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3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的想法也动摇了,觉得有必要借助“南北战争”来缓解国内一触即发的矛盾,把分封的步子走得更稳一点,首先要确保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失,然后再伺机攫取更大的利益。
在第三天的中枢议事上,太傅公子宝鼎上奏,请秦王立储。隗状、公子腾、公子豹等大臣附议奏请。
上一次立储之议,秦王政蓄养阻扰,关东系和老秦贵族们都支持秦王政,这一次形势不一样了,秦王政竟然松口了,答应了宗室和外戚们的立储奏请。
秦王政这一答应,关东系和老秦贵族当然不敢公开反对,尤其是老秦贵族,立即意识到秦王政向武烈侯做出了重大妥协,那么,武烈侯又向秦王政做出了什么承诺?联想一下武烈侯拿出来的南北战争,不难估猜到秦王政和武烈侯要干什么了,那就是借助南北战争把功臣们及其所属军队调到北疆战场,然后利用战争来消耗军队,来削弱老秦人对军队的控制权,一旦功臣们被逐渐赶出军队,试想功臣们所控制的地方势力还拿什么来对抗中央?至于分封诸侯,更是想都不用想了。
不过南北战争受制于恶劣的战场条件,未来几年只能停留在准备阶段,功臣们还有足够的时间来控制和发展地方势力。
秦王政雷厉风行,既然答应了大臣们的奏请,也就马上下令,征召公子扶苏回京,准备立储大典。
公子扶苏镇戍山东,遥领燕南封国,他这一回京做储君,那么山东谁来镇戍?燕南封国由谁受领?
秦王政再一次做出妥协,答应了中枢的奏请,在山东临淄及其周边地区建封国,在两淮的寿春及其周边地区建封国。
以公子骧、公子昌为封君。
公子骧为齐侯,领山东封国。
公子昌为楚侯,领两淮封国。
武烈侯奏请,考虑到燕南、江南两地已经十分稳定,建议撤销燕南、江南封国。
秦王政一口答应,不顾大臣们的劝阻,断然决定撤销燕南、江南封国。
长沙侯公子高改为吴侯,领江东封国。江东现在还是楚国之地,公子高若要领封国,还要等到渡江作战之后,所以秦王政命令公子高马上赶赴江淮战场,随同大军渡江作战。
至此,大秦建五封国,五封国分别位于代北、山东、两淮、江东和岭南,其中代侯公子将闾在代北,齐侯公子骧在山东,楚侯公子昌在两淮,吴侯公子高在江东,岭南则由南海侯公子峤镇戍。
秦王政在这次博弈中以立扶苏为储赢得了宗室和楚系的支持,继而分化了贵族集团,破坏了贵族们在封国一事上的联合,最终秦王政虽然新建了山东和两淮两个封国,但撤销了燕南和江南两个封国,双方打了个平手。
这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就是武烈侯宝鼎。燕南封国和江南封国都在宝鼎的控制之下,宝鼎完全可以阻止秦王政撤销封国,把大秦的封国数量扩充到七个,把封国封君的资格进一步放宽,让功臣们控制更多的地方势力,迫使秦王政和咸阳宫在“分封”上做出更大的让步,但宝鼎没有阻止,而是坚决支持秦王政撤销了两个封国。
很显然,宝鼎是以撤销两个封国为条件,让秦王政在立储一事上做出了让步,而这个让步对大秦的未来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秦王政这一系列的决策都还停留在口头上,都还没有落到实处,无论是公子扶苏做大秦储君,还是新建封国或者撤销封国,都存在着巨大变数,只要其中的关键人物武烈侯公子宝鼎在妥协条件上做出改变,那么整个咸阳政局必将随之改变。
公卿大臣们十分清楚,武烈侯回京和秦王政的一系列决策,不过代表着这一轮博弈的结果,而这个结果能否最终变为现实,却决定于下一轮的博弈,而下一轮博弈的成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溥溥要在新年的正月出嫁。
