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家事by卫风-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转眼就爬窗子跑了,带了两个小子去爬树掏鸟蛋去了,他爹想教训他,他就往我们老太太那儿跑,可鬼着呢。”
四奶奶忙说:“哎哟,令郎可是有大出息的。这一次府试,可是头名案首啊!真难为他,还不到二十岁哪,这将来肯定是有大出息的……”
朱大太太一听这话就琢磨着,这意思,李家是很看重自己儿子?是不是早就瞄着他想跟自家攀亲了?
朱大太太越想越是这样。
李家是什么人家?就是有钱也就是个商户,他们可不做梦都想着攀门好亲事?自己家儿子这样有出息,年少有为,这就已经考了秀才的功名了,还是头一名。将来中举、做官,那都不在话下。李家女儿要是真嫁进来,那可就麻雀变凤凰,成了官太太了。这样的好事儿,李家怎么会不动心?
四奶奶却想着,这朱慕贤是有心的人,不然他母亲不会千里迢迢特意从京里过来,就为了儿子的亲事。这一番折腾也说明朱家是很有诚意的,还特意请了人和四奶奶碰面,大太太看着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
四奶奶开始认真权衡这门亲事的利害。朱慕贤是小儿子,将来奉养二老,打理家务,主要也是长子长媳承担,自家女儿用不着劳心劳力的。但朱慕贤将来做官为宦的,女儿纵然有富贵可享,可是这应酬操持起来,也并不轻松。朱家老爷子曾经罢官,听说朝里还有厉害的对头。将来不知道还会不会再受牵连——
当然,这样的大事,四奶奶自个儿是做不了主。再者,人家还什么意思都没表露呢。
说了几句儿子,两人又说起姑娘来。朱大太太有个女儿,早已经出嫁了,都已经生了孩子了。四奶奶一笑,倒没有立刻接这个话。
朱大太太虽然肚里头要嘀咕几句,可是人家是女家,不好太上赶着,她也懂。
“您家里头有几位姑娘啊?”
这就明知故问了。就隔一堵墙的两家,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只不过话有时候就得这么问。
“两个,大的那个还算懂事儿,平时也能帮我些忙,让我省些心力。小的那个还小,一直跟着她祖母,也能替老人家解解闷。”
朱大太太想起听说的话,李家老太太守寡几十年,那品德操守是没说的,心里不免对李家的评价再高那么一两分。有这么一个祖母,想必孙女儿也是人品端正的姑娘。
朱大太太来见四奶奶,其实还有着几分不甘不愿的。一重为了自家失势,不得不娶商户家女儿。一重是因为朱大太太打心眼儿里头不喜欢江南女子,总觉得她们轻浮狐媚,就会勾着爷们儿不走正道,还有一重却是因为婆媳间的心结。自己亲生的儿子,婚事却是婆婆看准的,自己这个亲娘没什么说话的余地,只能按着长辈说的办。有这三重原因在这儿,朱大太太才一直拧着劲儿。
但是这两天里头她听到看到的很多。李家的殷实,让她的不甘少了几分。李老太太的名声,又让她的不愿少了几分。况且昨天范妈妈还劝了她许多话。这媳妇娶进来,还不是得全听她调理?她让站就站,让坐就坐,有什么不可心的地方,慢慢教慢慢扳过来就成了。再说,谁家爷们儿不是三房四妾的?太太要怕娶来的不合心,再替三少爷物色几个可心合意的……
朱大太太让她说的心思全活过来了,也不再拧着劲儿了。
朱大太太抿了口茶,慢慢的说了句:“瞧您这话说的,也忒谦了。我看啊,谁要能娶了您家的女儿,那指定是有福气的。就是不知道您那姑娘许人家没有?”
