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1796-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帅同意称王了?”单秉鉴听后脸带喜色问道。
此时孔志尚与单秉鉴一眼,也是一脸的兴奋,毕竟义军从无到有,如今高鸿信一旦称王,那么就意味着,义军已经告别的匪的范畴。
虽然以前也有民族大义这杆大旗,可是毕竟不如称王要来的实际,并且高鸿信称王之后,孔志尚等人作为元老,注定会加官进爵,义军以后如果能不断发展壮大,甚至有可能夺取天下。
一想到此处两人便开始热血沸腾,幻想这有一天能凭借开国之功封侯拜相,封妻荫子。
高鸿信点了点头,然后对一脸兴奋的两人说道:“既然已经商定要明年称王,纳闷名号也要先定下来,然后派人联络张汉朝,在明年给清廷一个惊喜。”
说到了名号的事情,方才一脸相分的两人,便又仔细思索了起来。
华夏经过这么长的历史,各种名号的封号都有过,如今要给高鸿信选一个名号,不仅要与现在义军的情况相符,这样一来便不容易拿捏了。
过了一会儿,孔志尚说道:“如今我们占据湖北之地最多,而湖北之地最早属于楚国,不如元帅称‘楚王’。”
“这时一个建议,单大人有什么好建议吗?”高鸿信听后问单秉鉴道。
“按照地理称王,是最常见的套路,那样的话我们现在的地域大多处在九州之一的‘荆州’,元帅也可以称‘荆王’。或者是‘蜀王’、‘梁王’也可以。如果以汉江来论的话,称‘汉王’也可以。”单秉鉴听后说道。
“‘楚王’、‘荆王’、‘汉王’、‘蜀王’、‘梁王’这五个称呼都与地理相关,从中选一个便可以了。现在我们虽然已经进军四川了,可是毕竟还只占据了一小部分,所以‘蜀王’、‘梁王’就不用考虑了。”高鸿信想了想说道。
“现在就只有四个选择了,在这四个选择里我还是最属意‘汉王’。大汉民族的王,现在我们是反清阶段,这样必须要利用民族情绪,汉王也更有利与我们以后的形势。”高鸿信接着说道。
“汉人的王,元帅,哦不,汉王必定能带领我们汉人推翻满清,光复我汉家的江山。”孔志尚赞叹道。
高鸿信听后说道:“光复汉家江山,不是一件易事呀,朱元璋扫灭元朝的策略是‘缓称王’,也不知道我们如今就称王是对是错。”
“元帅不必过于担心,现在与元末的情形大不相同,自然不能完全照搬那时的策略,属下以为现在称王正是时候。”单秉鉴知道高鸿信还有些担心,便开口说道。
“属下与单大人的看法一致。”孔志尚也说道。
有了两人的赞同,高鸿信心里便轻松了许多。
定下了明年的几件大事,接下来的时间,整个襄阳便开始围绕着科举与称王忙碌起来。
高鸿信让高鸿智派人统治正在联络张汉朝卓森,让卓森与高鸿信统治张汉朝高鸿信要称王的事情,并尽力与张汉朝达成明年一起称王的协议。
高鸿信对这件事情,不太担心,以他对张汉朝的了解,张汉朝他一定会接受。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张汉朝接到卓森传来的消息之后,震惊之后便是狂喜。
造反能做到称王的地步已经足以青史留名了,以前襄阳义军不称王,张汉朝为了不引起清廷的注意力也低调行事,没有称王。不过没有称王不代表不想称王,如今高鸿信与她约定一起称王,而且是在清朝以军进攻王聪儿与东方平政之时,清廷想要反扑也不是一时半载的事情,因此略一思索张汉朝便答应了高鸿信的提议。
而至于让张汉朝与高鸿信一起出兵为东南的牵制清军的提议,张汉朝听后就没有那么痛快了,而是皱着眉头说:“我考虑一下吧!”
