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命-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亲传下来一身铠甲,是先皇御赐,他曾穿在身上从边疆战场凯旋而归。那身铠甲不仅是先父遗物,还陪他出生入死,在他心里已经有了更重的意义。可就是这样坚硬的铠甲他还时不时地拿出来看看生怕有损坏,甚至常亲手擦拭……
  就是这身沉重的铠甲,其重量在他心里远远无法与她相比。
  她却那么轻,那么小,总让他心里总有一种难以满足的感觉。
  太轻了让人心慌。
  容华让木槿找好了衣物,准备晚上薛明睿回来一起出去,衣服刚准备妥当薛明睿却打发了高越回来,让她暂时先不要准备。
  容华低声问高越,“侯爷可是有了差事?”
  高越点点头,“侯爷说要去顺天府。”
  还以为会等些日子。
  高越退下去,容华吩咐木槿,“衣服就不要放回去了,说不定等一会儿我们还是要出去。”
  薛明睿去顺天府若是因为顾瑛的案子一会儿陶正安必然会打发人来让她回陶家商议对策。
  只是陶府都是大太太的耳目,说话并不方便。
  容华正想着锦秀上前道:“黄御医来给老夫人问脉了。”,老夫人的病一直都是程御医和黄御医给看着,前几日程御医已经提前来府里知会他奉命随行陪都于是这一次就请了黄御医来。
  容华站起身带着锦秀去了老夫人房里。
  黄御医已经在内室里切脉,薛夫人、二太太等人在外面等着。
  容华坐在薛夫人旁边。
  二太太笑着道:“老夫人的病好多了,只是这天气太热又不下面,却是熬人。”
  薛夫人也叹口气,“谁知道今年会这样,开始雨水多,现在又旱起来。”
  二太太笑容满面,“不过听说再日后京城会下雨。”
  容华心里一惊脸上不动声色,薛夫人讶异地抬起头。
  二太太看出了什么,笑着道:“大嫂也听说了?都说那方道长是神人,不少人请他过府相看。”
  薛夫人嘴一张似是要说什么,容华笑着道:“黄御医出来了。”
  大家这才都站起身,上前问黄御医老夫人的病情。
  黄御医开了几剂药,“老夫人的病看似好多了,仍不可大意,药要按时服用,不可再伤神。”
  送走了黄御医,大家这才一起去看了老夫人。
  老夫人精神很好,笑着让钱氏将润哥抱过来,又和大家说了一会儿话。
  二太太笑着道:“等到雨下起来,老夫人的病也就好了。”,老夫人慈爱地笑了”“就你会说话”,”说着叹口气,“只是这天气每日都这样,不似要下雨的样子,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二太太笑着看看左右,“那我就说些趣儿给老妇人开开心。京里还真传言过两日就会下雨呢。”
  老夫人微微抬起眼睛,“是钦天监说的?”
  二太太眉眼飞扬,说起这样的事是她的擅长,“哪里是呢,是京里来了一位先生掐指算出来的。”,老夫人也笑了,“都是逗人开心罢了,这种事哪里还能算得出来。”
  二太太笑道:“京里可是有不少人相信,都请了这位先生测吉凶,我上次去吃宴,听到夫人们都是说这些事。”
  老夫人道:“没想到我病这几日还真出了些有趣儿的,要是下雨也能掐算出来那人不成了神仙?”
  大家听笑话似的陪着老夫人笑了。
  老夫人又提起薛崇义的事,“老二来跟我说,明日就要回衙门了?”
  除了二太太,其他人听得这话都有些惊讶。
  薛崇义正式官复原职了。
  二太太脸上颇有得意的表情,笑着:“,是呢老爷今日已经去拜会同寮了。”
  老夫人道:“晚上他回来,我免不了还要嘱咐他几句。”
  二太太点点头应下来。
  大家从老夫人屋里出来,薛夫人和二太太走到一起,薛夫人问起:“那道士说的真有那么准?”
  二太太肯定地点头,抿嘴笑,“大嫂可不知道,那方道长已经成了咱们京里最热闹的话题宴会上不论遇到谁都会提起。许多人都说准的,只是我们又没找道长算过,也是说不得到底怎么样。”
  薛夫人脸色有些深沉,容华在旁边笑着,“二婶说的是,许多事都这样,大家传着传着也就神了。”
  薛夫人点点头道:“也是,还能比钦天监说的准不成?”
