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枭雄的民国-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ズ嚎诜辣溉站每梢砸源宋杩诮飧隹啥竦募一锬斐瞿暇┏恰�
蒋正没再说话,而是拿起了桌上厚厚的电,翻开最上面的一封,看了几眼又气鼓鼓的扔在桌子上,口冷哼连连。何应钦壮着胆子拿起电一目十行,不禁吸了口冷气。
“张汉卿请辞这是不想离开京津地盘啊,就是白白便宜了汪兆铭。”
蒋正沉吟道:“汉卿不想来南京履职也属正常,国家多事,他自己又有东北那一摊子。但行政院长的人选还要商榷一下。”
“那让先总理之子孙哲生来做?”
“孙哲生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只怕他未必想来当这临危受命的行政院长。”
何应钦不以为然,“孙哲生一早就想坐行政院长的位置,如今不正遂了他的意么?”
蒋正不与之争辩,而是忧心的看向墙上的作战地图,“不知道白的第五军战况如何?敬之立即给张向华去电,令他的第四师增援上海,吴维的五十七师可以退下来休整了嘛!”
何应钦面不改色,心头却是一阵得意,刚才的话起作用了,看来委座准备将吴孝良调离京沪。说来也奇怪,不知为何只要那厮在南京他总有种如坐针毡的感觉。尤其是之前几次有意无意的交锋,何应钦均以完败收场,对于他在党内的人气、威望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后来,他进行了自我总结和反省,最终还是太轻视这个根基浅薄的外来户,而自己的弱点也十分明显,党务方面滴水不漏,但军事上始终是短板,如果他手有一只可以听命自己的军队,相信吴某人绝不会以客军的身份占了主导权。
“委座明鉴,杨毅如的第二军本是阎老西儿的部署,原本便不属于山东战斗序列,何不趁此机会加以整编?”这样做可是一箭双雕,既收编了一支精锐部队,又削弱了吴孝良的实力,省得这些地方小军阀接着抗日的机会扩充实力,最后尾大不掉再和央叫板。
蒋正对此不置可否,但让一支原本属于阎锡山的部队防守南京他的确有点不放心,万一这些家伙在关键时刻搞个兵变啥的,南京央政府就得让人家一勺烩了。
“嗯,整编不必,现在正是国家危亡的时刻,人心要紧。不过第二军也不适宜再留在南京了,之前也是权宜之计,调它去上海前线吧,把顾墨三从江西调回来。”他顿了一下,随即又加快语道:“嗯,立刻发电吧,让维尽快到湖北去,稳住当地的局面,如果不是淞沪爆发大战,冯焕章的西北军现在怕是已经灰飞烟灭了。娘希匹,他还得感谢日本人拉了他一把呢!”
“委座明鉴,只是吴维去了湖北,总要有个名分才是吧?”何应钦话说一半,点到即止,表面上看是在替吴孝良要官,而实际上却是包藏祸心,吴孝良想要在湖北名正言顺,非委任其湖北省主席不可,但他本就是山东省主席,必然两者不能坚固,最后很大的可能就是免去其山东省主席一职。如此一来,他根基便失了一半。
蒋正看了眼何应钦道:“敬之心思缜密,湖北乃腹心之地切不可再交与外人,只让五十七师去汉口即可。维嘛,就先留在南京我另有安排。”说罢摆了摆手,示意何应钦可以退下。
何应钦应声准备退出去,落实适才两个人商量的几项决定,蒋正却突然又叫住了他。
“去把维叫来,我还有话要交代他。”
他心里一阵腻歪,应了一声匆匆出去。
吴孝良不知道蒋何二人的密议,此时他一脸的忧心忡忡,站在长江下游的作战地图前,仔细分析着目前局势。早间已经得到明确情报,一大股日军由日本兵舰沿长江向上游而去,目标不言而明,必是武汉三镇无疑,而首当其冲的又必然是汉口。那里有数支**精锐,所以并不是很担心。让他担心的是,潜伏在上海的暗探发回密报,午间又有一大股日军乘兵舰进入长江口,可到了现在将近天黑也不见半个日军鬼影子。
不详的预感像涨潮一样,很快溢满了吴孝良的整个脑子,他沿着长江水道逐地分析,最后目光落在了七丫口处,这里滩涂宽缓,实乃是登陆的最佳之地。电光石火间,他只觉汗流浃背,如果日军果真在此地登陆,那南京与上海将彻底被切断,上海的张治第五军与自己的第五十七师将面临被前后夹击的危险状况。
他立刻抓起电话,要通了接线台:“我是吴孝良,立刻接委员长办公室!”
