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的夸奖声中,肖林心里却有些矛盾,这茬玉米是他强行推广种植的,为此还和任怀松大吵一架。
    这个年代,没有什么良种化肥,水利设施也跟不上,华北平原上很多地方一年只种一季麦子,要休耕好几个月,以恢复地力。肖林来到兴隆后,正好是麦收季节,当即安排下去,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玉米种植,麦收后种上,到现在正好成熟,紧接着就可以种植冬小麦。
    这一安排充满了功利性,没有化肥补充地力,土地长年无休,只会越来越贫瘠,到最后肥田变薄田,薄田变荒地,从长远看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但是肖林却顾不上那么多,眼前马上就要饿肚子,几年后的事情哪顾得上,粮食的问题不解决,兴隆的局面就不会稳定,任何雄心壮志都是一句空话。
    没有化肥,可以靠修筑水利来弥补,华北平原旱地太多,严重地影响土地的收成,只要水利跟上了,也能大幅提高农业产量。
    再说了,中日大战过不了几年就要爆发,兴隆也许就变成了沦陷区,没必要考虑那么长远。为官一任,就先管这一任的事情,有什么问题留在将来再解决。事急从权,现在还没有掠夺性开发这个词,尽快积攒实力才是正理。
    卡车一路驶来,离着兴隆*县城越来越近,道路上出现了一队队的战俘,正在整修公路。
    这些战俘都穿着军装,身上也没什么明显标记,梁启超等人都误以为是部队,不禁连声赞扬,对兴隆的驻军观感大好。老爷子兴致勃勃之下,肖林只好嘿嘿赔笑,不好意思直接戳破,将这份功劳都算在了保安团头上。
    蒋百里和石醉六却看得明白,对视了一眼,蒋百里小声问道:“肖林兄,你们保安团哪来这么多俘虏,怕是有上千人吧。”
    “是,是,都是南口大战抓来的,一共两千七百多人,一部分在修路,一部分在修水利,还有一部分在整编训练。”肖林回答得很实在,有很多军事问题要向这两位请教,没必要藏着掖着。
    “两千七百人?!”
    蒋石二人都是一愣,蒋百里随即问道:“仔细说说,你们的仗是怎么打的?”
    对一支保安团来说,这个战果太过惊人,勾起了这两位军事大家的兴趣。
    “好嘞,这要从三个月前说起……”肖林随即侃侃而谈,将兴隆之战从头至尾讲述了一遍,介绍得非常仔细。费了牛劲把梁启超师徒请来,八成都是为了蒋百里和石醉六,能够引起他们的关注,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肖林一番讲述完毕,蒋石二人都是暗暗点头,沉默片刻,石醉六淡然说道:“有点意思,到了兴隆,我去你们的保安团看看。”
    “好啊,太欢迎了……”肖林一句话没有讲完,卡车突然一个急刹车,猛地停了下来,众人都是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一九九章 张库大道

    肖林身子往前一扑,连忙伸手扶住车框,‘啪啪’拍了两下驾驶室的顶棚:“黑子,怎么开车的……嗯,哪来的这么多骆驼?”
    前面不远处正在修路,道路通行不畅,各式汽车、大车和牲口队伍,挤在一起动弹不得;不知什么时候,卡车钻进了一支商队之中,周围全是驮满了货物的骆驼,有两匹骆驼还在卡车前前优哉游哉地晃悠着,难怪黑子急刹车。''
    肖林前后看了看,道路已被堵死,半天都不见队伍移动,看来一时是过不去了,不由得暗暗着急。
    卡车周围围满了骆驼,不时嘶叫两声,空气中充满了牲口的异味,陆小曼用手帕捂住鼻子,一脸厌恶的神情,顾云鹏却兴致勃勃地打量着这支商队,眼中烁烁放光。
    离着卡车不远,一匹骆驼上坐着一条黑脸汉子,胡子拉碴,举止气度都像这个商队的头脑,顾云鹏攀着车框站起身来,向他大声招呼道:“哎,老乡,你们这是打哪来,又向哪去啊?”