  容华回到房里不一会儿高越来回话,“侯爷说一会儿回府里接少夫人出去,还请了少夫人娘家的老爷。”
  薛明睿请了陶正安?这样说来她就不用自己去陶家……
  没想到辟明睿会想出这样的法子,与陶正安见面既不在薛家,也不在陶家。
  容华忙让锦秀去准备等到薛明睿回来,容华跟着薛明睿一起去了景华阁。
  景华阁所处的地方有些偏僻,一个只有简单装饰的酒楼立在不起眼的街角一眼看过去便知道这酒楼生意一定冷清。
  马车直接从酒楼旁边的院子驰了进去,又在院子里一转才停下来,薛明睿伸手将容华从车厢里接下来。
  容华的脚刚落地,就听见头顶一阵脚步声,抬起头一看,一脸诧异的陶正安已经从楼上下来。
  陶正安看到容华有些诧异,接下来颇有些不自在似是自己的狼狈的模样被人瞧见,有几分的羞愧和恼怒于是拿起父亲的架子,劈头问容华“你怎么来了?”
  容华还没开口,薛明睿已经淡淡地道:“容华不放心,才让我问问岳父情形。”
  薛明睿这样直截了当的开口,陶正安身上仅留的半分矜持顿时消失殆尽,忙殷勤地道:“都准备好了,我们进屋说吧!”
  薛明睿道:“岳父请。”
  陶正安忙快步走在前面,薛明睿牵着容华的手慢慢跟在后面。除了锦秀跟着容华上楼,余下跟车的婆子、家人都留在院子里听唤。
  酒楼外表看似简陋,里面的摆设却有几分的雅致,陶正安和薛明睿坐下,容华站在一旁,锦秀要拿起茶壶来倒茶,容华使了个眼色,锦秀将茶壶交给容华,然后退了出去。
  陶正安看了看薛明睿的表情,目光沉静,脸色肃然,不由地心生寒意。
  陶正安想开口却碍于容华在身边。
  薛明睿倒是先说了话,“庄亲王的意思,让我协同处理顾瑛的案子。”
  传言得到了证实,陶正安顿时喜忧参半,“侯爷觉得这件事应该怎么办才好。”
  薛明睿道:“顾瑛案子岳父也知晓,并不是表面的人命案。”
  陶正安只觉得似被一盆冷水从头灌到脚下,顾瑛的事至今为止牵连了三个人,除了他,一个已经在工部贪墨案中被正法,另一个辞官返乡。若是真的从顾瑛嘴里审出什么来,他岂不是要首当其冲。
  陶正安脸色一黯,“可是我听说这案子还另有内情,并且牵连众多,朝廷总不能将这些人都处罚……”
  薛明睿道:“既然要审案,顾瑛的口供就会记录清楚,将来案子审结就难免呈上去御览,现在只怕是顾瑛并不知道许多。”也就是说顾瑛手里说不定只有他们三人的把柄,暂时不会牵连到其他人,也就不会出现牵连太广难以处罚的局面。
  薛明睿道:“不能只听犯人的一面之辞,朝廷必然派人清查。”
  工部那人已经被抄家,吏部郎中走的时候又将京城的宅子都变卖了,全家老少在众目睽睽之下只拉了两车书籍和杂物归乡。
  这么说来,要想要清查就只能从他下手,陶正安的手不受控制地抖起来。
  薛明睿细长的眼睛瞧了一眼陶正安,“这案子除了庄亲王和我,还有顺天府、刑部会审。”
  陶正安一时慌了神,“那要怎么办才好?”就算一时遮掩住了,他必定为这案子身先士卒,文武官员都看在眼里,朝廷又怎么会对他不多加处置。
  薛明睿蹙了蹙眉,“岳父还记得开元十年的那桩案子吧!”
