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他拉去长安,金贼必集全力灭之。相公要是把徐卫都拼光了,今后还能依靠谁?”

一针见血!醒胸灌顶!

李纲听罢,竟然觉得后怕!不错,官家虽然派了好几员军中后起之秀到陕西来,可如今真正成气候的,只有紫金虎。姚平仲一时背时倒运。现在居然成了个光杆。刘光世就不说了,张深投降,他估计也跟着去了。

关键时刻,真正能支持自己的,只有徐子昂!想了一阵,忽地忆起“制置副使”这一茬,便向种师中通报了东京留守司已经命徐原暂代他的差遣。

对此,种师中虽无异议,但却掩藏不住落宾。沉默好一阵后,方才道:“徐氏兄弟皆将门之后,徐义德之父早年与我有旧,由他暂代最为合适。”语到此处,停了停。又补充“我有兵两万余,皆随我征战多年。这病一时也好不了,兵马就交给徐义德节制吧。”

什么叫公而忘私?什么叫大局为重?这就是!西军将领,哪个不把差遣军队看得比性命还重?可种师中现在非但对他的差遣被取代没意见。反而主动提出交出军队,说是高风亮节也不为过。

“不!”李纲正感叹时,种太尉又想起什么。“徐义德回防泾原。以他的兵力足够自保。若弃守长安,秦州便是金军进攻集中之处。还是将我部移往秦凤吧。”

“由秦凤帅赵点节制?。李纲问道。

种师中断然摇头:“赵点好空谈。平时口若悬河,指点江山,临阵百无一用。兵马还是由徐卫节制为宜,此外,”他似乎不知道该不该说,但一想到自己这般境况,可能来日无多,遂豁了出去。

“说句本不该由卑职说的话。秦凤至关重要,相公要着重考虑。”这话说得虽然隐晦,李纲却听明白了。种师中认为赵点不足以担当重任,建议秦凤帅换人。而他此前已经提议徐卫引军入秦凤,等于是变相推荐徐卫。而他原来就是秦凤经略安抚使,现在秦凤路那班人马,大多是他的旧部。有他镇着,没人敢闹事。

而种师中之所以如此抬举徐卫。先是因为徐家将源自种家,徐九的老爹当初就是种愕爱将,在很重视派系门第的西军中,这一点至关重要。其次是因为他先兄种师道的大力推荐。种师道去世前给弟弟的书信里,甚至说过。我们种家日渐凋零,后继无人,所幸现在有这个。徐九。最后,则是因为他亲眼目睹了徐卫确有才干,而且不光他能干。他麾下那批将佐也都是人才。

只有这样的人,才配统领我种家军!

第一卷第三百三十九章左右为难

…认种府出来,李纲心里的压抑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沉掣下当年他被排斥出朝廷而来到陕西。当时就抱着一个希望,呕心沥血,励精图治,誓要将陕西诸路构筑成一道铜墙铁壁,以便官家离京时,选长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天子去了南方不说,现在廊延一丢,恐怕关中之地也不可保。

“唉”一声长叹,这位忠直之臣神情黯淡地上了官桥。种太尉是沙场名将,他的话或许有道理,但不战而放弃关中,无论是谁宣抚陕西都不敢这么干。别的不说,天下人的口水都能淹死你!可若是集结大军,誓保关中,万一失败了,那就等于痛失全陕!怎么办?

掀起轿帘,见外面街市上车水马龙,人流不息,心里越地痛了。长安,数朝古都啊,大宋开国之时。此处几与荒城无异,几代人鞠躬尽瘁才使它有了今日的规模,放弃?李纲脸上的肌肉不自然地扯动着,痛苦已极。

回到宣抚司衙门。李纲并没有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对策,而是回到后堂书房中,把自个儿关了起来。坐于文案后,取下头顶的乌纱,网要放在桌上时,好似突然对这顶官帽来了兴趣,执在手里看了半天。十数年寒窗苦读,无非就是为博一顶乌纱,上报君王,下安黎庶,生时建功,死后留名,,

“宣相,参议字马扩求见。”书房外。响起仆人的声音。

李纲想了片亥,木然道:“告诉他,我旧疾复,有事明日再说。”

无力地靠着椅背,仰面朝天闭上眼睛,直感头疼欲裂,种师中的话不时地在脑中回响。放弃关中说的倒轻巧,陕西诸路就靠着这关中八百里秦川沃野,一旦落入女真人手里,局势只怕更加艰难。各路帅臣拥兵自重,动辄违节抗命,现在不召集他们,等到关中失陷,这些人只怕绞尽脑汗想着自保,谁还来管抗金?

