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雄的民国-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幸的是,白日里损坏的重机枪被抢修好,强大的火力给日军造成了极大伤亡,日军之勇悍让人为之咋舌,他们踩着倒毙袍泽的尸体不停向前冲锋,直到像袍泽一样到底毙命,后续者又踩着刚刚到地的尸体继续上演着之前的一幕。
    南段滩头再一次被选作主攻方向,毕竟此处要比北段宽阔许多,适宜部队快展开,可他们遇到的抵抗和白天里竟然如出一辙。
    不过工事内的国士兵却不是白天里的士兵,白天参加阻击战斗的第九团士兵已经都成为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现在坚守阵地的是原要塞守军,这些士兵被于三和编成了一个要塞加强团,原本作为预备队的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是孬种,虽然旅长不争气,但士兵们都是响当当嗷嗷叫的热血汉子,为了打日本一样敢豁出命来。
    只是他们付出的代价却不止九团第一营的二倍,毕竟训练不足,短短两个钟头时间,伤亡已经过半。可是如果他们看到滩前倒毙的日军尸体数目要远多于己方牺牲的袍泽兄弟,心都会涌起一阵骄傲吧!毕竟多少年来在国大地上不可一世的日本人,在吴淞要塞这里,整整一天时间难进寸步。
    随着战壕内最后一个国士兵在与日军拼刺刀时被刺杀牺牲,滩头阵地再一次被蜂拥而上的日军占领,要塞加强团的人彻底红了眼,发动了全部兵力一齐冲击来。
    战壕是为防御江面而建,所以这道战壕对日军来说不但没有多少帮助,反而成为妨害战斗的障碍。当大批国士兵冲上来后,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反击,于是战壕争夺进入了白刃战阶段。国士兵与日本士兵交错混在一起,在这一刻开始,决定胜负的已经不是哪一方武器精良,而是哪一方的战斗意志更加坚定,求胜心更切。
    一名国士兵骁勇非常,他挥舞着一柄厚背大砍刀,以极为诡异而不可思议的动作连毙了两个日军士兵,日军士兵此时亦杀红了眼,一名日军少尉军官见状挥着指挥刀向其砍去,但突的觉得脖子一凉,紧随而至的是窒息与私心的剧痛,鲜血自脖颈间迸射而出,通红的眼充满了不可置信,连对方如何出刀都没看清楚,只是他再没机会弄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矮小的身体像是被放空了的气球,败絮一般跌落在地。
    但那名骁勇国士兵的好运也到此为之,三棱枪刺自其后腹狠狠刺入,又狠狠转了半圈。巨痛之下,他反手就是一刀,一颗大好头颅凌空而起,日军士兵脖颈间的鲜血竟喷溅出数米之高。
    再看那国士兵浑身通红,早成了一个血人,已经分不清哪里是他的血,哪里是日军士兵的血。
    但混战的国士兵伸手如此之好的人也只是少数,所以他们只能以数量取胜,以多打少,往往日军士兵倒下一个,国士兵就要倒下两人。
    在这种一比二的对换比例下,人数劣势的日军逐渐有些支撑不住。
    “杀啊!把小鬼子赶下江为王八去!”
    “对,喂王八去!杀啊!”
    国士兵们此类口号此起彼伏,一时间士气大盛,日军再坚持不住,如落潮一般回卷,可全身而退者却十不有二。
    日军再一次被打退,南段滩头遽然响起震天的欢呼声,连指挥部掩体内的人都听的一清二楚。于三和由于不放心,一直密切关注着南段战况,要塞加强团的顽强让他眼眶有些湿润,谁说国人是东亚病夫,多了他不敢打包票,至少眼下这群热血汉子不是,他们凭借着血肉之躯用肉搏换回了吴淞要塞的阵地。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勇士!