很快听筒里传来蒋正那一口略带江浙口音的声音。
“维嘛?我正巧要见你……”
吴孝良毫不客气的打断了蒋正的话头,情形已经万分危机,实在经不起一分一秒的耽搁。
“委座,可靠消息,日军有很大可能会在今夜于七丫口登陆,我军必须立刻做出部署……”
电话那头突然静的可怕……
第438章 吴淞要塞(二)
蒋正听了吴孝良的情报,整个人骤然间石化一般,冷汗自他攥着电话手柄的手心冒了出来,又冷又粘。他知道吴孝良此人从来淡定从容,今日在电话竟然失态至打断自己讲话的程度,必然是这件事已经使其忧虑到极点。蒋正很清楚七丫口的位置,如果日军在那里站住脚,向南可威胁上海守军,向北亦能剑指常熟,进而逼近南京。
如果日军兵力充足,完全可以两面开花,一路攻击常熟、太仓一线,另一路攻击淞沪国守军张治的第五军与李泽军的第五十七师。
“此事确实?”
蒋正还是下意识的问出了这个明知道答案的问题。
“委座放心,卑职已经调遣在淞沪防线的五十七师火驰援,只要日军无法在七丫口站住脚,就给了我军从容调度的时间。”
“很好,维你做的很好,前线的事你临机决断吧,不必事先向我请示!”
挂断电话,蒋正只觉一阵头疼,之前与何应钦密议之事看来又被日本人搅合流产了。如今淞沪守军力量薄弱,战斗力最强的只有吴孝良的五十七师与其整编不久的第二军。他看着七丫口发呆,突然发现一面小旗就插在附近,原来是宋希濂率领的央军校教导总队正在附近整训。
蒋正抓起桌上电话,“机要室吗?立即电令太仓附近的宋希廉部驰援七丫口,日军将在那里登陆,对,立即。”
……
过了江阴以后水道纵横,大地隆隆颤抖,一支装甲部队正沿路南下,常熟就在前方。
旅长关炳炎在接到吴孝良电令之后便马不停蹄的赶赴七丫口准备阻截日军。大批的坦克被拥堵在狭窄的官道上,路两边虽然空旷,却是一望无际的水田,坦克在里面恐怕寸步难行。
关炳炎下了属于他的那辆坦克,向拥堵处走去,柴油尾气弥漫着整个装甲旅上空,熏得他有点喘不过气,原来竟是前方一处水道将路拦为两段,两辆坦克在其抛锚,由此拥堵了后续各车,不由得大为皱眉,在这种路况下他的坦克部队几乎没法作战,如果勉强进攻也难免成为日军笨重活动的靶子。
半个小时不到,跟在装甲旅身后的骑兵旅也赶了来,旅长达日阿赤见到这个情形也直皱眉,“没想到南方的地形竟烂到这个程度……”说罢一闪身下马,挤入轰鸣震耳的坦克旅间,片刻功夫在乱哄哄的一片坦克附近找到了关炳炎。他见到被困在路间一片泥泞而抛锚的两坨大铁疙瘩一阵摇头。
“关旅长得赶快想法子让大部队过去,原本咱们的行军度就照平时慢了许多,再慢就怕让小日本抢了先。”
关炳炎心里更着急,却也要等到将两辆抛锚的坦克拽出泥坑,再对泥坑做简单处理,大部队才能通过,他轻叹一声。
“总要一步步来,希望能赶得及。五十七师离七丫口更近,想必已经到了那里。”
达日阿赤脸上顿显焦急,“原本司令是要你我二人相互配合,交替前进的。这回就先让骑兵旅走个先,从水田掠过,关兄随后跟上吧!”
