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的荣耀-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药品监管也是非常严格的,投入使用的中成药一旦出现问题,药厂很有可能面临法务部的国家起诉,赔偿的费用足以让你破产,而且通过鉴定的研究所的教授们也会被剥夺教授身份,开除出研究所,面临着身败名裂,所以他们也很谨慎,一种药不研究个几个月,不在医院里实验个一两年也不敢签字放行。

至于医院日常维护则是由国家从税收和保险金中调拨,而医生的薪水则是完全由保险金支付。他们按照医治病人人数、治愈率和医治难度评以职称,然后按照职称领取相应不菲的薪水。他们的津贴和奖金则来自于挂号费,挂号费按照医生职称高低分级,职称越高的名医挂号费越高,而你医术越高明,希望挂号请你医治的人也越多,自然挂号费这种津贴和奖金也不少。

至于外科医生则是另外一种规定。一般需要动外科手术的都是大病,就算手术成功,恢复医治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本来对百姓的负担就很重了,再加上一笔不菲的手术费就不堪重负了。因此刘浩然要求医疗保险金对这一块,即大病重病做一定的倾斜照顾,百姓只需要缴纳一般的挂号费和承担药品费用,其余的由保险金支付,保险金将按照手术的难易程度给予外科医生不同的津贴。当然了,这只是目前的做法,毕竟现在的医学水平只有这么高,难度大一点的手术根本做不了,而且现在大明百姓敢让自己的身体给别人“动刀子”的也不多,除了万不得已他们不敢去尝试。将来医学发达了,外科手术普及了,水平也高了,这一块自然要进行改革。

百姓们在医疗中承担药品、挂号等一定费用,这是为了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要是一分钱都不花,百姓们还不每天都去医馆坐坐,没事拿点药“补补”。而且说不定一点小病也要挤着去找“名医”看,反而耽误病情。

刘浩然也提议要充分发挥妇儿专科医院和妇儿专科的作用,大力宣传近亲结婚、遗传病人结婚的危害性,夫妻结婚后妇女怀孕可以免费到妇儿专科检查,及早发现问题,确保胎儿和孕妇的健康发育和安全。而生产也被纳入到医疗保险这一块,确保人口出生率、存活率和优生率的提高。

********

第二卷 称雄江南 第二百零一章 修改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二百零一章  修改第一个五年计划

接着刘浩然还提出加强劳工联合会的建设。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大明所有的劳工必须全部加入劳工联合会,按照行业分类成立分会。《劳工法》、《社会保障法》等律法草案必须制定和完善。刘浩然建议,在户部新设劳工和社会保障司,专门负责这一块工作。

刘浩然还提出将律师引入联合会,使其成为联合会的法律顾问和代言人。听完他的介绍,在一旁记录的李道君趁着空隙提出一个问题。

“陛下,这些律师代表着联合会和各行业劳工会,该如何代表和代言呢?”

“首先是代表劳工会和联合会依据法律跟雇佣方谈判,争取更大的权益,保障每一个劳工的权益得到实现。其次就是代表劳工会和联合会向中枢和通政司陈述他们的意见,使得他们意见被体现在法律之中。”

“陛下,这岂不是让这些律师干政?”李道君诧异地问道,话一出口便后悔了。

“干政?不能这么说,应该是实现政治抱负。”

众人一听都默然了,大明劳工数以百万计,要是这些律师为其代言,争取权益,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那是一股不小的势力,至少对抗大工厂主、大商人利益联合体时不是毫无招架之力。

而身为中枢要员的李善长等四位大学士想得更深。什么是权衡,这就是权衡。大工厂主、大商人现在经济实力越来越雄厚,对政治话语权也越来越高,他们的实力膨胀比世家地主利益体要迅速得多,是该有一个对抗势力出来与其抗衡。把世家地主摆出来恐怕不合适,这些人不仅反对大工厂主、大商人,也反对大明现行的一切新法,而且在大明新兴势力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的时候,这些世家地主的势力可谓是根深蒂固,一旦打败了工商利益体,说不定连新法也要连根拔起,对于大明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和倒退。

而劳工联合会势力虽然与工厂主、大商人是“对头”,但是在维护工商业继续发展这方面却是一致的,因为没有了工商业,这些劳工全部得失业,这两方都是大明新法新政的利益既得者,他们之间再怎么斗也不会影响到新法新政。

“官府可以从工商税收中拨出一部分钱款来,做为那些律师为劳工联合会做法律顾问和代言人的费用,也算是对劳工的扶植和照顾。”

“臣等记住了。”

“有什么问题吗?”