新年前后,刁斗巷车马如龙,冠盖如云,而蓼园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咸阳各方势力的领袖人物借此机会,纷纷赶赴蓼园,与武烈侯进行“秘密谈判”。
怀德夫人在隗清的普通下,携带重礼赶到蓼园恭贺。
如果公子扶苏如愿以偿问鼎储君之位,那么怀德夫人就是大秦的王后,也就是说,假如一切顺利的话,这是怀德夫人最后一次以王夫人的身份驾临蓼园。
在蓼园的天香苑,怀德夫人向宝鼎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宝鼎兑现了当日他对华阳太后的诺言。他把公子扶苏推上了储君之位,他守护了熊氏外戚,在东南熊氏最为艰难之刻,他竟然以奇迹般的手段帮助东南熊氏再度崛起。可以这么说,假如没有此次的西南远征,没有东南熊氏在岭南的胜利,也就没有今日公子扶苏的储君之位。
东南熊氏在岭南的崛起和其未来的发展对大秦政局必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而这正是秦王政在立储一事上做出妥协的重要原因之一。
怀德夫人的感激之情发自内心,这一点宝鼎可以感受到,但他需要的不是怀德夫人的感激,而是楚系对他的支持。
“北部边疆的局势非常紧张。”宝鼎郑重说道,“以我的估计,南北战争很快会爆发,大秦军队出塞的时间越早,就越能在南北战争中占据优势,越早给中土赢得休养生息的时间。”宝鼎望着怀德夫人,十分严肃地说道,“中土现在的局势你应该清楚,我也不再赘述,我只想说一点,中土的休养生息直接关系到储君的未来。”
怀德夫人黛眉轻皱,与身侧的隗清悄悄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问道,“武烈侯需要什么?”
“以目前北疆的状况,最多支撑五年,也就是说,五年后,我大军即便不出塞,匈奴人也会打进来。”宝鼎说道,“所以,五年之内,不仅仅是直道要修筑完毕,更重要的是统一战争必须结束,中土必须稳下来,而中土的稳定才是我大秦赢得南北战争的关键所在。没有中土的稳定,我北疆镇戍军如何去征伐?”
“今年我们要打楚国,打楚国需要多少年?”宝鼎用力一挥手,“一到两年时间,这是极限,我大军必须在两年内拿下江东,吞灭楚国,完成统一战争。然后用三年时间修筑直道,为南北战争做好一切准备。”
怀德夫人听明白了。中央财政虽然濒临崩溃,但考虑到危机四伏的国内外局势,中枢不敢过度增赋加税以免引起国内局势的剧烈动荡,影响到即将开始的南北战争,所以宝鼎的意思是先打统一战争,然后进行直道修筑。
然而,目前的咸阳政局太过复杂,各方势力为了“分封”不遗余力地对抗中央,比如刚刚完成西南远征的岭南,就强烈要求穿过东越和闽越盘驻之地,北上杀进江东,以抢占地盘和掠夺财富。
岭南就像北疆一样,距离咸阳太远,中央对他们的约束力基本等于零,只能靠财赋来钳制,但假如岭南利用有限的钱粮北伐江东,最终必定逼得中央不得不加大财赋供给,以避免他们在北伐失败后再丢掉西南三郡,那中央损失的不仅仅是财赋,还包括中央的权威。
“告诉岭南,不要激怒咸阳宫,更不要试图挑衅中枢的权威。”
宝鼎目光凌厉,一字一句地说道。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秦王政还没有正式立扶苏为储,再说,即便立了,也可以废黜。东南熊氏不可能永远待在岭南那块鸟不拉屎的地方,他们若想返回咸阳,就只能指望扶苏,假如扶苏倒了,熊氏外戚不要说崛起了,恐怕连生存都异常艰难。
怀德夫人当然知道岭南那边的想法。公子峤是她的儿子,熊启、熊炽都是她的亲人,双方的联系非常紧密。事实上怀德夫人赞成岭南方面乘机北伐,毕竟岭南是蛮荒之地,熊氏若想早日返回京城,就必须到江东战场上抢功劳,只是怀德夫人没有想到,宝鼎竟然直接拿公子扶苏的未来来威胁她。
匈奴人当真那么厉害?北部边疆的局势当真那么紧张?南北战争不过是你拿来逼迫中央给北疆以财赋支持的借口而已,你真正的目的还不是打算壮大自身?你把北疆发展起来了,拥兵自重,目的何在?以我看你不是想割据,而是想谋国啊。你谋国,扶苏的未来又好得了?