四奶奶眉头微微一跳。
朱大太太这话里头的意思……四奶奶明白。她只说:“嗳,还没有呢,总觉得还小,不懂事儿,想在身边儿再留段时日。这生儿育女,就是一辈子操不完的心。我也不指望她将来大富大贵的,只要平平安安,别受什么气受什么罪的就成了。”
朱大太太来了句:“可不是么,这怀的时候怕,生了之后怕,养大了之后一样操心,就算儿女都婚嫁了,那还要接着操心孙子呢。”
话说到这里,两边就都不好再开口。朱大太太当然不能来一句“我儿子要娶你闺女”,四奶奶也不能明着问“你家是不是要和我们家做亲家”。还是中间人笑着出来串场:“吃茶,吃茶。朱家的哥儿是个好的,有才情。李家姑娘也是难得的,生得又好,又很能干。我要是有这么好的儿女,那可做梦都要笑醒了。”
三人一起微笑。
第136章
只见一次面当然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是有可能做亲家的两个人相互有了个初步印象。四奶奶出门就催着老刘把车赶得快些再快些,早点儿到家。老刘从来没见一向沉稳的四奶奶这样焦急过,一时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呢。把骡子一套,正要扬鞭子,车里头四奶奶又说了句:“没事儿,慢慢走吧。”
得,白紧张了。老刘寻思,这女人的心思就是变得快,一会儿一个主意。
既然四奶奶不催了,那车就慢慢悠悠的往家走。朱大太太也出了门,上了朱家的骡车往回走。
两家明明离得很近,可是却绕了一个圈子跑到旁人家来见面。
两家的车离得也不远,朱大太太掀开帘子看了眼前头李家的车。
都是式样差不多的青布骡车,赶车的人穿着一身青灰布裤褂,扎着裤脚,下头是直口的黑布鞋,十分干净俐落,也十分规矩。
朱大太太暗中点了点头。她随丈夫在任上几年,在京里也常有应酬往来。这有的时候看人,不能光看主人,也得看跟着的家人。有的那主人身上挺光鲜,可是那赶车的、跟随的人身上穿的可很不体面。这起码说明一个问题,这主人家治家不严谨。要不就说明其实他们家外强中干。
不光赶车的穿的齐整,连车前头套的骡子都很有精神,洗刷的干干净净,毛色油亮亮的,一看就没少吃好料。
朱大太太放下了帘子。
看来是李家是有钱的,只是不外露。别看四奶奶穿着打扮不显眼,那么精神的骡马,京城里等闲的散官儿穷官儿家都养不起。
这个亲家值得结。
朱大太太不傻,这姑娘家怎么样。外头打听的话就算不能十成十的全信,起码也有个六七分准。众人都说这家老太太品德好,年轻时丧夫一直守节,抚养儿子长大。说这家姑娘也好,懂礼数,知进退,持家也成。坏话倒是没打听出什么来。至于好话嘛,马马虎虎打个对折来听,那评价也不低了。
朱大太太打定主意,回去后就请个媒人去说合。
至于李家愿意不愿意——朱大太太从来没想过李家会不愿意,那绝不可能。在她看,自己家这门第、自己儿子这条件,李家上上下下还不得哭着喊着想攀这门亲?除非他们傻。事实上朱大太太觉得今天来见四奶奶一面都给了李家好大面子了。
其实也不能怪她这样想。她以往见过的人里,包括她的丈夫、妯娌们,她熟识来往的那些人里,无不是利字当头。有权的想更有权,有钱的想更有钱。娶儿媳妇想娶个家底雄厚的,嫁女儿更是想攀上遥不可及的高枝儿。
朱老太太可是个明白人,问过了朱大太太今天见面的情形之后,捻着佛珠没吱声。朱大太太笑着说:“刚才翻了翻,后头几天都是好日子,就是不知道镇上的的好媒有哪几家。”
“四奶奶还没表示……且再等等。”
朱大太太怔了下:“……不用了吧?就贤儿这么好的女婿。他们家还不是千肯万肯的?”
朱老太太也懒得和她说理。只打个比方:“当时慧芬出嫁,你舍得吗?还不是挑了又挑。拣了又拣的?”