“陛下,如果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加入这些东西,恐怕这经费又要翻一倍,臣等担心财力难支。”李善长当即说道。

第一个五年计划非常庞大,除了大修工厂之外,还上马了一批大型工程,如道路桥梁、水利、南京扩建、东京复建、北京供水工程等等,都是吃钱的庞然大物,还有庞大的教育计划。现在再加一个同样庞大的医疗保障计划,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

“第一个五年计划继续按原定计划编写,这些工程项目和计划都是我大明崛起的基础,万万不可耽误。我们百废待兴,要做的事情很多,这些项目计划都是选了又选,把最当务之急的重点选出来的,对带动各省发展有关键性作用,缺一个都不好。”

刘浩然一边考虑一边说道,他一直跟进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写进程,知道里面东西的重要性,舍弃哪一个心里都不舍。

“现在是筹款问题,这样吧,第一,发行国债。”

“国债?”众人诧异地问道。

“对,国债,就是以大明官府的名义向大明内外借款,在规定期限内按期支付一定利息,期限一到归还本金,而国债为不记名制,谁都可以购买。中途也可以自由转卖。”

“陛下;这……”李善长等人对这个新生事物一时摸不清头脑,倒是对“金融”颇有研究的李道君开口问道:“陛下,这国债以何为抵押?”

“以大明官府的信用,也就是大明未来几年的赋税收入为抵押。”

“陛下,这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这些国债全部用来投入修建那些大型工厂。你们都知道,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些工厂都是会下金蛋的母鸡,只要修好,就不怕赚不到钱。我们先用国债借钱修建这些大型工厂,然后再用这些工厂的利润归还本金,我们只不过是多负担一些利息而已。”

李道君、王侍尧、叶淙温等人眼睛一亮,这些在刘浩然教诲和熏陶下逐渐了解资本运作的“高人”已经听出门道来了,这就是国家进行“融资”而已。

“光靠国债是不够支持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我们再进行第二个筹款计划,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

“对,对于那些中型工厂项目和大型工厂配套项目,国债资金是顾及不到,就让银行提供资金来支持。这些工厂也是赚钱的门路,虽然比不了大型工厂,但是也足以吸引那些逐利而行的商人。”

“光靠一个、十个、数十个商人是无法支撑这些工厂建设所需的资金,因此他们的资金必须集中起来统一使用,而银行就是最好的办法。承华、念祖,你们不是说江浙、安徽不少商人要求成立银行,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资本达到规定,照章守法,一律都遵了。不过你们还要转告他们一句话,第一个五年计划里有很多赚钱的项目,但是需要的资金也大。他们的银行不能太小了,资金也不能太少了,否则是吃不下的,最后全部聚在一起,组成几家大的银行,这样才好行事。”

“陛下,臣等记住了,一定转告他们。”王侍尧和叶淙温拱手应道。

“现在大明银行贷款只是小打小闹,第一个五年计划一行,银行贷款可能会盛行,我们必须做出调整以便应对。大明皇家银行退出来,不再进行存款、贷款,只保留铸币权、监管权和存贷款利率公布权。”

“陛下,这是为什么?”李善长有些不解,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个大蛋糕,实力雄厚的大明皇家银行完全有能力分得最大的一块。

“很简单,银行一活跃,竞争也便来了,就好比一场蹴鞠赛,你见过有人即当裁判又当球员的吗?既然大明皇家银行的身份就是裁判,就安心做好它的裁判一职,发挥更大的作用。”

众人眼睛一闪,明白过来了。李道君开口问及:“陛下,大明皇家银行如何发挥更大作用?”

“这里面的门道多了。如存贷款利率,为了刺激投资,大明皇家银行可以调整存贷款利率,有钱的人发现钱存在银行里所得利息还比不上物价上涨,自然会想办法去投资,如参股办个工厂,购买国债;而各缺钱的商人发现贷款利率降低了,远远低于自己做生意的利润,他们自然会去银行贷更多的钱,把生意扩大。获取更多的利润。”

“还有存款固留率,每家银行不能全部把存款放出去,必须留一部分钱放在金库里,以便储户取款。大明皇家银行调整存款率,如将此前四成的存款率调低到三成,那岂不是多了一成的存款可以贷出去生钱了吗?反而也是如此,如果投资太热,大家拿着钱没事就去囤积物品,一求暴利,开始影响百姓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可以引起金融动荡,这时除了调整税率,还可以调整存贷款率和存款固留率,如调高存款率,吸引百姓们将钱收回来存入银行,调高贷款利率,商人们发现利率变高,向银行支付的利息要多不少,生意的利润大大降低,他们自然就不会去贷款了。而将存款固留率从三成提高到五成,那么银行能够贷出去的钱就少了,大家自然就拿不到多少贷款了。”

刘浩然的母亲是个股民,经常泡在股市里,工作之余没事就让头脑灵活的儿子帮忙分析政策和股市走向。因此刘浩然也清楚银行那点勾当,尤其是人民银行和税务总局等部门出台的各项政策,简直就是股市的发令枪和闷棍。

王侍尧三人听得是如痴如醉,这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新知识,原来对一个国家经济的监控可以这样去操控,真想不到皇帝陛下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现在是第三个筹资方式,主要针对教育、医疗、工程等方面,这些东西是看不到利润的,靠国债和银行贷款是不可取,因为这些钱是要还的,还要支付利息,到最后官府还得垫钱进去。所以我们必须自筹资金,但是靠税收是不行的,每年官府的日常支出就是一笔大费用。因此我想该卖卖家产了。”

“卖家产?”李善长四位大学士心里不由一惊。”陛下所言的意思是?”

