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二十四监-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位爱卿平身,时间紧了一些,膳后两位就将亲兵带进皇宫,抓紧时间和净军见个面,将必要的装备换上,休息一晚,明rì辰时出发。”听着两人不同风格的宣誓效忠,朱由校相当的满意。
第238章留声制谣
“臣遵旨。”
“对了,两位带的亲兵是多少?”
“回皇上,五十人,”
“回皇上,五十一人,”
“哦,不算多。但朕要的是忠诚我大明的兵将,不是家丁。且纪录严明,这点两位爱卿切记切记。”
“臣等明白。”
“另外,两位爱卿此次与之合作的,均是宦官组成的净军,为了尊重,吩咐手下人等,胆敢以宦官之事嘲笑的,军法处置,这点何爱卿这一个月来,做的相当的好,与净军相处融洽,未见任何纠纷。两位应视之为榜样。”宦官记仇,这点朱由校当然知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旦认为被讥讽了,这事基本上是一辈子的大敌一样对待了。朱由校需要的可不是这样,战场上如果不能放心的把后背交给战友,那这支部队,真的快玩完了。
“请问皇上,净军是不是千人将四万人全军覆灭,并将其吓的胆寒,致使将福王挤死的那支部队?”满桂自从听了这事后,就一直有这样的疑问,这怎么可能呢?一比四十的兵力,一方还是训练了一个月不到的宦官,一方则是正规军,虽说这个年代的正规军就是那样整天不训练的cāo行,但也不至于四十人打不过一个杂役吧,这时候大着胆子问。
“满爱卿所说的就是净军。”
“皇上,这、这怎么可能呢?”满桂相对来说脑子有些认死理,但如今面对的是皇上,所以矛盾了,最终还是说出了不可能这样的字眼,但说完就后悔了,这可不是和军余们一起喝酒聊天,这是在面圣。
“呵呵,没什么不可能的,就京营那速度,那战斗素养,的确是不尽人意。如果放在现在,十万人对一千净军,估计也很难讨了好去。”朱由校得意洋洋的说,满桂越疑惑其实等于在拍净军的马屁,他哪里有生气的道理。
“皇上,难倒净军有何依仗不成?为何如此厉害?而听皇上意思,他们仍然在进步,这真让臣期待。”赵率教虽然和满桂有矛盾,但并不是什么生死大仇,只不过是自己胆小谨慎一点,让这个没脑子的蒙古将领看不管而已。他倒是没跟满桂计较,这时也怕他君前失仪,说出什么没法回收的话出来就不好了,所以接过皇上的话头说。
“赵爱卿猜测的不错,他们是有所依仗,而且所依仗的东西,正在不断的加强、改进,而净军cāo作此依仗的技术也在不断的熟练、jīng悍。所以朕说,就目前来说一千净军对付十万京营都有可能。”如今有了战车、阻击弩。在这个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时代,可以直挥其上将首级,一旦成功,十万兵有可能立刻就溃散了,还谈什么战斗力、冲锋?
“皇上如此一说,臣真是相当的期待啊!”
