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庞大的一个车队,只怕是把整个令支城都搬空了吧?”田豫在心中暗忖。

“龙虎卫副将孙礼奉刘世仁公子之命护送粮队前来辽东,这是兵马调动的凭证印信,还请田军师亲自过目!”

城内城外的双方虽然已经可以确认友军的身份,但孙礼依然严格按照军中规矩,站在南门之下向城头的田豫大声喊话,然后派一名士兵来到城门下方,将入城印信和刘和的书信放进城头放下来的吊篮之中。

如今辽东各城仍旧处于战时管制状态,就算是白天也紧闭四门,防止敌人的突袭和奸细的混入。

田豫验过孙礼入城的印信之后,立即下令打开南门,迎接龙虎卫和运粮队伍入城。

看着满载着粮食、草料和各种后勤补给物资的大车一辆接一辆地驶进城内,城头守军人人面露喜色,充满了期待。

“送粮的队伍终于准时赶到了,我们今天晚上肯定能吃一顿肉,喝上一顿酒了吧?”士兵甲流着口水说道。

“那是肯定的。这次的粮队可是大公子亲自派人从蓟城转运来的,还能缺少了酒肉犒劳咱们!”士兵乙一脸自信地说道。

“嗨,嗨!你们两个魂淡注意点形象,别给咱们镇北军丢脸,赶紧滚到仓房那边帮忙卸货去!”队率丙挥着拳头,将两个手下赶下城头。

入城之后,孙礼与田豫进行了军需物资的交接,将车队之中三分之一的补给送入城内,然后又带着队伍马不停蹄地向昌黎方向转进。孙礼临走之前给徐邈留下五百龙虎卫士兵,作为今后徐邈临时组建的教导队中的骨干和教练。张南留下来协助徐邈,张凯则随孙礼前往昌黎。

阳乐城内,随着大批军需物资的运抵,一度有些沉闷低迷的气氛陡然变得热烈起来。

徐邈不亏为文宣司的司长,他一到阳乐,便打着刘和的旗号,轮流到城内各营中慰问犒劳部队,将御寒的被服衣物、各种熏肉、烧酒、药草和银钱流水一般撒了出去,然后换回了所有降兵对大公子刘和的感激之情。

如果不是因为这次送来的物资实在丰富,田豫肯定会阻止徐邈这种类似“败家”的行为。徐邈跟田豫都是出身幽州,两人可是地道的老乡,见面之后相处的自然是十分融洽。田豫丝毫不担心徐邈来了之后会抢了自己的权力和功劳,在辽东没有完全拿下来之前,扯那些都是小人见识。

徐邈做完笼络人心的第一步之后,便将孙礼留给自己的五百步兵编成一个教导队,给所有人都填写登记了名册,然后再将他们分派到降兵营里面去,按照他的要求和做法,每人负责掌握了解至少三十名降兵的家庭出身和个人信息,并且记录在册,作为后续转化教育的重要参考。

这是一件十分庞杂浩大的工作,如果没有这五百名龙虎卫士兵的协助,仅靠徐邈和他带来的十几个文宣司的属下,只怕整日不睡觉也要三个月才能完成。

龙虎卫为刘虞父子的禁军,凡入龙虎卫之士兵,必须是家在幽州的汉籍良家子弟,因此可以保证绝对的忠诚。除此以外,刘和这几年还在军中开始展开了扫盲识字行动,而身处蓟城的龙虎卫士兵便是首当其冲,被燕京大学的那些学子当成了见习教学的最好对象。所以说,龙虎卫或许不是幽州五军外加冀州两军之中最能打的一支部队,但肯定是整体文化素养最高的一支部队。

刘和经常有事没事地念叨“没有文化的部队是愚蠢的部队”,这些年他手下的带兵将领可是为此没少吃苦,被他逼着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和简体字、硬笔书写等等,如今就连辗迟虎和唐猛这种没有半点文化基础的中级将领都多少认识一些字,可以读懂军令和往来公文。

田豫本来还对徐邈的能力有所怀疑,因为他实在无法想象以徐邈一人之力如何将阳乐城内这一万五千多名士气低落、各怀心思的辽东士兵转化成为遵守军纪,服从命令的可用之兵。但是当他看到五百名手中拿着炭笔和草稿夹子的士兵进入军营,有模有样地与这些辽东士兵拉家常、交朋友的时候,他便知道徐邈用不了三个月,便能让这些辽东降兵脱胎换骨。

最让田豫吃惊的还是这些提刀能战斗,拿笔可作吏的龙虎卫士兵,这样的士兵只要经过几年的锻炼,要么是在军中担任下级军官,要么是转到地方担任衙署之中的文吏,总之没有人会被淹没在十数万大军之中。

徐邈这边铺开架势忙碌起来时,孙礼已经护送着粮队先后给昌黎城、扶黎城进行了补给。原本属于韩忠驻守的宾徙城和王建驻守的徙河城因为公孙度撤离时走的仓促,无法将城中储存的粮草焚毁或者带走,所以粮草还算充足,这次不需要额外补充,只要派人送去一些过年节时所需的酒肉钱粮即可。

