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方秋冬蔬菜露地栽培技术-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4。 土壤及营养条件
菠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为最适宜。土壤pH值以7~8为宜。对氮肥需求较多,磷肥次之,钾肥最少。
skbshge
(二)秋冬菠菜的适宜品种()
菠菜根据其果实外苞片的构造分为有刺种和无刺种。有刺种叶片先端为钝尖或锐尖,所以又称为尖叶菠菜;无刺种叶片为卵圆形或椭圆形以及不规则形,所以又称为圆叶菠菜。这两种类型均适宜秋季播种。但尖叶菠菜耐热力弱,不适宜早秋播种;圆叶菠菜耐热力强,可早秋播种。
1。 欧莱
从日本引进品种。早熟,生长势旺,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耐寒、耐热性强,叶深绿色,叶片肥厚,生长整齐一致,商品性好。
2。 超能菠菜
从日本引进品种。植株半直立,叶簇生,叶柄短,叶片大呈阔箭头形,生长迅速,发叶快,叶肉肥厚、纤维少,品质好。抗寒耐热,适宜早秋栽培,9~11月份上市供应。
3。 广东圆叶菠菜
广东省地方品种。叶片椭圆形或卵圆形、基部有1对浅缺刻,叶片宽而肥厚,耐热力强而耐寒性较弱,适宜作早秋栽培。
4。 美国大圆叶菠菜
从美国引进品种。叶片肥大近圆形或广三角形、深绿色,叶片多皱褶,单株产量可达500克。
5。 南京大叶菠菜
南京市地方品种。半塌地,叶片大、呈心脏形,叶面皱缩,耐热,适宜早秋栽培。
6。 荷兰菠菜K4
该品种早熟、耐寒、耐抽薹,叶片大而直立,单棵重600克、最大可达750克,秋播可在10月上旬播种,元旦至春节上市。
7。 秋绿菠菜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与莱阳市华绿种苗有限公司合作育成。叶色绿,叶丛呈半直立,叶柄短。植株较矮。叶片肥大、宽厚稍皱,叶缘较平圆。生长势快,在温度适合的条件下生长期50天;耐寒性强,在最低气温—15℃的地区能正常越冬;抽(薹)较晚。
8。 新急先锋
日本引进品种。该品种萌芽力强、株形直立,叶柄较短,叶片肥大,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耐暑、耐寒性强,晚抽薹,播后50天收获。
skbshge
(三)秋冬菠菜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时间
秋菠菜对播种时间要求不严格,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也可延迟至9月中下旬播种。越冬菠菜可在10月中下旬播种。早秋播种应选耐热性强的圆叶菠菜,晚秋播种圆叶菠菜和尖叶菠菜均可选用。
2。 整地施肥
菠菜适宜在有机质丰富、土质肥沃、保水保肥性好的壤土种植。整地之前每667米2
施腐熟农家肥150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25千克,做成1。5~2米的宽畦。菠菜种子小,要求将地整平整细,以便于后期的管理。秋季雨水较多,稻田或低洼地块容易积水,因此应开排水沟,实行高畦栽培;坡地或不易积水的沙壤地,可实行平畦栽培,以节约劳力。
3。 种子处理
菠菜种子水分不易渗入,如播种前不进行种子处理,则发芽慢甚至不发芽。在播种前需进行温汤浸种消毒,然后浸种12小时,将种子捞出后用湿毛巾覆盖置于阴凉处保湿催芽,每天用清水淋洗1次,经3~5天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4。 播种方法
菠菜应采用直播法,以撒播为主,也可用条播和穴播。播前先浇底水,播后应保持土壤润湿,以利于出苗。为防高温危害,早秋播种的菠菜在幼苗期可搭建竹木架并覆盖遮阳网或草苫等物进行遮荫栽培,以保全苗。秋冬菠菜播种量不宜过大,每667米2
用4~5千克即可。
5。 田间管理
菠菜出苗后,天气干旱可勤浇小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幼苗生长。2~3片叶后结合间苗拔除杂草。大雨后要排水防涝。4~5片叶后,进入生长盛期,应结合抗旱施入清粪水,并每667米2
对入尿素15千克,以提高产量,改进品质。
6。 适时收获
秋菠菜播后50~70天分批采收。秋菠菜不容易出现早期抽薹的问题,所以采收期可根据市场需求适当提前或推迟。越冬菠菜播后70~80天即可采收。越冬后气温如果回升快,容易出现抽薹问题,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及时采收上市。
skbshge
(四)秋冬菠菜病虫害防治()
1。 霜霉病
(1)危害特点 真菌性病害。在南方各菠菜种植区发生率最高。主要危害叶片正面,病斑浅黄色、不规则、大小不一。病斑扩大后互相连接成片,后期变褐枯死。叶片背面病斑上产生灰紫色霉层。病害从外叶逐渐向内叶发展。干旱时病叶枯黄,湿度大时多腐烂,严重的整株叶片变黄枯死。在低温和湿度大的条件下发病严重。
(2)防治方法 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在发病初期可选用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200~25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 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2。 枯萎病
