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枭雄的民国-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听辕门外面似山呼海啸一般吼起。
“阿穆撒那开门,多尔济兄弟来了!阿穆撒那开门,多尔济兄弟来了!”
一遍两遍三遍,阿穆撒那如梦方醒立刻大声呼喝。
“开门,快开门,放援军进来……”
话音未落,几声巨响后两扇大门已经被步兵炮炸了个稀巴烂,绥东军如潮水一般涌进了昆都林营地,昆都林部本就没剩下多少男丁,所以叛乱士兵的规模在绥东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多数人见到大势已去便扔下武器跪倒地上,大声的喊着投降,只有发动叛乱的一个佐领自知难逃死路将枪对准了太阳穴准备给自己来一个痛快的,谁知突觉拿枪的手腕一阵钻心剧痛,手枪再也拿不稳落在地上,然后便是几个如狼似虎的士兵将之踢倒,按在地上,三下两下就捆了起来。
一次本来可以成功的叛乱,在绥东军吴孝良的干涉下,不到半个小时就被彻底平定。
阿穆撒那从老敖嘎手接过父亲头颅,再也忍不住心的愤懑与悲伤,伏在地上放声痛哭起来,多尔济刚要上前去劝解宽慰一番,却被吴孝良伸手拦住。
“让他哭一哭,发泄出来就好了。”
多尔济点头不再上前,只是默默的看着,这位与自己同龄,遭遇几尽相同的人。待哭声歇罢,才上前扶起他,宽慰道:
“死者已矣,我们却不能自暴自弃,报仇自强是我们逃不开的宿命!”
阿穆撒那惭愧的点头,此刻感情的闸门彻底放开后,憋在心底的屈辱与愤怒终于喷涌而出,他既发誓要为父汗报仇,又为自己此前的怯懦胆小而感到羞愧,无地自容。
昆都林原本就是车臣汗部二十三旗最具实力的旗之一,朋楚克对其血腥屠戮,一则是昆都林台吉是老汗的忠实拥护者,不杀便是养虎遗患。二则,各部蠢蠢欲动,人心不稳,以血腥手段压制住昆都林,杀鸡儆猴,对首鼠两端摇摆不定的部族给以震慑,使之不敢反对汗庭。
原本,朋楚克已经成功了,处置昆都林台吉之后,不但各部族,就连他的亲生儿子,都不敢为其收尸,任凭他的头颅挂在高干上任凭风吹日晒,如此情境吓得原本反对朋楚克的几个台吉噤若寒蝉,立刻进表归顺,再不敢发出反对之声,表面上车臣汗部风平浪静,其实,它就似一口大油锅,已经烧的滚热冒烟。
这几日,昆都林部突然派出了几十名使者分赴各地,传达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消息。而这个消息便如一勺冷水破进了早已滚烫的热油锅内,顿时激起油花朵朵,原本被强行压制住的不满,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草原上开始风传,多尔济从汉人那里借了大军十万,已经开到昆都林,前一阵哥萨克便惨败在那些汉人军队手,据说他们还歼灭了一个旅团的日本人。
草原上的风向一日数变,弄的各旗台吉很多都跟不上思路。
公历十一月一日,多尔济在昆都林正是继任车臣汗,车臣汗部二十三旗,有七个旗的台吉亲自前来拜见,还有十一个旗的台吉虽然没有亲自前来拜见,却是派来了使者恭贺。
消息传到朋楚克耳,令他愤怒无比,但是愤怒很快就被另一种情绪所取代,那就是恐惧。由于事态已经逐渐平息,所以日军旅团早离开了汗庭,向西往库伦开去。朋楚克顿觉压力倍增,他领教过**阀的厉害,自认为不是他们的对手,虽然在日本人的帮助下成立了禁卫旅,但那是糊弄蒙古人的,在外人面前他却毫无底气可言。
“这可如何是好?”
