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孤鸾-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棣无所谓地笑笑,“我却以为这腿疾倒来得正是时候,借着它的力量,恰能让炽儿他们三人得以脱身。”
芈嬛抬眸看他,忍不住轻笑,“你该不是写了奏疏说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想要再见见三个儿子罢?”
“正是。”朱棣眼中没有一丝戏谑,显见他已是做了此事的。
芈嬛轻叹一声,拢住他身上的锦被,说:“按察使陈瑛……你预备如何做?”
朱棣默了一瞬,道:“据闻陈瑛那厮极是爱财,我已命怀仁备了银两送到他府上,就看他如何表示了。”
“现下王府里可调动的护卫不过千人,倘若允炆真真打算动手,你便连抵抗的机会都没有。”
她当真是不愿看见朱棣和允炆对峙的那一天。
朱棣抚了芈嬛耳畔的碎发,柔声道:“跟在我身边,实在是叫你操心许多。”
芈嬛闻言,嗔怪地看了他一眼,“你只知我操心许多,却不知王妃对你更是诸多担忧。”
朱棣漫不经心地拿起锦被上的兵书,道:“李夫人的死,她多少是有些责任的。”
芈嬛不语,夺了他手中的兵书,凑近了问:“你都知道了?”
朱棣笑而不答,抬手挑起她的下巴说:“任何关于你的一分一毫,我都不会放过。”
芈嬛推开他的手,不动声色地起了身,说:“怀仁说是给你炖了滋养的参汤,我去替你端来。”
“嬛儿,你我已朝夕相对十年,你竟还是不肯给我一个答案么?”朱棣拖住她的手,言语间透着略略的哀伤。
“朱棣,你答应过不再追问此事。”芈嬛回眸看他,脸上虽是镇定,但心中也是觉得对他不住。
朱棣望着她,手上一使力,将她拉进怀中。
他紧紧地抱着芈嬛,贴在她耳边喃喃道:“我想给你全天下女子都仰望的幸福,我愿将江山做聘礼送与你。可我却怕直到死去的那日,都不能得到你。”
芈嬛沉默了良久,才低声说:“朱棣,倘若你能坐拥江山,我便愿与你相伴直至你我皆化作尘土那日。”
朱棣身子一震,放开她,略显兴奋地望着她的双眸,“此话当真?”
“自然做不得假。”
芈嬛浅浅笑着,若是叫朱棣坐了这江山,允炆便能离开那纷扰之地,过些清净日子。他始终是个柔仁的孩子,不适合做一国之君。
“我去替你将参汤端来。”芈嬛帮朱棣又掖了掖被角,这才退了出去。
芈嬛走后,他一人倚在柔软的靠垫上,手里握着兵书,唇角挂着若有似无地笑。
一日后,陈瑛便想朱允炆上了奏疏,只说北平一切安好,唯是燕王殿下病情严重。
与此同时,朱棣的奏疏亦到了朱允炆手中,他自称重病不起,想要再见见三个儿子,期望朱允炆能令他三人回北平。
两封奏疏同时到了朱允炆手中,他一时举棋不定。
徐妙贤的兄长徐增寿听闻此事,赶忙入宫觐见。
徐增寿与朱棣自小便熟识,在此一事上自然同朱棣站在一个阵营。他入宫在朱允炆面前说尽了好说,终于将朱允炆说动,下旨令朱高炽兄弟三人回北平看望朱棣。
齐泰与黄子澄得知朱允炆的旨意,都急得团团转,直说不可放朱高炽三人回到北平。
朱允炆极是不悦,他不屑于用三个堂兄弟的命去威胁四叔朱棣,另说就算没有他三人,自己仍能守住江山。
齐泰见劝不过朱允炆,便又请旨派刑部尚书暴昭前往北平,下决心定要查出朱棣怀有异谋的证据。
朝廷动作不断,朱棣与道衍亦不是坐以待毙。
鉴于芈嬛的推荐,朱棣将袁珙秘密请到了北平。
一日,朱棣故意扮作了侍卫打扮,坐于酒肆之中同侍卫们一道饮酒。袁珙从外进到酒肆之中,一见侍卫打扮的朱棣,吓得慌忙跪在地上。
他颤颤巍巍地道:“王爷您怎可如此轻贱自己?”
