身一人,难道我就放心?难道你就放心?你怎么当人继母的?还是你跟你娘想的一样,要害死我女儿,好为你后来再生孩子扫清道路?告诉你,荼蘼的娘留下的哪怕一文钱我也不会动。死了你那份歹毒的心思!”
  这话说得很重,徐氏就想像往常一样晕倒,但考虑到春大山正在火头上,愣是硬挺着没敢晕。只哭道,“夫君冤枉死我了,我哪有那样的心思。就是怕你吃苦,你去不成,荼蘼也就不去了吧,多少年不联系的亲戚,这时候上赶着来干什么呢?”
  “那是荼蘼的外祖家,你说不来往就不来往了?你这时候拿主意了,平时怎么不见你关心她的饮食起卧!你怕我吃苦?若泻得轻了,我照样得走。泻得重了,你倒不怕那泻药霸道,伤了我的根本。”春大山冷笑,并不信徐氏的花言巧语,“你真会异想天开啊!以为我腹泻就不可以不用出门了吗?除非我死了残了,军令哪那么好更改的?再者,我今天晚上还吃酒席,明天就泄得走不了路,会受军法处置的知不知道!从军者,连身体都属于军中,不好好爱惜,非战斗或者训练受伤也是过错。何况,那么多人吃了一样的东西,为什么独我泻得下不了床,走不了路!你是打算让上锋疑心我,还是手下的卫士们嘲笑我贪吃?”
  徐氏愣住,因为她还真没想过这些。春荼蘼也有些后怕,因为没看过大唐的军中法规,不知道居然这样严厉的。
  “若再被查出我是造假自残,以逃避公差,几十军棍那是轻的,难道你想害死我吗?”
  “不会的,不会的,我一直很小心。”徐氏解释。
  “不会?连荼蘼一个小丫头都看出了破绽,你当那些军中的上级是瞎子?”春大山越说越气,伸手拎了徐氏的衣领,“这么想我死,是好改嫁去吗?行,我成全你,连夜就把你送回娘家!到时候咱们各自婚配,再无瓜葛!”
  徐氏嘤的一声,真晕过去了。
  她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不考虑前因后果,想怎样就要怎样,果然是被她那个极品娘全养废了,却是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结果不够高门中名门淑女的资格,却成了个连普通日子也不会过,满脑子不切实际想法的废物点心!
  说起她有多大错?错最多的是她那个极品娘。
  “太太!太太!”小琴声嘶力竭的呼唤,然后又求春大山,“老爷开恩,太太只是一时糊涂了。可不管怎么说,太太是老爷明媒正娶来的,求老爷念在往日的情份上,好歹给太太请个大夫看看。求您了,老爷。”
  “她死不了!旁人都死了,她也会觉活得好好的!”春大山只感觉心里被怒火烧着,没把徐氏丢出大门外,就算很仁义了。可一低头,见徐氏面白如纸,似乎不是装的,到底不忍,上前把徐氏抱起来,放在床上。转身就出来了。
  请什么大夫?!徐氏身体不好,不仅头疼,还有心悸症,常常犯一犯。他久在旁边看。早就习惯了。只要让徐氏躺一会儿,喝点热水便能恢复起来。今晚的事是家丑,对他来说算是极大的侮辱。他不想让任何外人知道。
  他胸口发闷,急于呼吸冬夜里凉得带着舒畅的空气,可站在台阶上一转头,就看到春荼蘼和过儿站在窗户那儿,不禁有些羞恼。
  “这毛病跟谁学的,以后不许这样!”他是说听壁角的事。
  春荼蘼搓搓手,有些尴尬。春大山冲出来的太突然了。院子大而空旷,她一时没躲开。
  “爹啊,我是关心您。”她解释了一句,却又觉得不如不解释。在公堂上,或者是与公堂环境相似的环境中。她是绝对的伶牙俐齿,可面对在意的人,她的嘴有时候很笨的。
  想了想,干脆跑过去,拉着春大山的胳膊就往自个儿屋里走。过儿很有眼色的没跟着,而是跑到厨房去烹茶。酒醉的人,会很口渴的,老爷刚才又发了脾气,喉咙一定干得很了。
