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保安团-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胡子近段时间过的非常拮据。毕竟手下那么多人马。就算大伙儿每天坐着不动,人吃马嚼,就得花上一笔天文数字。要是打起仗来,比如这次63军去冀东。每天的消耗更是不得了。
  “呃。杨教授。您这个三清工作所得的款项,有多少能充做军费?”郑卫国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把话挑明了。因为这么大一笔钱。惦记的人肯定不少。延安、北方局、八路军各部,哪个地方不缺钱?说晚了,只怕就没有第四十一集团军的份了。
  杨教授也不含糊,哈哈一笑,说:“这可说不准,能查抄多少钱我们心里也没底。而且在查抄这些非法场所之后,对妓女的安置工作,对赌徒和吸毒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都要花不少钱。这两件事情关系到根据地内部的稳定,是万万不能省的。”
  郑卫国心里暗骂了一句老狐狸,又问道:“那您打算怎么查?”
  杨教授笑着指了指,说:“喏,不都在上面写着么?”
  郑卫国细细地看了一遍,发现主要是依靠当地政府和公安局来执行,于是对杨教授讲:“依我看您这个方案有些问题,必须得改!”
  杨教授素来佩服郑卫国的能力,忙紧张地问道:“什么问题?”
  郑卫国解释说:“第一,保密性不够,您安排的人员都来自当地,跟那些黄赌毒产业的老板和从业人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杨教授插嘴道:“呃,这个我相信我们的干部同志……”
  郑卫国摆手说:“人性是最靠不住的东西,只要有一个人走漏风声,都有可能导致功败垂成。比如说冀东大暴动,地下党的同志把保密措施做得那么严格,还是提前暴露了。别的不说,只要那些老板提前把贵重物品转移,就会给咱们带来极大的损失。”
  杨教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嗯,不错!”下令执行这样的行动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所以绝对不能允许竹篮打水一场空。说得露骨一点儿,是个蛤蟆都得捏出尿来!
  郑卫国见自己的话有了效果,又趁热打铁,说:“不光是保密的问题,还有第二点,执行力不够!各县公安局才成立几天?有多少人员和装备?有没有行动经验?让这些黑心老板转移财物还算好的,要是控制不住局面引发骚乱……”
  杨教授吓了一跳,越想越觉得可能,毕竟敢做这些生意的人都有点黑道背影。人家大半辈子攒下来的家产能客客气气地交给你?做梦吧,不扯旗造反就算好的。
  “司令员,那您说该怎么办呢?”杨教授终于扛不住了,不得不向郑胡子求援。
  “调军队,而且是主力部队去办!主力部队兵力充沛,而且跟地方上没有来往,绝对能做到雷霆一击,一网成擒!”郑卫国终于抛出了自己的诱饵。
  杨教授一愣,说:“呃,主力部队?这合适吗?”
  郑卫国笑道:“有什么不合适的?而且还可以帮我检验磨合一下部队。”要是和平年代,军队是不能随便动用的,但战争年代就没有这个忌讳了。尤其是抗战时期,任何行动都可以无限提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谁敢跳出来反对,一顶汉奸的帽子压不死你!
  杨教授大喜,连声道:“那我就代表行署谢谢司令员的支持了。”
  郑卫国笑道:“都是一家人嘛,用不着客气。不过我事先讲明,所缴获的财物必须分一半给四十一集团军。鸦片的话,全部归我们。”
  鸦片是当是重要的硬通货。可以用于收卖伪军,在敌占区套现。而且鸦片的重要提取物吗啡是当时最有效的止痛药,消耗巨大。
  杨教授这才醒悟过来,又好气,又好笑,说:“好啊,搞了半天,原来司令员在这儿等着算计我呢!呃,不过这件事情确实离不开军队的帮助,我也只好签下这个城下之盟了。”
  郑卫国欢喜地说:“那好。杨教授你什么时候布置好以后提前通知一声。我们第四十一集团军随时候命。”说到这儿。他才想起此行的目的,忙道:“杨教授,除了这件事情,我还有事情需要跟您商量一下。”
  杨教授笑道:“我就知道司令员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好不容易来一趟肯定是有事情。说吧。又有什么行动需要行署配合?”
  目前行署的工作重心基本上是围绕军队在转。比如为了应对日军围剿的军备工作和“人造山地”工程。这两项工作几乎把冀中的物力和人力压榨一空,若非抗日大义所在,老百姓们只怕早就要指着鼻子骂娘了。
  好在杨教授领导的行署官员们能力出众。再加上gc党优秀的动员组织能力,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使得根据地军民异常团结。不然的话,不等鬼子来扫荡,内部矛盾就足以把根据地拖垮。
  郑卫国哈哈一笑,说:“放心,暂时不会有什么大工程。就算有的话,也是军队自行处理为主,不会增加群众负担的。”
  杨教授松了一口气,笑道:“司令员,要是又有什么大的国防工程,你可不要怪我不配合。实在是乡亲们的负担太重了。老百姓要是都被压垮了,我们还能依靠谁呢?”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这段时间乡亲们的负担实在是太大了。农忙的时候可以抽调部队帮忙干些农活,我们保证随叫随到。”
  杨教授忙道:“别!好几个县的政府都发来电报叫苦,说以后千万别让四十一集团军的部队来帮忙干活了。这哪是帮忙?分明就是捣乱嘛!”