朱棣闻言佯装惊讶,便叫袁珙替自己看相。
袁珙看罢后,一脸惊喜道:“王爷您行走之时,乃是龙行虎步,面相乃是日角插天,这便是太平天子的相呐。”
“放肆,怎可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朱棣一甩袍袖离开了酒肆,但余下的侍卫却皆是窃窃私语。
许多日来,朝廷对北平的动作已是引得流言漫天。侍卫们纵使是再不济的,也知当朝天子看自家王爷不顺眼,欲除之而后快。
此番加之袁珙的添油加醋,侍卫们就更是觉得,皇位本就该是王爷的,现在反而是朝堂上那位名不正言不顺。
芈嬛见形势一片大好,就交待袁珙多于侍卫走动,多说利于王爷的话。
袁珙为人聪敏,芈嬛稍加点拨,他便明白了她的意思。
于是袁珙便多日混迹在军中,时常为侍卫们看相算命,出口便说谁谁是日后的公侯将帅。
侍卫们一时间心潮澎湃,更是认定朱棣为日后天下的主子。
北平城内,朱棣乃天子之相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朱棣一怒之下,严惩袁珙,将他赶出了北平城。
袁珙一走,芈嬛便命怀仁往通州截住他,将他悄悄带回府上。
如此一来,朱棣与芈嬛二人的戏便算是圆满。
道衍得知朱棣的心意后,显得颇是激动。他替朱棣出谋划策,先是借着燕王府建在元宫之上的便利,率王府护卫在殿院深邃的后院中操练,后又在府内深挖地窖,派人日夜打造兵器。
芈嬛担心打造兵器之声过于引人注意,便在地窖上养起鸡鸭。鸡鸭日日在王府里嘎嘎叫,倒是将打造兵器的嘈杂之声掩盖了过去。
月余后,燕王府内诸事井井有条。
朱棣对外称仍是病重,王府一切事宜交予世子朱高炽处理。
芈嬛见朱棣整日也是悠闲,便挑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在墨竹苑摆了竹盘、茶具,请道衍与朱棣一道品茗。
道衍看着芈嬛熟练地摆弄着繁琐的茶具,便含了笑问:“没想姑娘也是爱茶之人。”
芈嬛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他干枯的手,说:“王爷爱茶,我便学来时常为他沏上一壶。”
道衍闻言,目光微微一滞。
朱棣满意一笑,看向道衍说:“大师,借着今日的闲暇,本王便出个对联与大师,可好?”
“王爷请说。”道衍垂眸,掩去眼底的一丝失望。
“本王这上联算是个字谜联,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朱棣手指蘸了水,在石桌上边说边写下了冰字。
道衍沉吟一瞬,继而道:“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
道衍亦在桌上写下主字,朱棣望着他,忽然笑得高深莫测。
芈嬛瞧着二人,柔柔一笑,道:“王爷是说,水字无一点便成不了冰字,大师却说王字不出头成不了主字。字谜对字谜,倒是工整。”
道衍与朱棣闻言,皆望了她一眼。朱棣朗声而笑,接过芈嬛手中的瓷杯道:“嬛儿,就算是百炼钢到了你这,也都是成了绕指柔。”
芈嬛浅笑着为道衍添上热茶,说:“倘若真是如此,那倒不用打仗了,我只身往那两军前绕上一圈,不就得了?”