  “爹。您别不好意思,我是您亲闺女,还有什么说不得的。”春荼蘼哄着春大山,知道这件事其实对父亲的伤害最大。父亲也知道徐氏不是能和他好好生活的,但总想忍耐着过,将就过去这一生便罢。
  “您想怎么办?”她小心地问。
  春大山的眉头皱得死紧。帅脸上弥漫着烦恼和忧愁,让春荼蘼看着心疼。过了半晌,春大山才慢慢地摇了摇头。
  春荼蘼以为春大山的意思是说:不休了徐氏。可春大山却开口道,“没有时间,爹没有时间处理家务事了。”他无比烦恼的叹气,“明天我还要去军府,与韩、康两位大人商定出发的时辰。之后,要与随行的另外三名同僚彼此熟悉一下。下晌,还要把兵训的准备事宜跟你魏叔叔交待一番。总不能让康大人因为咱家的家事耽误了行程,那咱成什么了?人家也不会等的。”
  “您不是说要送太太回娘家?”春荼蘼提醒。
  休妻,也不是给张纸就完了,大唐的户律法也算是完整,不能随意违背。比方嫁妆财产要弄清楚,男方也得请人见证,还得等人把女方接走等等,也很复杂的。
  之前,徐氏没犯七出之条,休妻之说不可能,可现在她想给相公下药,休她的理由相当充足,只是正如春大山所说……不管怎么处理,时间上来不及。就算是她,明天只是收拾行李就得用整整一天。更别说这次走得急,父亲也有好多军务要处理收尾,或者移交别人。
  但徐氏独自留在春家,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所以,徐氏的麻烦,就应该丢给她娘家妈来解决,所谓子不教,父之过么。而这次,也只有先把徐氏送回家,冷上两三个月,等他们父女回来后,看春大山的心意再做决定。
  “我在酒席上跟隔壁的老何说好了。”春大山身子向后倚去,显得非常疲惫,“他只是军中普通的卫士,平时不用去军府办事,我托了他把东屋的送回娘家。老何办事严谨规整,到时候雇辆马车,再找两个信得过的人一起跟去,肯定没什么问题的。”老何是何嫂子的相公,为人憨厚踏实,确实像托付得了大事的人。而听春大山的语气,把徐氏叫成东屋的,可见心里有多气了。
  “我待会儿会写封信给徐家,再叫小琴把细软收拾了。不管她怎么闹,明天一早,必须送她走!”春大山站起来道,“我去给徐家写封信。”
  “别写。”春荼蘼阻拦,“太太一回家,自然会说的,父亲不必多事。”若写信,气势上就弱了。这种把人丢回去,什么也不提,让徐家看着办的感觉更好。



第五十八章 多美好啊,少年!

  转天一早,徐氏哭哭啼啼的被送走时,春荼蘼窝在屋子里装睡,顾不得什么相送的礼仪。
  第三天辰时初(早上七点),春大山带着她和过儿,到镇外的官道处相候,会合了康正源等人,开始了幽州的巡狱之旅。
  韩无畏自然来送行了,不过是官方行事,因而没和春荼蘼单独说话。他穿着一套正式的军官袍服,也就是櫜鞬服,主色为黑,抹额却是大红色的,衣服的袍角和衣袖边缘绣着类似于吉祥符文的花纹,因为品级没到三品,也还没有承爵,倒没有绣豺狼虎豹鹰隼等猛兽猛禽。但尽管如此,当他骑在那匹大白马上,端得是风神如玉,英姿飒飒。
  春荼蘼在一边静静的注视,心里只能发出一句感叹:多美好啊,少年!
  相比起来,康正源就低调得多,身着深绿色官服,银带九銙,戴一粱冠,也是因为品级比较底,并不配鱼袋。不得不说,深绿色非常配他略显苍白的面色,他那懒散中掺杂着玩味的神情和严肃的官服奇异的相合,给人一种不由自主的信赖感,会觉得他一定是明察秋毫的。
  春荼蘼只好再叹一声:多美好啊,少年!