攻防战如果步兵的阵型没被打乱,士气没被击垮,他们将是骑兵的梦魇。所以让骑兵脱离装甲旅直接面对日军部队,是很危险的行为,但关炳炎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同意了达日阿赤意见,嘱咐道:
“你我两旅前后务必保持在十公里之内。”
可惜这番话只追上了达日阿赤消失在尾气缭绕的背影。
就在装甲旅和骑兵旅被困在路上的同时,位于上海北郊的李泽军第五十七师亦接到了吴孝良驰援七丫口的电令。好在张治的第五军乃是央军精锐里的精锐,八十七师与八十八师很快又重新构筑起了工事,稳住了防线。
李泽军心事重重,探手放在额上遥望远处,隐在雾气的吴淞要塞若隐若现。他心突然咯噔一下子,日军舰在扬子江口穿梭往来,要塞大炮竟然像个哑巴似的没有一点作为,就算是在历次争夺闸北区的战斗,吴淞要塞的炮台也是半点力气没出过。要塞大炮但凡能发挥一点作用,日本人也不至于如此在扬子江如如无人之地,七丫口也未必如现在这般危急了。
一回身见到张治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身后。
“白兄,那吴淞要塞是何人驻守?为何不放一枪一炮任由日本人出入扬子江口?”
张治苦笑道:“要塞司令邓振铨是个老资历,胆小贪财,此时没投降日本人就已经算他出息大了。”这个邓振铨出身于贵州讲武堂,曾在滇系军效力,后来投靠了孙山,在黄埔军校做过军校副官,历任党军第一旅团附,北伐军总指挥部警备旅副旅长,北伐成功后又任第十七军第二师师长,也算是蒋委员长嫡系之一,后来又以将参议之身被委以吴淞要塞司令之职。
李泽军听后目光一凛,这样首鼠两端的人物如何被委以如此重要的责任,暗自责怪蒋委员长简直是胡闹,就算任用私人也要挑几个有能力的才对。
其实,他还真错怪蒋正了。蒋正自然知道邓振铨是个什么德行,之所以委任他为吴淞要塞司令,就是算准了上海乃国际大都市各国租界云集之地,绝难发生大规模战争,因此才将这个可靠之人放在了上海这个太平之地。哪成想日本人丧心病狂,竟然连上海都敢大举进攻。
“于三和!于三和!”
“有!”
一名威武英挺的上校团长立刻几步来到他身后敬礼站定。
“师长下命令吧,让三和去打哪?”
李泽军手指吴淞要塞处,“那里,吴淞要塞!我命令你,带齐你部人马,另外再给你配一个机枪加强连,接管吴淞要塞,守住吴淞要塞,炮击扬子江日舰,让要塞发挥他应有的作用。”
“是!”随即于三和提出疑问。
“要塞守军是友军,如果不同意接管该怎么处理?”
李泽军脸色阴沉的可怕,厉声道:“有不从者,就地枪决!”
