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邯郸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李牧,正是因为李牧对国祚极其重要,然而,现在邯郸陷入了两难之境,杀李牧则赵国岌岌可危,不杀李牧则赵国可能被这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彻底摧毁。

郭奉不再去想这些令人绝望的事,主动向武烈侯提出商贸合作的恳求。

前面这番话就是郭氏向武烈侯示好,以赵国当前的决策来换取未来郭氏的生存。现今赵国的决策其实谈不上绝密,中土诸侯国随便分析一下都能估猜个大概。赵国时运不济,天时地利人和样样欠缺,奄奄一息了,郭氏为了生存,也只有选择在此刻出卖王国机密,不但可以卖个好价钱,还能让武烈侯提前做好对策。假如武烈侯策略得当,搞得不好还能误打误撞阴差阳错,有效缓解一下灾难给赵国造成的巨大伤害。

郭氏在赵国没有倾覆之前,打算把家族的财富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而当前中土最安全的地方无疑就是秦齐楚三国,但秦国实力最为强大,而秦国的武烈侯有天纵之才,攀附在蓼园的巨贾都在短短时间内获得了惊人的财富,所以郭氏急切希望进入蓼园,得到蓼园的庇护。

对于他们这些大世家大巨贾来说,逐利是他们世世代代的生存之道,哪里有利可图,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至于忠诚、节操等等,在他们的世界里永远屈从于利益。这是一个利益至上的时代,利益是基础,有了利益再谈忠诚和节操。

武烈侯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他现在需要巨贾和巨贾们的财富做改变历史的大事,虽然谈不上来者不拒,但像郭氏这样的中土顶尖巨贾,蓼园还是热烈欢迎。当然,接纳他们的时机非常重要,比如郭氏,这时候接纳他,郭氏几乎无条件顺从,这可以让蓼园迅速将其融为一体。

郭奉心情复杂地告辞离去,而武烈侯的心情更为恶劣,因为在随后中原军政官长的议事中,面对几乎可以断定要出现的难民大潮,终于有人忍不住指责武烈侯去年救助代北之举是个大大的失策。

紧接着,秦王政十万火急来信。秦王政在信中大发雷霆,怒斥武烈侯因为去年策略的失误导致今年中原陷入了空前危机。

对于秦王政来说,秦国需要的是胜利,是更大的疆域,是统一大业,而不是所谓的仁义虚名。虚名终究是浮云,只有丰功伟业才能名垂千史。武烈侯太幼稚,竟然以举国之力帮助敌国救灾。秦王政对武烈侯的“疯狂”可以容忍一次,但绝不能容忍第二次。

宝鼎急忙回书。此次名为天灾,实为**。无论是受灾的赵国还是环伺一侧的齐楚两国,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转嫁灾难。这不以秦国的意志为转移,这场灾难的发生地点虽然在河北,但最终受到致命伤害的却是中原,而最终承担灾难后果的是秦国。

目前秦国有两条路,一是救助中原,无视河北。此策因为对灾难的后果严重准备不足,中原可能得而复失。一是未雨绸缪,集举国之力做好应对灾难大爆发的准备,从而力保中原,把这场灾难对中原、对秦国的伤害降到最低。只要中原不失,则统一大业不会受损。

宝鼎写好书信,让赵高、唐仰、司马昌等人仔细斟酌修改,力求把意思说透,说清楚。

赵高看了两遍,作了几处改动后,忽然颓然叹气,把手上的笔放了下来。(文-人-书-屋-W-R-S-H-U)

宝鼎皱眉问道,“有什么疑问?”

赵高恭敬躬身,“请恕下官言语不敬。”

宝鼎摇摇手,笑道,“自家人讲话,何来许多忌讳?但讲无妨。”

“武烈侯依旧认为去年救助代北并不是策略上的错误?”

“当然。”宝鼎说道,“如果去年不是先行救助代北,与李牧达成妥协,我大军如何得以迅速进入注句要塞,继而迅速抢占雁门,并在代北牢牢站住脚?我大军进入代北之后,天下局势由此改变,大秦无论是对塞外的匈奴人还是对中土东方诸国,在布局上都取得了先机,占据了优势,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既然如此,武烈侯为什么不在信中对大王的指责进行辩解?在行辕的军政官长议事上不做解释?”

