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临战国-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几分商鞅的本色。

苏秦是纵横家代表人物,对于外交和纵横战略,也非常出色,叱咤风云的人物,只是暂时燕国仍在蛰伏,还没有给他多少施展才华的机会,自从燕王登基,只有两次,一是说服齐国退兵,二是推动五国会盟。

剧辛、秦开,都是杰出将才,目前燕国尚无对外大规模战争,因此二人的才能,尚未完全凸显出来。

辰凌拥有了以上四人,要实现燕国中兴,像历史上燕昭王那样的功绩,可以说,并不苦难,只要励精图治,谋划二三十年,也能强盛一时,对齐进行打击报复,联合赵、魏联军,攻下齐地,报仇雪恨,但仅此而已。

范雎却不同,他相当于楚汉时期的陈平,绝对一个懂得用暗谋之人。

“范先生,觉得目前燕国新法如何?”辰凌试探性征询意见。

范雎恭敬道:“比较完善,比秦国商鞅变法,还要尽善尽美一些,秦国酷法,尽管能短期内见得成效,但是隐患也相当大,一切讲究实用,太过注重刑罚,而忽视了礼教,推演到极致,怕是将来有朝一日,会焚烧掉法家之外,所有的文明和礼法、文章。”

辰凌心中有一丝惊讶,问道:“何以见得?”

范雎道:“这个不难发现,秦国注重军功,把军功与官爵紧密连在一起,而且秦国不修文辞和礼教,只推崇法,这样下去,秦国西戎文化,会逐渐排斥东方中原文化,最后,造成秦国当官者,几乎都是从军功脱颖而出,地方官吏也是军吏,这就麻烦了,要知道,乱世兴武,治世兴文,治理地方政务,改善民生,可不是军吏能办到的,弄不好,适得其反,造成地方百姓,遭受军吏残酷镇压和剥削,酿成农民暴动哗变,都很有可能。”

辰凌听到这些,脸色微变,心中却不得不承认范雎的眼光奇准,缓缓点点头,因为历史上早有证实,暴秦暴秦,并非指秦始皇这个人如何残暴无德、穷凶极恶、荒淫无耻,恰恰相反,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完成了几乎历史寻不出第二人能完成的大功业,尽管秦国的版图不是最大,但是没有秦国的统一,确定了这种疆域轮廓,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后世更不可能有大汉、大隋、大唐、大明、大清的宏伟版图。

一切都是从秦国疆域基础上,继续开拓的,没有秦始皇,六国统一,万分艰难,数十年中,秦王嬴政,兢兢业业,所有朝廷大事,都事必躬亲,每日批阅竹简成堆,数百斤重,修建万里长城、各种河道、川路等等,对于后世有相当大的作用。

可秦国却统一十五年,就轰然倒塌,强秦被瓜分,蒙上一个暴秦的形象,被儒家人唾骂千古,秦始皇也成为暴君的形象。

其实,都是商鞅变法中,过分重视了酷法,几乎断绝了人性和道德标准,导致酷吏遍地,各郡县地方大小官吏,几乎都是暴躁的军方杀人如麻的将士,让一群粗犷且狠辣、暴戾的军吏,来官吏地方政务,于是苛政猛于虎狼,剥削百姓,许多税收,并非被秦始皇私吞挥霍了,很多税收其实并未送上去,都被军吏们从中贪污使用了,却让暴秦的形象,深入人心,最终造成了陈胜吴广大起义。

如果,秦国刑罚没有那么表态的严厉,壮夫赶工期逾越几天,责罚并不严重,陈胜、吴广等人,还会因为担心被杀头,而中途造反吗?

秦国统一之后,没有及时扭转律法和政法,无法适应大一统下的社会秩序,这是秦亡最根本的一个原因。

“范卿之言,让寡人豁然开朗,不愧为魏国名士啊!”

范雎尴尬道:“君上过赞了,其实微臣在魏国,默默无名,一直郁郁不得,要不是上一次因公差出使,来到燕国,恰逢君上求贤令,在国士馆驿召见六国士子,瞻仰君上风采,目睹求贤之心,恐怕微臣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报效机会。”

辰凌微微一笑,这一切都是他暗中主导,自然不必多说了,当下又问道:“范卿觉得,乐毅丞相,比之商鞅、管仲如何?可有缺失之处?”

