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顺治之路-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嫁妆却相当丰富,又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因此,他时常可以拿出些钱来,买点烤鸭烧肉什么的送给官位比较低的同僚们。礼部是清水衙门,外快很少,不少低等的官员们就靠这么点俸禄过日子,几乎都吃不起肉。吃人嘴软,明珠在低等的官员中混了个如鱼得水。然后,礼部如果有个加班加点,他老婆会派人送点心过来,明珠便会拿去孝敬上级。上级们并不把这些点心放在眼里,却对明珠的尊重表示满意。于是,这么一个机灵大方,长得又好看嘴巴还甜的男人,很难让人不喜欢,这次,这个见皇帝露脸的事情,光荣的落到了他的头上。

“玉牒?”福临翻了翻手上的折子,一点头,“准了。”

“嗻。”明珠没有想到会这么容易就完成任务。玉牒是前明遗留下来的,清朝一开始并没有沿用。只是现在皇帝的子女增多,宗室也子孙繁衍,总是要有什么东西来记录身份的,否则会出类似柔福帝姬的故事。明珠还准备在皇帝问起的时候阐述一下详情呢,都打好了长篇大论的腹稿,偏偏皇帝一个字都没有问,让他有些小小的失落。

不过,明珠还是很好的克制了表现的欲望,低头告退,福临饶有兴趣的看着他,在他快退到门边的时候喊了声:“且慢。”

果然,现在的明珠还是很嫩,眼里立刻就带了一丝雀跃,老老实实的低头等着吩咐。福临却没有开口,曼斯条理的做着自己的事情,过了大约半盏茶的时间,才抬起头,见明珠依旧保持着之前的姿势,一动不动。

年轻有一定的城府,且有上进心;出身那拉氏,满洲大姓,背景却不强大,只是有个好听的姓氏;阿济格的女婿,可以得到宗室里一定的肯定;儿子教育得很好,老子应该也不差。福临觉得,简直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这个人不去用一用,那太对不起自己了。

“你的大公子读书不错,上书房的先生向朕夸奖了好几次。”福临缓缓的开口,明珠心里一喜,这个儿子一直是他的骄傲,很是恭敬的回答:“奴才儿子也就是一点小聪明,皇上不嫌弃,让他能够伺候大阿哥,是奴才和奴才儿子的福分。”

福临又问:“在礼部做得怎么样?”

明珠答道:“托皇上的洪福,奴才一切都好。”

“嗯,年轻人,好好干吧。”福临有些老气横秋的嘱咐,让明珠退下。明珠一直走到礼部自己的桌前都有些反应不过来,自己在皇帝面前挂了个号,绝对是件值得庆幸的大好事,要感谢让他去面圣的礼部尚书和礼部侍郎。于是,他又派人去京里的老字号买了不少烧鸡烧鸭,礼部上下人人有份。

是个会做人的。福临也听说了这个消息,提笔在备忘录上记下一行字:年后调明珠入户部。

顺治十八年的冬天特别冷,就连京城都冻坏了不少人。有些老人是从明朝末年的寒冷中熬过来的,又想起了那些冰冷彻骨的日子,都有些慌乱。慢慢的,谣言四起,说是当年的寒冷又要回来了,会一连几年颗粒无收。百姓们忙忙的开始囤积粮食,粮价飞涨,临近过年的时候,米价居然高达二两一石,比正常的八钱涨了翻倍还多。

皇家救助会也很忙。这些年救助会一直运转正常,博果儿很是尽职尽责。他从小在福临的耳濡目染下,对贪腐也恨之欲绝。救助会的成员多是宗室贵族,不差钱,就算差钱了,在博果儿的震慑下也不敢动救助金的主意。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一个办事员,是觉罗家的分支,家里的儿子赌博借了高利贷,他不得已挪用了不到一百两的救助金,结果被查了出来,差事丢了不说,还被博果儿当众脱裤子责打了八十板子,里子面子全没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伸手到救助金上。

