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雄的民国-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司令是你说见就能见的吗?赶紧退回去,不然就不客气了!”
    吴孝良想缓和气氛,无奈卫戍司令部的人一个个都跟吃了火药一样,只要他的人稍微靠近一点便一副剑拔弩张,如临大敌的摸样。无可奈何之下,只好令五十七师退后十里地,驻扎待命。
    吴孝良必须在大部队陆续抵达之前,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他心现在有个大大的疑问,就是蒋正为何不给他回电,按照以往的经验,他的电报老蒋都是要多快便有多快的回,而且所提要求五一不超额满足,可这次却极为反常,竟然从始至终没有只言片语的回电。蒋正究竟作何打算?
    吴孝良早就知道京沪地区空虚,一旦和日本陆军打起来,与冯玉祥纠缠在湖北的主力是万万不能抽调回来的,否则湖北战局就有功亏一篑的危险。按说,在这种形势下,他带来的人马对蒋正是及时雨才对,可老蒋似乎并不热心,似乎还极为冷淡,甚至是戒心实足。不过,吴孝良此刻也顾不得揣测这背后的原因,当务之急有二,第一必须与京沪卫戍司令陈铭舒取得联系并达成谅解。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要亲自去面见蒋正,陈情厉害,以期得到央政府的支持,名正言顺的去淞沪战场抗日。
    ……
    “什么?已经到了浦口?吴维这是要造反,要搞兵谏吗?”
    蒋正很愤怒,他最恨别人有事瞒着他,京沪地区的确兵力不足,如果吴维事先向他请示,他自问会同意山东方面的驰援请求。但像如今这般,不声不响的就将军队开到南京城下,这个吴维到底有没有将他放在眼里?
    “敬之你说说,该如何处置这个吴维?”
    蒋正身侧是一名颇为英武的上将,此人正是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军总参谋长何应钦。
    “总司令,依卑职所见,万不可允许其渡江南下。目下南京空虚,万一此人有个歹心,咱们未必有招架之功啊。”
    “哦?那该如何?”
    何应钦心道,话点一半即可,他太了解老蒋的性子,此人生性多疑,自己这番话必然引起他对吴孝良的疑虑,何必再多言,挺胸于是肃然道:
    “全凭总司令做主!”
    蒋正十分满意何应钦在自己面前这副恭顺的做派,略有得意的点点头,可心却因为该如何处置吴孝良涌起阵阵烦恼。侍从又急吼吼进门,老蒋心道肯定又不是好消息。
    “据前线所报,日军第二十四旅团、第九师团在上海登陆……”

第419章 面见总司令
    听到日本增兵的消息,蒋正大感头疼,抬头见到何应钦还直挺挺的站在身边,心里一阵腻歪,这何敬之在国民党改组之初对自己的确是恭顺的紧,但自打北伐成功,迁都南京以后,已经逐渐的阳奉阴违,大不如从前听话。
    “敬之啊,没别的事就先回去,让我一个人静静。”
    何应钦面无表情的点头告辞,蒋正将整个身体陷入松软的沙发,他要好好筹谋筹谋眼前的局势。
    “吴维啊吴维,倒要看看你所来为何……”
    浦口以北十里,五十七师临时指挥部内众人皆是一脸的迷茫,原本南下抗日,为国而战,但是却被总司令挡在江北,这算怎么一回事?一筹莫展间,突然有卫兵进屋报告。
    “总司令派人来了,要请吴主席过江赴南京一晤!”
