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1796-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孔志尚看着高鸿信的被烫的龇牙咧嘴,不由莞尔一笑。
  等高鸿信停了下来,开始吃红薯后,孔志尚便问道:“你对当前的形式有什么看法,你们又该何去何从?毕竟这也关系到我的身价性命。”
  此时高均德等人也走了过来,高均德坐在了孔志尚的了对面,高均平、高俊茂、张伟、张业分坐高均德的两边。
  高鸿信刚想答话,便看到高均德到来,便起身说道:“叔叔,您来了。”
  高均德答了一声,说道:“你们在谈什么,看起来很有兴致。”
  高鸿信答道:“孔先生,刚才正问道我们的下一步打算。”
  高均德说道:“那你打算怎么说?”
  高鸿信知道高均德等人一直都对前路有些迷茫,虽然上次自己与他说过割据西北的想法,但是上次高鸿信也只是有个粗略的想法,然后简略的谈了谈。
  现在时间过的不久,高鸿信还没有新的想法,然后就说道:“叔父,上次我已经粗略说过我的想法,现在我也没有什么新的想法,那我就和孔先生谈谈上次我的说法吧。”
  高鸿信接着对孔志尚说道:“孔先生,那我就对您说说我的想法。”
  孔志尚拱手道:“我洗耳恭听。”
  高鸿信说道:“我的想法是想办法突入关中,然后专心经营关中。等时机成熟可以东出河南、湖广,也可以南下四川。而且关中有‘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之说,就算战事不利也可以从容防守。”
  高鸿信说完就看着在一旁沉思的孔志尚,没有说话。
  孔志尚听了高鸿信的想法,也是很有启发,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孔志尚好像想明白了,说道:“真不敢相信,此番言论出自一位十五岁的少年之口,令我深受启发呀。真是英雄出少年呀。”
  高鸿信好像对孔志尚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孔先生您过奖了。”
  孔志尚对高鸿信说道:“你不用谦虚,我也是受益良多呀,但是我对你想割据关中的想法有些异议。”
  高鸿信顿时来了精神,问道:“您请讲。”
  孔志尚没有说什么,而是转而问道:“你为什么不考虑东南呢?”
  “东南看似繁花似锦,满清朝廷赋税命脉所在。但也正因为如此,清廷绝不会允许任何一股势力染指,如果真要是去了那离死也不远了。”高鸿信答道。
  孔志尚说道:“你说的很对,而且朝廷也不会让任何匪众突入东南,必定层层封锁,所以东南还是敬而远之的好。而你说的关中,虽然看着是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关中自唐末以后为什么没有一股势力能自关中崛起,其中有关中粮食产量的影响,最主要的还是函谷关、武关等关口已经没有当年的作用,否则当年朝廷也不会那么快就突入了陕西。”
  孔志尚看到高鸿信正在沉思,便顿了顿,接着说:“所以依我看,如果滞留关中过久,会被四面而来的官军困死。”
  高鸿信还在沉思,但是高均德已经忍不住了,便说道:“那先生有什么好的去处呢?”
  孔志尚没有答话,只是说道:“等一下,听听鸿信的想法。”
  高均德听后没有再说什么,毕竟今晚孔志尚已经说了这么多,算是纳了投名状,已经加入了他们,该说的时候他肯定会说。
  高鸿信过了好一会才清醒过来,发现所有人都看着他。高鸿信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不好意思,刚才想的有点多。”
  高均德说:“鸿信又有什么好主意吗?”
  高鸿信说道:“听了孔先生一席话我是大有启发,看来我一开始的想法有些简单了。现在已经有了长枪大炮,各种险要关隘已经失去了作用。而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兵丁强悍,武器精良方可利于不败之地。”
  孔志尚也说到:“鸿信说的有理,只要有实力足够强大,就不怕任何敌人。但是鸿信打算在何处立足呢,想要发展不能只考流寇作战,相信鸿信也知道这个道理。”
  高鸿信说道:“我打算去孔先生的家乡,正好去看看武当山,也可以去汉水泛舟垂钓。”
  不止孔志尚,连高均德等人也被高鸿信说的一愣。
  高鸿信看到几人的表情,扑哧一笑,说道:“孔先生是郧阳人,应该知道郧阳有铁矿,是吧?”