卓森也没有逼得太紧,怕事情会适得其反。
如果曾云翳还在武昌,卓森可以说服曾云翳,寻求他的帮助,不过曾云翳此时人在万里之外的安徽,远水不及近渴。
卓森接着便找到了张汉邦,作为张汉朝的弟弟,张汉邦对张汉朝的影响力甚至要超过曾云翳。
张汉邦虽然对东方平政有些估计,但是并不担心,心里也对东方平政的报复不以为意,考虑了一下,便答应为卓森说服张汉朝。
“将军深明大义,卓森不甚感佩。”卓森赞叹道。
张汉邦好像很很高兴,笑着说道:“什么大义,我只是为了义军着想,如今我们义军大好的局面来之不易,必须要好好珍惜。”
“将军说的是。”卓森附和道。
张汉朝对于这件事本来只是由于,如今又有了张汉邦的劝解,自然松动答应了襄阳的请求。
卓森得到消息之后大喜过望,这件事是高鸿信亲自交代的,完成了这次大功,加上上次救援武昌的功劳,他很有希望在更进一步,能在高鸿信称王之前晋升,以后提升的空间也就更大。
第二百一十九章 称王之事(下)
更新时间2015…2…25 21:02:34 字数:2134
高鸿信接到卓森的消息之时,已经是年后了。对于结果高鸿信早已经有所猜测,因此并没有太多惊讶。
不过卓森还是如愿得到了晋升,年后便开始要负责整个东南的情报收集。
年后的东南五省,清朝大军云集江宁府,大战的阴云已经笼罩,高鸿信将东南五省的情报交给卓森,也足以看出他对卓森的重视。
卓森得到晋升的消息,还有他前往江宁的命令之后,便交代了一下,便匆匆离开了武昌前往了江宁府。
等卓森赶到江宁府之时,东方平政与王聪儿的兵力早已经完全龟缩到了江宁府,至于其他的地盘,只是布置了些兵力用来防备清军。
卓森这次赶到江宁府便是要先与东方平政、王聪儿取得联系,将高鸿信与张汉朝出兵的意图告诉两人,坚定两人抵抗的决心。
“你是高鸿信的人?”王聪儿打量着风尘仆仆卓森问道。
卓森笑着说道:“是的,卑职隶属于情报司。”
对于情报司王聪儿与东方平政都听说过,对视一眼,王聪儿说道:“有什么证明吗?”
卓森自然不可能空手而来,接着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件递给了两人。
两人看后,喜悦之色渐渐爬上了眉梢,东方平政说道:“这确实是你们元帅的印章,不过我没有见过你们元帅的字迹。”
卓森听后以为两人心中还有怀疑,刚想再解释什么,不过东方平政却接着说道:“不过我们相信你了,如果是清军的话是不可能说出高鸿信与张汉朝称王的事情的,哪怕是用计估计也会被御史弹劾大不敬的。”
东方平政以前便是清军的将领,对于满清朝廷的习惯自然很了解,知道额勒登保不可能用这种事情用计。
“你替我谢谢两位元帅,就说等清军被打退之后,我们会对两位做出回报的。”东方平政说道。
卓森听着自然不会相信东方平政的话,他认为以东方平政与张汉朝之间的关系,怎么可能做出回报。
“我一定转达两位元帅的意思,以后我便是了情报司在东南的负责人了,负责襄在东南的情报,如今清军来势汹汹,按照我们元帅的意思,是让我随时向两位元帅提供清军的情报,以后我便要在两位元帅这了暂住了,还请两位元帅关照。”卓森听后说道。
“你是来帮助我们的,我们怎么会不关照你,我这边命人为你安排住处。”王聪儿笑着说道。
王聪儿找来了王红女,让他为卓森安排住处。
卓森离开之后,东方平政说道:“聪儿,你说张汉朝会出兵增援吗?”