京城寒冷,救助会设立了粥棚,这也只是能解一时之饥。朝廷出手,抑制粮价,用火药炸冰,从江南将粮食运到北方。同时,朝廷还惩处了一些哄抬粮价的商人,钦天监也保证这只是偶尔的寒冷,不可能再有极端的天气,再加上,冷了一个月后便开始逐渐回暖,百姓才慢慢安定下来。

可福临安定不了:多尔衮病了。

自从退休后,一直有太医常驻摄政王府给多尔衮调养身体,偏偏多尔衮最是个讳疾忌医的,总是不愿意遵从医嘱。福临和布木布泰只好在宫里准备好药膳,每次多尔衮进宫都给他灌到肚子里面去。

时间长了,多尔衮也习惯了这种一进宫就被药膳和汤水包围的生活,再加上宫里多了几个馋嘴的孩子,布木布泰会准备两种不同的汤水,孩子们喝一种,多尔衮喝一种,让他经常哭笑不得。

原本,福临以为多尔衮的病就和以往的几次一样,很轻易的就能好,也没有太在意。不想,多尔衮一连四天都没有入宫,也不让孩子们去他那里,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福临退朝后,立刻就让宋院首亲自去到摄政王府,看一看多尔衮的情况。

结论很是不好。多尔衮年轻的时候东征西战,受了不少的伤,再加上战时饮食不规律,急行军时在马上啃干粮喝生水都是常有的事,肠胃本就不好。种种事情杂七杂八的加起来,对人身体很是损害。年轻的时候还好,可以撑过去,现在年纪大了,一切埋藏在身体里的病痛都仿佛活过来一般,叫嚣着让主人为年轻时的行为负责。

宋院首小心翼翼的说完诊断的情况,一言不发,御书房里安静得仿佛能够让他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许久,他听到皇帝冷冷的声音:“此事还有谁知道?”

“微臣只禀告了皇上一人。”

“很好。”福临点点头,“摄政王只是旧疾复发,明白吗?”

“是!”宋院首听命退下。福临看着桌上的奏折,上面每个字他都认识,但他完全不知道在讲些什么。

福临哗的一声,将所有的东西全部扫到地上,一阵巨响,门口的华孟安身子一抖,又装聋作哑的继续站着。许久,华孟安听到里面一声淡淡的呼喊,才进去收拾,大着胆子偷看了一眼,就见皇帝已经恢复了一贯的神情,脸上无悲无喜,仿佛刚才宋院首过来讲的是大街上某个张三李四的病一般。

作者有话要说:

接下来是盒饭频繁发放时间,十四叔的也在烹饪中了,抱头遁走~~

第九十二章

湖南巡按御史许劭昕贪污罪发。巡按御史本是福临按照朱元璋的反贪腐措施而设立的;本意是为了让他们四处巡视;给百官一个压制。和明朝一样,巡按御史的官职并不高,但权力很大;有直奏权和秘奏权,直接受皇帝的控制。

本来;这是一件利于反腐的好事;朱元璋当年也是用这个招数揪出来不少贪官,成效显著。可是;同样的系统照搬过来,得出的结果却不一样。

福临在顺治十二年就开始派巡按御史四处巡视了,一开始还好;但问题往往是突然出现的。以顾仁为首的御史们开始贪赃枉法;并且索要贿赂,甚至在索贿不成的情况下,诬陷某些正直的清官意图行贿升官。

顺治十五年十一月,吏部书吏章冕在顺天被顾仁拿下后逃往京城,十九日在皇门前自刎喊冤。福临大怒,判处顾仁等人死刑。结果,没有多久,又发生了御史牟云龙的贪腐案,照例一个死刑。

本以为,这下巡按御史们该消停了吧?这才几年的时间,许劭昕贪污罪证据确凿,又摆在了福临的御案上。与此同时的,还有都察院要求停止巡访的奏折。

满族贵族们要求停止巡访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刚开始福临提出要实行巡访制度的时候,宗室们就跳了出来反对。当时多尔衮正好在上朝,马上将这帮家伙无情的镇压了下去,巡访制度实行这么多年,多尔衮功不可没。可现在,多尔衮病重,许劭昕又不争气,被压下去的贵族们再次冒头。