  “好像有所耳闻,据说在郧阳北部秦岭边缘的某座山上。”孔志尚答道。
  高鸿信接着说道:“只要有了铁矿,我们就可以打造兵器,从而武装自己。而且郧阳府紧邻汉水平原,也不会有缺粮之虞。从郧阳北上只要攻占商州,就可以直逼西安,往西则是四川省界。”
  高鸿信停了下来,等着孔志尚说话。
  孔志尚反映过来后,不得不感叹,这是个好主意,便说道:“鸿信说的很有道理,郧阳可以成为以后的基地,但不是现在。不管是现在还不知道其他义军的想法,还有就是朝廷得到这里的消息后,必定会集结大军在襄阳左近,所以只能等到朝廷军队转移后才能再做打算。”
  高鸿信也说道:“关键不知道王聪儿、姚之富、张汉朝等人具体有什么想法,等过几天见了他们就有计较了。”
  高均德说道:“估计会师了以后也商量不出什么,虽然我们都是白莲教中人,但是利益使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孔志尚听到高均德说起白莲教,眉头一皱,说道:“你们都是白莲教的?”
  高均德答道:“我们几个是,鸿信年纪还小没有加入。”
  高鸿信也说道:“我是不会加入白莲教的,我自己做自己的主,没有必要给自己找一个太上皇。”
  高均德看着高鸿信肯定的表情,也不好多说什么,他也不打算逼着自己的侄子加入白莲教,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
  孔志尚却说道:“白莲教能脱离的话,还是尽早脱离。”
  高均德脸带不解与不以为然,道:“为什么,加入白莲教各个信徒间可以互相照应,且更方便收拢人心。”
  孔志尚看了高鸿信一眼,发现虽然他脸上虽然没有表示什么,但是眼底有有一丝不屑。由此,孔志尚便知道高鸿信对白莲教是真的没有什么好感,起码自己不是估计寡人。
  孔志尚答道:“白莲教之所以起事成功,并不是它的教义有多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朝廷本身的制度出了问题,以致吏治败坏、百姓困苦。所以起义初期你们会进展很顺利,但是一旦朝廷反映过来,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使你们与百姓分离,得不到补给,到那时只能一步一步被朝廷剿灭。”
  高鸿信知道孔志尚说道很有道理,历史上就是因为嘉庆二年,嘉庆和乾隆采纳了明亮的意见,改变了围剿策略,改为剿抚并重,坚壁清野的政策,从而将起义军各个击破的。
  
  第七章 途中(下)
  
  更新时间2014…8…9 21:29:58  字数:3365
  孔志尚没有停顿接着说道:“白莲教通过教义来蛊惑人心,受骗者很多。”
  说道这里孔志尚顿了顿,看到高均德等人俩色都是一变,毕竟孔志尚说白莲教是在欺骗教众。但是高均德最终忍住没有说什么,其他人见高均德没有发话,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孔志尚舒了口气,接着说道:“虽然开始人们因为生活所迫,跟随起义军攻击官府,全凭一股激勇。等冲动褪去,剩下的只是对前路的迷茫。如果一直以虚无缥缈的教义来约束众人,只会使人们从心底产生厌烦,从而彻底背离。最靠谱的方式还是用实实在在的利益,让人们过上好日子,人么才会真心的跟随,从而战不畏死。”
  高均德插嘴说道:“只是说起来容易,要做起来何等艰难,那得要一只强兵做倚靠,就凭我们这些人如何保证手下的百姓安居乐业。”
  “不去做,永远都不会实现,只有做了才能有希望。”孔志尚说道。
  场面瞬间有些冷场,高鸿信听了孔志尚的话也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他知道自己叔叔的脾气,肯定不会改变目前的态度。
  高鸿信笑了笑说道:“孔先生,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我觉得刚才拉了最重要的一点。”
  孔志尚知道高鸿信别看年纪很小,但是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便说道:“请讲。”
  高鸿信说道:“纵览史书,没有一只有宗教为主的义军能成大事。真正能参与争霸天的人,都是有自己的原则的人。而且中华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便是等级严明的宗法社会,整个国家的精英阶层都是信封儒教,尊崇孔子至圣先师。而白莲教信封的却是佛,这便与天下的是大夫为敌,纵然能够一时得利,也不会长久,毕竟在这个社会,没有读书人的帮助要如何安抚地方,要如何治理百姓。没有了稳定的根据地,没有忠心的百姓,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
  高均德反驳道:“那明太祖朱元璋不也是明教的人吗,明教就是白莲教的分支,不是一样得了天下吗?”