    “嗯,问我们啊,我们从唐山来,出张北去库伦(今乌兰巴托)。”黑脸汉子打量了顾云鹏一眼,客客气气地举手拱了一拱,眼神之中带着几分戒备。
    “果然是张库大道的商队……走吧,聊聊去。”顾云鹏一拉肖林,跳下了卡车。
    肖林蒙蒙憧憧跟在顾云鹏后面,不知道他在闹什么玄虚,比起自己来,这位实业大亨,金融巨子才是真正的生意人,一见到商队就兴致大发,非要上前和人家聊个明白。
    见到顾云鹏和肖林过来,黑脸汉子连忙从骆驼上跳下来,几个人寻了个干净地方,随手搬来两块石头就地坐下,随即聊了起来。
    一番攀谈,黑脸汉子渐渐放下戒心,打开了话匣子,却意外的健谈:“我叫冯自礼,祖上就是跑口外的,到我这一代,已经在草原上做了二百年生意,
    关内的丝绸布匹、纸张铁器、砖茶生烟,在草原上都能卖上价钱,回来的时候收些蒙古人的牲口药材,俄国人的银器皮毛,在关内也非常好销,来回都不走空。一年走上两趟下来,就可以混个吃喝不愁……”
    肖林开始并不在意,听到这里微微有点意外:“冯大哥,听你话里的意思,从直隶去库伦做生意的人很多呀!”
    “那是!草原上东西金贵,见了什么都稀罕,无论什么玩意儿,只要能运过去就能卖钱,直隶一省走张库大道的,少说也得有两三千家买卖。”
    “这么多?!”肖林耸然动容。
    “肖林兄,你守在金山旁边,自己还不清楚吗?”顾云鹏有些意外的样子,微微笑道:“我看你修筑道路,以为你早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原来都是误打误撞啊!”
    “这位肖先生,您是……?”冯自礼听出不对,对肖林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肖林汗颜笑道:“呵呵,我是本县的县长……我就是觉得,要想富,先修路,其他什么都不懂……”
    “这条路修得好,一旦修筑完毕,双向可通载重车辆,从天津唐山来的货物,都可以直接过兴隆出张北,直上张库大道,包你这个兴隆*县,以后真的生意兴隆!”
    难道无意中真地挖到了金矿?和蒙古人做生意,有那么赚钱吗?肖林被说得兴奋,追着顾云鹏问道:“云鹏兄,我还是不明白,这个张库大道,有那么厉害吗?”
    “厉害,当然厉害,詹天佑修了中国人的第一条铁路,就是连接北*京和张家口的京张铁路,和张库大道正好接上……”
    “这么厉害?!”肖林终于吃惊了,詹天佑的名字历史课本上就有,京张铁路的名字更有着特殊的含义,看来,自己对张库大道的确是轻视了。
    向着顾云鹏和冯自礼再次请教,肖林终于了解了张库大道的前后来历。
    张库大道,号称用白银铺就的草原商道,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价值。
    这条连接草原和关内的道路,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清末明初达到了顶峰,1909年,京张铁路竣工,1918年,张库公路通车,张家口由此成为驰名中外的陆路商埠,最高年贸易额达1亿5千万两白银,以对库伦和俄罗斯的贸易为主,号称‘旱码头’。
    肖林不知道的是,如果历史不发生改变,1929年国民政府与苏俄断交后,蒙古也关闭了所有通商口岸,张库大道随之衰落。
    “冯大哥,既然有京张铁路,你们为什么还走兴隆呢?”肖林心里颇为兴奋,无商不富,如果兴隆商贾云集,自然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听说肖林就是本地的县长,冯自礼的态度又恭敬了几分,当即摆摆手道:“哎——,火车也不是那么好搭的,还得绕一个大弯儿,直接从兴隆过去,起码省下一半的路费,还不用来回折腾。听说兴隆修了路,我们商队就想抄个近道,不想在这里卡住了。”
    肖林压住激动,又追问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这条路修好了,但要收些过路的费用,你们还会从兴隆走吗?”