“宣相,马扩说,相公之疾他有药可并。”外头再次传来仆人的声音。李纲又叹一声。无奈道:“让他进来。”

不多时,马扩推门而入,至房中央立定,行了个礼却不说话。李纲见状,皱眉道:“了充缘何默然无语?”

“相公旧疾复,自然得说出症状。卑职才好对症施药。”马扩回答道。

李纲盯他一眼,知他言下之意,遂道:“廊延失守,关中告急,这就是本相的病根。”

“哦,倘若如此,那相公之疾还真就元,药可救。”马扩一揖答道。

脸色一变,这话什么意思?莫不是消遣我?李纲颇为不悦道:“为何?”

“相公为陕西宣抚使,朝廷付六路重地于宣相,然相公眼里却只有关中一地,叫卑职如何诊治?”马扩说得极恳切,不象是玩笑。

李纲似乎听出来些弦外之音小马子充这是隐晦地批评自己目光短浅!一声冷笑后,李伯纪夫声道:“关中是陕西根本所在,失关中则天下震动!”

他这话里已有不满之意!但马扩只装听不懂,针锋相对道:“从古以来,大业自秦陇始,关中之地虽富庶,却地势平坦,易攻而难守,兵家必攻,却也必失。今廊延已陷,关中无所依托,相公若着眼于陕西全局,则当退守秦凤,据山川险关以抗金贼,后图恢复。若执意于关中屡战金军,非但此地不可守,即使陕西全境,乃至数十万西军。亦当灰飞烟灭!”

李纲拍案而起!厉声喝道:“马扩。你须晓得自己身份!”

马扩平静地看着他,俯一拜道:“我受徐子昂举荐,入相公之幕。感念宣相起用之德。今危急关头。不得不据实以告,若有冲撞之处。请相公勿罪。”

李纲嘴唇一动,却没说出话来。丐扩之言,与种太尉几乎如出一辙。都要自己放弃关中,退守秦凤。你们说得倒是容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若你身处宣抚使的位置。你敢这么干吗?

房中一时落针可闻,李纲颓然地坐下去。久久无言。

马扩见状。上前两步,低声道:“金军方陷延安,要吃下眺延全境。尚需时日。相公若当机立断。还可借着这段时间转移府库钱粮,军械物资,若迟上一时半刻,尽入北夷之手。

李纲摆了摆手,那张布满沧桑的脸上满是疲倦之色:“罢了,此事容本相考虑周全再作计较,你退下吧。”

马扩神色一暗,好似想要再言,却终究没有说出口,一揖到底,退出房外。

李纲呆坐许尖,突然象是被雷击一般弹直了身子,将桌上占着地…刚节顶乌纱一扫。取过纸张。执笔在手。想了一阵。而后哈洋涨书!我虽为陕西宣抚使,有便宜行事之权。然而总归是中央派员,须受朝廷节制。如今天子南巡,镇江行在纵使遥远,却还有东京留守司!

官家离京之时,将北方抗金之事悉数委于徐绍,俨然已将半壁江山托付给他。此事干系极大,自己也扛不下来,何不请示徐枢密?

写好之后,以蜡密封,唤来仆从。再三嘱咐一定要将此书金牌快马送抵东京!

宋隆兴二年六月,在定戎大败的金军得到了大金国相粘罕的亲自增援。卷土重来,猛攻延安。此役,金军精锐尽出,粘罕甚至把追击契丹余孽耶律大石的部队都带来了。金军在延安城外起各色袍车数以千计,其余如鹅卓、冲车、洞屋等器械更是不计其数。延安守军起初在张深率领下进行了坚决的抵抗,打退女真人多少次进攻连将士们自己都不记得了,只知道延安城下尸积如山,恶臭熏天!