范雎微一犹豫,察言观色,见燕王的神态,似乎并非猜忌乐毅,也不是在考验他的嫉妒之心,这才松一口气,毕竟暗中议论当朝重臣权贵,可是一大忌,而范雎他,恰恰最擅长权谋之术,考察人心,揣摩圣意,观察入微,心计颇高。

半晌,范雎面色凝重,生怕说错惹来君王猜忌,缓缓开口道:“乐毅丞相,的确是一位乾坤大才,睿智、果断,有一定政治手腕,推行如此发杂的变革,却能有条不紊,协调各部门运作,法令下达,无比通畅,上下莫不听令调度,这种治国之才,比先贤管仲,伯仲之间,有辅佐英主称霸诸侯之能;如果比之商鞅,或许不如后者的铁血风范,极法之理,意志秉性,但是却多出几分近人情、忠孝、和善之情,并非完全冷血之人,与对比商君,可谓各有千秋吧!”

“要说到缺失之处,或许是大才者的一种通病,胸有大志者,眼光往往粗疏,看待朝政内斗、官场倾轧等事,往往只拘泥宏观,正道得失,不注意细节,忽略权力场中,情感人生的纠缠,会对大政造成的左右和影响,有时即使知道了,也会不屑一顾,不做深思,这也是多少大才,因为不懂变通莫名其妙被逐出朝廷庙堂,容易倒台;而多少庸才也是莫名其妙常居高位,稳如泰山,其实总结起来,就是这才大才者,长于国政却短于人事,倘若没有明君毫无猜忌、鼎立扶持,就定然会下场凄惨,大事难成。”

第0664章 君臣密谈定谋计

辰凌陷入沉思,颇有感触,轻轻一叹道:“范卿所言,颇有道理,寡人非常信赖乐毅、剧辛等,皆是肱股之臣,国家栋梁,不过,往往这等大才,倒是的确不善人情世故,因此能干大事,却往往也容易被猜忌,如果不遇明主,很难成就大事。”

范雎见燕王领悟这层道理,心中暗喜,知道自己遇到一位睿智的英主,这样自己精通权谋之术,才有用武之地,他又开口道:“君上可知吴起当年为何离魏去楚吗?”

辰凌只是从史书上看过,随口答道:“传言魏王嫉贤妒能,担心吴起功高盖主,因此夺了兵权,吴起愤然离魏,难道……此中还有隐情?”他见范雎忽然提起此事,似乎没那么简单。

范雎摇头失笑道:“当时魏国君王,乃是魏武侯,亦算一位明主,并非昏庸之君,吴起更是大才磐磐,天下名士,那些功高震主之词,都是外传之风,其实,这中间牵扯着一层秘密。”

“哦,范卿请说来,寡人倒十分好奇了。”

范雎点头道:“这其中,有宫廷的权谋,就是守旧派发动的圈套,把魏武侯和吴起都套了进去,当年,魏武侯登基时候,正是壮年鼎盛时期,而当时吴起,早已是魏国上将军,其赫赫战功与杰出的治国才能,使他在魏国乃至天下诸侯中享有极高威望,文武全才;他在魏文侯时期,率领魏军与天下诸侯大战七十六次,全胜六十四次,战和十二次,魏国的疆土在吴起的铁骑下伸展了一倍还多,使魏国成为最强大的战国,尤其那魏'武卒'就是那个时期创立的。”

“但吴起,长于国政,却短于人情世故,虽有智谋,却不通权术诡道,当时他已威震诸侯战国,在魏国内,朝野群臣都崇敬他,由于变法大师李悝隐居,吴起便成了魏国举足轻重的权臣柱石,而魏武侯时当盛年,也想依靠吴起继续推进变法,创造更为辉煌的霸业,但也担心吴起这样的元勋功臣万一生变,或有异心,会使魏国遭受重创,于是就要把自己的王妹嫁给吴起为妻,以图和吴起结成巩固的君臣联盟。”

“但吴起早年在鲁国时,有朝臣怀疑吴起的妻子不是鲁国人,撺掇国君不用吴起为将,吴妻得讯,为成全丈夫,愤然自杀;自此,吴起身背‘杀妻求将’的恶名离开鲁国,一直没有正妻,所以魏武侯要将公主嫁于吴起,君臣结盟,可以阻挡守旧派的恶意攻击,稳住他的地位,使吴起能充分施展其超凡才华,可是守旧派却率先出手,施展了阴谋。”