第439章 吴淞要塞(三)
李泽军隐隐觉得吴孝良让其全线撤离淞沪防线,转而去七丫口阻截登陆日军的决定有些孟浪,一旦上海城的日军大规模进击,仅凭张治手掌握的两个残师未必能顶得住,所以他必须在上海钉进一颗钉子来牵制日军,并且这颗钉子必须坚持到他解决七丫口登陆日军之后。
于三和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这次淞沪抗战,他可算是五十七师屡立奇功的第一人,晋升度也开了五十七师之最,短短月余时间由一个小小的少尉排长升至上校团长,距离将军只有一步之差。
张治看在眼里,心道这哪里是去接管,分明是要缴了邓振铨的械,只是他虽然觉得此举甚为不妥,却没有出言阻止,身子还有些期待和感激。但他也清楚,李泽军这么做不是在为他的跋扈做注脚,而是实实在在为他的第五军着想,只有吴淞要塞发挥应有的作用,他仅剩的两支残师或许在日军的全线进击面前还能有一战之力。
“谦亭兄此去凶险,一路保重。”几日来的合作,他已经见识了五十七师的强悍和热血,绝非国内那些只知自保的小军阀可比拟,而这个李师长更是坚毅果决,打起日本人来毫不手软,大起惺惺相惜之意。
夜深了,江面上刮过一阵夜风,张治禁不住狠狠打了个寒颤,虽值盛夏却带起一股萧瑟之意。
……
吴淞要塞司令部内一片狼藉,没有作战地图,没有作战参谋们忙碌的身影……总之大敌当前一切应有之景通通不见,屋反倒堆满了大包小裹,要塞司令邓振铨就睡在角落支起的一张行军床上。
“啪——啪啪啪——”
外面骤然响起一阵爆豆似的枪声,邓振铨吓得由行军床上一骨碌爬了起来,嘶声冲外面喊道:“怎么回事?日本人打进来了吗?”
卫兵进了屋,脸色煞白惊魂未定。
“没,没事。说,说是走火。”
邓振铨这才放下心来,自打淞沪战事紧张以来,他无时不刻不在惊慌恐惧之,为了避免日军攻打吴淞要塞,他甚至在前几日还供应给日军舰队淡水和粮食,至于他所在要塞扼守的长江水道与黄浦江水道,则完全不设防一般任由日本军舰通过。就这样他还不放心,将这些年来搜刮的值钱物件统统打包,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便准备脚底板抹油,一走了之。
片刻功夫又有卫兵进屋,一脸兴奋。
“报告司令,外面来了一队友军,说是五十七师派来协助咱们防守炮台的。”
友军?协助防守?邓振铨虽然胆小如鼠,但却不是草包,吴淞要塞守备部队有一个旅编制,建制完整,未经大战,又从未向上头要过援兵,如何就莫名其妙的来了援兵?只怕来人居心叵测,并且还是五十七师,在他眼里可只认蒋委员长的央军,杂牌军也敢来凑热闹,大有被歧视之感,心头愤愤不平,什么猫三狗四的都敢骑在爷脖颈子上拉屎吗?
“对方来了多少人,领头的是谁?”
卫兵听邓司令语气不善,颤微微的道:
“也,也就一个团,看他们领头的是个上校……”
邓振铨听说对方竟然只来了个团长,一脚将凳子踢翻。
“娘的,他李泽军也欺人太甚了,这回就叫他看看啥叫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如果是吴孝良亲自来,他没准会就坡下驴,让出这个烫手的山芋,但派来个团长算怎么回事?骂了一通又命令道:“去把警卫连的人都叫起来,都给我埋伏好了,摔杯为号。”
说完扫视了一圈,发现屋里竟然连个能摔的杯子都没有,气道:“娘的,堂堂司令部连个喝水的杯子都不预备,就该把你们都拉出去,一枪一个毙了。”
卫兵们都吓得身子一缩。
邓振铨还真错怪了手下的卫兵们,他身为吴淞要塞司令,整日做着逃跑的准备,下面人亦是心有惶惶毫无战意,更别说伺候他端茶递水了。
索性拿了把椅子,恶狠狠道:“踢倒椅子为号!都散了,去准备吧。”
几个卫兵这才一哄而散。
邓振铨还是紧张了一把,他听说这帮五十七师的人在城内打的挺惨,打红眼没准就不要命了。等对方军官一进屋,他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一名膀大腰圆的上校军官带着两个卫兵大喇喇走了进来,没等邓振铨说话,那上校却先发话了,并且所说内容让其顿觉好笑。
“我是五十七师第九团团长于三和,奉命接管吴淞要塞,你们配合一下吧。”于三和表情淡然,仿佛这是一件不值一提的事。
“哈——哈——”
邓振铨怪笑两声,见过猖狂的,还没见过这么猖狂的,凭三个人就像让爷们乖乖就范,也未免太天真了。
“于团长这是和长官说话的态度吗?这么不懂规矩,我就替你们李师长管教管教!”
说罢,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椅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