  高鸿信答道:“要说到明太祖,真是很值得尊重的。他从一个放牛娃,到和尚,再到将军,成为吴王,最终剪灭诸侯登基称帝,北伐蒙元,一举恢复中华。他的功绩堪比秦皇之一统,堪比汉武北逐匈奴开拓西域。虽然朱元璋曾经加入过明教,但是他又何曾真正信奉过明教,他只不过是利用明教,等到实力以强大,便分道扬镳。明太祖定鼎天下,内治是靠江南的的世家,他手下的刘基、许善长等人都是天下名士。而打仗则是靠他家乡的从小的伙伴,徐达、汤和等人。而且明朝建国后,白莲教等参与反对元朝的宗教组织,都被他列为了邪教,可见他任何统治者对宗教都只能利用,而要敬而远之,这也符合孔子远离鬼神的箴言。”
  孔志尚听完高鸿信的论断,不由自主的拍起手来,并对高均德说道:“恭喜均德兄,令侄前途不可限量呀。”
  高均德没有字,孔志尚只能称呼其名。高均德说道:“怀远兄你不要这么夸他,省的他得意忘形。”
  孔志尚却说道:“据我观察,令侄心思较同龄人要更加沉稳,不会因为这么几句夸奖的话便得意忘形的。”
  高均德哈哈一笑,然后拍着高鸿信的肩膀说道:“还不谢谢你怀远世叔的夸奖。”
  高鸿信只得遵命。
  就在不远处另一处火堆旁,孔秋柔听着隔壁火堆旁众人对话的内容,不由对父亲的态度感到诧异,难道父亲真打算追随这伙叛军。同时她也对高鸿信刮目相看,毕竟她也是读过书的人,知道高鸿信说的都很有道理,并且见解都很独到,令人豁然开朗,就连自己父亲都对他称赞有加。虽然自己父亲只是中过举人,没有高中进士,但是那是因为父亲不擅长八股时文,所以对进士毫无把握。但论起对史书、时事的简介,自己父亲不会输于任何人。
  此时,孔秋柔侧头看着远处与自己父亲等人侃侃而谈的高鸿信,火光映照在他的身上,更显一股神秘色彩。孔秋柔自语道:“远处看来他也不是那么令人讨厌吗。”
  袁幼荷看着孔秋柔的表情,便应和道:“很是俊俏,招来做姑爷正合适。”
  孔秋柔刚想应是,却猛地反映过来,脸色一红,也高声调笑:“好腻个小妮子,是不是你自己是这么想的,没来由的调笑我。”
  袁幼荷一脸无辜的道:“奴婢那里敢调笑小姐呀,我是看小姐春心荡漾,帮小姐说出来罢了,免得小姐憋得慌。”
  孔秋柔一听脸色变的更红了,无言以对,只能用出杀手锏,开始挠起了袁幼荷的痒痒,两人有闹到了一起。
  孔志尚与高鸿信、高均德等人虽然在说话,但是他里的孔秋柔她们较近,隐约能听出她们说的是什么。
  他打量着高鸿信,心里也不由动了将女儿许配给高鸿信的心思,但是想了想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毕竟高鸿信他们的前途还要再看看,如果现在将女儿许给他的话,等于自己就真的没有了退路,要与这只起义军一条路走到黑了。
  夜晚的帐篷里,高鸿信久久无法入眠,他坐了起来,看着没有被污染过的天空,呼吸着夜晚带着一丝青草气味的空气,不觉感觉精神一阵。单就环境来说,在这里也不错,既然上天让我高鸿信来到了这里,就还它一个精彩的人生。