  而她,低调的穿了灰色窄袖胡服,像一只小老鼠般,隐身在春大山之后。虽然是男装,但她没有掩饰性别,因为大唐女子经常穿男装胡服,倒也不显得特别扎眼。她头上还戴了垂了厚厚纱幕的帷帽,春大山是不想让人多看他女儿,春荼蘼却为了遮挡风沙。在她身边的过儿是黛青色的男装短打。她发育晚,过了年都十四了,此时穿得利落些,看起来像个小男生似的。
  历史上。地球上的气候有几个特别温暖的时期,其中大唐就处于其中一个温暖期,因而北方的冬天不是特别寒冷。即便这一行人先在范阳附近公务。然后深入辽东郡的南部和临近高丽的北部,也会遇到大雪天气,但比起后世深冬的零下二三十度,还是要舒服多了。
  这个时代也还没有棉花,过冬的衣服就是织得厚厚的纺织品,冷的时候多穿几件,或者是用木棉纤维做填充物的所谓棉服。这样的衣服自然不如絮棉花的轻暖。可在大唐,连丝字旁边的绵字都没有,全是用木字边的,也只能将就了。
  春荼蘼本人比较怕冷,又因为走得急。来不及现做,只从成衣铺子买了四件“棉服”,过儿及春大山一人一件,她一人两件。就这样,她还考虑回头弄点鸭绒,自个儿做一件防寒服穿。
  至于被褥,春大山认为姑娘家不应该用外面的,所以过儿就带了两套出来,到时候铺在人家馆驿本来的被褥上。又保暖又干净。至于鞋帽什么的,过儿随身带了针线和材料,打算路上边走边做的。
  韩无畏为人看似粗豪,却细心体贴,春荼蘼上路后才发现,他也不知打哪找来一队要赶在年前去幽州各地收年货做生意的商家。就坠在队伍后面。这家商队的主家姓钱,除了老板和几个伙计外,同行的还有老板娘和一个李姓粗使婆子,春荼蘼和过儿被安排与这两个大婶坐一辆车,这样就有成年的已婚妇女照顾她们了。
  钱老板一家乐不得能机会随行护送官吏的军队,能蹭住馆驿不说,还保证了安全。虽说馆驿不接待平民,但私下出点银子,谁也不会多说什么。这原是常事,但他们知道是沾了春荼蘼的光,因而对她格外客气周到。
  整队护军中,五十名在前面开道,康正源的坐架居中,后面是另五十名。春大山和三个据说是贴身保镖的折中府卫士坠在更后面,离商队倒近些。说白了,就是就近保护春荼蘼的。
  不过,一队人还没走出五里地,就有马蹄声从后方传来,到了春荼蘼乘坐的那辆马车旁边才停下。春荼蘼先是有点紧张,毕竟她穿越到古代异时空大唐后就没出过远门,但她随意意识到,就在附近保护的春大山岗并没有发出示警,于是知道来人必是熟识,就叫李大娘打开了帘子。于是,韩无畏英俊的脸就出现了,牙齿白晃晃的。
  “韩……韩大人,您这是?”春荼蘼很惊讶,然后连忙好心的指出,“我爹在前面。”她以为韩无畏是要紧事情忘记交待了,所以是来找春大山的。
  韩无畏眨了眨眼,只说,“在钱老板那,有个小匣子是本都尉送给你的,别忘记了看。”说完,两指放入自己口中,打了个响亮的呼哨,一牵马头,又狂奔离开。
  春荼蘼很茫然,不明白韩无畏这没头没脑子的一句是什么意思,他这样来去无踪,又是什么意思?她看向钱大娘和李大娘,见这二位大婶正笑得暧昧,倒让她不好开口询问,却很想高声说:我跟那个帅哥没什么的,是非常纯洁的下级家属与上级的关系。而一边的过儿也不明就理,就连远远瞧着的春大山,也以为是韩无畏来嘱咐一些让自家女儿好好帮助康大人的话,就没有上前询问。
  第一站很顺利,傍晚时分,一行人就到了一处馆驿。
  唐代的官道四通八道,设施完备,有的繁华地区,甚至有两条以上的官道。根据馆驿的数量计算,官道大约得有六七万公里,虽然和现代没办法比,但重要的州府间,通行非常方便。