道衍摇头轻叹,“姑娘真是说笑了。”
芈嬛笑而不语,道衍遂看向朱棣,话锋一转道:“王爷,如今朝廷尚在忌惮您,您若是借着这个时机,向北平城中动员,当能征兵三十万,而我军存粮尚可抵十年之用。北平城里百姓善骑射,都是个顶个的好军士,王爷不可错此良机。倘若能得了军队,便以王府护卫的精兵良将为核心,挥师南下,平山东,下淮南,到时便无人能抗。”
朱棣深深锁眉,思索良久,才沉声道:“发兵不难,难就难在出师之名。”
道衍笑得淡然,“王爷,这出师之名,相信不久之后,将有人为您送来。”
作者有话要说:加油加油,瓦努力码字。
大家也给点力啊,留个言罢……收个藏吧
话说,这么久了,好像第一次要收藏和留言(捂脸,扭动)
37
37、燕王府,谋大计(2) 。。。
燕王府府内练兵、造兵器事宜进行得如火如荼,暴昭自打进了北平城也没闲着。他派人明察暗访,很快便得到了燕王意图谋反的消息。
暴昭在他的官邸内吓得冷汗涔涔,慌忙上了奏疏快马加鞭送至京城。
朱允炆收到暴昭的诏书时,眉头几乎拧得再也舒展不开。
“四叔如今当真是要反我!”朱允炆摔碎了手边才茶碗,怒不可遏。
可他眼前浮过的,却是那个早已刻在心底的人儿的音容笑貌。
“姑姑,你怎忍心如此待允炆呐。”心头禁不住一阵酸涩,朱允炆垂首,将面容埋在阴影之中。
将朱棣削为庶民,把她抢过来,不许她再离开半步。
朱允炆狠狠地下了决心,遂召来齐泰,策划出他人生中第一个阴谋。
暴昭带着侍卫闯进燕王府时,芈嬛与朱棣正在王府里悠闲地散步。
看着暴昭浩浩荡荡地带人闯进来,芈嬛怔住,朱棣亦不能明白他们这是演的哪出戏。
暴昭恭恭敬敬地在朱棣面前行礼,道:“王爷,下官收到报告,指出燕王府上有张大、张二两人污蔑王爷谋反,下官特来将他二人问罪。”
朱棣了然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有尚书大人替本王清理门户,本王不胜感激。”
暴昭做了一揖,说:“这本是下官职责所在,王爷不必客气。”
言罢,他对着身后一摆手,数十人便想着王府护卫居所而去。
朱棣看着暴昭的背影,眼中杀意大盛。
芈嬛在一旁轻握了他的手,低唤道:“王爷。”
芈嬛日日与军士们处在一处,自然知道张大、张二两人的身份。只是不知他二人是如何被人揭发出去的,且尚不明了他们会否将朱棣供出去。
暴昭抓到了人,自然是喜上眉梢。他未再与朱棣客套许多,便带着人匆匆离去。
在他看来,这位驰骋沙场多年的王爷,如今是到了卸甲归田的时候。
暴昭亲眼见到朱棣与芈嬛在王府内散步,朱棣称病一事自是不攻而破。
然朱棣却不担忧,他索性将发髻一散,衣裳扯得破破烂烂,冲进北平城的大街小巷中。他见人就嚷,嘴里疯言疯语,吐字含糊不清,行为极是怪异。
路过酒肆饭庄,朱棣亦不放过吃酒的人。他抢了旁人的酒和肉,毫不顾忌地大口大口吃下去。吃饱了,就躺在酒肆门前呼呼大睡。
王妃与芈嬛日日在北平领着护卫找他,找到了朱棣就强行带回府去。人前人后,这两姐妹都不忘抹一把泪。她二人梨花带雨的模样,直看得老百姓的心也跟酸了。
日子一久,北平的百姓都道王爷被皇上逼成了疯子,好不可怜。百姓们在街头巷尾地议论,像燕王这样爱民的王爷,实在是不多了,就算他要谋反,自己也愿意跟着。
朱允炆在皇宫里得了朱棣患上疯病的消息,险些就要掀了眼前的桌案。
前些日子他拍暴昭收买了燕王府的一个百户,这才得了朱棣要谋反的真凭实据。但那百户不是直接参与谋反的军士,他只供出了另两个人,便是那张大张二。
朱允炆无奈,只得派暴昭往燕王府捉了张大张二。可他却没料到,那两人竟抵死不承认朱棣谋反一事,直至在狱中被折磨至死,也不肯透漏一字。
朱允炆深感愤怒,他平生第一次去算计别人,竟是如此下场。
齐泰与黄子澄都感慨,陛下实在是太过柔仁,长此下去,可该如何才好?