  此时此刻,高鸿信格外的清醒,目标格外的明确。他的秘密只能永远埋在自己的心底,哪怕最亲近的人也不能透露一丝半点,这种孤独感估计也只有皇帝才能体会的到吧。
  接下来的几天,白天赶路,晚上扎营。高均德听从高鸿信的建议,开始有序的训练士兵,虽然无法与现代正规的训练相提并论,但是在高鸿信制定的操练方法的训练下,这些士兵也有了一丝精兵的味道了。
  孔志尚是看着这些新兵由一群乌合之众一点点的蜕变的,虽然他不太懂高鸿信的独特训练方法,但是孔志尚看着训练的效果,不由对这个十五岁的少年更加的佩服。能让新兵在这么短的时间就纪律凌然,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但在高鸿信看来,现在的士兵虽然能基本能做到令行禁止,不会开始的时候错误百出了,但是高鸿信可是见识过后世各种军队的,虽然结果不能令他满意,但是起码能让以前连左右都分不清的人,做到向左转、向右转不再出错,这已经很好了,毕竟这世在古代,人们的识字水平还很低,指望他们能赶上后世的军队,纯属天方夜谭。
  过了近十天,队伍也进了湖北境内,此时他们的队伍经过在路上的再次扩充已经达到了八千多人,自己的亲卫队,也再次扩充达到了五百人。
  这一路上,高鸿信的练兵方法就是赶路的时候,训练士兵的队形,尽量让士兵们保持步调一致。到了休息的时候,就抽出半个时辰站军姿,虽然开始高均德等人不明白为什么高鸿信非得要士兵们就这么站着,什么也不做,但是看到高鸿信手下的亲卫队越来越精悍,便也照抄了高鸿信的训练方法,开始对自己手下的并进行相同的训练,虽然与高鸿信的原版相比有些差距,但是队伍行进起来也有了一股精兵的气势。
  这几天孔志尚与高鸿信的关系也不错,只要一有时间孔志尚总会找高鸿信聊会,两人聊天没有风花雪月,讨论最多的便是形势、史书。每每高鸿信说道一个新颖的观点都会让孔志尚眼前一亮,也是了结高鸿信,孔志尚越是佩服。
  高鸿信每天白天多会与自己的队伍同甘共苦,一起整队赶路,一起在太阳底下站军姿,很得军心。按孔志尚的想法,一个既有见识,又有胆识,还会治军,并且更会收买人心的人,想不成大事都难。
  时间在忙碌中,总是会过的很快,所以勤劳的人总是认为时间不够用。
  高鸿信等人已经离汇合的地点不远了,明天就可以到达汇合地点了。此时天色已晚只能就地扎营了。
  晚上高鸿信还在火堆边坐着,正在想着与王聪儿等人的队伍会师以后,会有什么情况,自己要帮助叔父如何应对。张修伟、高鸿智、高光远、张修哲在一旁没有说话,经过这几天的训练,四人脸上也多了几分坚毅,皮肤白皙也都有了一丝健康的小麦色。对此张修哲很是高,放言说,以后谁要是在说他小白脸,他跟谁急。
  孔志尚走了过来,坐在了高鸿信的边上。其他几人对他的到来已经见怪不怪,每天他都要来找高鸿信聊上好一会,他们几人也总是挺两人的讨论,也是眼界大开。
  孔志尚见高鸿信一脸思索之色,便问道:“鸿信,在想什么?”
  高鸿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