    “人呢?快请进来。”李泽军听了眼前一亮。
    那卫兵却道:“来人留下关防印信便走了。”
    “这算什么意思?”李泽军的喜悦瞬间被冰冻,心头涌起一阵寒意。
    吴孝良与李泽军不同,长吐一口气,他就怕见不到蒋正,不能了解老蒋的真实意图,更主要的是他想说服这位从来力主攘外必先安内的国家元首。
    “准备一下吧,我准备亲自去南京面见蒋总司令。”
    李泽军对此心有疑虑,从到浦口下车开始,这里所有人都无一例外的他们抱有不同程度的敌意,他担心吴孝良此去会有危险。
    “贸然前去恐怕不妥,不如……”
    吴孝良挥手打断了李泽军,“十有**都是误会,次去断不会有危险,你们放心等我便是。”
    以他对前世老蒋的了解,此人索然多疑成性,但还没到残忍弑杀的程度,何况自自己执掌山东以来双方都是极尽示好,即便因为自己的擅自行动而与自己心生嫌隙,也达不到诱捕的程度。
    吴孝良抵达南京蒋正官邸之时,他正在院子里闲坐,眼前这个高大清瘦的年男人眉头紧锁,见到吴孝良被侍从引了进来,先是脸上露出惊讶的深色,随即又指了指身边的另一把藤椅。
    “坐吧,一路上辛苦了。”
    吴孝良见蒋正一副不咸不淡的表情,哪里肯去坐,挺身敬了军礼道:“卑职听闻日军增兵上海威胁京沪,特地带了山东精锐来听从总司令调遣。”
    蒋正眉头一挑,阴测测道“维倒是有心,不过这京沪重地不比他省,还是要事前请示才好啊……”
    吴孝良心道,我如何没请示过你,电报一连发了三封,等了三天,你却连一封都没回,现在竟责怪山东军没有请示,便擅自南下,他当然不能默然认了。
    “卑职在南下之前曾连发三封电报,总司令可曾看到?”
    “三封电报?”蒋正疑惑的看着吴孝良,别说三封,便是一封也没有啊,他心里突然咯噔一下,招手唤侍从过来。
    “去机要室查查,这几日有没有山东的电报。”
    不多时,侍从手拿着一份夹回来,打开厚挺的封皮,抽出三张递给蒋正。
    “总司令,的确有三封电报。”
    蒋正接过电报,前后一看竟然与吴孝良所说丝毫不差,心头腾地火起,但却被他生生压了下去。蒋正内心冰火交战,面上却丝毫看不出变色,紧绷的脸竟露舒展开,露出了笑容。
    “侍从粗心,险些误了大事,维别站着了,快坐,快坐。”随即又对侍从道:“上茶。”
    吴孝良这才不再客气,在藤椅上正襟危坐,屁股也只贴了一个边。
    等侍从将茶沏好,蒋正才道:“维那,非是央避战,现在要以大局为重,国目下国力经不起与日本一战。不过,上海战事已经避无可避,这一仗肯定要打,该怎么打,说说你的看法吧。”
    蒋正心疑忌稍去,这才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位年轻的上将。个子不高,方脸剑眉,隐隐透着几分书卷气,倒是典型的北人南相。
    吴孝良挺直身子,肃容道:“孝良率所部为总司令马首是瞻,愿与日寇死战,以彰国抗日之决心。”
    他一番话用足了力气,说的竟是慷慨激昂,连一旁的侍从都受了感染,顿觉热血沸腾。蒋正亦是赞赏不已,一连说了三个好。
    “好,好,好!吾辈有维这等志士,何谈国不能强大!”
    吴孝良则继续肃容道:“总司令明鉴,日军之所以敢屡犯国,为的就是国软弱可欺,如果咱们不拿出点强硬态度来,恐怕上海之后,更要得寸进尺。”
    蒋正暗自点头,他也认为吴孝良所言有理,只是与日本硬碰硬,他拿什么来打?各大军阀的军队能指望吗?到头来还不是要落在央军头上,央军打没了他又拿什么去抗衡国内军阀?这些是他不能明着和吴孝良说的。不过,看他如此积极请战,让他率部与日本一战也未尝不可,既能消耗其极具膨胀的实力,还能在不调动央军主力的情况下抗击日军增加南京央政府的威信,何乐而不为呢!
    “维真国之勇士也,只怕你的军队新兵居多,顶不住训练有素的日军,而徒增伤亡。”
    吴孝良听蒋正如此说,顿觉有门于是起身道:“国家有难,安敢计较生死!”