一时间之间他有些着慌,想起自己此前以雷霆手段处置的几个台吉,竟不寒而栗。他手下的禁卫旅长情急之下出了一个主意,“不如与那多尔济小子裂土而治,我们不去打他,他也别来打我们。”
朋楚克毕竟是在草原上纵横大半辈子的人物,虽然一时间着了慌却还没到,举止失措的程度。斥道:
“糊涂,他多尔济与我有杀父之仇,如何能善罢甘休?裂土而治,更是痴人说梦,他们有汉人帮忙,怕是一统草原的野心都要有了呢!”
思来想去,朋楚克最终还是决定向日本人求援,打发了数骑轻骑向西急追而去,临走时千叮万嘱,无论如何,一定要以最快的度将这些日本老爷们追回来。
第238章 朋楚克的无奈
派去送信的轻骑带回的消息让朋楚克一阵沮丧,日军旅团长明确表示,既定的军事计划不能改变,否则便功亏一篑。让他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阻止蒙古人的反扑。
日军旅团长想当然的认为,那些国人应该是北洋军阀的残部,他打心眼里就瞧不起这些支那人,在他看来由自己最新扶植其起的车臣汗部禁卫旅就足够对付支那人了。现在帝国皇军的首要目标是库伦,夺取了库伦就等于把住了整个扎萨克外蒙古的脉搏,如此一来也可以一雪在西伯利亚败绩的前耻。
朋楚克在得到日军不会掉头的确切消息后,立刻向各旗发出了汗庭令,召集各旗精锐勇士,前往汗庭御敌。于是,又有数十骑轻骑奔出汗庭,他们怀揣着朋楚克要求尽起勇士的召集令,马不停蹄向四面八方而去。
如果召集令是在多尔济称汗之前,恐怕他一声令下没有人敢于拒绝。但是,如今车臣汗部的形势风云变幻多尔济携汉人威势强势回归,那些忠于老汗的台吉们都或明或暗的向他提供帮助,原本就持观望态度的更加不敢轻下赌注,只有与朋楚克息息相关早就绑在一起的几个旗毫不犹豫的答应出兵。
等到召集期限的最后一天,各旗所出之兵竟然不足一千之数。朋楚克顿感世态炎凉,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风头无两的日子就这么过去了,到现在虽然还没达到众叛亲离的程度,但是他明白自己在车臣汗部再也不能说一不二了。
经过讨论,朋楚克接受了禁卫旅长的建议,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于是他将各旗援兵组成了一个先锋团,率先杀奔昆都林,他的禁卫旅则紧随其后,缓缓跟进。并且,他亲自出马,跟随部队亲征,如此一来士气可以得到极大的鼓舞,在汉人面前未必就没有一战之力。
昆都林营地几日之间变化却是天差地别,由最初的一片死寂,但现在各旗使者的络绎不绝。阿穆撒那继承其父的台吉之位,宣誓效忠车臣汗部的新汗多尔济。随着声势的日渐壮大,期望多尔济战胜朋楚克的各旗台吉们纷纷派出了最精锐的勇士,原本吴孝良是不打算这些台吉们出兵的。
“……旗下勇士奉台吉之命,前来多尔济汗马前效力……”
“我等是……旗下,奉令来听后多尔济汗调遣……”
各台吉则争先恐后的派了兵来,虽然不多却是一种明确支持的表态,对于多尔济汗位的合法性来讲,意义深远。
不过从军事角度出发,在这种局势不明的情况下,人多不一定是好事,由于这些骑兵们来自四面八方且互不统属,就很难在战场上协调一致,如果出现疏忽很容易局面便功亏一篑。但是,那些台吉们实在被朋楚克欺负的狠了,生怕万一多尔济失败了,在将怒火洒在他们这些本就不是其嫡系的人马身上,所以竟然少有的旗帜鲜明的支持这位年轻的新汗,反对其昨日还毕恭毕敬的朋楚克汗。
如此一来二去,多尔济在声势上几乎已经可以和朋楚克分庭抗礼了。但是他也有着自身的不足,他之所以敢打出讨伐叛贼的旗号,究其原因是有绥东军为其撑腰,否则以各旗骑兵组成的联军则肯定不会是朋楚克禁卫旅的对手。
朋楚克的谈判使者在两军遭遇之前便来到了绥东军,在向吴孝良表示了尊敬之后,又商议起了他投降的待遇,原本吴孝良是做好了其誓死抵抗的准备的,现在这些整编者,如此快的转变风向,是他始料不及的。尽管如此,吴孝良仍旧力主对政变者强硬到弟。作为一个汉人不该过多的干涉他们处理内部事宜。