“会的。张汉朝也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出这次清军如果取胜的话他的处境。我们是第一个倒霉的,而他则是第二个。”王聪儿说道。
王聪儿知道东方平政是关心则乱,否则以东方平政的才智怎么会看不透如此简单的道理。
“嗯,那便好,他们两家如今实力雄厚,哪怕是稍微的支援一下,也比我们孤军奋战要胜算大得多。”东方平政说道。
王聪儿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其实对他们两家会有所行动早就有所预料,可是没想到高鸿信、张汉朝竟然要称王了。”
“是呀,这也可见他们两家的实力是何等强大,已经不怕清廷的报复了。”东方平政叹口气说道,感觉自己与张汉朝的差距越来越大,报仇的希望在仿佛有渺茫了一些。
王聪儿自然知道东方平政在想什么,安慰他道:“你也不用太着急,只要我们能闯过这一关,整个东南还不是任你我两人驰骋。”
东方平政听后脸上挂起了一丝微笑,说道:“是的,我们当前最主要的便是闯过当前这一关。闯过之后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接着东方平政又说道:“刚才见了那个卓森,我突然有个想法,我们自己不能没有自己的情报机构,如果以后我们遇到高鸿信的话,肯定会吃亏的。”
情报司的强大确实令东方平政很震惊,高鸿信的大本营在襄阳,可是如今竟然连东南都有了这么强大的情报系统,以后就算两人占领了东南,也会处于高鸿信的监视之下,东方平政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听了东方平政的话之后,王聪儿也脸色一肃,说道:“确实如此,不过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情报机构,现在还不是时机,这件事只有等战胜清军之后在操作了,如果此时分心过多,我担心会出问题。”
东方平政听后点了点头,说道:“嗯,此时我们也只能先仰仗卓森了。而且我们与襄阳短时间内也不会交恶,毕竟我们中间还隔着一个张汉朝,远交近攻的道理相信高鸿信比我们都要了解,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会处于合作状态,这段时间足够我们发展了。”
“张汉朝的背后有高鸿信这个庞然大物也足够他头痛了,上次高鸿信救援武昌,讹诈了张汉朝两个府的地盘,只怕张汉朝肯定耿耿于怀。如今襄阳的底盘最广,实力最强,据说已经攻入了四川,也不知道怎么样了。”王聪儿听后说道。
东南毕竟与襄阳相隔太远,两人虽然也得到了一些消息,可是都不太完全,有些甚至还是许久以前的信息,自然对四川的占据不甚了解。
“如果真想知道的话,明天可以问一下卓森,估计他也不会有什么隐瞒。而且情报司肯定不止搜集东南的情报,肯定天下各地都有搜集,我们也可以趁机了解一下天下的战局。”东方平政听后说道。
“嗯,我们的消息太闭塞了,对与我们的发展很不利。”王聪儿感叹道。
此时两人也越发觉得有一个强大的情报系统有多么重要,有了情报系统就仿佛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可以料敌先机,决胜千里。
其实,不只是他们两人,张汉朝与情报司合作过之后,也对情报开始格外重视,已经组建了自己的情报系统,只是相比于情报司就仿佛一个出生的婴儿一样稚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百二十章 匪夷所思
更新时间2015…2…25 22:14:52 字数:2134
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春分时节春暖花开。
此时的江南沾衣不湿、吹面不寒,可是作为江南核心的江宁府却处在一片压抑之中,兵戈一触即发。
“清军已经包围了当涂,只要攻克了当涂,清廷便有了后续的基地,肯定马上进军江宁府。”卓森对张汉朝两人说道。
王聪儿听后说道:“不能让清军轻易攻克,必须要阻止,否则对我们太不利了。”
