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忧归田-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热热闹闹吃过午饭,两个小的又各自窜出去了,傅天河准备带着傅紫萱和紫阳紫越;依次到族长家和几个族老家拜年,然后到傅天海、傅天湖家给老傅头、老刘氏及兄长嫂嫂们拜年。最后村里的乡亲们也要走上一遍。

初一不出门。这个不出门不是说关在家里不出去,而是说不离开居住的地方,不往远了走亲访友。这一天是要留给父母家人的。从大年初二始才开始四处走动。村里的族人;及不出五福的亲戚;在初一这一天;是都要走上一遍的。

年初二,因傅红菱和傅红绸约好了年初三才回来,所以这一天;陈氏和傅天河带着几个孩子;吃过朝食就去了陈村。

老刘氏、小刘氏、文氏及两位堂嫂也都带着家人回了娘家。这傅家一大家子几乎走了个干净,若不是还有紫梅在,这三家都要空了。

说实话,这初二回娘家还真是挺让人为难的。

家家都有女儿媳妇,女儿要回娘家。媳妇也要回娘家,搞不好母亲也要回外祖家,一家子里就总难团团圆圆。

有些嫁得远的,也就年里能回来一趟见一见父母兄弟,可是嫁得远的嫂子弟媳也要回娘家,兄弟和侄儿侄女也都要陪着。若是母亲那边嫁得远的姨娘;也回了娘家,母亲也要回去看看,那这一家子真真是为难。

这还只是娘家的情况。若是夫家也有几个小姑子的,那到底是留下哪个媳妇在家里接待?真真是让人头疼。

所以初二这天;就总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就陈家来说,因为陈氏要回娘家,所以大儿媳穆氏就不回娘家了,要留在家里接待。可是二儿媳钱氏又一早;带了她们那一家子回了镇上娘家。

而大表哥陈敬之因陈氏要回来。就只好让刘氏留在了家里接待,所以刘氏也没能回娘家。另一边。出嫁的二孙女陈淑妍这天说好要回娘家,可是三孙女陈丽妍婆家那边因有小姑子要回来,要留下接待,所以这天不能回来。

所以陈家这一天就零零落落的聚不齐了。有那想着年初二与儿子女儿共聚一堂的人家,也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之处。

陈氏这一次回娘家;已是跟以往不同了。

衣着光鲜,插花戴簪不说,还有马车坐,马车上还堆满了要送给娘家的各项年礼。几个孩子也不再是一脸菜色了,过年回外祖家也不再是一身旧衣了。而夫妻俩个坐在暖暖的车厢里脸上带笑,也不再是低垂着头,拎着少得可怜的年礼;避着人走在乡间田埂土路上了。

往年要是初二下雪或是下雨什么的,一家人更是狼狈万分。衣裳上鞋袜上都是泥点不说,还要被二嫂钱氏奚落一遍。走时还要扒着竹篮子;看崔氏是否又回多了一块肉。

崔氏今年也不像往年那样;巴不得两个媳妇孙媳一早就往娘家赶了,好叫她一个人留在家里;接待那个唯一的女儿,好不叫她们笑话了女儿。今年是巴不得全家人都留在家里。

今年陈家得傅家恩惠,也跟着种了天香稻,后来又得了好几十只鹌鹑,后来那几十只鹌鹑天天下蛋不说,还孵出了好几倍的鹌鹑,往媳妇、孙媳的娘家、孙女的婆家那里都送了不少,还有好些都送了人情,家里也都天天能吃上肉。

崔氏觉得全家得了这个女儿的好,巴不得全家人;都留在家里;好好接待这个女儿。不过那个往年非要在家里呆着的钱氏,今早倒一反常态早早带了一家子往镇上娘家去了。

崔氏早早就带着小玄孙女晓翠;在村口的槐树下等了。看到女儿一家坐着马车过来了,高兴地很,远远地就扬声叫上了。

“娘”,陈氏也掀了车帘子叫道。

“外婆”。

“哎哎,走走,快回家。你们大舅母一早就在厨房忙了,说是要给你们做好吃的……”

