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孤鸾-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奴婢这就去。”巧慧俯身替芈嬛拭去唇角沾的水珠,福了一福便退了出去。
不消片刻,芈嬛就听见外面脚步响动,紧接着房门吱呀一声,被人从外面推开来。
“芈嬛姑娘,你可算是醒了。”李景隆迈着大步走到芈嬛床前,毫不避讳地在床沿上坐下,“你昏迷的这三天,可是把我急坏了。”
“敢问将军,假借盛庸之名将我捉来之人,可是你?”芈嬛在听到巧慧提起李景隆的那一刻,所有的事情便在她心中清晰起来。
“不错,正是在下。”李景隆面上带着些得意,“我同盛庸说,只要依此计行事,那不但能令他加官进爵,更能将燕庶人斩杀于阵前,何乐而不为?”
“杀燕王?将军的胆子是不是大了些?”芈嬛笃信朱允炆不会下杀令去要朱棣的命,是以才有此一问。
李景隆挑唇一笑,眼中满是轻蔑,“看来姑娘当真是不知道,那在下便不妨同姑娘说说。在下当日奉皇命出征时,就得了陛下的旨意,杀燕庶人,救芈姑娘。”
芈嬛心中大震,面上却强作无事,淡然道:“按将军的意思,此番就是要将芈嬛送回应天了?”
“姑娘说的没错。”李景隆颔首,语气抑扬顿挫,公子哥儿的气度展露无遗。
“如此,就劳烦将军了。”芈嬛闭了双眸,“芈嬛该问的已问完,将军请回。”
李景隆脸上挂着莫名的笑,他盯着芈嬛看了半晌,忽然悠悠道:“姑娘大概不知道,燕军此次损失很是重大。不但张玉张将军战死沙场,并且燕庶人也受了箭伤。尤其是一位名叫流殇的护卫,听说死的时候已没了人样呢,不知道姑娘可认识此人?”
46
46、再相见,应天城(1) 。。。
在整整半个月的时间里,芈嬛都把自己关在房中,不怎么同人说话,大部分时候倒像个不会动的瓷娃娃。
李景隆在济南盘亘数日,连连接到朱允炆的口谕,命他回京。李景隆虽是怜悯芈嬛,但他终究也拗不过朱允炆一道紧一道的旨意,只得强行带芈嬛上路。
也就是到了这时候,芈嬛才知道,所谓的“李将军府上”不过是李景隆临时居住的院子罢了。
宽敞华丽的马车上,巧慧兴奋地坐在芈嬛身旁,将车帘挑起个小小的缝,偷眼瞧着外面的街景。
“姑娘,咱们就要去应天府了,您高兴么?”
芈嬛低垂着头,并不言语。
“奴婢从没出过这济南城,也没见过外面的人。”巧慧混不在意地自言自语道:“倘若不是将军好心收留奴婢,恐怕奴婢就死在街边了。”
芈嬛望着巧慧有些伤怀的神情,心头略略不忍,便道:“曹国公确实是个善心的人。”
“姑娘,您就莫再责怪将军了,将军每日担心姑娘可是担心的紧呢。”巧慧不知晓芈嬛与李景隆之间的关系,是以就认为芈嬛是在跟李景隆赌气,才不言不语的。
“巧慧,我没有埋怨将军,我不过是在悼念一个人罢了。”
芈嬛知道,流殇得到这样的结果,跟她脱不开干系。可她也明白,这对流殇,或许是一种解脱。
他不必再为他的忠,他的义,而背负着不属于他的东西。
这样的道理芈嬛明白,但她却不能宽恕自己。数条人命都是因为她的一时冲动而丢了,倘若没有她贸然出师东昌,也就不会死那样多的将士。
在芈嬛心底,终究是悲天悯人的,她不是个彻头彻尾冷漠的女人。
“姑娘,将军说咱们得连日赶路,叫奴婢好好照顾您。”巧慧削了个苹果递到芈嬛手中,“您就多吃多睡,身体养好才是最重要的。”
巧慧虽是不懂芈嬛与李景隆之间的事情,但她看得出芈嬛是个举足轻重的女人。巧慧一方面心中满是敬畏,另一方面也怜惜芈嬛日渐消瘦的身子。
“巧慧,这一路有你陪着,上天也算待我不薄。”芈嬛接过苹果,唇边勾起一个动人的笑。她心里清楚回到应天城后将会面对的一切,也明白朱棣绝不可能派人来救她回北平。如今流殇不在了,她芈嬛就真真切切成了孤家寡人,无牵也无挂,孑然一身。无论身在何处,为谁所用,都不过是为活着,是为回到楚国的那一天。
李景隆传下的命令是实打实地被执行了,他们一行数百人快马加鞭地奔向应天府,终于在第九日傍晚风尘仆仆地进了应天城。
巧慧在马车里兴奋得几乎要手舞足蹈,芈嬛却始终蹙着眉,她闭目靠在马车里高高垫起的棉被上,只觉心中一片苍凉。
应天府,埋葬了她太多的回忆和过去。这里是她跟容珏重逢的地方,亦是他殒命的地方。是她与朱棣相识的地方,也是他向往的地方。她命中注定的两个男人,一个给了她永世不能忘怀的过去,一个许了她短暂的未来。
“姑娘,您不高兴么?”巧慧将车帘放下来,看着芈嬛毫无表情的面孔问道。
“没什么值得高兴,也没什么值得悲哀的。”芈嬛揉揉眉心,接着说:“巧慧,你是想同将军回府去,还是相同我进宫去?”