  在官道两侧,除了官设的馆驿外,附近还有相应的邸舍,也就是旅店,私人所有,是专门招待过往平民和商队的。住馆驿需要官方的文书,也就是一种纸券。康正源不是一般的朝廷使者,自然有人提前去交涉了,然后就有负责馆驿的官吏前来迎接,请他去最好的楼舍中。其余兵士和随行人员,另行安排在附近的房间。
  唐代的馆驿的规模都很大。包括了驿楼、驿厩、驿厅和驿库,这么多人一起涌进来,也完全住得开。康正源为了不让春荼蘼太扎眼,并没有给她特殊待遇。但那个驿官是个伶俐人。迎来送往的,早锻炼出了眼色,从康正源的话中听出了隐含的意思。给春大山父女安排的房间是仅次一等的,隔壁的两间。
  冬天天短,众人住进馆驿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因为第二天一早就要离开,大家也不卸车,只把骡马卸下,由粗使小吏去侍候。然后就拿了随身用的东西,各自吃饭。
  春荼蘼和春大山父女是和钱老板一家吃的,虽然不及康正源的精细,却因为钱老板使了银子,倒也很不错。包括一大盘价格比较高的煮羊肉。一大盆由芥菜、芹菜和萝卜拌的菹齑,一大盘炒菘菜(大白菜的前身),还有一个蒸熟后洒了特制调料的昆仑瓜。主食,是一盘子白白胖胖、软软乎乎的蒸饼。
  令春荼蘼惊喜的是,所谓的昆仑瓜竟然是茄子!因为还没有普遍种植,价钱比较贵。非时令蔬菜也是放在菜窖中储存下来的,普通人根本吃不起。
  托钱老板的福,春荼蘼吃到了自己前世最喜欢吃的茄子。对这种也称为胡瓜的蔬菜,不管怎么做。烧、蒸、炸、做馅,她都爱。春大山和钱老板看出她的喜好,一个劲儿的给她夹。然后她发现,大唐的讲究人是很卫生的,给人家夹菜用的是公筷。
  吃了饭,春荼蘼见钱老板一家脸上带着倦意。看样子要去睡了,连忙抓紧时间,问起钱老板关于某个姓韩的人托付的小匣子。
  钱老板一拍脑门道,“瞧我这记性。那可是韩大人托付的,我不敢怠慢,并没有与货物放在一处,春小姐等等,我这就亲自给您送过去。”
  春荼蘼道了谢,说明自己住在哪一间,就回去等。春大山这才问起匣子是怎么一回事。
  “韩大人说送给我的,送行时可能忘记了,后来追上来,就为了这个事。”春荼蘼坦然又老实的回答。
  春大山心头微动,思量自己这个上司对荼蘼是不是热情了点。他虽然想升官,想在军中一展才华,但绝对不会卖女求荣。韩无畏权高位重,将来要承爵为王,军中又传说将来要接任幽州大都督,他这个人虽然不错,绝对的青年才俊,可却和自家地位相距太大,攀不上交情也攀不上亲,还是保持距离的好。若韩无畏有其他想法,他宁死也不让女儿给人做妾。
  再说,要跟贵人结缘,被白家发现怎么办?
  他这一想,就想多了。随即又觉得可能是韩无畏爱才,毕竟韩无畏在军中没传出不好的流言,总体上,是个正派有为的好青年。
  但有了这层顾虑,他就没立即回去,而是进了女儿房间,也没表明要一起看匣子,只磨磨唧唧地说,“累了吧?一会儿拿了东西早点睡。坐车也很辛苦呢,你又没出过远门。”
  春荼蘼还真是腰酸背痛,但见春大山怕她和韩无畏私相授受的样子又觉得好笑,却也不揭穿,只笑道,“可不是么。但是和爹一起出门,还是觉得很值得。”



第五十九章 心坎上的礼物

  这马屁拍的,春大山浑身舒泰,全天的疲乏一扫而光。
  又过了一小会儿,钱老板带着伙计,抬着东西上来了。
  春荼蘼愣住。这叫“匣子”吗?而且据说是“小”匣子?
  所谓的匣子二尺见方,红漆,外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