廊延一路本来兵多将广,马步军计有五万余众,还不算乡兵勇壮。但上回张深在耶律马五手里吃了个大败仗,折损较多。及至定戎战役后。张深错误估计了形势,将集结于延安的兵马遣回各地,只留下万把人。等到金军在丹州登岸,直扑延安城时,张大帅才悔之晚矣。

延安东城失陷以后,张深率残部抚守西城。在他的想象里,延安是陕西六路咽喉之地,宣抚司必派兵来援。但同时他也清楚,制置司何少保对他有看法,而都统制曲端说不定巴不得他完蛋。有鉴于此延安保卫战初期,他尚能激励士卒,坚决抵抗。待到东城失陷后,张深感到大势已去,若再坚守下去,恐怕免不了死路一条。

久等援兵不到,张深既惊且怒。越想越恨。你们不是要整治我么?你们不是想夺我嘟延帅位么?好。你们不来救,老子投了女真人!

可他想投降,底下的将佐未必答应。张深再三考虑,先问了刘此,世。后者模棱两河,既没答应投降,也没说要坚决抵抗,以身殉国。张深又问其他人,有言死战者,也有赞同投降的。恰适金军攻势猛烈。廊延兵苦不堪言,而统率攻城金军的完颜委宿此时投书于城中劝降。

也不知道女真人是怎么得知西军内部之事,委宿在劝降书中说,现在陕西掌兵权的是曲端,他是绝计不会前来救援延安的,你等早降早好。我们备好佳酿,宰上肥羊,虚席以待廊延张大帅及麾下将佐前来。而且说明,国相粘罕了话,只要延安开城投降,不论文武都将给予重用。甚至许诺张深,投降之后一切不变,仍旧由他镇守廊延之地。

张大帅见大势已去,将心一横,牙一咬,开城!投降!

他投降的消息传到嘟州小粘罕喜不自胜!正与诸将相庆时,忽然得到消息,说是一支宋军迂回太和山一带,企图不明。这倒把粘罕骇了一跳,与部将们一合计,左右延安已经到手,不必再怕紫金虎。

干脆把两处大营的兵马撤回来集结。次日一早铺天盖地去打虎!结果他这么一搞,还把徐家兄弟唬住了,以为他在布什么局。

张深投敌叛国,其影响可以说非常恶劣。宋金开战数年,投降的不在少数,但在陕西,帅守一级的官员中,他是头一个。他一投降,不仅预示着整个嘟延路的沦陷,更开了个非常坏的先例。无怪乎李纲惊闻噩耗时,连称“鲜廉寡耻”

金军虽得延安,但要吃下嘟延一路,尚须时日。只因廊延经略安抚司的防区,包括延安一府,廊、丹、坊三州,保安,接德二军。金军目前虽然有控制脚延大部,但保安接德两军未陷,尤其是划归河东,但地理位置靠近陕西的麟、府、丰三州还折家军控制之下。保安,绥德两军女真人或者可以不当回事,但麟、府、丰三州的折家军他们不敢轻视。保守估计,金军无论进取关中。还是往西推进打环庆、泾原两路。至少也得八月秋凉的时候。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西军若能制定正确的策略,重整防务,完全可以与女真人对抗。可如果还象从前那般。上面没有正确的战略,下面的人只顾自保,不客气地说,等着全陕沦陷吧。陕西一丢,接下来就是四川。从古至今,四川都是中国的大后方。“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如果连四川都保不住。那中国必亡无疑。

第一卷第三百四十章徐卫的转折点

二延失陷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中原,徐绍在东京接获懈示以后。深感局势艰难,关中平原可能不保。他是带兵出身,也在陕西任过职,自然知道种师中的策略是对是错。可是凭良心讲,他也不敢冒这天大的风险,批准弃守关中。李纲向他请示,不过就是想把这烫手的山芋扔给东京留守司。不过他并不记恨李伯纪,陕西情况那么复杂。李纲也不容易。