    日军撤的很干净,随着南段的失败,北段攻击的日军也陆续撤退。倏忽间,杀声震天的战场变得死一般沉寂,静的可怕,静的不同寻常。
    于三和再一次敏锐的察觉出了战场上的蹊跷,按照以往日军的套路,攻击部队撤退后,江面上的军舰会对要塞进行十分钟左右的炮击,而这次却什么都没发生,日军留下的除了尸体,就是飘荡在整个战场上涌动翻滚的不安……

第451章 吴淞要塞(十五)
    凌晨三点,整个吴淞要塞死一般的静,如果不是尚未散尽的硝烟,仿佛就像从未爆发过殊死战斗一样。指挥部掩体内的参谋、副官、以及一干军官在战时的紧张放松下来后,整个人的精神都骤然间萎靡了,或倒,或歪的就地打着瞌睡。只有于三和瞪着眼睛,望向刚刚修补好的掩体,据说这种掩体可以承受住十六寸炮的饱和攻击,可日军只有几枚四寸炮便让它裂了口子,也不知道当年主持修建炮台掩体的官员从克扣了多少好处。
    于三和有种预感,日军这次进攻吃了大亏绝不会善罢甘休,天亮以后恐怕还有更加猛烈的战斗在等着他和他的士兵们。第九团打到现在算是伤亡几尽三分之一,若在以往他能心疼的滴出血来,可此刻已经顾不得这许多,吴淞要塞面临日军巨大的压力,几乎让他喘不上气来。
    他看了眼里倒歪斜躺了一地的军官们,脸上浮现出一丝庆幸的苦笑,庆幸的是到最后还有这么一干热血兄弟和他战斗到最后,苦笑的是他们已经成了国民政府的弃子。蒋委员长不会知道在日军腹地还有这样一颗顽强的钉子,在牵制着日军的攻击脚步。近在咫尺的第五军张白为了自保,同样装作视而不见,原本扼守战局最关键处的他们仿佛在一夜便被遗忘了一般。
    吴淞要塞寄予最大希望的只有吴司令和李师长,可他们还要面对更多的日军,鞭长莫及。胸口几番起伏,他仿佛是下定决心一般,霍的起身,椅子被带的哗啦一声,离他最近的炮兵上尉与副官醒了过来。
    “团座,你这是?”
    炮兵上尉疑惑的看着于三和。
    “睡不着,我出去看看士兵们的情况。”
    炮兵上尉一骨碌翻身起来,抓起军帽扣在头上道:“我和你一道去,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睡不踏实!”
    两个人边说边向外走,副官整整衣服也一溜小跑跟在后面。
    出了掩体,来到地面之上,夹杂着腥臭与硝烟的空气扑鼻而来,呛得于三和一阵咳嗽,绕是他最近一年经历来大小数十战,如此惨烈的境地还是头一遭。
    三个人并没有去后面的营房,而是去了操场西面的一大片空地,只见原本平整的地面此布满了直径数米不等的弹坑,从滩前阵地被替换下来的士兵们就在这里休息。在火力如此猛烈,密度如此大的炮击之下住在房子里无疑等于自杀。而先前日军舰炮造成的弹坑就成了天然的最后避难之所。
    不但可以避开弹片的杀伤,关键时刻还能当做散兵坑用。还有一点,于三和在山东军官培训班里的时候曾听教官提过,炮弹集同一点的几率几乎为零,所以让伤兵们在弹坑里休息肯定好过平地和房子。
    再走近,**之声远远传来,就像是一把骨锯一样,嘶嘶锯着他的耳朵。很快有警戒的士兵发现是团长来了,立刻招呼人起来。
    于三和制止了警戒士兵,打了一天仗半条命都要没了,谁还在乎那些军的繁缛节,吴孝良在山东军制定了一系列的步兵条例,在平日的生活训练已经深入广大军官与士兵的骨髓之,这些最终由纪律转化而来的战斗力,成了山东军在过去一年大小数十仗未尝一败的的关键保证。
    “……”
    与此同时,在数百里之外的常熟,京沪警备司令吴孝良同样陷入了十年以来最尴尬的两难境地。以宋希廉为首的央军代表极力主张他离开已经成为前线的常熟,因为吴孝良身为警备司令关乎整个战局成败,这不是个人好勇争胜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数百万京沪百姓的生命安全问题。