孙礼曾经从徐晃手中接过居庸关守将之职,两人一起在龙虎卫中任事时也多有接触,这次见面之后十分亲切,相互将自己这两年参与的战事细说一遍,通过一番推心置腹的畅谈,两人皆有心得和收获。

孙礼拿出刘和写给徐晃的亲笔书信,徐晃看了之后面露凝重之色。

“公子让我全权负责辽东西线战事,组建临时前线指挥部,将度辽军骑兵、镇北军骑兵、龙虎卫步兵和辽东降兵整合在一起,最迟于明年四月攻至辽水西岸。”

“孙某恭喜公明兄啊!这是公子准备提拔你做一军主将的讯号啊!”

“公子的这道命令,却是让晃心中惴惴不安啊。西线如今有田军师、徐司长和德达兄弟你们几位,我有何德何能可以指挥调动你们呢?”

“公明兄大可放心,孙某知道自己的斤两,这次率军前来辽东,绝对不会做出喧宾夺主之事,一切都以你马首是瞻。徐景山有专门任务在身,他也不会擅自干涉军机之事。张南和张凯两人这次是来辽东立功表现,到时可作为先锋使用。田军师与你共事半年,如今配合默契,就连公子和郭军师都在夸赞,所以组建前线指挥部的事情不会遇到任何阻力。”

徐晃听了孙礼的分析,心里有了底,于是将扶黎城的防务交给孙礼,他则带着少许人马返回阳乐城,与众人商议筹划组建西线临时指挥部的事宜。

正如孙礼分析的那样,田豫、徐邈等人对于刘和的决定毫无意见,而且一致认为如今西线兵马数量已经超过了三万,必须尽快成立统一的指挥调度机构,免得令出夺门,相互掣肘。

经过一番商议,大家推选徐晃临时担任西线各路部队的主将,田豫则任军师,徐邈担任主簿,孙礼担任副将,张南和张凯兄弟担任左右先锋,韩忠和王建则随运粮队伍返回令支,拜见刘和,然后等候刘和对他们委任新的职务。

其实刘和大可下达一道任命军令,让孙礼或者徐邈带到辽东,但他为了考验几位属下的大局观念,故意将这个难题抛给了徐晃和其余几人。如今看来,果然是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徐晃通过事先通气和原始的民主协商,妥善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不仅顺利将前线指挥部组建起来,而且还让几人心情舒畅地接受了任务分工。

大军在外,最怕的就是将帅不和,内部分裂,相互掣肘甚至是算计。徐晃目前的正式任职是度辽军副将,若论资历他也就比田豫高一些,但却没法跟孙礼和徐邈两人相比。田豫的身份是镇北军军师,他来辽东时不仅带着三千镇北军骑兵,还有五千临时招募的乌桓骑兵,在兵力上比徐晃高出不少。孙礼的身份是龙虎卫副将,这次前来更是带着五千龙虎卫步兵,若论兵力还是比徐晃要多。徐邈虽然现在手中没兵,可他一旦完成了对一万五千辽东降兵的教育转化,到时候他能影响的兵力比谁都多。另外还有两名降将韩忠和王建,到底用还是不用,也不是徐晃或者其他几人可以说了算。

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多的顾忌,所以徐晃最初看到刘和的书信时,没有半分喜悦自得的心思,而是意识到了问题的棘手麻烦。

当然了,随着辽东西线临时指挥部的成立,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徐晃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而田豫等人也不必相互推来让去,只需要按照徐晃的思路一起努力即可。

临时指挥部组建之后,徐晃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重新调整了驻守在西线各城的兵力,他将孙礼和四千龙虎卫步兵调至徙河城内,防止辽东水师来自海上的袭击,将五千乌桓骑兵派给田豫,让田豫进驻昌黎城,防止北方辽东鲜卑的骚扰袭击,将度辽军和镇北军的六千精锐骑兵集中起来,驻守在扶黎城中直接归他统领调度,将这两年在阳乐城中拼凑起来的三千杂兵交给张凯统率,暂时驻守于宾徙城内。

经过这番调整之后,辽东西线进可攻,退可守,五座城池形成了整体部署。

正文 第三七五章 乱世人心

虽然已是初春时节,但大汉的东北依然寒冷依旧,不见冰雪消融,还是一片令人心烦意乱的苍白。

襄平城内,昔日的辽东侯、平州牧公孙度如坐针毡,早已没有了以往的颐指气使和跋扈骄横。自从他在医巫闾防线被徐晃狠狠地算计了一把之后,公孙度再也无心正面硬扛幽州骑兵的袭扰和攻击,只得将主力部队全都撤收到襄平附近,依托大辽水和襄平城构筑防线,做最后的抵抗。