“无须期待,膳后,你们的亲兵首先会换上一批山地弩,并在校场上与净军共同训练,自会知道事情”
“皇上说给我们换上那种净军依仗的武器?”满桂这时候也不敢强辩了,人家皇上吹个牛皮还不许吗?再说了,听皇上的意还给自己配武器,应该是挺厉害的吧。
“满爱卿,山地弩只是几种武器的一种,如今何爱卿那里配备的也是山地弩,还是比较适合骑兵的。”对于这个爽直的蒙古汉子,朱由校还是比较喜欢的。
酒无尽话无尽,大家又吃了一会,下午还有一大堆的事等着,午膳就这样匆匆结束了,两位武将回去各自安排进宫,朱由校也派了人专门接待。
而这边田尔耕和王朝辅早已等候在乾清宫了。
皇上带着张嫣先传的王朝辅,给老王没什么可说的,只是一个任务而已,那就是留声机,让其展开一切力量,全力二天之内制造最多的留声机出来,有急用,如果需要人,现在宫变中被宫刑的京营、城守兵里随便要。
这样的要求,王朝辅当然先答应下来再说,现在本来就是要忙这个事的,不过中午大家都去庆功了,现在大家因为发了一万两银子的‘完成任务奖’都变成了有钱人。
把田尔耕叫了进来,第一件事,当然是明天的随征商务团,这可是田尔耕主动争取的,应该不会有错。果然这个问题田尔耕给了一份太满意的回答,一个二千人的团体会跟着净军出征。
第二件事,还是强调běi jīng到大同的道路、驿站。
此问题田尔耕的回答还是一切都在抢建中。
第三件事,三个部分的锦衣卫是běi jīng主要的卫戍力量了。下一步,南苑那二万锦衣卫就要陆续的装备上神弩了,还要随时随地准备给归化那边增援,以后准备输送物质。保卫京师的安全就全在田尔耕一人身上了。
第四件事,谣言事件。
田尔耕说已经听到了,正准备顺藤摸瓜抓人呢。
朱由校哪里会让锦衣卫因此事搞的满城风雨,人心惶惶,人们关注越高;受众越多;传播速度越快;相信的人就越多,如此搞下去,谣言里什么事都变成真的了,谎言千遍变真理,这样的道理,朱由校还是懂得。
而单纯的以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的思想,任谣言自生自灭也是太消极了,依靠百姓们自己的是非观点去评价,那基本也是不可能的,无论古今中外,对于捕风捉影的事情,大家都是乐此不疲的。
朱由校需要的是拿起武器来抵抗这个谣言,打击背后的别有用心者。但这个武器不是国家武器,而是宣传武器——留声机。摆上几台十几台留声机,在京师的皇店、烤鸭店、点心、、、、、、里,不断的宣传着,别有用心者可以直接用蒙古或者满清,这些老百姓痛恨的外族来代替,内容由田尔耕来找人cāo刀。
留声机对于大明来说,绝对是个神器级的事物,这种前世商贩小喇叭似的存在,比起传统的童谣、传单来,那吸引力大了不知多少倍。相信就凭着这个吸引力就能把舆论走向给吸引过来。
比手划脚的说了半天,田尔耕和张嫣仍然是一脸的茫然,什么是留声机?怎么就能反复不断的重复一段或者一大段语言呢?这样的事情从盘古开天至今,都是闻所未闻的,即便是有那也仅仅是神话里的事情,现实在怎么可能出现把话留下呢?说出的话泼出去的水,那是收不回来也留不下的,怎么这样的事实和规律,在皇上这边就行不通呢?
朱由校看着他们一脸的问号,当然也知道了问题的所以,用简单的问题,展示一下留声机,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两人惊喜交集,这太神奇了,皇上把“挡凉”的那段太平歌词一放,当时就把张嫣和田尔耕彻底的镇住了。一个大喇叭里竟然传出了皇上的声音!?皇上真是神仙转世吗?