“进宫?是皇宫么?”巧慧的眸中隐隐有着向往,语气里是掩不住的兴奋。
芈嬛点了点头,“你愿意去么?”
“奴婢自然愿意。”巧慧满口地答应,没有丝毫犹豫。
芈嬛面上的笑容有些惨淡,“那便如此罢。”
玉兔东升,夜如墨色之时,一辆青布马车缓缓停在玄武门边。一个身着水绿短衫的女子从车上跃下,抬手扶下一位青衣白裙的姑娘。那姑娘神色淡然如水,眉宇间是掩不住的疲倦。
“嬛姑姑,陛下在乾清宫等着您呢。”熟悉的声音在芈嬛耳畔响起,她借着月光看过去,正是多年未见的川子。
“川子,真的是你么?”芈嬛声音有些哽咽,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姑姑,正是奴才。”川子眼底同样泛起泪光,在芈嬛面前屈膝跪下。
“快起来,”芈嬛扶住川子的手臂,将他拉起来,接着道:“当年离去的时候,你还是个孩子,没想到今日也侍奉御前了。”
“这……都是托了姑姑的福。”
芈嬛点点头,她明白川子的意思,当下也不再多言,便道:“带我去见陛下。”
“是,姑姑请这边走。”
一路上,芈嬛与川子都未再言语,只是交代了川子安排巧慧的去处,川子一口答应下来,直说将她安排在芈嬛身前伺候。
重新走在宫墙之中,芈嬛心中感慨良多。坚硬的青石路面传来阵阵凉意,她一步步踩过去,只觉得这些年的时光仿佛从未流走般。
芈嬛沉沉叹息,允炆呐,姑姑回来了,你终于能得偿所愿,可不知这镜花水月一样的幸福能维持多久呢?
乾清宫里,朱允炆负手而立,明黄的龙袍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形。宫中灯火通明,却没有宫人在近前伺候,唯有朱允炆一人立在宫中,显得形单影只。
“陛下,芈嬛已带来了,就在殿外候着。”川子恭恭敬敬地在朱允炆身后跪下,叩首道。
“快快请进来。”朱允炆难掩激动之情,回身对川子道。
“是,奴才遵命。”
不消片刻,芈嬛便从殿外踱步进来,走了两步,又生生停了下来,工工整整地行下个礼,垂眸道:“民女芈嬛拜见皇上。”
“姑姑,”朱允炆一个箭步冲上去,扶住芈嬛,颤声道:“姑姑何必多礼,倒叫允炆为难了。”
芈嬛含笑望着朱允炆愈发英挺的面容,柔声说:“如今您是君,民女是民,这礼仪是万万不可省了的。”
朱允炆轻哼了一声,道:“姑姑莫要再怕那些老古董说三道四,现下我是皇帝,我说姑姑不必拘礼就不必。”
芈嬛握住朱允炆牵着她的手,眼中蒙上了一层水雾,“允炆呐,姑姑从未想过咱们有一天会如此相见。允炆现在长大了,做事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姑姑心里很安慰。”
朱允炆闻言,面上倒是有些别扭,他试探着看向芈嬛,问:“姑姑,你都知道了?你不怪允炆设计陷害四叔么?”