这倒也是,朱大太太没声儿了。她也就一个亲生女儿,择婿的时候丈夫还没失势,那是大把的好儿郎任挑任选的。这个嫌长相不行,那个嫌才学不好。总之高低胖瘦全能挑出毛病来,哪个都不是十全十美。
朱老太太说:“想求亲的也不止咱们家,听说李家老太太娘家侄孙还想求亲呢。那年轻人我也见过,挺沉稳的。”
朱大太太虽然没说话,可是脸上明明白白写着,她就不信这种偏僻的小地方还能找出个比自己儿子更优秀的来。
四奶奶那一头,到家之后连口水都没及喝,衣裳也没换,直接进了老太太院子。
玉林还在一边儿窗子下头描绣花样子,见四奶奶进来,忙搁了笔,起身问安。四奶奶这会儿哪有闲心思管她,随便点了下头,吩咐丫鬟带她去院子里转转。
玉林应了一声,转头看了一眼李老太太。李老太太也点了下头,她才跟丫鬟一起出了屋子。
她身边儿跟的这个丫鬟也是个老实头,平时闷不作声,问十句答一句的那种。玉林话也不多,两个人在一起倒是合适。这丫头是和白芷茯苓她们一块儿进来的——从这儿就能看出亲生和不是亲生的区别来,又林那俩丫头是她自己挑的,玉林这一个还是四奶奶给指派过来的,也可以直接理解为挑剩下的。玉林倒是没想过那些,比着又林给丫头起名字的套路,也给这丫头改个名叫黄芪。
“姑娘,咱们去看看花儿吧。我听魏妈妈说,好些花儿都开了。”
这句本应该轻快的话让她说的干巴巴的,怎么也勾不起人去赏花的兴致。
玉林低头想了想:“姐姐这会儿做什么呢?”
黄芪诚实地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玉林干脆的往外走:“我去看看姐姐。”
黄芪跟在后头。出了老太太的院子,走了几步夹道,再过了道门,前头就是又林的院子,离得倒不远。
又林的院子里栽着月月红,天气暖和,照料得也精心,花儿已经开了不少,红的粉的紫的白的,引得蜂蝶团团乱舞。又林的窗子开着,一眼瞧见玉林进来,笑着唤了声:“妹妹来了?”
玉林也笑了,三步并做两步过去,也没进屋,隔着窗子探头看:“姐姐干什么呢?”
又林把册子一亮:“闲着也是闲着,对会儿账。”
玉林好奇的看了看,上面一行一行的字,她全认识,可是排在一起硬是不知道什么意思。把封面翻过来一看,也没写什么正经名字,在书脊上就有个标号写着“丁十六”。
玉林顿时没了兴趣,凑过来在玉林耳边小声说:“姐姐,我和你说件事儿。”
又林浑不在意,顺口问:“你又想借哪本书了?只管拿去看,就是别弄坏了。”
“不是。”玉林压低声音:“娘去找祖母了说话了,还特意把我支了出来。我猜,十有八九是给你说婆家。”
又林一愣:“小丫头,你瞎猜的吧?”
玉林发现这么隔着窗子说话实在不方便,只能暂时停下咬耳朵,先进了屋。又林吩咐小英去倒茶,玉林挨着又林坐下来:“真的。上一回娘去找祖母的时候我在里屋,也听见几句。虽然娘没有明说吧,可是听那意思,是又有人提亲了。这一回应该不一样,娘的脸色挺郑重的。”
又林也发现了,妹子不是在开玩笑。
她当然关心自己终身大事:“还听见什么了?”
玉林摇摇头:“今天一个字儿都没听见,就让我出来了。不过啊……我猜肯定不是表哥家。姐,我觉得你嫁表哥也不合适。”
又林有几分惊讶,也有几分好笑:“为什么啊?”
“我不知道……”玉林把荷包上的穗子在手指上绕来绕去的:“就是觉得不合适。”
又林逗她:“那你觉得,他哪儿不好?”