  郑卫国闻言好不尴尬。其实战士们并非是故意捣乱,只是东北军将士多年不曾劳作,加上东北、华北种植收割又有些区别,在“爱民活动”中出了不少洋相。这也是53军、63军很少帮老百姓干活的原因之一。
  “呃,杨教授,实不相瞒,我今天到这儿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郑卫国趁机把63军的情况给他详细地讲了一遍。其实63军面临的情况,97军和53军也没少碰到,只是没有那么明显。
  这是根据地内部一个非常严重的隐患。如果第41集团军迟迟不能融入根据地,矛盾日积月累,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分道扬镳。
  杨教授很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忙道:“司令员,那你需要我们行署怎么配合?”又解释说:“我们在宣传上和供给上并没有歧视过53军和63军,只是乡亲们对旧军队天生就有一种对立和不信任的情绪。如果司令员能将其改造成一支新型军队,我想乡亲们会接纳他们的。”
  郑卫国说:“这是问题所在了。怎么改造一支旧军队呢?对于军队管理人员来说,教化和训练是最主要的手段。但同时,我们是不是还应该用行动去感化他们呢?这些将士并不是我们的敌人,他们跟咱们的战士一样,都是华夏儿女,甚至连成份都差不多,阶级感情和民族感情一样不少。”
  “前段时间,军队复员了一批老兵和残疾军人。这些将士为国征战多年,理应得到尊重和荣誉。可一些地方政府却当成了麻烦来处理,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复员转业将士不是乞丐,不应该受到政府的冷遇。”
  杨教授心情沉重地点点头,满怀歉意地说:“司令员您提醒得对,我们行署在这方面的工作确实做得很不够。一些同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伤害了将士们的感情。”
  又感慨地说:“想要将一支旧军队吸纳进来,冷眼旁观是不行的,我们应该更积极一点,更主动一点,更热情一点,让将士们真实感受到人民的温暖,感受到新型军队的魅力和旧军队的不足……”
  呃,好吧,这些都是杨教授的专长。郑卫国笑道:“得,教育是您的老本行,我就不班门弄斧了。63军很有可能出征冀东,希望行署送温暖的工作能够尽早开展。另外,明天我想跟您一起去一趟63军。”
  杨教授忙点头道:“嗯,这个没问题,我们早就应该跟将士们面对面地谈一谈了。”
  次日,郑卫国和杨教授一行专程来到63军驻地,并在多个基层连队走访。不久之后,当地政府也组织群众慰劳军队,并给那些战斗英雄戴红花,发奖状。虽然钱花得不多,但将士们却深受感动,因为这是他们参军以来从未享受到的待遇。
  与此同时,军队方面也组织了战斗英雄事迹报告团,在根据地各县轮回宣讲将士们的英勇事迹。这些真实感人的故事在根据地激起了很大的反响,并极大地转变了他们对军队的看法。
  乡亲们猛然发现原来帮自己挑水摔坏担筒的小伙子竟然负过十几次伤,杀过八个鬼子。一直在寻找英雄,没想到英雄就在自己身边。
  北方局意识到了其中的价值,立即向延安做了汇告。太祖得知以后,亲自批示将“冀中模式”向所有根据地推广,并通过《新华日报》等喉舌向大后方广为宣传。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给包括十八集团军、四十一集团军在内的敌后武装竖立良好的形象。
  然而就在同时,浩浩荡荡的冀东大暴动终于上演了。随着滦县港北庄的一声枪响,冀东广袤的土地就像一个火药桶一样被点着了,战斗迅速波及十余县。枪炮声和怒吼声响彻了冀东的每一寸土地……


 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征

  冀东地区的形势确实非常喜人,很多原本只有数十人的游击队猛然间剧增至数千人马,装备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日伪军在各县的统治顷刻间便被浩浩荡荡的起义浪潮所催毁,只能尽龟缩在各县城,天地瞬间变色。
  不过问题也很严重,八路军四纵队尚在增援途中,而新拉起来的队伍缺乏战斗经验。上万人的大部队围攻数百人防守的县城,一连几天几夜愣是打不下来。而惊醒过来的日军已经在集结兵力准备反扑。
  砰!郑卫国一拳砸在桌上,沉声道:“情况紧急,不能再拖延了。我决定立即调63军北上增援冀东!”
  程政委和周参谋长相视一眼,异口同声道:“既然司令员已经下定了决心,我们坚决支持!”