(1)危害特点 真菌性病害。一般发生在成株期。表现为老叶变暗失去光泽,叶肉逐渐黄化并向上扩展,向下发展则根部变褐枯死。发病早的植株明显矮化。天气干燥、气温高时,病株迅速萎黄。在潮湿、低温条件下,病株可继续存活一段时间,但遇高温天气即迅速枯死。
(2)防治方法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菠菜的抗病力;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病穴及四周喷淋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10%治萎灵水剂300~400倍液。每隔15天喷1次。或用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液灌根。
3。 白斑病
(1)危害特点 菠菜白斑病属真菌类病害。主要表现在叶片上。下部叶片先发病,病斑近圆形、中间黄白色,病斑边缘明显,病斑外缘褐色至紫褐色、扩展后逐渐发展为白色斑。湿度大时,有些病斑上可见灰色毛状物。病菌借风雨传播蔓延。在生长势弱、温暖潮湿条件下易发病。
(2)防治方法 在发病初期,喷洒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 ∶ 0。5 ∶ 160倍量式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4。 炭疽病
(1)危害特点 菠菜炭疽病为真菌性病害。炭疽病主要危害菠菜叶片及茎。叶片染病,具灰褐色轮纹,中心有小黑点。借风雨传播,由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降雨多、地势低洼、栽植过密、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发病重。
(2)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注意在采收前10~15天停止喷药。
5。 病毒病
(1)危害特点 病毒病主要由蚜虫或种子带毒传播。干旱、通风不良、杂草丛生地块发病重。病毒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感染发病。主要症状是叶片呈现深浅绿色相间的斑驳、花叶,叶脉黄化,叶片皱缩,有的病株叶片变形,还有的病株心叶皱缩成一团,植株矮化。
(2)防治方法 由于菠菜生长时间较短,一般发生病毒病后很少用药,关键在于幼苗期防治好蚜好,搞好预防。
6。 秋冬菠菜害虫
主要有菜螟、潜叶蝇、蚜虫等。防治方法可参照前面相关章节介绍的内容。
skbshge
(一)秋冬大白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 温度
大白菜属半耐寒作物,适合凉爽的气候,不耐高温和寒冷。生长适温为18℃~21℃,日平均气温高于25℃或低于10℃都会引起生长不良,5℃以下基本停止生长。大白菜苗期、莲座期对温度适应性强,而结球期对温度要求较严格,一般12℃~20℃才能形成叶球。如果温度不适宜则会出现只长叶不结球的现象,丧失商品价值。
2。 光照
大白菜需要充足的阳光,若光照不足,则光合产物少、产量低,但适当的弱光和短日照能促使叶片直立、促进结球。
3。 水分
大白菜出苗期和幼苗期不需要过多的水分,只需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莲坐期叶面积迅速增大,蒸腾量随之剧增,需水量相应增加。结球期达需水高峰期。水分不足则结球时间推迟,并且容易诱发病毒病。
4。 土壤及营养条件
大白菜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以富含有机质的黏质壤土最好。中性或微碱性土壤对大白菜生长有利,酸性或碱性强的土壤则白菜生长不良。大白菜产量高,需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营养元素,要求高氮、中磷、高钾,氮、磷、钾的比例约为1 ∶ 0。4 ∶ 1。
skbshge
(二)秋冬大白菜的适宜品种()
1。 早熟5号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一代杂种。植株较直立,一般株高约31厘米。叶片较厚、深绿色、无茸毛,叶面较皱。叶球白色,稍叠抱,球顶圆形。叶球短筒状、结实,单球重1。3 千克。早熟,生长期55 天。能耐35℃ ~37℃高温,日平均气温20℃~25℃能正常结球。适于早秋栽培。
2。 夏阳
台湾农友种苗公司育成的杂交一代种。目前有生长期为40天、45天、50天和60天等系列品种。耐热性强。生长旺盛,株形直立。外叶少,叶无毛。叶色浅绿色,质地柔嫩,鲜美可口。结球紧实,耐贮运。适于早秋栽培。
3。 夏丰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一代杂种。耐热,极早熟。株高28~30厘米,株形紧凑,直立。外叶较厚、8~9片,色深浓,叶片稍皱。球叶白色。叶球顶圆,呈倒卵圆形,叠抱。单球重750克。生长期50天。品质佳,纤维少,口感略甜。适于长江以南地区早秋种植。
4。 早熟6号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一代杂种。株型矮小,株高33厘米左右。外叶少,结球快。叶球白色,叠抱,倒纺锤形。叶球紧实,单球重1。5~2千克。早熟,生长期60天左右。结球适宜温度18℃~20℃,日平均气温20℃~23℃也能正常结球。耐湿、耐涝,适应性强,适于早秋种植。
5。 白阳
台湾农友种苗公司育成的一代杂种。株型中大,外叶数少、无茸毛。叶球倒卵圆形,单球重1千克。早熟,生长期40天左右。耐热性强,耐软腐病。适于早秋种植。