朱由校看着他们那惊魂未定的样子,相当的满意这种效果,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特别是在以前并不看好的前妻面前,那效果和别人是截然不同的,雄xìng激素也为之一振。
但时间紧任务重,这是出征前的最后一个下午,一大堆的事情还摆在面前呢,急忙的把cāo作方法告诉了田尔耕,主要是怎么录音,并展示了一遍,让田尔耕那没出息的样子,再次的展现出来。
吩咐让他从王朝辅那里领取,并使用留声机,来对抗谣言,切切不可大动干戈,因为敌人的谣言而对自己的百姓大动屠刀,那样敌人的诡计就成功了一大半了,自己这个昏君的名声是坐定了。
这样的话听的田尔耕一阵的猛点其点,皇上的‘假仁假义’他当然是明知的,当然也会认真的贯彻落实。然而旁边的张嫣听着自己曾经的男人、心里一直深爱的男人竟然如此的睿智英明、仁慈爱民,那眼里更是充满了小星星,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男人,勤政爱民又充满了智慧,历史上有哪个明君圣主可以与之相媲美?送水井、免税赋、建净军、征草原,得夫如此复夫所求?自己这一辈子是失去了这个男人,但自己要象新月说的那样,用自己的双手和行动,支持自己心中的男人、永远的男人,一切的政令。
把谣言的事情彻底的解决了,打发他们都回去了。
“皇上,外面跪着的袁崇焕,因时间太长,今天太阳又出来了,奴才看着,再跪下去,真要出事,”魏忠贤这时悄声的回报着,事实其实是一直跪着的等皇上召见的袁崇焕,使银子见了魏忠贤。
魏忠贤和袁崇焕还是有些香火情缘的,曾经在全国建生祠的大cháo中,袁崇焕也是其中的急先锋,力挺魏公!平时对老魏也是孝敬有加,三节六礼一份不少。对于老魏的代言人——监军也是礼敬有加。虽然老魏有些二红砖xìng,不太爱搭理袁崇焕,甚至对其军功还挑三拣四的。但总的来说,关系是和谐的。
第239章自如自首
“这大热的天,也真难为他了,宣吧。”朱由校自认还是人xìng话比较强的人,一听人家都自觉的跪在太阳低下认错了,也算是负荆请罪吧。
“罪臣向皇上请罪。”等袁崇焕进了乾清宫,态度倒是老实,心里没底的人通常态度都是老实的,正如平时所说的无yù则刚,有yù了当然要柔了。现在袁崇焕的yù就是重新得到皇上的重用,所以不象第一次来的时候激扬慷慨,催人尿下,那股指点方酋的样子乍一看,还以为是个大军事家呢,其实除了杀死满清二百多人的一个‘大捷’外,没有任何的建树,耗费的银两可是天文数字。
现在彻底老实了,武将还可以玩点什么养贼自重,尾大不掉的把戏,他一个文官,失去了皇上这个大树,就什么都不剩了,单凭一个宦官,一个口喻,就能把他绳之以法,一拿到底。
想想自己也是相当悬,投机到了东林的怀抱,也算个东林党了,在孙承宗的护荫以及力挺之下,走到了今天这个位置,东林是完了,而且是彻底的完了,好在自己身上有孙承宗这个标签,免过了一大劫。但皇上对‘辽东党’开始清算了,时间立了三个月,无论怎么算,自己都是没有一个好结果的。一向以投机为第一手段的袁崇焕,在分析完了利弊之后,决定铤而走险,向皇上投诚,如果能够得到其谅解并重用,那就是自己最大的胜利了。而即使是最好的后果没达到,能保住这一条命,能够安全着陆了,也比所要面临的危机强多了。
“袁爱卿何罪之有?”朱由校明知故问道。
“罪臣在任期间,多次贪污军饷中饱私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现在将所贪污款项列出清单,特来向皇上请罪。”说完,将已经准备好的清单拿出,双手高举过头。由宦官拿来过来递给了皇上。
“一共是七十多万两,你任职几年,每年过手二千万两,怎么就依法这么少的数字?”朱由校一看,这个数字也太少了吧,一个巡抚才贪污总款项的百分之一,(任职三年算的。)说出来谁信?
“回皇上,辽饷虽然每年逾二千多万,但到了辽东已经不足五分之三了。”
“那五分之二去了哪里?”