  英亲王去西宁剿匪,回来之后没有功赏,反倒是跟着的官员钱泰明因为喝酒误事丢了官。
  这件事虽然没有挑明,文武官员也都知晓的清清楚楚。
  英亲王西宁剿匪几千人,被人告剿杀平民充数,皇上没有明令人去查明,这件事的结果却是,朝廷对剿匪功臣没有任何封赏,此事之后英亲王不再为朝廷办事,彻底被搁置起来,跟着英亲王前去剿匪的钱泰明“主动”误事丢了官。大家都知道,要不是钱泰明识时务“主动”丢官,等到朝廷处罚,就不只这样简单。
  当今虽然仁慈,可是一件案子,就算是不准备牵连过多,也不会无声无息地结束。
  陶正安彻底没有了精神,难不成就真的只有一条路可走。
  散尽家财,辞官离京。
  
    
第228章过界(求支持!)
“纤蝶姑姑?她来干什么?我这里还轮不到她指手画脚。”
轻歌急忙拉住钏儿:
“娘子轻声些。怎么说她也是韩王殿下府中得用的,又是贵妃娘娘拨过去的心腹之人,您还没嫁过去就先得罪贵妃娘娘信得过的人,恐怕平白惹闲气。”
“难道我还怕她?她已经捞过界了。”
“娘子”
“好吧,先看看她来干什么。弄个红果来刺眼不够,自己还出马了,真不知道该怎么说她们”
轻歌忐忑地服侍钏儿进了正厅,惟恐她心中不爽利当场翻脸。
却没想到,钏儿一进正厅,看见那个恭敬地迎上来行礼的一身蓝衣的纤蝶,马上换上笑脸,和气地扶住她:
“姑姑快起身,千万莫多礼。我可受不起。怎么说,您也曾是贵妃娘娘身边尽心的人,以后还得多关照呢。”
纤蝶眼里闪过一丝得色:
“郡君客气。冒昧登门,实在是因为殿下催得紧。他说要携郡君出游,特命奴婢前来,看郡君能否派名熟悉您饮食的婢子过去,一起准备出游的吃食?”
钏儿暗自撇嘴:以前他有这想法,一般会自己来,那日自己还没说什么呢,就得罪他了?小气
“我是不挑食的,清淡爽口些就是。”
“看来郡君舍不得身边婢子劳累。殿下说了,若您不应,那怎么也要写几样喜欢吃的,这样才好准备。”
钏儿咬牙,却不会在纤蝶面前表露:
“殿下有心。那一会儿让如意写几样,你交给他吧。”
“是。”
纤蝶顿了顿:
“奴婢还有个不情之请。”
钏儿眼中闪过了然:
“姑姑不必客气,有什么事只管开口。”
“是这样,奴婢那表妹不知道做事还成不?她是最小的妹妹,奴婢也很久没看见她了,不知能不能见见。奴婢进来没看见她。”
“当然能见。因为要备嫁,所有人全力在绣房忙碌。我人只有一个,不用那么多人整天跟着。”
“绣房?”
“其实当初殿下送她过来之时,我一听说是姑姑的表妹,还真是不敢用。姑姑的表妹,怎么也该精贵些,可殿下说是姑姑和令表妹的意愿,我这才勉强收下。老觉得委屈了她,不如,今日就将契纸还给姑姑,姑姑带她去韩王殿下那边谋差事吧。”
纤蝶一愣,笑道:
“按说是不该劳烦郡君,可是殿下说府里不缺奴婢,若是儿郎,倒还用得。表妹无靠,这才厚颜求了殿下送到郡君这里。奴婢是不是说错了话?”
“哪里,我只是不愿意委屈令表妹。”
“表妹绣活不错,能为您做嫁妆,是她的福气。”
钏儿暗暗摇头:这膏药,甩不掉了。
纤蝶突然口气一变,钏儿能听出几分幸灾乐祸:
“当日圣上和贵妃娘娘赐下不少美娇娘,殿下都以年纪小,正妃未进门给搁置到了后院,现在好了,明年三月郡君嫁过来,就能替殿下打理后院,与众姐妹一起侍奉殿下。”
钏儿脸色一冷:
“他已经收了房?”