“当时,魏国的丞相是公叔仑,就是守旧派的主心骨之一,而他正妻则是长公主,魏武侯姐姐,因此守旧派就设下权谋,请吴起去府上做客,结果在赴宴上,大公主刁蛮任性,上演一场欺夫的戏码,骂她丈夫是家奴,还扇耳光羞辱,令吴起吃惊,不过大公主却道,自己比起她小妹来,还要逊色不少,如此一来,使得吴起以为小公主也是悍妇,心生不悦,满腔愤怒。”

“结果,数日后,魏武侯向吴起正式提起将小公主嫁给他时,吴起出于士子傲心,不愿意娶悍妇为妻,当场婉言谢绝了,说自己在鲁国还有家室,不便再娶,魏武侯反复说服,吴起始终沉默,魏武侯终于叹息一声,让吴起走了,于是守旧派趁机攻击,斥诉吴起欺君,这等不愿成家的小人,焉能打算在魏长待?于是魏武侯因此误以为吴起有了逃魏之心,便夺了吴起的统帅大权;吴起呢,又误以为国君嫉妒功臣,要加害于自己,便逃到楚国去了。可六年后吴起惨死楚国,终究没有完成变法大业。”

辰凌听得眉头皱起,这条计谋还真是不见得如何杀机,却能一下子破坏了吴起与魏王的联盟,真是防不胜防呢,辰凌自问,自己绝想不出如此妙计来,这就是权谋之术?

“君上通过这个故事,读懂哪些信息?”范雎微笑问道。

辰凌凝重道:“宫廷权谋,防不胜防,群臣如履薄冰,为君者,可尝不是真假难辨。”

范雎点头道:“君上能有这些体会,非常难得,毕竟君上乃一国之君,国家大事,劳心费神,不可能有足够时间,来研究这些阴谋诡计,微臣有些观点,不知当讲不当讲?”

辰凌一动,心想这范雎,只怕要为寡人出计了。

“范卿,有何妙想,但说无妨!”

范雎一拱手道:“就是从吴起这件事上,有两方面,需要君王非常重视,其一,乐毅、剧辛等人,皆是大才不假,但关注的是变法、国力、民情,对权力漩涡本身的利害冲突,远不如对国事冲突的敏锐与智慧,换句话说,他们成大事,不拘泥小节,往往在政坛中,最不注意那些官场争斗,往往容易被守旧派、贵族元老利用,对他们下手,不断捏造传言,离间君上与重臣的关系。”

辰凌深思点头,觉得大有道理,道:“难道范卿,打算让寡人,也要学魏武侯那样,安抚住乐卿、剧卿等人?”

范雎见燕王逐渐跟随他的思路,精神一震:“不错,有备无患,君上没有姐妹,可以从心腹的王室贵族郡主中,挑选出色女子,赐婚给乐毅、剧辛,让他们在燕国落叶生根,成家立室,这样,拉近新贵与本土贵族之间的关系,消除分歧和隐患,还能杜绝守旧派的恶意攻击,当新贵、本土重臣与君上三足鼎立,结成强大的联盟,守旧派就难以搬弄是非,拆散关系了。”

辰凌也觉得大有道理,其实他早就考虑如何把新贵扎根在燕土上,减少燕国王室贵族的敌对,毕竟老燕六百年传承,有些排外情绪,嘴上不说,心里还是不愿意见到外来官吏,权势超越他们,比如郭隗、徐渭公等人,属于本土贵族,也是心腹一派,但随着守旧派被打压下去,新贵与本土贵族之间,也会出现分歧和竞争,他考虑如何化解,一直没有好办法,听着范雎一言,顿时豁然开朗。

“这个范雎,还真不简单,虽然不像改革家、军事家等,文不能治国,武不能安邦,但是运筹帷幄,谋略奇高,也算一种大才,在澹台清儿那个全才女没来之前,就需要与范雎多在一起谋划,其它大臣,在权谋之术方面,都不擅长。”辰凌心中暗想着。