“你们还有其他的情报吗?”东方平政问道。
“清军在长江以南的安徽只有池州府的建德城,他们的粮草也都存放在那,因此他们的粮草补给线很长,这倒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地方。”卓森接着说道。
“还有一个坏消息,江宁府东边的镇江城有一只军队已经出发,已经快进入江宁府地界了。”卓森接着说道。
王聪儿与东方平政眉头都是皱了起来,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的形势一开始就这么糟糕,虽然他们占据了不少的地盘,可是额勒登保好像不想理睬这些地方,打算直奔江宁府与他们一决胜负,这也正好打在了两人的软肋之上。相比于清军的人数,两人的兵力还是少很多,当前还不能与清军硬碰硬。
“难道要放弃江宁府,采用流动作战,与清军耗下去。”东方平政说道。
王聪儿听后心里也是一阵阴霾,没有什么好主意,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个方法。
此时远在北方的京城,此时还没有江南的温暖,微风之中还带着丝丝的凉意。
嘉庆皇帝正在拜祭西陵,这里葬着清朝最受争议的以为皇帝,嘉庆皇帝的爷爷雍正皇帝。
嘉庆皇帝继位之后,这还是他首次拜祭祖宗陵寝,嘉庆皇帝格外的重视。
乾隆皇帝对雍正皇帝的陵寝行大礼之时,也在祈祷着此时南方的战争,期盼这能获得这场大胜,早日扫平乱匪。
可是嘉庆皇帝去不知道,在四川一场噩耗即将传来。
襄阳城。
“你说什么,成都城被攻克了?”高鸿信有些难以置信,成都府被攻克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高鸿智此时脸上也是一脸的兴奋,成都城的攻克意义太过重大了,这可是义军起义以来攻克的第二个省府城市,同时也是襄阳义军占据的第一个省府城市。
平静了一下激动的心情,高鸿智说道:“是的元帅,成都城被攻克了。”
高鸿信又一次确定自己没听错之后,才彻底相信了,四川的省府成都被攻克了。
“成都城是怎么被攻克的,按说福宁、杨遇春就屯兵在成都城不远的简州城,成都城还没有到山穷水尽之时,按说应该坚决抵抗才对呀?”高鸿信说出了自己的疑惑,这场胜利来的太蹊跷了。
“这件事很偶然,不知道元帅有没有听说过冉天元这个人?”高鸿智问道。
“有些印象,好像是四川义军的一个首领,不过具体情况不大了解。”高鸿信想了想,响起曾经在情报司的请报上看到过冉天元的名字。
“冉天元是四川白莲教义军首领之一。是保宁府通江(今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人。绰号叫做‘扫地王’。嘉庆元年(1796年)随其叔冉文俦在通江王家寨举义,四年,冉文俦牺牲,继任元帅。被视为四川白连教各路义军之主力,也因此遭到了清军的重点打击,不断窜。去年徐天德率领大军前往成都府之时,冉天元正好他还在江油城(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不知道从哪得到了徐天德等人前往成都府的消息,为了增援徐天德等人,他便率军也向着成都府赶去。在路过绵州的时候冉天元正好听说了成都城的守将龙九顷就是绵州人,而且他的老母亲还居住在绵州,于是便将龙九顷的母亲抓了起来。”高鸿智一口气说道。
高鸿信听到此处已经大概知道为什么成都城这么容易便被攻克了,接着问道:“母亲被抓龙九顷可能会投鼠忌器,只是为什么成都城最后到了我们手里?”
“接下来的事情才是最关键,也是最戏剧性的。等冉天元与徐天德的义军在没有情报的情况下,竟然在成都府汉州城遇到了。可是徐天德竟然死在了路上,率领义军的只是徐天德的弟弟徐天寿与徐天培。这时不知道冉天元是怎么想的,将然想要将徐天寿两人的人马给吞并,可是偏巧却走漏了消息,结果徐天寿与徐天培先下手为强,突袭进攻冉天元的部队。本来这也没什么,可是冉天元却巧合的死在了流失之下,结果便是徐天寿、徐天培吞并了冉天元。”高鸿智又说道。
高鸿信听的目瞪口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