一家子扶了崔氏上车。很快就到了崔家。

相互见过礼,又给陈秀才和崔氏磕了头拜了年,傅紫萱等人也都拿到了陈秀才给的过年红包,连赶车的寒霜夏雨都有。

拜过年,傅天河和陈秀才,大舅陈真明、大表哥陈敬之,坐在堂屋喝茶聊天,陈氏则跟着大舅母穆氏、大表嫂刘氏到厨房帮忙去了。大表哥的女儿晓翠;已经四岁了,开开心心地拉着紫嫣和紫辰到外头玩去了。

崔氏也不让傅紫萱帮忙,她和紫阳紫越无聊;就到陈村里四下逛了起来。

之前紫阳就在陈村陈秀才的私塾里念书。认识了一堆人,这不,刚一出门就被人拉走了。

傅紫萱就只和紫越两姐弟四下里转悠。也有不少陈村人认识他们的。因着陈村傅紫萱也买了很多田地租;给陈村的人租佃,后来陈村的人也跟着种了天香米,这一出门,就有不少人跟她打招呼。

有些人她都不认识,只好笑着点头。看着人家的年龄,叔啊婶啊爷啊奶的叫。这一转姐弟俩就得了不少吃食点心,陈村人都很热情,姐弟俩都有些受不住,只好转了一圈就回陈家了。

不多时,二表姐陈淑妍一家也到了。

几个月大的张有春。裹在厚厚的褥子里兀自睡得香甜,这都进门了还不见醒,被晓翠和紫嫣紫辰戳了几下。也只皱了皱粉嫩的鼻头,挥了挥小肉掌;就又扭着头睡去。

二表姐夫张得火,得了傅紫萱的关照;进了醉仙楼当了一名帐房,见了傅紫萱很是高兴,热络地上前打招呼。

这张得火。傅紫萱本就是存了心要培养他的想法。现在的醉仙楼;她也有一半的股份,但她没有人。并不是不相信赵坤。只是赵坤一人分身乏术,怕是也管不过来下面的事,以后的事谁都说不好。

这张得火把他放到帐房,让他接触醉仙楼的帐目,再慢慢看他的能力提拔他,那么醉仙楼也就慢慢有了自己的人手。

赵坤跟傅紫萱说过几遍;让傅紫萱找几个人;跟在孙掌柜的身边;四处查帐巡视,也是存了让傅紫萱安插人手的意思。只是傅紫萱一方面信任他,一方面手头确实也没有人手。也急不得,凡事都得一步步来。

张得火很是感激傅紫萱给了他这样一个稳定的工作,可以给家里多添些进项,现在孩子也生了,总得为孩子多考虑一些。

只他并不知道;这醉仙楼傅紫萱有一半的股份,只以为傅紫萱认识里面的东家。傅紫萱目前也并不打算告诉他,只告诉他要好好做,将来如果他有能力会跟东家说说,多多提拔他。

张得火听了更是感动,表示一定会好好做,不辜负傅紫萱的一番引进……

因陈村离傅家庄并不远,且她们家也有马车,所以她们一家子;不仅在陈家吃了中午饭,晚饭也留了下来。

而陈淑妍夫家因离得有些远,加上她夫妻还带着个才几个月大的孩子,所以申时不到就往家赶了。

陈淑妍走后不久,陈氏的二哥陈贤明一家子;也从镇上回来了。

如今陈贤明可是识实务得很,知道知县大人对他妹夫家态度不一般,连他也常常能得到知县大人的关照指点,所以也不怕钱氏再跟他闹了。不仅拘着钱氏,连小霸王陈敏之都拘了起来。钱氏闹着他找妹子陈氏;提陈美妍与清风云霁大人的婚事,他都不答应。

他又不是没有眼睛,那两位大人的婚事;岂是他妹子能做得了主的?也不看看知县大人;对他二人那般客气的态度,还是老老实实给美妍;在城里找一户相当的人家是正经。做那些不切实际的想头,只会令那个眼高手低的女儿更是目中无人。

陈谨之如今也已是看开了,见到傅紫萱还高高兴兴地与傅紫萱打招呼。

傅紫萱对这个表哥本来印象也挺好,见他心里没有介蒂,也笑眯眯地与他打招呼,还问他在学堂的事。只陈美妍眼珠子转了一圈,叫过人就径自回房了。

傅紫萱在心里笑了笑,她今天可没那么蠢把清风云霁一起叫过来,那两人也精乖的很,可不会过来添堵。

第二百八十一章 变化

正月初三,傅家出嫁的两个女儿傅红菱傅红绸回娘家。

这一天,傅家一大家子都没有安排外出拜年的事。傅天河说往年他家都没接待过两个妹子,今年一定要把两个妹子拉到自家来吃饭。老傅头和傅天海没有意见,反正傅天河家人手也多,这算下来足有五家人,也就傅天河家要便利一些。