而且,现在的车臣汗是多尔济,为了不喧宾夺主,吴孝良命令所有绥东军军官,一定要低调行事,任何决定都要在蒙古人既定的框框之内进行。同时,为了避免相当多的基层军官们不了解他的政策,特意召集大家开了一个通气会,大体意思便是绥东军从此刻开始,只对军事任务负责,其余事宜饥饿由蒙古本地人决策。
事实证明,这次通气会是绝对有必要召开的,由于连续在蒙古草原上击败日军以及俄军,很多人的骄傲情绪已经前所未有的膨胀到了几点。除了绥东军长官的命令,他们几乎不会在乎任何人的指令,因此已经出现了数次由个人行为引起的小摩擦。这种情况使得吴孝良不得不亲自出面调停,以免引起双方不必要的误会。
除此之外,朋楚克派来的几波使者,虽然是打着谈判投降的幌子,但是吴孝良仍旧判断此人不经一战惨败是不会轻言投降的,否则哪里还有必要搞御驾亲征这一套?他肯定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角色,至少多尔济单枪匹马是应付不来的。
朋楚克在一开始派来投降谈判使者,其目的就是扰乱视线放出烟幕弹,他想给多尔济以及站在他身后给予支持的汉人们放出一个信号,他朋楚克的求战意志并不坚定,对方必然放松警惕,到时候他的大军突然而至,胜算则会多了几分。如果对方相信其投降的诚意,到时候仍旧可以突做偷袭,则计划实施的更是完美无比。
岂料,投降的提议竟然被强硬拒绝,那些汉人甚至明确表态,他朋楚克和多尔济的矛盾已经到了不经一战则难以彻底解决的程度。
“绥东军希望草原上早日恢复往昔的平静,我们期待硝烟散尽,但绝不会避战,也不会给予卖国求荣者苟延残喘的机会。”
朋楚克听着使者带回来的汉人将军原话,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阵阵发烧,卖国求荣骂的便明显是他。为了能够夺取车臣汗部的领导权,他的确出卖了很多蒙古人的利益,但他始终认为,那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旦达成了目的,他便会翻脸不认账。可惜,日本人如何能给他会?在帮助其组建禁卫旅的时候,在各级单位内插入了大量的日籍军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可以左右朋楚克对这只部队的指挥了。
汉人将军就曾在其使者前揭穿了他的部队已经彻底沦为日本人的走狗的事实。
“这些汉人真是狡猾的狐狸,看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呢!”
朋楚克突然心念转动,一个大胆的计划产生了。
第239章 诈降
“诈降!”
朋楚克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将这两个字说了出来,禁卫旅长被惊得目瞪口呆,他可没想到一贯保守的朋楚克汗居然也敢兵行险招,连忙问计。
“我们诈降又该如何做?里应外合还是……”
禁卫旅长将心的若干种假设一一列举出来。朋楚克摇摇头,似乎对这个下属没有充分领会自己的意图感到不满,“汉人有句话说的好,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我们诈降首先要干的就是射马,擒王!”
“我主英明!”
禁卫旅长为朋楚克大胆的计划所折服,由衷的赞叹并习惯性的拍上一记马屁。朋楚克对这个下属的马匹十分受用,笑着点点头。
“好了,马上安排人……不;你亲自去,亲自去向那些汉人以及汉人的走狗多尔济表明心迹!”
“表明心迹?”
禁卫旅长一脸的迷茫,诈降就直接商讨投降事宜好了,为什么要表明心迹?朋楚克见这个禁卫旅长仍旧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骂道:“蠢货,当然是由你去诈降,我要投降,那些汉人和多尔济小崽子也能相信?他们现在恨不得扒我的皮,抽我的筋,喝我的血呢!”