    杨效欧向来是老油条,在关键问题上的表态从来都是模棱两可,但这次却出奇的强硬,甚至与刚刚羞辱过他的宋希廉站在了同一战线上。
    “钧座,请您立即离开常熟,这这一点上,效欧与宋团长立场一致。日军凶猛,已成猛虎下山之势,与其硬撼我军难免伤亡惨重,不如先暂避其锋芒,等到日军士气堕了之后,再行反击方如此我军必然大胜。”
    宋希廉听杨效欧的分析竟与自己不谋而合,不禁多看了他一眼,心道此人看着像个好好先生,原也是深藏不露的人呢!之前小看他了。
    榴弹炮的轰隆之声隐隐传来,连屋子都跟随着轻微抖动着,骤然间破空之声划破沉沉黑夜,就在吴孝良三人所在屋子不到五十米开外爆起了一团耀眼的橙黄色火光。
    地面不再是轻微的抖动,而是剧烈的震颤起来,房梁上的灰尘扑簌簌掉落下来。杨效欧与宋希廉都是脸色一变,抽出腰间勃朗宁自动手枪,出门查看。
    战斗已经近在眼前,连日军大炮都能打到这里,说明这个设在民居的临时指挥部已经再不安全。杨效欧拉住吴孝良,死活都要将之拽到车上。
    副官急吼吼赶了来替他解围,“报告司令,刚才下面报上来,是友军大炮误伤。”
    宋希廉听到是友军炮击,登时大怒,抢先问道:“可知道部队番号?”
    副官识得宋希廉是央军的嫡系长官,虽然是一介团长,但那可是蒋正的教导团,远非地方军阀可比。心说此人与你关系匪浅,说了出来你又能如何?
    “报告宋长官,是第一师胡长官的第一旅!”
    说罢便好整以暇的看宋希廉如何反应。
    宋希廉自然知道这副官口的胡长官是谁,那就是他黄埔一期的同学,蒋校长亲封的模范旅旅长胡宗南。
    “寿山居然突进到常熟了?太好了!”
    宋希廉乍听是老同学来了,大觉心安,一时间竟不再提及误炸一事。
    吴孝良也没将此事放在心上,胡宗南的大名他自然是听过,有此人助阵,守住常熟防线的把握又增添了一分。只有杨效欧默然不语,他心里嘀咕着,胡宗南第一旅乃**精锐的精锐,这次误炸决然没那么简单。

第452章 吴淞要塞(十六)
    胡宗南的第一旅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现任军长是刘峙。表面看人际关系简单,其实则不然,第一军乃是何应钦起家的老底子。在南京期间众所周知,吴司令与何总长不和,如今在这关键时刻,有敏感人物搞了个误打司令部的事件,都说明背后的水很深很浑,究竟如此高调的误击到底是针对吴孝良,还是别有用心一石二鸟,就更耐人寻味了。
    但现在战事急迫,谁还顾得上细想这其的因由?
    “荫国兄、毅如兄,撤退之事休要再提,如果让日军轻易得了常熟,便更加助涨其嚣张气焰,到时候江阴、无锡防线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一旦第二道防线被突破,南京城便再无遮挡的暴露在日军面前。到时候……”
    吴孝良心咯噔一下,在他前世的印象,第一次淞沪抗战自始至终都围绕着上海再打,没听说他们兵临南京城下啊?至多也就是有军舰沿长江逆流而上,炮击过南京城。可如今是数个师团猛攻南京方向,日本人这是要闹哪般啊?万一防线被突破,让他们直驱南京,难道,难道还要搞出个南京大屠杀不成?
    杨效欧和宋希廉从未见过吴孝良说话卡壳,今日如此失态莫不是想到了什么?只是这回两人却没想到一处去,正在三个人各怀心事的时候,指挥部警戒线外传来一阵喧哗之声,副官急忙跑过去查看情况,片刻功夫便去而复返。
    “司令,是第一旅派来的联络人员。”
    吴孝良点头道:
    “放他们进来吧。”
    一名身材高大的少校大踏步走了过来,吴孝良见了暗赞道:好一个英气逼人的美男子。
    “第一师第一旅第二团第三营营长张钟麟见过宋长官!”