  郑卫国点点头,拿着一根小棍子指着地图说:“想要增援冀东,必须打破北平和天津的日军对我们的封锁。可是这两地的驻军对我们非常警惕,加上敌占区纵深极大,潜越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强攻的代价又太大。你们两位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程政委想了一下,说:“司令员,我建议让第二军分区派出一部向东发展,牵制天津的驻军。再令三分区派兵北进,威胁北平。这样一来,敌人首尾难以兼顾,就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拦截63军了。”
  周参谋长赞同道:“老程的想法很好,我认为可行。另外。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派出得力一部越过津浦线,强行穿插至津南地区,直接威胁天津。”说着用笔在地图上一划,直指敌人的心脏。
  津南地区就是现在的静海、大港、青县、黄骅一带,历史上属于冀鲁边根据地。其中黄骅市就是以烈士黄骅命名的。不过此时冀鲁边根据地尚未成形,当地除了一些小规模的游击队以外,并没有什么大部队活动。事实上,很多部队还是郑卫国派过去打前站的。
  程政委笑道:“津南?我看行,而且要占就要准备长期占领。司令员。依我看不如在该地组建一个第四军分区。趁机扩大势力范围,增加我们的活动空间。”
  郑卫国心中一动,说:“好,既然大家都有此意。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这一地区就挨在天津边上。便于跟天津的冯锟所部取得联系。如果部队能在此地扎下根来。物资运输就要便捷多了。
  冀中军区这一计划很快得到了北方局的认可。几天之后,一支营级规模的部队隐蔽地横穿津浦线,进入了天津以南、津浦线以东地区。并依靠当地地下党正始组建了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
  新上任的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是张长贵。他本来是特务旅旅长,负责特种部队建设和作战,并在之前的战斗立下了不少大功。遗憾的是,张长贵始终摆脱不了正规部队的作战思维,特别是在德国教官到来之后,他的能力已经渐渐跟不上特种部队建设的脚步了。
  郑卫国思来想去,最终决定给他换个位置,事实也证明四分区司令员的职务更加适合他。张长贵率部抵达津南地区之后,迅速打开了局面,兵锋直抵海河南岸,让天津驻军大为惊恐。驻屯军旅团不得不紧急收缩,全力守卫天津,把郊区的防务都交给了伪军。这样一来就达到了调动日军的目的,63军可以放心大胆的北上了。
  七月下旬冀中滹沱河畔,数面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近万大军正整装待发。这是即将开拔北上的63军。这次出动的部队包括六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另有炮兵营、辎重营、工兵营、特务营各一。
  为了保证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在63军出发前,郑卫国特意下令从97军和53军各抽一个团跟63军新组建的两个团对调。一来可以加强63军的实力,二来,顺便完成了“全面交流”的第一步,加快了第四十一集团军的融合。
  与此同时,冀中行署也紧急征调了一批物资,保障了63军的后勤需求。在根据地军民的齐心努力之下,这支英雄的部队终于踏上了通往冀东的征程。
  关于行军路线问题,参谋部原计划是打算让63军从蠡县东进,到河间城再沿平大公路(即北平到大名,是当时河北重要的交通线)北上。这条线路路况好,行程短,能在最短时间杀入冀东。
  但最后进行综合评估时,周参谋长还是决定放弃原计划改走滹沱河。主要是因为后勤的原因,走陆路就必须征集大量的马车和民夫。如果有河流的话就要简单得多,大部分物资都可以放在船上,部队只需轻装跟进就行了。即安全又便捷,这也是古代行军经常依河而行的原因。
  当时的滹沱河水量流沛,是冀中通往天津最重要的通道之一。民国时期有人曾描述说:雨季水势一望无际,旱季沙洲浅滩罗织,沿河渡口轻舟横渡,上下游则风帆相济。河中船舶500有余,往来于正定高家营、深泽乘马等码头。
  晨曦夕照时,滹沱河泊船如龙、波光如鳞、灯火星流、往来吁号、行业繁多、铺面林立、热闹非凡。河内鱼虾鳖蟹成群,水面天鹅鱼鹰游弋,两岸飞禽走兽栖息,河滨之地绿草繁茂、间杂牛羊……
  郑卫国此时就被这安宁详合的景象给吸引住了,忍不住赞叹道:“多美的风景啊!就算是为了这一方热土也不能让鬼子在此地横行。”
  周参谋长点点头说:“是啊,总司令!滹沱河自古有名,南宋文天祥丞相曾在此地吟诵道:始信滹沱冰合事,世间兴废不由人!”注:这是文天祥《滹沱河二首》里面的句子,道出了诗人对历史运行的感慨和对时局的无奈。
  郑卫国笑道:“诗是好诗。不过后半句我可不赞同。事在人为,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倒我们,压不倒中华民族。”
  “说得好,总座!”冯占海军长恰好走了过来,听到此番妙论,忙鼓掌赞同。
  郑卫国问道:“寿山,部队都准备好了吗?”
  冯军长指了指码头,解释说:“报告总座,骑兵团已经护送第一支船队出发。第二支船队还没到。所以卑职打算让步兵暂缓前进。以确保物资安全。” 因为物资比较多,还在搬运,加上现在船只紧张,只能分批运输。
  为什么要带这么多物资呢?因为从蠡县到冀东。直线距离长达五百余里。其中一多半的路程还处于敌占区内。途中很难获得给养。为此,军区不得不准备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几乎占到了根据地总储备的一半。
  此时的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