芈嬛轻叹了口气,放开朱允炆的手,转身向着窗口走去,“李景隆不是个攻于心计的人,且他的胆量也不足以让他下令去刺杀你四叔。可这些事情,姑姑并没有资格去责怪你。你们叔侄二人的争斗,原本就是生死各有天命,又哪来的谁对谁错。”
朱允炆从她身后走过来,问道:“姑姑……你当真就这样看得开吗?”
每每想到她心甘情愿地陪在朱棣身边十多年,朱允炆心头的妒火就压不住地直往上蹿,恨不能将他们分隔在世界的两端,再不能相见。
芈嬛沉默良久,就在朱允炆想要再开口时,她突然道:“允炆,姑姑累了,这些话明日再说罢。”
朱允炆瞧她疲惫的模样,满心疼惜,便道:“是允炆不好,一时兴奋就忘了姑姑的身子,我这就差人送姑姑回院子歇着。”
朱允炆所谓的院子,离着乾清宫并不远,是个两进的小院落,面积并不大。
院外的匾额是朱允炆亲笔题字,名为雅逸园。
川子对芈嬛说,这院子是新建的,里头的一草一木都是陛下亲自挑下来着人种上的,每一间屋的摆设也都是陛下亲自过目的,就连屋里用的茶具、碟碗,都是陛下精挑细选出来的。
川子说朱允炆每个月都会来雅逸园住上几日,品品茶,读读书,从不许外臣进来打搅。
芈嬛立在院中看了许久,只对川子说:“陛下是用了心的。”
这座雅逸园中的物件摆设从里到外无一不合芈嬛的心意,她明白朱允炆等着她回来的这一天或许已等了许久。
川子按着芈嬛的意思将巧慧留在雅逸园里,吩咐给她一些规矩后,就匆匆回了乾清宫。
“姑娘,没想到您有这样厉害的身份,这下奴婢也跟着您享福了。”巧慧帮芈嬛褪下身上的外袍,笑眯眯地道。
“巧慧,往后咱们就住在宫里了,说话办事都要时刻给自己提着醒,决不能说错了话,办错了事。皇宫同将军府不一样,倘若不慎惹恼了陛下或哪位娘娘,那都要丢命的事,你万万要记在心中。”芈嬛一番话说完,已微喘了气。从济南城到应天府的这一路上,她几乎是没怎么歇着,现下见到了朱允炆,那口提着的气也就松懈下来,整个人都软的像棉花一样。
巧慧听着芈嬛的话,一时难以明白,只是艰难地点了点头,扶住芈嬛道:“姑娘您早点歇着吧,您的话巧慧会仔细想明白的。”
芈嬛拍了拍她的手背,“也不必太过担忧,往后我会慢慢教你。”
“奴婢谢过姑娘。”
芈嬛勉强勾起抹笑,没再言语,兀自进了里间在床上躺下。她辗转反侧许久,才模模糊糊睡了过去。朦胧中,芈嬛似乎听见有人进了屋,可睁开眼时,却没什么也没看到,只瞧见铺了满地的月光。
47
47、再相见,应天城(2) 。。。
芈嬛在宫里无名无份,入宫之时也没人知晓,是以便就必向皇后、太后请安,住在雅逸园里倒也惬意。
朱允炆每日下朝,都会搁下政事到雅逸园小坐,陪着芈嬛喝喝茶,聊聊天。
芈嬛总也说他该把朝中事务处理妥当再来陪着她,可朱允炆却道无妨,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趁着一日春光正好,芈嬛叫巧慧搬了把椅子在堂屋前坐着,垂首一针一线地缝着个钱袋。
钱袋上绣着平安二字,酱紫的底配着银丝线,不大不小的袋子,倒是合用得紧。
“嬛姑姑,陛下就到了。”川子先行几步往雅逸园通报,芈嬛点了点头,放下手里的活计,起身迎到院门口去。
朱允炆一身明黄的龙袍大步从远处走来,身后只跟了两个唯唯诺诺的小太监。
芈嬛看着他眉头紧锁的模样,唇边不禁扬起抹笑,待朱允炆走到近前,便抬手抚上他的额头,柔声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看这眉心都皱成小老头了。”
“姑姑。”朱允炆面上漾开一个舒心的笑,牵住芈嬛的手,“允炆没事,只要看到姑姑就好。”
芈嬛任他牵着往院里走,脸上挂着浅浅淡淡的笑。
“允炆,我叫巧慧泡了壶你喜欢的雨前龙井,你陪姑姑品品茶,如何?”