“我们从江南之时起,官府建立了不少钢铁厂、棉布厂、大商社等等,现在该是将它们卖掉的时候了。”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李善长连忙劝道,这些工厂为官府带来了不少利润,他恨不得这种官办工厂越多越好,怎么能往外卖呢?

“百室,我问你,官府的作用是什么?”

“陛下,为百姓谋福祉。”李善长老老实实回答道,在儒家理学里,官府是放牧者,是为皇帝陛下管理老百姓的。可是自己这位君主却不信这一套,一直在强调官府是为百姓谋福祉,让大明百姓生活在安全、幸福、富足、公平的环境里。

“是啊,为百姓谋福祉,那我们怎么还要办工厂商社赚老百姓的钱呢?”

“陛下,这些赚来的钱最后都用到了老百姓们的身上。”李善长辩解道。

“百室,我知道你的意思。有人总是说官员是百姓的父母官,可是哪有父母赚儿女的钱然后又用在儿女身上?”

“陛下,这……”李善长的脑袋一下糊涂了,陛下这话是有点道理,可是又有点狡辩,他一时不知道如何反驳了。

“为百姓们谋福祉,就是让百姓赚更多的钱,生活过得更好,可是为什么不让老百姓自己去赚这个钱,还非得经过官府这道手呢?我们暂且不说其中有官吏贪墨挪用,多经一道手就要增加一道成本,落到百姓们手里的利就薄了一分。”

“而且我刚才也说过了,如果有人即当裁判又当球员,他就没有办法秉公处理。官府的作用也相当于一个裁判,他必须尽可能地保证百姓们生活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里,没有公平公正,老百姓如何生活?更谈不上赚钱糊口。虽然这个社会是不可能公平的,但是如果我们官府连一个公平的姿态都不愿意摆出来,百姓们会对我们失望的。”

“官府开设工商,这是当年我们立足江南时无奈之举,现在大明已立,百姓安居,一切都走上正规,我们再设工商,就真的可能是与民争利。届时这些工厂商社与民间工厂商社争利,我们站谁一边?如果我们维护了官办工厂商社,那么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长此以往下去,哪怕我们将赚来的钱投回到百姓身上去,百姓们也只会看到官府纵容官办工厂商社掠夺他们的钱财。”

“正如制造东西,最巧不过工匠,耕种农牧,最能不过农夫,工商谋利,自然熟过不商人。官办工商现在虽然看上去利大于弊,将来大明发展起来了就是弊大于利了。官府在心里自然把官办工商视作心肝宝贝,就如百室刚才那个样子。届时什么好东西都想让官办工厂去占一份,可是做生意岂是那么简单。就拿百室你来说,你可以将一个大明治理的井井有条,但是你能够让一个工厂商社赚到最多的钱吗?各有所长,各有所专,我说了这么话,只有一个意思,官府嘛,就做好官府的本职事,赚钱的事就让更懂的人去做吧。”

*********

第二卷 称雄江南 第二百零二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

第二百零二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

刘浩然还有些话没有说出来。大明官办工商就跟另一个世界的央企一样,在强大行政资源的支持下,赚国内的钱自然是手到擒来,可是这种没有竞争的企业一出去就是死鱼。官办工商的管事者都是官员,他最注重的不是该企业赚多少钱,而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制造政绩,好让自己升官发财,当然私心重的趁机个人发财也比比皆是。

在刘浩然看来,这样的企业还不如不办。因为这样的官办企业所有的利润很多都是通过行政手段从老百姓手里聚敛的,虽然作为利润上缴官府后会被用于地方建设回到百姓们身上,可是其中的成本太高了。庞大的管理费用,贪墨挪用的可能性,没有限制的挥霍浪费,相当于从老百姓手里刮了十块钱最后还给老百姓一块钱,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是个祸害。尤其是现在的大明,市场经济不发达,官办工商实力强大,再加上大商人、大财团,要是两者一勾结,足以让刘浩然设计的健康发展的道路完全被毁。

“百室,既然官府赚的钱要全部用在百姓身上。那就是直接藏富于民吧,我们要的是国强民富,而照官办工商这个路子走下去,很有可能是国富民弱。”

“陛下,臣会好生思量。”李善长觉得刘浩然说得有些道理,但是一时还转不过弯来。不过出于对刘浩然的敬畏,他告诉自己,这事先听从命令再说,不懂自个再慢慢去琢磨,犯不着在这里顶牛。

“当然了,我们不能把官办工商一竿子全部卖掉,而是要循序渐进,而且有些关键重要的工厂我们不能卖,比如说军工厂,火药厂,化工厂,精密机械厂,太平钢铁厂。”刘浩然缓了一口气说道,这些东西当然不能卖,现在是什么时代?刘浩然可没有那么昏头冲动,恨不得把大明建设成二十世纪的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