巳时不到,傅红菱一家子先到了。毕竟刘村要近一些,牛车也不过几刻钟而已。

这一家子今年已是翻身农奴把歌唱,早已不复往日的模样。面色红润,衣着簇新,瞧上去还有压的印子,看得出今天是头一次上身。傅红菱头上,还插上两根亮晃晃的金钗,连酸枝头上都插着两根银钗。

拿来的年礼除了给傅老头和老刘氏之外,三位兄长也每家一份。有活鸡活鸭还有腊鸡腊鸭,并糕饼点心若干,以及给老傅头老刘氏的布料尺头。

老傅头和老刘氏一方面,斥责傅红菱带这么多东西来,一方面又喜在心头。自来做父母的看着自家儿女过得好,心里就定是快慰的。

“红菱,你今天带这么多东西来,不怕你婆母说什么啊?”老刘氏有些担心。

“娘,我们都分家了,她还能说些什么啊。再说了,今年我们也给了他们十两银子办年货,两个兄长家也各给了五两,还从城里给他们带了好多东西,他们还要说什么?”

傅红菱如今在城里呆久了,已不复往日的怯懦,自己当家作主了,整个人也不一样了。

一家人听她这般说了,才放下心来。在傅天河的花厅里坐着聊天,说一些铺子的生意及城里生活的情况。

巳时中,镇上的傅红绸一家也到了。仍是夫妻俩带着一子一女一媳一孙。二儿子江武仍是在外游学没有回来。

傅红绸已是慢慢接受了现实。这几个兄弟和最小的妹妹,真是大不一样了,再不是以往就她一人独秀了。连被婆母欺压得,浑身上下没一个铜板的最小妹妹,都去城里开店了,只怕要不了几年,光景会越来越好了。

如今她也不再冒酸水了,他们家是开杂货铺的,去年傅紫萱介绍了齐姓的商家给他们,她大儿子江文,跟着来锦绣坊送布料的商队,往外边走了几趟,又运回来一些稀罕的东西,放在他们的杂货铺里卖,在镇上卖得极好。

去年整年生意比往年要好了两三倍。这还只是几个月的生意,相信明年一定会更好的。丈夫和儿子都说镇上商机有限,也要到城里开店呢。

傅红绸想着脸上就带了笑。与娘家一众家人热络地聊起来。

江烨又大了一岁,已是五岁了,越发可人疼。这孩子是个跳脱的,很懂事有礼,跟大伙熟了。小嘴吧啦吧啦的甜得很。左左右右,大大小小挨个叫一遍,得了无数红包,胸口的小兜里都快装不下了,喜得小东西得意非常,上窜下跳地。

江牡丹似乎也有了一些变化。好像不再那么趾高气扬了,竟是学会叫人了,还朝傅紫萱叫了声“紫萱表姐。”吓得傅紫萱以为跟她一样换了内芯。

不过慢慢观察是懂事了点啊。懂得叫人,也懂得谦虚相让了。嗯,是个好现象。

听傅红绸说牡丹正在相婚事,她只比傅紫萱小一岁,翻过年也十六岁了。这里不比京城。女子大多出嫁得早,十六岁是该定下了。可以嫁人生娃了。

大表嫂孙氏一如既往的爽利,之前看不上婆婆的这个娘家,如今上赶着巴结还来不及呢,哪里会做一些人见人厌的事。听说婆婆今天会回傅家庄,昨日就没顾得上娘家的挽留,往年可是要在娘家住上几天的。

江家今年得傅紫萱的介绍,生意比往年要好得多,所以傅红绸也给孙氏配了丫头。虽然比江牡丹少了一个,不过总得来说,也算是有人服伺了,这脸上就带了几丝满足。

这一天无疑是历年来气氛最融洽的一次,五家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有说有笑,一直到黑幕拉上两家才辞了回去。