朋楚克捎带着发了一通牢骚之后,又继续交代着他的计策。
“你去多尔济那小崽子面前,就说我对你刻薄寡恩,如今得了机会便要反正……你如此说,那些汉人和多尔济小贼肯定会深信不疑,你就可以在夜间,派出死士将他们的首脑们来个一打尽。一旦国将军和多尔济被刺身死的消息传播开去,那些军队也肯定会随之成为无头苍蝇,咱们再对其各个击破。”朋楚克所到奸计得逞时,咬牙切齿的干笑几声,又继续诉说着自己的幻想。
“到时候,曾经阳奉阴违与叛逆勾结的台吉们,都要绑到汗庭,明正典刑,其家人则全部充为奴隶,赏赐给有功将士。”
禁卫旅长被朋楚克汗勾画的美好未来所痴迷,他想到了白鲁台台吉那漂亮的女儿,到时一定要央求汗王将那附逆台吉的女儿弄来玩上几日。想到这里不禁浑身燥热难耐。一番准备后,他带着随从便直奔汉人军团方向而去。
只是在半路上遇到对方探子,被放翻在马下,绑至多尔济那小崽子跟前的过程完全出乎了他的想象。禁卫旅长带着人纵马疾驰的时候,枪响将其吓得赶忙拉缰绳,却没防备身体一个重心不稳被甩落在草地上,浑身都要摔的散了架子。原来是胯下大青马弹,倒地身亡。随从见其到地,则赶忙停下坐骑,去扶他起身。
等到禁卫旅长晕晕乎乎被随从搀扶了起来后,一根根黑洞洞的枪口指向了他们的脑袋,一群灰军装的士兵包围了上来。于是他们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做了俘虏。禁卫旅长有那么一瞬间甚至害怕,自己没等见到多尔济那小崽子便被这些斥候们,一枪一粒子弹被崩掉。索性,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他大声的叫喊着:“我是车臣汗部禁卫旅长,我是车臣汗部禁卫旅长,我要见多尔济汗王,有要事商量……”
听到他大声的喊出来意之后,斥候们不敢擅自做主,于是就将几个人押回军。禁卫旅长已经吓得是满头汗,见到这些人没有动杀机,暗暗侥幸,看来这些人相信了自己的话。
他哪知道这些灰军装的汉人士兵们根本听不懂他带着口音的蒙古话,一路上想着见到多尔济之后该如何诉说,才能取得他的信任,取得信任之后又该派那几个人去,才能一击致命。可是见到眼前这个架势之后,心立刻打起了小鼓,武器枪支都被收缴掉,就算到了他们的军营又该如何行刺?
管他呢,走一步看一步吧,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次不成,等我真拉了队伍来降,说不定还能一次掀了他们的老巢呢。灰军装的士兵将胡思乱想的禁卫旅长以及他的十几个随从押回了大营,关进由原木钉成的牢笼便不再理会他们,各自散去。
禁卫旅长初时还盼着有人来带他们去见多尔济,放心大胆的在木笼躺下,一阵睡意袭来,便合眼沉沉的睡去。最终,一阵阵寒意冻得他醒了过来,竟是天空飘起了细密的小雨加雪,湿冷的雨水夹着雪片打进没有遮挡的木笼,浑身已经湿个精透,北风一起冻的他睡意全无,蜷缩在笼角瑟瑟发抖。
他问几个亦是饥寒不堪的随从:“现在是什么时辰了?为何多尔济那小崽子不来见咱们?”
“属下不知……”
“旅长您睡着了以后,除来了一帮看热闹的人意外,就再没人来……”
“是啊,是啊,那多尔济小崽子,也太不给咱们旅长面子了,竟然这样羞辱咱们……”
随从们七嘴八舌,没一个人说的话有用,听的禁卫旅长不由得一阵心烦,喝道:“都给我闭嘴!”
众人见旅长发火,便马上都闭了嘴巴不再多话,生怕那句话万一惹怒了他,回去可没有好果子吃,这位旅长的狠辣手段,大家伙都是有目共睹的。几日前一个副官因为礼敬的不够标准,他训斥后,那个副官也不知道脑子哪根筋不对,竟然顶了几句嘴,最后当着所有士兵的面被生生砍了右手,自那以后禁卫旅长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