“自然是好。”
川子和巧慧将茶盘茶具摆在院中的石桌上,便退了下去。
芈嬛为朱允炆斟上茶,说:“允炆,是不是你四叔那边又出了状况。”
近日来,芈嬛全然没了朱棣的消息,也不知是朱允炆将消息封锁得严实,还是别的原因竟然连朱棣安插在宫里的人也从未来见过她。
“姑姑,我知道四叔想要的是皇位,我也知道论才能论手段我比不过他。可皇爷爷既然将大明的天下交到我手里,我就不能轻易把它拱手让人,否则我要以何颜面对见皇爷爷。”
“允炆,你四叔他……有他的苦衷。”芈嬛不知该如何对朱允炆解释朱棣的野心,只得如此搪塞。
“我要在这宫里等着四叔,等他来拿我的皇位,我的天下。”
芈嬛看着朱允炆有些固执的脸,心底如针刺般一点点疼成一片。面对这个由她看着出生,陪着学会说话学会走路的孩子,她对他有着母亲般的感情。试问这世上,又有哪个母亲会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痛苦?
“允炆,姑姑会陪着你,不要怕。”芈嬛拍拍朱允炆搁在桌上的手,轻声道。
“姑姑,我不怕。在这个世上,我最怕的事,就是跟姑姑分别,倘若姑姑能一直陪在允炆身边,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朱允炆脸上的笑容在阳光下如孩子般纯真,让芈嬛不禁想起多年前他伸出一双白生生的小手要她抱的情景。
芈嬛忍住眼底涌动的泪,笑了笑道:“往后下了朝,就不要一刻不停地就往我这跑,回头再落了旁人的话柄。齐泰、黄子澄两位大人恐怕没少数落你吧?”
朱允炆苦笑一声,“是呐,打从我继位的那日,他们二人就没少忠言劝谏。”
“允炆,姑姑知道你的苦处,但这也是无可奈的事情,你要懂得忍耐。”
芈嬛明白,朱元璋将开国大将几乎诛杀殆尽,留下一群迂腐的文臣来辅佐朱允炆。如今朱棣病变,朱允炆这文弱的朝廷又哪里是他的对手。何况,她始终以为朱允炆是不适合坐在皇位上的,这个位置太苦,她舍不得这个孩子受这样的苦。
“允炆明白的。”
朱允炆执起瓷杯,慢慢品着茶,目光飘远了去,不知在想些什么。
在芈嬛住在雅逸园的时候,朱棣率燕军跟朝廷军队正交战到白热化的地步。他听取道衍的建议,避开难以攻下的山东省,绕道直取南京。这一路燕军势如破竹,攻一城破一城,朝廷节节败退。
齐泰与黄子澄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天天在朱允炆面前打转,商量退敌的对策。可朱允炆却不闻不问,一点也不急,仍旧是每日下棋品茶。
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芈嬛根本就没得到过一点半点关于朱棣的消息,可她却明白,朱棣就离应天府不远了。
芈嬛在等,等着朱棣破城的那一日,她会在此处给他最有力的帮助,让他一举夺位。
旧历六月,朱棣过了镇江,攻下朝廷最后一个关口,打到了应天城外。
直至此时,芈嬛才得到消息,得知朱棣已近在咫尺。
朱棣攻到城下的战报,是川子匆匆来到雅逸园告诉芈嬛的。他说,王爷已派了高手暗中在雅逸园保护她,要她在宫中静候。而芈嬛也终于知道,川子是朱棣安插在朱允炆身边的一颗棋子。
芈嬛满心的悲凉,只得点头答应。
同时,芈嬛要求川子放巧慧回到李景隆府中,说是李景隆会助以朱棣一臂之力。
川子未再为难,芈嬛便写了封信,由巧慧带了回去。
入夜的时候,朱允炆来了雅逸园,他满身的疲惫,见了芈嬛也不说话,只是在她身旁坐着。
“允炆,累了便歇息会儿,姑姑在这陪着你。”
朱允炆摇了摇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