    不知不觉中,肖林又把后世的经验搬了出来,如果修上两个收费站,向过往车辆商队收取费用,岂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笔收入?
    冯自礼一愣,尴尬说道:“哦,只要费用合理,应该没问题,这个年头,哪里没有税所卡子,做生意不容易呀。”
    “冯大哥放心,不会乱收费的,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肖林还在兴奋地说着,顾云鹏却悄悄拉了他一把:“肖林兄,这回你可想偏了,你这里不是必经之路,不宜设卡收钱,多了把商队都吓跑了,绕路另走,少了又顾不住人员开销……”
    “是,云鹏大哥,那我该怎么办呢?”这一趟来兴隆,蒋百里和石醉六还没什么动静,顾云鹏却最先带来惊喜,肖林不知不觉改了称呼,和他套着近乎。
    顾云鹏微微一笑,点了肖林一句:“兄弟,想要赚大钱,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干。”
    肖林眼睛一亮,连连点头:“明白,明白!云鹏大哥,等到了兴隆,我还得好好跟你谈谈!”
    俄罗斯,一向缺乏轻工业产品,在旧时空里二十世纪末,因此诞生了无数的倒爷,在中俄两国间经商致富,自己一个穿越者的身份,竟然把这么好的榜样都忘记了。
    既然张库大道就在身边,干脆做个民国时代的倒爷,以肖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一支商队并不是什么难事,把生意做到外蒙和俄罗斯去,钱途肯定一片大好!

第二百章 纪念碑

    聊着天时间过得飞快,几个人说了一会子话,前面的道路已经通畅,随着队伍开始缓缓移动,肖林三言两语,快速和冯自礼交换了通信地址,随即告辞回到了卡车上。
    “怎么,相中这个冯自礼了?”'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顾云鹏点头称赞道:“眼光不错,这个人经验丰富,关系众多,对你会有用的。”
    肖林尴尬一笑,嘴巴动了动,却又强自忍住。
    路上这一场简短的谈话,让肖林对顾云鹏刮目相看,此人不愧是商业大亨,眼光独到,心思敏捷,为人处世都十分老辣,如果能拉着他一起做生意,肯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合作伙伴。
    但是,这种人做事都是谋定而动,很少头脑一热做出冲动决定,贸然相邀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像顾云鹏这种敏锐的商业人士,最善于从平常的小事中寻找商机;他到兴隆来,绝不只是游玩散心,如果看到什么合适的机会,不用邀请也会出手;既然现在没有表态,就说明没有合作的意向,闷着头上去,只会碰上一鼻子灰,还凭白被他看轻。
    老要张狂少要稳,和顾云鹏这种老谋深算的人物比起来,肖林太过年轻,必须要沉得住气。
    耐心等等,再等等,在肖林这个穿越者的运作下,兴隆有太多特殊的地方,不信顾云鹏不上钩!
    过了修路的阻断处没多远,邵得彪已经带着人迎了出来,按着肖林的嘱咐,十几个人迎到城外十里,一壶清茶,几张矮凳,就是最简洁的欢迎阵势。
    梁启超师徒却很是满意,随即下车休息打尖,坐在矮凳上休息一会,端上两杯清茶,神气清爽了许多。
    肖林特意揣摩过梁启超的脾气,这位大神,见多了清朝帝王的排场,又是文人的性格,对铺张的仪式肯定不感冒,最好就是一切从简,反而显得亲切随意,今日一试,果然中的。
    这还多亏了肖林事先安排,否则以梁启超师徒的名气,引来千八百人迎接,一点都不稀奇。就是到场的这十几个人,在他面前都显得既紧张又兴奋,说话都有些不利索。
    除了梁启超,邵得彪等人对蒋百里和石醉六也很是仰慕,大家都是军人出身,谁不知道保定军校的校长,还有大名鼎鼎的石醉六。
    任怀松也在迎接的人群中,他对军人没什么兴趣,却是梁启超的崇拜者,绕在老爷子身边打了几个转,总算逮着个机会搭上了话,梁启超问了他几句,才得知他也是兴隆的县长。
    梁启超不由得大感兴趣,又细细问起了任怀松的来历,任怀松受宠若惊,问一答十,把自己的师承经历交待得清清楚楚。听说他是直鲁联军派系,梁启超很是开心,专门又把肖林叫到跟前,好一顿夸奖。
    “好,好,你们这样就好,不同派系,却能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可谓深得共和之精髓!”