    蒋正拍手赞道:“好,我蒋正没看走眼,有什么困难只管跟我提。”
    然后一转连又对侍从道:“今后维的电报一律优先报我,一律优先处理。”
    吴孝良喜出望外,没想到原本甚为棘手的事情竟如此顺利的出现转机,蒋正又是一番深切的叮嘱之后才令吴孝良退下。
    看着吴孝良消失在门外,蒋正自语道:“吴维一介匹夫而已,有勇少谋不足为惧!”
    他更担心的是何应钦,吴孝良的电报莫名其妙被压下,定然有他在背后出力,树欲静而风不止啊,这个何敬之哪都好就是私心太重,他未必是存了反对自己的心思,可一定是吴孝良那莽夫碍了他的道。

第420章 敌忾同仇
    排除了吴孝良别有用心的可能性后,蒋正开始考虑如何使用这支具有不弱战斗力的军队,由这样一支政治目的不强的军队填充京沪地区的军事防卫再合适不过。日本人进攻上海的对策,此前他更倾向于何应钦的意见,以打促合,那是因为兵力捉襟见肘。如今有了吴孝良的数万人马蒋正又有了新的主意,“一面预备交涉,一面积极抵抗”!
    由于国民政府忙于内战,上海驻军仅有一个乙种师,守备力量严重不足,蒋正深知这些防备力量并不足以正面抗衡日本人,所以之前更倾向与何应钦的促合政策,可以牺牲一定的利益只要将战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就算成功。但手多了吴孝良的军队后,他觉得国民政府的筹码多了,完全可以先打一打,在说何谈的事,况且美英也不会坐视上海局势糜烂,必然要出面调停,先打几个胜仗,谈判时也有讨价还价的底气。
    浦口,大雨已停,天空乌云尽散,露出了久违的太阳,杨效欧的第二军刚下火车便被安排与李泽军的五十七师一并准备渡江。由于运力问题,装甲旅还在津浦路上,但此时却等不得人马到齐了再出动,据前线消息,日军再次大举增兵,晚一刻上海便多了一分陷落的危险。
    同日,为统摄抗日军事,国民党在央特别会议上一致通过决议,正式恢复设置军事委员会。会议当场发布声明:军事委员会之设立,其目的在捍御外侮,整理军事,俟抗日军事终了,即撤销之。此举并不多余,军事委员会权力极大,这个国家最高军事机关职掌包括国防绥靖之统率事宜、军事章制、军事教育方针之最高决定、军费支配、军事重要补充之最高审核、军事建设、军队编遣之最高决定、将及**任免少将以上任免之审核。
    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变相的军事独裁,因为这个军事委员会完全不受官政府的约束,所有军政财权均握于委员会之手。这次特别会议议程极短,只有一天,但却通过了多项足以改变未来国之命运的决议。
    首先,特别会议呼吁国内和解,结束混战,同心抗日,并一致推选蒋正为委员长,同时推定蒋正、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李宗仁、陈铭枢、李烈钧、陈济棠、吴孝良为军事委员会委员。
    李泽军对此极为兴奋,这次南下显然收获颇丰,吴孝良被推选为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委员,一跃而由地方省主席而成为央大员,这绝对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更主要的是吴孝良这次选择站队的行动显然是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已经提前支取了红利,但他仍旧对蒋正心存疑虑,认为老蒋抛出的高职位有陷阱之嫌。
    “蒋委员长还真是大方呢,一共九个委员咱们主席就占了其之一,啧啧……依我看他这是准备让咱们顶上去,和日本人硬碰硬才许了这么大的好处。”
    第二军军长杨效欧和李泽军抱有同样的看法,蒋正绝对有拿山东军去当炮灰的打算,他更担心吴孝良又拿了他的部队去给自家山东嫡系去当炮灰,是以极力反对山东军在这种情况下孤身进入上海。
    “以五十七师和第二军的实力恐怕还不足以遏制日本人的攻势,应该提请蒋委员长增派央军回防才是正理。”