怀德夫人在沉吟,宝鼎的脸色却是越来越冷峻。
他并没有失去对远征军的控制,章邯在江南,盖聂和荆轲在岭南,只要秦王政一声令下,章邯就可以断绝岭南的粮草供养,盖聂和荆轲也可以凭借手上的军队阻止远征军北伐江东,但如此一来,扶苏的储君之位就没了,秦王政绝不会容忍熊氏外戚背叛他,在他背后下黑手。
我历尽艰险才把扶苏推上储君之位,岂能让你们因为个人私利而破坏我的全盘谋划?
宝鼎轻轻敲击了一下案几,嘴角处露出一丝阴冷,“熊启是考烈王之子,假如负刍死了,他有资格继承楚国王位。”
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当即让怀德夫人骇然失色,隗清也是花容变色,不敢置信地望着宝鼎。
“熊氏是不是打算九族皆灭?”
宝鼎微微一笑,但那浅浅的笑容落在怀德夫人和隗清的眼中,却是格**森。宝鼎终究是一头吃人的老虎,激怒他等于自取灭亡。
第420章 中土最无耻的大盗贼
第420章 中土最无耻的大盗贼
怀德夫人高兴而来,败兴而去。
她本以为扶苏做了大秦储君后,熊氏外戚可以先从地方开始,缓慢而有步骤的重回权力中枢,这样扶苏继位之前,熊氏外戚基本上可以再度掌控楚系,等到扶苏登上王位,熊氏外戚就可以再度“杀回”咸阳了。
谁知宝鼎根本不给熊氏外戚重回咸阳的机会。宝鼎穷尽心血才把熊氏外戚赶出朝堂,由此才给扶苏问鼎储君铺平了道路,怎么可能在秦王政有生之年,让熊氏外戚再度出现在朝堂之上?
怀德夫人总是想借助熊氏外戚的力量给扶苏保驾护航,所以看到熊氏外戚在西南建功,马上就变得急不可耐了,而熊氏外戚更是不甘心被排除在统一后的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之外,所以同样急不可耐。权力常常让人迷失,甚至门g蔽心智,尤其像熊氏外戚这样曾经在历史上数度辉煌的豪门大族更是如此。
宝鼎对熊氏外戚的警告由隗清传递给隗状。
隗状掌控楚系容易吗?可谓千难万苦,如今他和武烈侯之间隔阂甚深,彼此间更无信任可言,而琴氏与蓼园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早已荡然无存,与蓼园巨商富贾们的合作也基本中止,这给琴氏带来了惊人的损失。与此同时,秦王政与以隗氏为首的新楚系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秦王政并没有给予新楚系最大的信任。
这时候熊氏外戚借助开辟西南之功试图卷土重来,对隗氏在楚系中的领导地位形成了致命的威胁。就在隗状焦虑不安的时候,武烈侯对熊氏外戚的警告让隗状不禁松了口气。
巴蜀人始终依靠楚系而存在,隗氏外戚若想取代熊氏外戚,奠定自己在大秦朝堂上第一豪门的地位,就必需依靠秦王政和扶苏父子的信任,而这对父子对熊氏外戚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这就导致隗氏若想实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借助秦王政的力量彻底击倒熊氏,然后给扶苏保驾护航,让隗氏在扶苏做君王的时代完全发展壮大起来,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楚系力量。
宝鼎对熊氏外戚的警告,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扶苏,也帮了隗氏的忙。
宝鼎会无缘无故地帮助隗氏?