老刘氏本想留两个女儿住上一晚的,怎奈年节里两家,都还有些亲戚朋友要走访,都脱不开身,只说年后再寻日子回来。老刘氏听了才罢了。

正月初四,傅天河一家收拾妥当往赵家拜年。

年前赵家就和傅天河说定了初四上门拜年,且一个不落。傅天河也应下了。因去敬县马车,还有一个多时辰的路,再加上天冷路滑,一家子早早就动身了。

傅紫萱这还是头一次去赵家。这赵家也就紫嫣平日里去得多,再有就是傅天河和陈氏去过一次,其余人皆没有去过。这次赵家本来邀请了傅家一大家子的,但是傅天海和傅天湖两家都还有其它安排,也就老傅头和老刘氏跟着一起去。

老两口自得知孙女配了京官的儿子,心里是又喜又忧。要是一般人家早就巴巴地四处说嘴了,可老两口则越发谨言慎行,生怕自己做了让孙女丢脸的事,也惹得对方不高兴,将来若要悔婚恐对孙女的婚事不利,也就又喜又忧地煎熬着。

老两口这也是头一次去大官的宅第,都有些忐忑不安,生怕自己泥腿子的身份,在对方家里失态了,丢了孙女的脸,在马车上还不住嘴地,问傅紫萱一些注意事项,要如何做如何做。

当傅家的两辆马车,停在赵家大门口的时候,已是巳时了。

赵学梁早早带了两个弟妹,及管家婆子在门口候着,看到傅家马车过来的时候,板正的脸上才扬起一丝笑意。

“见过傅伯父、傅伯母、傅爷爷、傅奶奶、萱姐姐及两位兄长。”

“快别多礼,这天正冷着,怎么带弟弟妹在门口等着?可别冻坏了。”陈氏一脸的心疼。

这真是俗话说的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了。

刚开始陈氏可是七上八下的,自家就一普通的农户,没曾想老天爷这么眷顾,竟让小女儿得了这么一桩想都不敢想的婚事。可她没有喜,反而私底下愁肠千结,怕将来女儿到了这样的人家里,吃苦受罪。对赵学梁那不苟言笑的性子,也不是很喜欢。

不料这接触久了,竟是越来越喜欢,越看越满意。

平日里赵学承在傅家住的时候,读书练武,陈氏都会让人煮了夜宵备着,或是亲自打点他的吃食。有好吃的,也总不忘给他留下一份,竟是把他当成自己养的孩子一样。这会见他在门口站着,怕是有不短的时间了,顿时就心疼上了。

赵学梁往紫嫣的方向偷偷看了一眼,发现小妮子也正笑眯眯地看着他,心下顿时越发欢喜。待两个弟妹也跟傅家人都打过招呼后,就领着傅家一家人往院里进。

清风云霁则跟着小厮走侧门安放马车,四个丫头也没下车,一会还要把带来的年礼搬下来。

赵家的房子很大,听说是五进的大院子,有两个大的花园,后园还挖了一大大的池子,养鱼养荷。一路上,没看见雕龙画凤,但也是亭台楼榭,古朴大气。道路两旁还种了好些常青的花木,给这冬日里添了几许绿意。

得下人通报,赵老爷子早就领着全家在花厅门口候着了。见到傅家一家子走进来,很是高兴,下了台阶,笑呵呵说道:“哎呀,总算把你们盼来了。可是担心我家没吃的,上集里买菜买肉去了?”

“你又在胡说什么呢?越老越不成个样。”赵老太太嗔了一句。

“我家地里多的是肉和菜,连水里游的都有,哪还用得着上集里现买啊?老太爷只要支一声,就是天上下刀子,我家下人也是快马给送过来的。”傅紫萱同样笑眯眯地打趣道。

“嗯,这样好,那往后我家的肉菜都由你家包了。”老爷子也不甘示弱地与傅紫萱打着嘴仗。

“快到屋里坐,不要理这个疯子。”赵老夫人忙请众人进花厅。

众人笑着进了花厅。

下人奉上茶后,傅天河问道:“赵大人没回来过年?”

“没呢。本来说是要带着我那大孙子一起回来的,不曾想又说不回来了。现在京里是越来越乱了,他想抽身都不能。可怜我那大孙子为了避人耳目,还得跟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