“回皇上,由户部、兵部等巧立名目截留以及路上的损耗。”
“接着说说到了辽东之后钱的去向。”
“是皇上,第批银两到了辽东之后,并不是单纯的按着所有的官职大小来分配银两的,分配的潜规则是按着诸将的家丁的多寡,因为只有家丁才是作战主力,打仗靠的是他们。”
“家丁?袁爱卿说的是这个词,而不是战兵,家丁制度朕也有所耳闻,不过是喝着兵血的产物而已,那家丁谁的最多呢?”对于家丁制度,朱由校当然的不置可否,虽有可取之处,但弊病甚多。
“回皇上,基本上又以辽东的本系人马为众,如祖家、吴家等辽东望族,他们是辽饷分配的主要对象,若稍有差池,他们就会不满,那后果将会相当的严重。对命令阳奉yīn违,甚至是使些计谋,最终让前去的文官、武将丢官罢职,甚至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接着袁崇焕开始大倒苦水,将自己在辽东种种苦楚说了出来。
说是以文制武,但在辽东那块,你治治看?多少辽东巡抚都让人给弄的身败名裂,袁应泰、王化贞、熊廷弼,甚至是监军也不能幸免,别自己就觉得当个官就了不起了,没有兵,在辽东那个地界,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也得卧着。那是战区,不是和平的地方可以让一个文官来说东道西。
袁崇焕当然深知其理,不敢捞边界了,手伸的长了,是要被剁掉的。象祖大寿、祖大乐、祖大弼那样的三兄弟,哪里是好惹的。在辽东的关系更是盘根错节,都是子一辈父一辈亲戚套亲戚的关系,对外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根本没有那个巡抚真正能够驾驭的了的。
好在那些人也没有太过分,只要去的文官、监军,手不要太长,在留够了朝中大佬的、他们自己的,还是会留些肉给他们的。所以袁宗焕虽然第年过手如此多的银两,自己本身也就是贪污了七十万,其余的也都拿出来养家丁了,那才是在辽东立足的本钱。
那些不是家丁的兵士,虽然有一年二千万的辽饷,但到他们手里的,连最基本的饷银都拿不到,这样大体就是辽饷的去向了。
“袁爱卿,朕来问你,诸如孙承宗老师、何可纲、满桂、赵率教,他们也是如此拿钱吗?”这是朱由校的疑问,虽然不愿提及,但此事却不得不问个明白。
“回皇上,但凡在辽东当官用兵的,都会被分到钱,只不过是多寡而已,如何可纲那个级别的,只是普通将领,其所能拿到的就是罪臣分给他的,量就相当的少了,只够他养几十个家丁的。而象满桂、赵率教,他们只是外来的武将,根本进不了辽东的体系,能拿的也只是他们正常的粮饷,和一些工事钱粮,至于他们在这里面伸不伸手,那是他们自己的事了。而象孙老师如此级别的,也只是年节名义上的孝敬而已。”
袁崇焕的回答,倒是让朱由校心里一宽,大明这块肉已经腐烂了,不丧心病狂的去挖地三尺捞银子的人,已经算是好人了,特别是孙承宗这样的,仈jiǔ个孩子需要养活,那点工资还真养活不起,只靠着别人的孝敬、分润也是不错的人了。至于何可纲,那个级别是够不上贪的,而满桂、赵率教想贪污也够不着。
“那这些将领就是养家丁也用不了如此多的钱啊?工事上也花不了什么钱,这些钱最后就这样落入了这些人的口袋?”朱由校听了之后不由的一阵感慨万端,尔俸尔禄民脂民膏,这二千多万两白银,是多少大明百姓的血汗钱,每年被挤了出来,献给辽东。但这些钱就这样从上到下的被分掉了。
而又因为这二千多万,下面的官吏在收钱之时又要放大不少,其上下其手,哪里是二千多万如此简单?这样算下来,恐怕四千万也是有的。仅仅依靠平民百姓,一年拿出十分之甚至更多的比例来支付辽饷,不反才怪呢!
如此看来,说是什么李自成、满清、魏忠贤、一支鸡等等亡了大明,都不如说是辽饷,甚至是这帮贪官污吏因**亡了大明。要知道辽饷不是只收一年,而是从万历四十六年(1618)开始征收的,如今已经八年了,如果按着原有的历史再来一个崇祯十七年,再上那十八年的话,那将是多少?年复一年如此下去,造反的人肯定是不用交了,那这个钱在别人身上就会增加,加到那人也受不了时,就造反,那样这个接力棒就会接着往下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