此时尚在北平的张昺和谢贵,虽见朱棣整日疯疯癫癫,却始终将信将疑。
他二人挑了个合适的日子,提了些礼物,便找上门来,说是前来看望王爷。
张昺与谢贵到了王府时,芈嬛正陪着朱棣在院子里烤火。
朱棣腿疾未愈,道衍建议他在院里多烤烤火,有利于康复。而此时正值炎夏,朱棣如此做,自然不似常人举动。
怀仁慌慌张张跑进了墨竹苑报信,说是二位大人到了。
芈嬛沉吟一瞬,抬手就抓乱了朱棣的发髻,遂又让流殇进屋抱了一床厚棉被替朱棣捂上,这才满意地在他身旁坐下。
张昺同谢贵进了墨竹苑时,本来心中尚有些怀疑,但一见朱棣披着大棉被坐在火炉前,便也不禁对他的疯病又信了一分。
“下官见过王爷。”张昺、谢贵两人恭敬地行礼,可朱棣却视而不见,只是一直念叨着:“冷、冷。”
芈嬛在朱棣身旁垂了泪,俯身一福,看着他二人道:“多谢二位大人来看望王爷,可惜王爷他已不知人事,如今连妾身都认不出来,就更不能同二位大人商讨大事了。”
张昺、谢贵两人面面相觑,愣了片刻,才对着芈嬛一揖,颇是惋惜地道:“请夫人莫要太过伤心,王爷他吉人天相,定能平安的。”
芈嬛拭了眼角的泪,说:“如今王府全凭世子一人做主,倘若二位大人有事,便可去寻世子商议。”
“不、不,下官今日只为来看望王爷,并无他事。”张昺慌忙摆手,眼中透着些幸灾乐祸之意。
“既然王爷认不出下官们,那下官就告辞了,夫人请多保重。”谢贵忙接上张昺的话茬,两人遂躬身行礼。
“多谢二位大人。”芈嬛又福了一福,侧首吩咐怀仁道:“怀仁,送二位大人出府。”
“是。”怀仁领命而去,面容上一片凄然。芈嬛瞧着他暗自好笑,怀仁这些年旁的不见长,演技倒是精进许多。
直至他二人彻底消失在视线中,朱棣才褪□上披着的被子。
芈嬛接过去时,触手之处一片湿凉,便禁不住笑出声来,“朱棣,今日你可当真是受苦了呢。”
朱棣悻悻地望了她一眼,说:“倘若朝廷再这般僵持下去,怕是我没病也要给拖累出病来。”
芈嬛将棉被塞到流殇手里,复又在朱棣身旁坐下,正色道:“王府长史葛诚与护卫指挥卢振早些日子便投靠了朝廷,你如今放纵他们不管,实在是养虎为患。”
朱棣不以为意地看了眼空旷的院子,说:“我便是要他二人不断将王府的秘密泄露出去,好迫得朱允炆先行动手。所谓绝处逢生,便是此意。”
“朱棣,这步棋走得太险,若是有一点差池,你就得粉身碎骨。”
朱棣轻笑,“我倘若连这点魄力都没有,那又何谈坐拥天下?”
芈嬛侧首看他,面前这个男人,确有帝王之能。只不过他要走的这条路实在铺满荆棘,一步走错,便就是万劫不复。
朱允炆的耐心在朱棣一而再地打磨下,消失殆尽。而此时恰有燕王府一百户军官到了京城,齐泰毫不犹豫地抓了这个人微言轻的百户。齐泰一改往日的斯文模样,命人对那百户严刑拷打,直至他说出燕王谋反的确凿证据,这才让他痛快死去。
朱允炆得了齐泰的奏疏,便下令北平布政使司的都指挥使张信逮捕燕王朱棣。
张信领了朱允炆的旨意,却苦思着不愿动手。
他承袭父亲之职,由指挥佥事一步步升到都指挥使。作为朱元璋时期的一名武官,张信对朱棣是既佩服又敬畏,叫他亲手抓捕朱棣,实在是让他进退两难。
张信临时调任北平都指挥使,任谁都能看出朱允炆的用意,便更不用说是朱棣与道衍二人。
朱棣依旧在王府里称病不起,道衍则在府内加紧练兵,两人配合得倒是也算默契。
张信在北平犹豫数日,终是决定归顺朱棣,于是咬咬牙便去了燕王府上。
可张信却未能如愿见到朱棣。
他第一次前往府上拜会,被怀仁拦在了王府大门之外。
第二次前往,被芈嬛拦在了正殿之外。
第三次直接连燕王府的门都没瞧见,便被赶了回去。
张信颇是无奈,但朱棣又不能不见。他思量许久,就乘了顶软轿,装作是燕王府的内眷,这才好容易混进府中。【。 ﹕。电子书】
张信闯进朱棣卧房时,芈嬛正端着碗粥一口一口喂着病恹恹的朱棣。
朱棣见张信贸贸然进了房里,倒是未觉吃惊,只是虚弱地问了句:“是怀仁来了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