在给陕西宣抚司的复函中,徐绍含糊地指示“相机而动”另外又说,既然种师中病重。无法理事,则由泾原经略安抚使徐原暂掌陕西军务。同时,他又向镇江行在金牌快马报告此事,并请求行在尽快确定陕西制置使的人选。

这一来,局面更加扑朔迷离,陕西自己作不了主,要请示千里之外的东京。东京也不敢顶这个雷,又请示远在江南的镇江行在。可一个江南,一个秦陇,皇帝就算想管陕西的事,他也是鞭长莫及。赵扭以及行在的文武大臣这个时候只知道陕西在打仗,至于打成什么样了,谁也不清楚。若是等到镇江行在批复此事,别说黄花菜,回锅肉也凉了。

大宋这边没个主张,女真人可没闲着。打下延安之后,粘罕虽然在嘟州集结兵马,其实不过就是想逼迫徐家兄弟和曲端罢兵。

曲师尹回环庆,徐家兄弟撤回耀州之后,粘罕立即布置夺取廊延全境的军事行动。

保安,络德两个军,辖区都很大,是从前为了对抗夏国而设立的。这两咋,军兵力虽然不多,但难就难在,其防区内,不仅有两座坚城。堡垒军寨更是遍地开花。这个当年宋军“壁垒推进策略”的产物,让粘罕很头疼。打吧。逐步推进,得轻到什么时候?不打吧,又怕后院起火。与部下商议之后,决定用攻抚两手。一面进攻,一面招降。延安都失守了,保安接德两军的将佐人心不稳,投降女真者甚多。

到七月初,保安知军开城投降,绥德军孤悬于陕北。按说绥德投降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就在这个地方,金军碰了钉子。佞德知军也姓徐。名唤徽言,这咋。人是武举出身,而且是“武举绝伦及第”说简单点也就是武状元。性情耿直,忠义,他的老婆是折可求的外甥女。因此一听到延安沦陷。他就联络背后麟府路的折家军,准备以死,抗战。

金将撒离喝挟破延安之余威前来扣城,没想到被徐徽言当头一棒。连攻三日,折了上千兵马。此地素为宋夏前线,莫说正军,就是乡兵,甚至只要上了十三四岁的男女,都会舞枪弄棒,金军一夜被袭扰两次。逼不得已只能退回延安。粘罕闻讯大怒,延安城坚兵广我都拿下来小小的佞德怎能挡住我女真大军?遂改换辽东汉军大将韩常往攻。可行的策略来。东京留守司的复函基本上没什么实质内容,说了等于没说,李纲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把“权制置副使”徐原召回来,又聚集宣抚司一干佐官,以及陕西的监司长官们商议种太尉提出的弃守关中,退保秦陇的建议。

这个议题一抛出来,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以宣抚判官王庶,提点小刑狱万俟商为代表的官员激烈反对,认为应该固守长安以保全关中。并说种师中老朽昏聩,病得着了魔。居然敢提出放弃关中!

权制置副使徐原自然是极力赞成。先,他认为这个策略是正确的,不如此,则陕西必失。其次,泾原是他的根本,从妾宿入侵开始,他就带兵前往陕华,与两个堂弟并肩作战。现在廊延丢了,局势恶化,他也想尽早回去守住家门。

再则,如果要坚守长安,保全关中,徐宣抚能依靠谁?还不是我们徐家兄弟?把我们的部队拉到关中平原跟金军血战?我吃饱了撑的?前些日子在同州跟妾宿对阵,打得我五痨七伤。若不是种太尉及时增援,我他娘的险些溃败了。反正现在我就认清一个道理,在平原跟金军打大会战,不是疯了就是傻了。

结果徐原这话触怒了人,朝廷以武臣掌军,文官们心里本就不以为然。你现在还蹦得这么高?这事你说了算么?最终还得宣抚相公点头才成!

马扩因为帮腔,被万俟离一顿狠毛!你算哪根葱?一个有历史问题的犯官,不是宣相提拔,你现在还在深山里当流寇呢,有你说话的份么?不是你马家父子蒙蔽圣听,促成海上之盟,能有今天女真南侵?你现在就该以死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