宝鼎冷笑,“有必要吗?我倒想看看咸阳和中原有多少人想假装糊涂,借助此次危机来对付我。我喜欢和对手在阳光下交战,不喜欢在阴暗里下黑手。”

赵高沉吟少许,问道,“武烈侯的对手包括大王吗?”

宝鼎迟疑不语。

唐仰和司马昌却是面显惊色,担心地看着赵高。

良久,宝鼎摇摇头。

赵高手指书信,“那么,武烈侯在信中必须进行辩解,让大王承认你去年的策略没有错误,否则你这封信没有任何作用。”

宝鼎无意解释,他前世的经历告诉他不要和领导辩解,领导说你错了那就错了,更何况这是去年的事,当务之急是解决现在的问题,何必在过去的事上纠缠不休?如果双方关系弄僵了反而坏事,但没想到赵高却提出了完全相反的意见。

宝鼎摇摇头,“先解决眼前的问题。”

“武烈侯了解大王吗?”赵高问道。

宝鼎再次摇头。他和秦王政接触时间有限,谈不上对秦王政有什么了解,很多时候,他都是依据历史上的秦王政来谋划对策。难道赵高了解秦王的禀性?或者他在宫中通过某种渠道在侧面对秦王的性格进行了了解?

宝鼎不再坚持,“你确定要解释?”

“一定要解释,要让大王认识到你的策略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失误过,这可以坚定他对你的信心。”

“好吧,做的隐蔽一点,口气委婉一点。”宝鼎接着问道,“还有其他疑问吗?”

“还有更重要的。”赵高说道,“武烈侯,你在这封书信里并没有拿出一个可以彻底解决这场危机的策略。你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缓解这场危机,并没有确实把握化解这场危机。”

“目前我们无法预测这场灾难到底有多大。”唐仰在一旁说道,“所以我们现在根本没办法拿出一个绝对可以解决危机的策略。”

“事实上就没有这样的策略。”赵高面无表情地说道,“武烈侯拿出的这个对策等于要调集大秦全部国力予以救助。此策看上去算是完美,即便灾难演变为我们所预测的最坏情况也应该可以支撑过去,但大王和中枢大臣们不会像我们一样以确保中原来制定解决之策,他们是从整个王国的利益来考虑,所以解决这场危机的策略必须首先符合大秦的整体利益。武烈侯的这个解决之策是否照顾到了大秦的整体利益?”

宝鼎和唐仰、司马昌互相看看,心里的自信急骤下降。

“此策最终还是为了维护大秦的整体利益。”司马昌说道。

赵高摇摇头,“以举国之力救敌国之灾,这也算照顾到了大秦的整体利益?这样吧,我换句话来说,假如武烈侯的策略在确保大秦利益的基础上可以绝对保证解决危机,那大王和中枢大臣们就没有任何理由反对。”

“此策应该可以解决危机。”唐仰皱眉问道,“目前情况下,还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吗?”

“应该?”赵高大摇其头,“大王需要的是保证,而不是应该、或许。”

“这怎么可能?”司马昌苦笑道,“老天的事谁能说准?此事关系到中原存亡,谁又敢说保证?”

“正因为此事关系到中原存亡,关系到大秦兴衰,大王和中枢才会格外重视。”赵高说道,“如果武烈侯拿不出一个可以保证解决危机的策略,大王和中枢绝不会采纳武烈侯的建议。谁敢拿中原存亡、大秦兴衰当儿戏?在没有保证解决危机策略的情况下,大王和中枢宁愿放弃中原,也不会赔上整个大秦的国力。”

宝鼎望着赵高,望着这个从王宫里出来的官吏,终于意识到当足以威胁到大秦安危的危机出现之后,咸阳绝不会再任由自己在中原恣意妄为了,更不会让自己凌驾于咸阳之上对大王和中枢指手划脚。