朝堂上就此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以岳乐为首的满族官员们要求废除巡访,而以石申为首的汉臣们,则要求继续。

朝堂一片混乱。反对者以目前出现的几个贪腐御史为例,表明此事反而更加容易造成贪污,还会有更多的章冕这样的冤案发生,不如取消了,一了百了。支持者们则表明制度是好的,那几个贪污案件只是人员的问题。顾仁等辜负皇恩,死有余辜,但若是换上合适的人选,定然会起到更好的作用。若是将这个制度取消了,民间疾苦就更难知道了。

一贯平静严肃的朝堂热闹得如同菜市场。满臣们凭借身份高武力值高,有几个都开始卷袖子准备揍人了,汉臣们也不是吃素的,嘴皮子利索,掉书袋掉得人晕头转向,毫不清楚自己被隐晦的骂了。

福临的脸上自始至终一片平静,心里的小人却在不断怒吼。他当然知道满族贵族们为什么一定要废除这个制度。

八旗已经被他和多尔衮联手削得七零八落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简直是名存实亡,八旗贵族有多不满意福临完全看在眼里,为了有些抚慰,在派往各地的总督、巡抚等人多采取贵族出身。时间久了,这些人慢慢的坐大,能捞的好处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海运这块,油水简直太多太多。而这些巡按御史,完全就是他们捞好处的眼中钉。当然,人是能被金钱腐化的,顾仁等就是如此,可总不能来一个就腐化一个吧?这样耗资巨大不说,万一来了个软硬不吃喜欢动真格的,岂不是惨了?还不如从根源上解决掉这个问题啊。

汉臣们对这个制度是百分百支持的,原因福临也很清楚。就算这是个少数民族的朝廷,汉人的比重还是占绝大多数的。地方官员们大多是汉人,却要被满族的总督巡抚们压制,心里当然不服——这些人除了会投胎外还会些什么?——巡按御史为了能够公正一些,大多数都是汉人,少数满人也是和贵族们没有什么瓜葛的,这很合汉臣们的胃口,所以,这个制度是提升他们地位的好东西,千万不能废。

朝臣们依旧在吵着,福临烦了,狠狠的一拍龙椅扶手:“此事容后再议。”

许劭昕成了福临一腔怒火的发泄口:要不是此人贪赃枉法,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事情闹出来。于是,许劭昕被削职抄家,在菜市口斩首示众,其家人连坐,世代为奴,不许科举出仕。许家被抄家和许劭昕被斩首时,皇帝还强制要求所有巡按御史前去观看。之前许家那些娇生惯养的少爷小姐们,一个个衣衫不整的被拉了出来,一片哭爹喊娘的惨象,令人为之动容。而菜市口的许劭昕被斩首更是令他们心惊,许劭昕死之前仰天大呼后悔,鲜血洒了一地。那些巡访御史们本就是文臣,当时就有几个吓晕了过去。

这种强制令人观看酷刑的皇帝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皇帝。御史们上书,就连病中的多尔衮听说了,还要求多尔博去到宫里给皇帝带个口信:满洲入关,汉人们本来就比较的排斥了,皇帝要比汉人们做皇帝的时候更加的爱惜羽毛才对,怎么可以做出这种事呢?当然了,我也不是说皇室你做得不好,只是要注意啊,汉人们又该闹着说我们是蛮夷了。

福临隔空回话:叔父放心,朕有数的。这些人就是欠修理,朕要一步步的来。叔父你就好好的养病吧,一定要快点好起来,宗室那里还是要你压着才行。

纷纷杂杂的一个月过去后,都察院再次上书,要求废除巡按制度。福临大怒,不准。两天后,以岳乐为首,宗室联名上奏,表示可以不废除巡按,但是巡按要交给都察院的巡抚来兼职。