    说罢立正对着宋希廉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在他眼似乎只有宋希廉,吴孝良与杨效欧都像空气一般。宋希廉略显尴尬的回敬一礼,他知道第一师都是些黄埔的骄兵悍将难免瞧不起出身旁系的地方军阀,于是板起脸来斥道:“没体统,军校是如何教你的?还不见过吴司令、杨军长?”
    那少校营长张钟麟笑了,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转而又向两人敬礼。
    “见过吴长官、杨长官!”
    吴孝良见到对方不过是一名区区少校营长,骄兵悍将之气扑面而来,相比之下阎冯两人军觉见不到这等气象,暗叹一声有将如此蒋正统一南北绝不是运气使然。
    杨效欧笑着,语带双关道:“张营长一表人才,前途不可限量那!”
    宋希廉则问道:“灵甫此来可是胡寿山有要事?”
    吴孝良听到宋希廉叫那少校灵甫,心里一激灵,此人莫不是他前世名气颇大的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前世就听闻张灵甫是个高大英俊的美男子,看来**不离十,只是他这名和字为何是反过来的?按照民国时代的习惯,自称用名,称呼别人用字,张灵甫如何叫上张钟麟了?
    张钟麟也不避人,答道:“回宋长官,旅长直接去何家浜了,第二旅的黄旅长也随后就到,准备左右夹击何家浜日军。旅长希望您带教导团保障好后路。”
    说罢从公袋摸出一封信,恭敬的递上去。
    “这是旅长亲笔信,请宋长官亲启!”
    宋希廉接过信,又问道:“可还交代其他事?”
    “没有!”
    张钟麟的回答干脆利落,随即又道:“前方战事吃紧,如果宋长官没有其他吩咐,钟麟这就告退了!”
    宋希廉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张钟麟便又大踏步去了,当真视吴孝良杨效欧如空气。
    杨效欧终是忍不住叹道:“好跋扈的少校,骄兵悍将啊!”
    “喔——喔——喔——”
    公鸡已经开始打鸣,黎明即将来临,宋杨二人经过这一番插曲,也不再坚持撤军,三个人转头回屋,进而商量起该如何布置防线,支援胡宗南的第一旅。
    是役,胡宗南第一旅携黄杰第二旅越过常熟,直杀向何家浜前线,一场血战就在眼前……
    ……
    天将放亮,于三和眉头骤然间突突的跳了两下,正准备回指挥部掩体去,一阵破空之声急划过江面直奔吴淞要塞而来。
    “不好!”
    是日军舰炮,随即一阵地动山摇,强大的气浪似乎自四面八方而来,于三和整个人都被抛了起来又重重的刷到地上,炮兵上尉与副官也不比他好多少,两个人也摔的七荤八素,半天才从地上爬起来。
    炮兵上尉脸色煞白,结结巴巴的道:“太,太恐怖了!这威力起码要十二寸大炮以上。难,难道……”
    于三和不明所以,急道:“难道什么?”
    “日军出动战列舰了!”
    炮兵上尉科班出身,对各种大炮以及战舰舰炮了如指掌,这种威力的炮击除了战列舰还能是什么?战列舰一次齐射的间隔至多不超过三分钟,回掩体等于自杀,不说路上能否被破片击,但是那掩体的质量就不堪一击。炮兵上尉拉着于三和朝离他们最近的弹坑跑去。
    三个人刚刚跳进去,破空与距离的爆炸声再度响起,整个吴淞要塞顿时亮如白昼,惨如阿鼻地狱。情势已至此,任何安排都已经变得多余,大家所能做的只有抱头躲起来,躲过日军战列舰的狂轰乱炸,然后再从废墟爬出来,在崭新的黎明里迎接日军步兵的进攻。
    八门十六寸舰炮一次齐射便可以倾斜数吨重的炮弹,威力如此之大,连续射击一个小时,足以削平一座小山,更何况是一座小小的吴淞要塞,犁地一般的覆盖射击,将吴淞要塞内暴露在地面之上的建筑通通炸成碎石瓦砾,
    区区血肉之躯在如此恐怖的弹雨之下,显得是那么渺小脆弱,于三和不记得自己是何时失去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