6。 鲁白1号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中熟一代杂种。株高48厘米左右,开展度74厘米左右。植株浅绿色,外叶平而薄,叶柄白色。叶球叠抱,倒锥形,绿色稍深。单株重6。5千克左右,单球重3。5~4。5千克。从播种至采收75~80天。
7。 山东4号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配育成的一代杂种。株高45厘米左右,开展度80厘米左右。叶浅绿色,叶面平,叶柄白色。外叶8~10片。球叶叠抱,叶球倒圆锥形,顶平圆,白色,球心闭合,球高33~37厘米,横径29~31厘米。单株重8~10千克,单球重6~7千克。生长期90天左右。
8。 晋菜3号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配育成的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5厘米左右,开展度小。外叶深绿色,叶柄浅绿色。叶球呈圆筒形,上下一般粗,包心紧实。球高45厘米,基部横径14厘米。单球重250克。外叶少,品质好,纤维少,煮熟易烂。中熟,生长期75~80天。
9。 津白56
天津市蔬菜研究所育成。早熟,生长期50~60天。株形直立,适于密植。花心,中高桩,叶球近似直筒形。株高47厘米左右,球高40厘米左右,开展度60厘米左右。外叶深绿,心叶黄色,中肋白色。结球紧实,品质佳。耐热性强。单球重2~2。5千克。
10。 秋早5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育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该品种属于秋早熟大白菜一代杂交种。从播种至收获55~60天。株高30厘米左右,株幅65厘米左右。外叶翠绿,叶柄白色。矮桩叠抱,倒卵圆形,结球紧实,球形指数1。1,单球净重2。1千克左右。可作早秋和越冬栽培。
11。 琴萌2号
由青岛国际种苗有限公司选育的一代杂种。该品种株高48厘米左右,开展度79厘米左右。外叶绿色,叶柄绿色,中肋较薄,叶面较皱。叶球倒卵圆形、黄绿色,叠抱,圆顶,球叶数41片,球高31厘米左右,球宽22厘米左右,叶球重4~5千克。晚熟品种,生长期85天左右。
12。 中白66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生长期60~65天。外叶深绿色,球叶绿色。叶球合抱、炮弹形,球顶叶略向外翻,单株重3。6千克,净球质量2。5千克,球高32。5厘米、宽17。8厘米。早中熟,结球快。高抗病毒病、霜霉病,中抗黑腐病。
13。 中白78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生长期75~80天。植株半直立,中桩合抱,炮弹形。株高42厘米。最大叶长43厘米、宽32厘米,深绿色,叶柄浅绿,叶面稍皱、刺毛少,叶缘钝锯齿无波状皱褶,外叶10片。球高36厘米、宽24厘米,球色绿,单球重3。9千克,球叶45片。高抗病毒病、霜霉病,中抗黑腐病。
skbshge
(三)秋冬大白菜栽培技术要点()
1。 整地施肥
大白菜根系发达,生长期间对肥水需求量大。因此,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附近有水源且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轻黏壤土栽培,不宜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为了降低病虫基数,要彻底清除前作的秸秆和田间杂草。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机械方式耕耘2次以上,以减少病源和虫源。大白菜产量高,需肥量大,要结合耕地重施基肥,要求每667米2
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秋季雨水较多,稻田或平地种植大白菜应采取深沟高畦栽培,以防止田间湿害,减轻霜霉病、软腐病的发生。畦面长66~100厘米,沟宽40厘米、沟深20~30厘米。坡地种植一般不易积水,可作平畦栽培。
2。 适时播种
秋冬大白菜中晚熟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播期一般在8月中下旬,在华南地区播期可以推迟到9~10月份。早播病害较重。晚播虽然病害轻,但生长期缩短容易造成包心不实,产量和品质都受影响。因此,播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适时进行。大白菜播种可采用直播和育苗两种方式。直播根系发育好,抗旱力强,一般比育苗移栽产量高,同时节省劳力。因此,在种子成本不高、前作收获时间允许的前提下,以直播为宜。育苗移栽用种量小,管理方便,可以克服前作不能及时收获的矛盾。在前作没有收获时可采用苗床育苗。种植者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播种方式。
3。 种子消毒
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每千克种子用药10克,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可防治真菌类病害。浸种消毒后,要用清水多次冲洗,然后放在阴凉处晾干待播。
4。 大田直播
大白菜直播的方式有条播和穴播。条播每667米2
用种量约200克,穴播用150克左右。播种后为了防止大雨击打冲刷种子,畦面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