范雎又道:“其二,就是针对敌国,施展离间计,比如赵国有平原君赵胜、马服君赵奢、新将军廉颇,都是兴国大才;秦国有新崛起的将星白起;齐国有孟尝君,楚国有大才子屈原,这些都是乾坤大才,自尊心极强,本身有过人非凡能力,但都是与吴起、商鞅、乐毅一样的缺失,因此,微臣向君上献策,若要平定天下,称霸诸侯,这些诸侯国的大才,务必要暗中除去,离间他们在朝中的影响力,借助他们在朝中的敌对势力,逼走或抹杀掉,扫清障碍……”

辰凌暗暗心惊:这范雎,还真是名不虚传,也太坏了!

第0665章 年关朝会

辰凌思索一番范雎的献计,看似平常,不是什么惊天大战略,但恰恰小细节上见真章,能发挥出巨大作用,权谋用的恰当,胜过十万精兵。

范雎离开皇宫后,辰凌便去后宫,面见了易太后,关于赐婚给乐毅、剧辛、苏厉等大臣,让太后挑选王室贵族的郡主名额,促成这件联姻之事。

“王儿,既然要拉拢乐毅,为何不把乐毅的妹子纳入宫来为妃,岂不双层押注,巩固其地位,不被旧贵抨击。”易太后问道。

辰凌摇了摇头,若有所思叹道:“不可,如今乐毅等人已经位极权臣,日益显贵,如果再把他的妹子纳入宫内,只怕会引火于后宫,到时候她凭借其兄在当朝权势,后宫争权,王子争嫡,外戚摄政,才真是尾大不掉!”

易太后闻言,点了点头,觉得燕王考虑的很有道理,如果乐毅妹子入宫,一旦骄纵起来,外有权臣重戚,要在宫内夺权,掌立后宫,与庙堂呼应,还真是棘手问题。

“凡事过犹不及,盛极必衰,就是这个道理,我现在要平衡新贵与本土燕贵之间的势力,相互协调,荣辱与共,减少分歧和摩擦、争权夺利,当然也不会过度放权,让他们任意妄为……”

“王儿所言极是,赐婚联姻之事,包在哀家身上了。”

“如此就辛苦母后了。”

“哪里的话,对了,王儿,赢妃入宫大半年,你们不曾同房,有名无实,眼下后宫冷清,你也该考虑一下立后纳妃之事了,早些有皇室子嗣,对于朝廷安定有大益处,否则国人都在担心,皇室无子嗣,会引发乱臣政变夺权!”

辰凌想了想自己与墨妃暄的关系,尤其是那晚的行径,微微一笑道:“过了年吧,开春前,纳墨家圣女墨妃暄为后,从眼下来看,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

“墨家圣女?嗯,的确有这个资格!”易太后点头,立后者,背后必须有庞大的底蕴,一是诸侯国皇室的公主,如秦赵楚魏等,一是几大圣地的杰出圣女,如墨鬼谷凤舞宗门等,或是天下著名的才女亦可,能镇得住后宫,母仪天下。

“母后,那孩儿就告退了,回去准备年关后的事,再过几日,就是除夕了,除夕早晨,是年关朝会,各部门大臣要做一下总结,到时候,母后也要参加。”

“知晓了。”

辰凌起身告退,回返前殿御书房,继续批阅奏折。

一晃过了几日,临近年关除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打扫院落,购买年货,烧酒、牛羊猪肉、各种佐料,买布匹定做新衣,由于今年收成不错,国家没有收纳重税,因此不论是乡野百姓农户,还是城里手工业商者,私囊都有些余绰,有了购买力,市场自然活跃起来。

燕国数郡百余县邑的主要地方官吏先后赶到王都京城,要在年关会上拜见燕王,聆听朝会,一年大事总结收获和新策决议。

一大早,晨曦刚出,宫门大开,百官入朝,鱼贯而入,顿时正乾大殿内,沾满了官员,比平日里的人数,多了好几倍。

阵容也是空前,政事堂、枢密院、财政三司、九卿院、审法院、刑侦衙、纪检司、御史台、学士院、科研院、军械局、纺织局、船舶局等等,有资历的官吏都来了。

武将方面,将军以上的将领,也都来到了,一身戎装,英姿魁梧,只是没有佩戴任何兵器。

苏秦、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