    “呵呵,那是,那是,我们兴隆最讲民主,大家都能‘共和’。”
    对梁启超的夸奖,肖林老实不客气直接收下,任怀松却微微有些尴尬,这个和睦相处,可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在刺刀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这个说法也不对,所谓共和,和民主还不是一回事。”
    梁启超摇摇头,又笑着解释道:“所谓民主,强调的是少数服从多数,共和的重点却是保护少数,任何一极都不能压迫另一极,从而形成利益制衡。比如美国,不管各个州的大小和人数多少,在参议院里都是一州两票,就是一种少数对抗多数的机制……”
    梁老先生有教,肖林赶紧洗耳恭听,这样的文人才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代表,既有直面现实的胆识和担当,又有理性的清明和良知,几天接触下来,肖林可谓获益匪浅……
    抵达县城的时候,已是下午时分,卡车刚刚开进城门,众人的眼前就是一亮。
    兴隆,给人的第一印象完全不同,生机勃勃,人气兴旺。
    兴隆之战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随着整修与重建,大战的痕迹已经消失,沿着南大街一路走来,到处都是正在新开的店面和商家,生意兴隆,人潮往来。和其他的地方不同,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气足,精神旺,县城里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就像早上刚刚升起的太阳,洋溢着一股活力和朝气。
    梁启超也被这股气氛感染,兴致勃勃地叫停卡车,和大家一起徒步行走在街头,感受着,观察着……
    一路来到钟鼓楼前,这里在战火中被摧毁,只留下一个四四方方的底座伫立在街道正中,一群民夫正在日头下忙碌,搬石运土,砌砖抹墙,虽然汗流浃背,却仍是干劲十足。
    顾云鹏上前叫住一个中年汉子,递过去一支烟卷:“老乡,你们在干什么呢?这么大太阳,也不歇歇,可别中暑了。”
    “不用,不用,那边有绿豆汤,管饱喝,不会中暑的……这是县府派下来的活儿,修个脊梁背,拜祭死人呢。”见到这群人气度不凡,中年汉子有些局促,抹抹手接过烟卷,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舍不得抽,又夹在了耳朵上。
    “不是脊梁背,是纪念碑,纪念兴隆之战阵亡的将士。”肖林哭笑不得,一边纠正着中年汉子,一边又向梁启超解释道:“几个月前这里打了一仗,死了好些人,在这里立个碑纪念一下。”
    梁启超的脸色微微一变,摇了摇头黯然说道:“唉——,内战不息,这个碑修得又有什么意义!”
    肖林脸色不禁有些尴尬,兴隆之战,固然是保安团的涅槃之战,得意之战,但也没什么可夸耀的,在军阀混战中死去的将士,本身就轻如鸿毛。
    “梁公,这个碑叫做兴隆之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用来纪念双方阵亡的将士,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对西方的人文精神,梁启超一向很熟悉,肖林的这句话含义太过超前,他却一听就明白,向着肖林点了点头,脸色稍和。
    在这座纪念碑上,肖林耍了小小的个心眼,没有文字说明,一切都含糊了事,左右都能解释得通,既鼓舞了保安团的士气,又显示了博大的胸襟。

二零一章 接风洗尘

    梁启超和肖林说话的工夫,顾云鹏仍在和那个中年汉子攀谈着,又递过去一支烟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