难道秦王政现在就要对付自己?华阳太后死了,秦王政可以对付楚系外戚了,但偏偏自己从中作梗,设置障碍,谁知老天眷顾秦王政,陡然间降下一场空前灾难,瞬息把自己推进了绝境,却送给了秦王政打击自己的绝佳机会。这对秦王政来说可谓天赐良机。

宝鼎心如重铅,倍感重压。现今内陷困局,外遭灾祸,而咸阳磨刀霍霍,东方则有敌人虎视眈眈,各种矛盾危机一起爆发,让宝鼎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恐惧,难道我被老天抛弃了?老天爷不再眷顾于我了?

宝鼎把书信拿在手中反复阅读,然后换位思考,把自己假设为秦王政,最终他不得不承认,赵高说对了,假如自己是秦王政,自己绝不会拿大秦的全部国力去做这件除了博取仁义之名外再无任何好处的事。

自己是穿越者,穿越前又是最底层的小百姓,从身心到思想都倾向于劳苦大众,而无论是这个时代的贵族还是后世的权贵,都不会把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他们常常高举着国家和民族的大旗,肆无忌惮地欺凌、蹂躏和屠杀百姓。曹操有句震烁千古的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其实也就是这个时代贵族们根深蒂固不可更改的统治观点。

宝鼎把书信扔到案几上,黯然苦叹,“我们不能答应邯郸,那么邯郸最终只能采纳李牧之策。假如百万难民借道齐国进入中原,中原必乱,我们十有**要丢掉中原。”

“咸阳正好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武烈侯。”赵高小声提醒道。

“早知如此,我还不如不打中原。”

赵高等人苦笑无语。这倒是实话,但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想到今年大河南北会发生大旱灾?大旱灾必然引发大饥荒,其后果之严重,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中原和河北经过这场大灾难的打击,赵魏两国必定奄奄一息,而那时武烈侯再打中原,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救也是死,不救也是死。”唐仰叹道,“如今奈何?”

“不,你错了。”赵高说道,“不救肯定是死,所以肯定要救,问题是如何救,用什么办法才能在救活难民的同时让中原稳定,让咸阳受益,让赵国甚至其它东方诸侯都遭遇重创。比如我们去年救助代北,就达到了这个效果,所以咸阳采纳了武烈侯的策略。”

宝鼎望着案几上的地图,陷入沉思,忽然,他在冥想中好像看到什么,但就是看不清楚。







第271章但你得到了我

武烈侯苦思未果,黎明前夕才疲惫不堪地闭上了眼睛。正在昏昏欲睡的时侯,东方无畏却叫醒了他,说少师残月有急事禀报。

南山子和黄依刺杀李园之后,随即避难于中原,但他们的手下依旧潜伏于寿春,随时密报楚国之事。

宝鼎匆匆梳洗了一下,刚刚喝了一口热水,黄依就跟在东方无畏后面进了军帐。

或许是杀了李园,血仇报了大半,心愿得偿的原因,这位少师如今看上去神采奕奕,艳光照人,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迷人的魅力,高贵而优雅,即便是宝鼎也是目不转睛地看了一会儿,这才略显尴尬地站起来,伸手相请,“少师匆匆而来,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武烈侯可以猜一猜。”黄依和宝鼎接触多了,彼此较为熟悉,说话也就不甚拘谨。

“恐怕没有好消息吧?”

黄依黛眉微皱,脸上的笑容瞬间消散,眼里露出关切之色,“你要注意休息,我看你好像非常疲惫。”

宝鼎心情恶劣,对黄依的关心一笑置之,“先说好消息吧。”

“淮阴君公子负刍因为有功,被授予武官职,统率京畿卫军。”黄依笑着说道。

宝鼎略感惊讶,没想到楚国政局发展如此之快,看得出来,临武君和项君已经与阳文君达成妥协,两大派系连同中间力量开始联手压制李太后和楚王,这才导致公子负刍一步便升到了京畿卫军统率的位置上。这个位置太重要了,过去京畿卫军就是由李园控制,只是让人想不到的是,李园一死,这个位置竟然落到了公子负刍手上,由此可以估猜到,楚国贵族已经有意要更换王统了,他们的当务之急是打击和铲除李氏外戚势力,逐渐把太后和楚王架空,接下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阳文君现在怎么样?”宝鼎问道。