纤蝶本来想顺口应喏,可看见钏儿毫不掩饰的冷冷的表情,不由有些胆怯:
“倒没有,只是放在那里,等正妃进门再纳。按制,除了正妃,殿下还可以有孺人两名,媵十名。”
“哦?那你告诉李迥,他若有这个意思,趁早另娶。想得美,要那么多女人我不容。这个也不怕你去说去笑话,圣上也是知道的。”
“奴婢不敢。可奴婢听说应家三娘在您进门后,会进府为孺人的。”
“做什么孺人嘛,让你们殿下直接娶为正妃就是。你告诉你们殿下,赶紧地。出游什么?谁爱去谁去。”
纤蝶没想到,看着和气的小丫头,突然就变了脸,不管不顾表明自己就是善妒,一时不知如何下台,低头站在那里。
钏儿缓了缓语气:“没其他事,姑姑就去见见你表妹吧。我累了,先歇息去了。你转告殿下,让他去请应三娘出游,我就不奉陪了。”
纤蝶白着脸,转头还想说什么,轻歌却见机扶住她:
“奴婢带姑姑前去看红果。”
钏儿趁机回房歇息。
哼想用这个来打击牵制自己,想错了。想以此为自己表妹铺路,想得美
一刻钟之后,轻歌轻悄悄地走了进来。
钏儿瞟她一眼:“走了?”
“是。”
“知道她们说了些什么?”
“奴婢没听。不过看红果激动地拉着纤蝶哭诉,想来不是感恩。”
“烦”
“您真不与殿下出游?”
“哼,谁爱去谁去。他祖母的,一个高级奴婢还想来下我的面子,我看她如何回去交差”
“娘子”轻歌不赞同地摇头。
“松子多好的一个管事,却要弄个这样的来管,毛病我现在把话放出去了,若李迥还来求着我,我就想办法让他把这纤蝶给换了。这不用奴婢,这是养祖宗。闹不好,啥时都给捅到贵妃娘娘那里。那样三天两头叫去挨训,有意思吗?看着吧,没几日,贵妃定要叫我说话。”
“那也是您故意的。您今日闹这么一出,不就是想到贵妃娘娘面前分说一番吗?”。
“呵呵,你真是了解我。放心吧,我还能让她一个奴婢给踩了?那我就不活了。”
泥点来禀:“升平公主来了。”
钏儿撅嘴:“她不在宫里安心备嫁,跑我这里折腾啥?”
话还没说完,升平已经风一般卷进来:
“哟,不欢迎我?不欢迎我更得多呆,直到你欢迎我为止。”
“没听说过,多呆就能让不欢迎你的人欢迎你了?”
“日久生情,明白吗?”。
钏儿捂嘴:“算了,我现在还是欢迎你,你就别呆太久了。若圣上觉得我拐了你,我可吃罪不起。今天怎么有空?”
“宫里太闷了,如果可能我想天天这样有空。”
升平坐下:“弄点啥吃的喝的,我们到亭子里去。”
“想喝酒?有什么烦闷的事?”
“喝酒与心情无关。在宫里不能喝,在你这里就放肆一下。”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到了亭子里,早有婢子摆了几碟瓜果小吃一壶桂花酿。
升平自斟一杯喝了下去:
“唉,其实我还比不上你自在,公主也就是个名儿。”
“知足吧。”
“没有亲娘打点,出嫁在即,始终觉得差点什么。二哥与我同胞手足,却总是忙碌,也不曾关心我,倒是大哥与七哥关心我多些,说宫里备下的始终是太富丽,并不适用,遣了伶俐的婢子专门做一些外面流行的花色做嫁妆。”
“郑王殿下忙什么呢?自己亲妹子要出嫁了,也无心过问?”
“我怎知道他忙些什么?前段时间倒是谴了鱼侧妃过来与我闲话,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对了,我听说太子*宴出了事,是针对你的?”
钏儿皱眉:“听说?”
“是啊,死了两个人,怎么也会闹点风声出来。我只是关心你,专门问了太子大哥。我与大哥分析,一定是你熟悉的人做的。”
看钏儿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她忙摆手:
“绝对不是我。你想啊,我们可没有利益冲突。”
“也就是说,一旦有利益冲突,你就要出手对付我?”
“胡说。算了,说不过你。这已经过了的事,咱不提了。来喝一杯。”
“干杯”
升平满足地半眯着眼:
“你明年也要出嫁了,给你说一件哥哥们的隐秘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