“这个我也说不上来。”玉林没发现又林是在逗她说话,挺认真的说:“虽然说不上来他有哪儿不好,可是也说不上这人有哪儿好啊。姐姐你这么好一个人,配他……反正我觉得要当我姐夫,那得不是一般人。”
又林忍不住笑了。
“小丫头,就你还装大人样儿呢。”又林和她嘻笑几句,倒没再就这个话题谈论下去。
玉林半大不小,对婚姻大概还充满了憧憬和美好向往。她也得想想,要是男人太优秀了,那女人必然要面对更多的风险和竞争。就算他没那个心,也会有无数的外部因素和各种诱惑主动找上他。生得好的容易自命风流,有才学的更爱玩个什么红袖添香、风尘知己那种情趣。这不是一个两个人的问题,而是现在这个时代,男人普通都是这样。就连李光沛这样难得的好男人,谈生意的时候还难免叫个唱、看个戏,喝个酒——
由此可见,男人越优秀,他能分给妻子的时间就越少。当然这话的意思不是说,要嫁就得嫁个窝囊废,围在女人裙子边儿走不开的那种。
不过玉林还小,这些话没必要现在就和她说。
又林一边说话,一边也忍不住想,有谁家又来提亲了呢,能让四奶奶认真的去找李老太太商量,又林把有可能的几家在心里都过了一遍,想不出是谁家。
小英端着茶从外头进来,放下茶盏之后,又拿出个蓝布包:“姑娘,这是书墨刚才送来的,门上的人看见我就让我带过来了。”
看那包的形状大小就知道里头是书。又林打开布包看看,里头果然是书。簇新簇新的,还有一股没散的油墨香。又林先翻过来看看书背上的标记,这不是本地的书,是东潭的印书坊印的。
玉林也探过头来看了看,虽然对书好奇,可现在她对送书的人更好奇。
“姐姐,这是朱大哥送的?”
“嗯,是啊,应该是给德林的吧。”
但是又林觉得这书更有可能是给她的,德林对这些书可不感兴趣。
第一百三十七章
要是给德林看的,那要么是正经书,可这种书家里不缺。要想德林喜欢,那得弄两本《战秦关》又或是《游侠传》之类的书来。又林很了解自家弟弟,对他爱看什么书也了如指掌。事实上他现在也会偷偷看这种书,又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要不耽误功课,他看点闲书也没什么。谁不是打这个年纪过来的?谁没有少年的憧憬?
可这两本明显不是,一本是随笔集,一本是字贴。
两样都是她喜欢的——可是又林纳闷的是,她没和朱慕贤说过她喜欢这一类啊。要说他们不熟,那不准确。毕竟隔壁住着,还共同分享过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秘密。要说他们熟,那也不太合适。他们好象从来没有过正式的交谈,更别说倾诉什么人生啊理想啊爱好啊这些东西了。
所以这应该是个巧合,瞎猫还有碰着死耗子的时候呢。
玉林十分好奇,问了句:“这是朱大哥送的?”她探过头来看了看:“这是白夫人字贴?”
“是。”
白夫人是前朝一位赫赫有名的书法大家,她未出阁时就是有名的才女,嫁了一位志趣相投的丈夫,琴瑟合鸣,恩爱非常。可是她不到三十岁便丧夫,此后几十年里头她一直深居简出,没有再写过任何一首诗词歌赋,后来留传于世的只有几本字贴。白夫人早期的字婉约圆柔,而后期的字则变了一种风格,显得清瘦挺拔。闺阁中人多爱临白夫人的字,其中又以早期的居多。但是这一本是白夫人后期的风格,是又林喜欢的。
玉林小声说:“不知道娘和祖母在说什么……要不,我去找翠芝姐姐打听打听?”
又林摇头谢过她的好意:“不用去打听,要让祖母知道了没你好果子吃。再说,打听不打听都一样。”
玉林先是没听明白,不过她马上就听懂了又林话里的意思。
如果四奶奶说的是又林的亲事。那无非两种结果。一是不成,那根本没必要去打听。如果成了——那现在不去打听,再过些时候也就知道了,不用急在一时。
玉林有些惭愧:“姐姐说得对。我太沉不住气了。”
又林只是一笑。
她不关心自己的婚事吗?当然是关心的。
四奶奶把今天跟朱大太太见面的详情一五一十的跟李老太太说了,李老太太听得很认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