隗状意识到,自己必须利用这次难得的契机,与武烈侯重建信任,即便无法重建信任,也要让琴氏重新进入蓼园,继而为双方搭建一个可以沟通的桥梁,建立一定的默契,有了这层默契,隗氏才能利用秦王政、宝鼎和扶苏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政治上趋利避害,最大程度地攫取利益。
隗状、隗清兄妹同至蓼园,少主琴珪和大匠琴唐跟随于后。
这些年武烈侯和隗状虽然交恶,两大势力一度势同水火,但琴氏始终进出蓼园,与武烈侯一家保持着密切的私人关系,甚至就在蓼园基本中止与琴氏的合作后,隗清也没有让政治势力之间的冲突影响到双方之间的私人感情。
隗清的这种鲜明个性,或多或少给武烈侯造成了一些触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双方再次合作的难度。
宾主言欢。席间除了闲话家常,主要是谈琴氏进入北疆修建冶铁和武器作坊的事。
北疆镇戍军的数量非常庞大,长城更是连贯东西,无论是常规武器、守城器械还是战车的需求量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所以宝鼎在北疆防御体系的构建中,把冶铁和武器作坊建设的重要性放到了等同于牧马苑建设的高度。
北疆假如可以就地冶铁和制造武器,受益的不仅仅是北疆防御,还可以推动北疆的发展,增加北疆的赋税收入,尤其重要的是,它为秦军出塞作战、开疆拓土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然而,这一类作坊的建设不但牵涉到了国祚安危,还涉及到技术、原材料和工匠等诸多难题,中央在政策上更是有着严格的限制。
目前少府治辖的官营作坊因为在冶铁和武器制造的技术和产量上都存在严重不足,再加上这其中牵扯到朝堂各方势力的直接利益,所以依旧允许琴氏、墨家、乌氏三家私营冶铁和武器制造。
乌氏这几年已经取代琴氏,成为中土第一巨贾。乌氏过去牧马,但随着武烈侯的崛起和在统一战场上的所向披靡,乌氏以蓼园为后盾,与墨家共享技术,又与关东巨贾卓氏、张氏、猗顿氏、白氏、孔氏、郭氏和端木氏密切合作,成为一个兼营盐、铁、马等众多工商领域的超级大巨贾。
乌氏倮当年对宝鼎母子的“投资”获得了堪称“神迹”般的回报,如今乌氏倮因为对大秦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被秦王政特封为伦侯爵,在义渠族中更是等同于部落王,享受着和大秦封君一样的待遇,可谓名利双收。
但私营冶铁和制造武器,对大秦来说始终是个隐患,所以当统一战争进入到尾声,而中央财政行将崩溃之际,没有在这一块获得直接利益的贵族们就急不可耐地拿出了改革措施,建议中央马上修改律法,把所有关系到国祚安危而又能给中央带来财政收入的私营工商领域统统改为“国有官营”。
这一措施得到了秦王政的赞许,左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治粟内史冯去疾、少府王戊和廷尉卿李斯等中枢大臣们也是一致赞同,但因为此策一旦实施,目标就是以武烈侯为首的宗室贵族和以隗氏为首的外戚贵族,所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至今还停留在讨论阶段。
宝鼎选择的双方合作的切入点非常好。
宗室和外戚始终是王国的大贵族,是统治阶层的高端所在,掌控着王国最多最大的权力和财富,这个以宗法和血缘组成的豪门贵族集团与以军功、文学而逐渐崛起的集中了豪门和寒门的贵族集团在利益上始终存着着鸡烈的冲突。
宝鼎先是以“立储”把符合自身利益的宗室和外戚贵族拉到了一起,然后又以工商制度改革为切入点,重建了与以隗氏为首的楚系集团之间的合作。
宝鼎早在很多年前就曾说过,大秦在“法治”基础上的“中央集权”体现在工商制度上就是“国有官营”,而这一制度在短期内对中央财政来说的确有好处,但在长期内,它将制约和打击工商业,阻碍工商业的发展,最终损害的不仅仅是中央财政收入,还阻碍了王国的发展,严重制约着国力的提高。
咸阳宫的发展理念是国强,然后则民富,而对当前的既得利益集团也就是贵族们来说,则主张民富,然后则国强。这两种发展理念体现在国策上都是“与民休养”,但实际执行的结果却截然不同,比如在工商业领域,一个就是坚持国有官营,一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