“寿春需要一个替罪羊,另外他还背上了谋杀李园的黑锅,所以只能引咎请辞。”黄依说道,“但因为秦国华阳太后突然薨亡,楚国正在盛传阳文君的女儿和外孙有可能成为秦国的王后和太子,导致阳文君现在在楚国炙手可热,最终降职了事,由令尹降为司徒。令尹一职正如武烈侯所推测,则由司徒夏侯屈无诸出任。”

“我说过,阳文君实力太强,靠这件小事根本扳不倒他。”宝鼎看到黄依说到阳文君的时侯神色悲愤,语气里隐含杀气,于是劝道,“等到公子负刍篡位成功,做了楚王,楚**方贵族必定乘势而起,阳文君的实力肯定要遭到打击,到那时我们再想办法击杀阳文君。这个时间不会太久,你不要着急,暂时安心待在我这里,等待时机。”

黄依对武烈侯感激涕零,如果没有武烈侯的全力相助,她根本杀不了…本文转自书书网tml…李园,更不要说为黄氏一门报仇雪恨了。黄依躬身致谢,她甚至想用自己的身体来报答武烈侯的恩情,但武烈侯沉醉于统一大业,至今不近女色,她非常担心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会弄巧成拙,最终不但未能打动武烈侯,反而让武烈侯看轻了,那就得不偿失。

踌躇良久,她还是以愿意给武烈侯做侍婢为借口,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报答武烈侯的想法。

这个时代的贵族身边最起码有两个忠实的随从,一个是武技高强的剑士,一个是漂亮聪慧的侍婢,剑士可以兼领管家的角色,帮助贵族打点一切,而侍婢的作用不言而喻,有时候甚至可以用来交换利益。武烈侯身边剑士如云,其中不乏荆轲、遏云这样的奇人异士,但侍婢却自始至终都没有。

黄依是春申君之后,出自大贵族,本人绝世之姿,才华出众,如此佳人却自降身份,要心甘情愿做贴身侍婢,这对武烈侯来说可谓是个惊喜,是男人都不会拒绝,但武烈侯却不敢答应,倒不是惧怕南山子找他的麻烦,而是此女有大价值,把她的价值发掘出来,利用起来,可以让秦国在征服楚国的过程中得到难以估量的帮助。

宝鼎为什么开始之初就不遗余力地伸以援手?就是因为他看中了黄依背后的春申君遗留力量。这股力量一旦重新崛起,那必定可以影响到楚国政局。把黄依收为私人禁脔,那等于彻底断绝了这股力量崛起的可能,宝鼎无论如何也不会做这种赔本的买卖。

宝鼎望着黄依,脸色渐渐转冷,眼神也渐渐变得严厉,“这是坏消息之一吗?”

黄依鼓足的勇气顿时化为乌有,她的心骤然冰冷,立即意识到自己还是不可挽回地做了一件错事。

“公子负刍正在谋划篡位大计,而帮助他实施大计的正是春申君的遗留力量。”宝鼎冷声说道,“一旦他做了楚王,第一件事就是给春申君昭雪沉冤,这可以让他在短短时间内赢得楚人之心,另外他还要借助此事沉重打击以阳文君为首的庞大势力。你是春申君唯一的后人,你在公子负刍的谋划着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今天我却听你说,你打算从此放弃一切,甚至背弃自己的先人,到我的身边做一个侍婢,你说我会相信?你目的何在?有何居心?”

黄依花容失色,委屈的泪水霎时涌了出来。爱一个人没有错,报恩之心也没有错,冲动更不算错,但关键是选择的对象不能错,否则一步错步步错。

“我给过你承诺。”宝鼎看到黄依泪眼婆娑,心里顿时便软了,但语气依旧不带丝毫感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