    吴孝良岂能看不出杨效欧打的算盘,但他还真没打算送杨效欧的部队前去当炮灰,对于杨效欧第二军的战斗力他实在不抱太大希望,打硬仗还是得靠自己的嫡系,只可惜十七师要防御冯玉祥和阎锡山在河南的军队,否则两个师全部拉到上海,他自问还是能有一战之力的。
    部队全部渡过长江已经是第二天傍晚,蒋正临时决定要在南京玄武门前检阅赶赴抗日前线的士兵们以激励士气,所以吴孝良从五十七师和第二军挑选了最精锐的两个旅,特地赶赴玄武门。
    蒋正早早就一身特级上将戎装的等候在了现场,两个旅的士兵在吴孝良亲自带领下雄赳赳而过,他远远见了军容风貌不禁为之一叹,“维真乃治军之干才也。”
    须臾功夫军队已经排成了整齐的方阵,等候蒋委员长训话,吴孝良提气高声喊道:“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吴孝良带五十七师并第二军向领袖报道,聆听训示。”在蒋正面前吴孝良一向都将姿态放的极低,这次也不例外。
    蒋正看眼前士兵们趾高气昂,心一阵激昂,这才是他心目真正的国民革命军。
    “当此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全体将士不避危亡,淬厉奋发,敌忾同仇,枕戈待命,以救危亡,实乃国家民族之大幸也。我蒋正愿与诸将士誓同生死,以尽天职。”
    在场的五十七师与第二军战士们完全没料到,印象极为不堪的蒋正竟然一力主战,骤然间,蒋正作为领袖在士兵们眼变得无比光辉高大。
    也在一时之间,场上士气如虹,口号之声竟响彻南京。
    当天一早,吴孝良已经得到消息,为表抗日之决心,以及避免与日军签订城下之盟,国民政府已经决定临时迁都洛阳,并发布《迁都洛阳宣言》,表示绝不屈服,即日起将国民政府部门迁往洛阳,但军委会和外交部留驻南京,同时命令前方军队由军政部长何应钦和参谋总长朱培德共同指挥。
    同时,通电全国发起救国家民族于危亡的号召,全国各地人心士气,均为之大振。
    蒋正的一系列举措看的吴孝良心惊讶不已,按照他前世百度来的说法,老蒋应该是走投降路线的,怎的却如此强硬?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到来改变了老蒋的策略与主张吗?
    吴孝良接受蒋正检阅之后立即带部队东进驰援上海前线。临出南京前,蒋正侍从人员送来了一张老蒋的亲笔字条,吴孝良摊开来,只见上面一行字炯劲有力:维吾弟,此番沪上作战,务希奋勇自强,以保荣誉。

第421章 吴淞初战
    黎明时分,吴孝良率五十七师为前锋部队抵达上海近郊,战斗打打停停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守卫上海的第六十四师节节败退,一路由北四川路、虬江路败退,于淞沪铁路组织起防线才算勉励支撑住战局。不过随着日军的增兵,六十四师面临着全线崩溃的危险。
    红日染红了半边天,也染红了上海的街头巷尾,五十七师快延淞沪铁路向真如前进,那里是吴孝良定下的指挥部地点。头顶上飞机轰鸣掠过,远处炮声隆隆,火光交织浓烟直透云霄。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威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矜。一呼同志於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激昂雄壮的歌声在上海北郊的街头巷尾飘荡,成双列纵队的步兵迈着大步飞的前行,所过之处,地面被踏的砰砰直响。上海市民对于这样一支士气高昂,唱着歌开进上海的军队充满了好奇。
    随之是轰鸣的马达突突之声,市民们趴在门缝上瞧着稀奇,高大厚实的坦克车碾过,两条车辙如刻在马路上一般被甩在身后。装甲旅虽然没有一同与五十七师赶赴战场,但吴孝良觉得巷战之坦克还是能派上大用场的,这个时代几乎还没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