这是表示要各退一步的意思了?福临留中,要求满汉群臣给出一个共同的法子来。结果,满臣们想出了个很天才的法子。

他们要求所有汉臣们站在议事厅外,自己则是坐在大堂里面讨论,等讨论出结果来,让汉臣们表示意见。如果同意,就签个名字上去,如果不同意,就说他当天请假没来。

这个举动怎么可能瞒得过其他人,汉臣中颇有几个不吃他们这一套的。金之俊得知消息后,拖着病体,怒闯议事厅,冲着岳乐大骂,说他是“国之禄蠹”,又说他“不知皇恩,只知私利,目光短浅”,总之,话很不好听。岳乐气得拳头都攥起来了,很想冲上去揍他一顿,可终究不敢——金之俊是南书房的人。

金之俊也知道。他身体不好,早就提出要病退,皇帝却不允许,让他在家好好调养,南书房的位置一直给他空着。前一阵他感觉好一些了,便来上班,和皇帝闲聊的时候,皇帝从画筒中抽出一个画轴,打开给他看,却是他的画像。他一辈子都记得皇帝当时的话:“范文程,洪承畴,宁完我,朕身边的老人都一个一个的退下去了,现在连爱卿也要退了。朕每次想到这些,都心痛莫名,很希望你们能够永远身体健康,陪着朕治理江山。所以,朕便命人将你们的样子画了下来,想念的时候,便可以时时拿出来看。”

当时金之俊感动得老泪纵横,并在心里默默的发誓,就算是死,也要回报皇帝的知遇之恩!所以,现在他发现机会来了,毫不在意对面是位高权重的和硕安亲王,骂得口若悬河。

自然,闹到了皇帝那里。福临简直都想敲开岳乐的脑袋,想知道里面在想些什么,居然能想出这种法子来。议事厅距离他的养心殿不远,难道他们以为他这个皇帝对紫禁城的控制力这么弱吗?还有,原来他不知道,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满臣已经跋扈到了这个地步吗?

不过,这些人闹这么一出,福临倒是很满意,他正愁没有借口呢,借口就这么乖乖的送了上来。

巡按制度照旧,安亲王欺压同僚,降为多罗郡王,凡是坐在议事厅里的满臣们集体被降了一级。

朝廷哗然了。法不责众这个观点在众人的脑海里是根深蒂固的,谁会想到皇帝会一棍子打死一片?闹事开始。

宗室里的人挨个儿去找福临,命妇们挨个儿去找太后,三句话一说就哭天抹泪的,好像被降了一级后都活不下去了一般。福临只是冷冷的看着他们,一个字不说,宗室的人气势便会慢慢的降低,皇帝是手握重兵的,他们也不敢太过分。

布木布泰则是温言相劝:啊呀,原来你们家老爷被降级了啊,哀家还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呢!真是太可怜了,快别哭快别哭,把眼泪擦擦,哀家这老骨头啊,就盼着你们进宫来陪我说说话,你们哭成这样,这可怎么好呢?什么?要哀家帮忙说话?这哀家就没有办法了,后宫不能干政,要我说,我们女人啊,就高高兴兴的在家里打扮打扮,带带儿孙,要是女人也能管这么多事,要男人干什么呢?

命妇们还想哭,布木布泰就会适时的表现出疲态来,皇后在一旁补枪:太后年纪大了,这些天睡眠越发的少,听到人吵就会头疼。啊,那个福晋,就是说你呢,别哭了,吵到太后你担当得起吗?

无功而返。众人自然不服气,可将双方的势力做一个比较,发现自己这一方确实没有什么优势。

福临一向信赖枪杆子里出政权,他后宫人又少,开销小,拿着私库的钱就养了一支隐秘的军队出来,配备的都是最新的火枪,一个个放下枪是武林高手,端起枪是射击高手。然后,他又掌控着八旗大部分的军队,凡是重要的部门放的都是两黄旗的心腹。至于蒙古那里,他带着蒙古人做生意赚钱,蒙古人把这个皇帝看得比谁都重。

所以,皇帝已经不是他们可以控制的了。宗室们再次怀念起皇太极时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以及在皇太极时,他们高高在上的地位。

不过,还是有一个人是可以争取的:摄政王。多尔衮手上有两白旗啊,这是多大的一支力量,只要得到摄政王的支持,皇帝也不是不可反对的。

于是,摄政王府人来人往,大家打着探望病人的旗号,做着打扰病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