在公孙度的挑唆和引诱之下,辽东鲜卑人和高句丽人都已经进入原本属于大汉的疆域之内,一方在大辽水以西肆虐,另一方则在沓氏城外安营扎寨,看上去似乎已经替公孙度阻挡了度辽军的东西两路夹击。

度辽军主将鲜于银亲率一万五千步兵从沓氏城的海岸登陆辽东半岛之后,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内,以雷霆之势横扫了沓氏、平郭、汶县、安市和新昌五座城池,距离辽东治所襄平不足百里。为了后方粮道的安全,鲜于银按照李儒的建议,在沓氏城内留下了三千士兵,以防万一。鲜于银当初留下这三千步兵的目的,本来是要防范与沓氏城隔海而望的乐浪郡和东莱郡出兵,结果最先等来的却不是公孙度的部下,而是顺着马訾水一路前来的高句丽人!

乐浪郡位于三韩半岛的西北角,北面与高句丽相连,只有西北方向上紧贴海岸线的数十里与辽东半岛相连,如今高句丽人沿着马訾水出兵,一下子便将乐浪郡与辽东郡的陆上通道切断,而乐浪郡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块脱离了大汉疆域的海外飞地。

也就是说,不管这次高句丽人是否能帮公孙度将鲜于银率领的度辽军主力从辽东打回辽西,原本属于大汉的乐浪郡也会被早就眼馋多年的高句丽人蚕食吞并,而高句丽人一旦得到乐浪郡,就可以继续三韩半岛的东南方向扩张,甚至将马韩、辰韩和弁韩逐一吞并。假以时日,等到高句丽人完全占据了三韩半岛,胃口大涨的他们会不会掉过头来将目光对准整个幽州,甚至是,一海之隔的青州?

不过,高句丽人虽然野心勃勃,但他们却遇到了一个胃口更大的家伙。早在数年之前,刘和便制定了大东北计划,而盘踞在幽州东北方向的高句丽人更是被刘和列在打击名单的第一位!

沿着马訾水一路通行无阻的高句丽人,抵达沓氏城时,遇到了令他们终生难忘的抵抗。三千留守沓氏的度辽军将士虽然人数不多,但借助于城池坚固和城内军民同心,面对近万高句丽士兵的围攻,无人退缩畏惧,硬是将入侵的外寇打得抬不起头来。

留守沓氏城的头领名叫陈容,便是前段时间只身前往邺城面见袁绍,将名士臧洪从邺城营救出来的那位义士。刘和觉得陈容此人有勇有谋,又是忠义之辈,所以等陈容完成了营救臧洪的任务之后,便有意栽培于他,将陈容派往度辽军中,让陈容作为鲜于银的幕僚赞画。

鲜于银对于刘和委派或是推荐来的人,从来都是重用有加,之前的李儒和徐晃,没有一个是庸才,所以这次陈容一到军中,鲜于银便将大军的后勤军需之事全都托付给了陈容。大军从沓氏沿岸登陆之后,沓氏城便是度辽军在辽东半岛的转进基地,所以陈容义不容辞地留在沓氏城内,替鲜于银看守城池。

在李儒和郭嘉联手制定的攻辽作战方案之中,沓氏城绝不容失,因为此城不仅是度辽军在战事不利时撤退的中转站,更是后续兵力和物资转运的据点,一旦落入敌兵之手,后果不堪想象。

陈容非常清楚沓氏城的重要性,所以等鲜于银率领主力部队离开之后,一点也不敢马虎大意,他首先派出士兵在沓氏城和附近村镇之中张贴安民告示,言明度辽军登陆辽东不是入侵,而是讨逆,这样就能够占据大义名分。接着,陈容又在沓氏城内整肃军纪,将几个违法乱纪的士兵抓出来当众处决,这样一来,沓氏附近几十里的百姓都相信了陈容的安民告示,不再担心和害怕,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逃亡迁徙。

安抚了民心之后,陈容立即在沓氏城附近征召青壮劳力加固城防,他也不让这些百姓白白做工,而是用当初攻下沓氏城之后收缴来的银钱粮食作为报酬,因此百姓们都乐意为他出力,结果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之内便将沓氏城加固了一遍,城墙更是被拔高了七尺有余。

在加固城墙的同时,陈容还抽空在沓氏城靠海的地方修建了一串简易的烽火报警台,让沓氏城周围的百姓充当耳目,一旦发现大规模的军队逼近时,便点燃烽火向沓氏城报讯。

当高句丽人距离沓氏城还有近百里路程时,陈容便接到了警讯,他立即派出斥候出城侦察,同时做好迎敌的准备。

出城的斥候在一日之后发现了身着兽皮,手持各种奇怪武器的高句丽士兵,他们此前未曾见过高句丽人,也没有想到会在辽东半岛最南端遇到高句丽人,所以赶紧返回城内向陈容进行报告。

当陈容得知沓氏东北五十里外发现了一支外貌服饰明显不像辽东公孙度麾下士兵的部队之后,不敢有丝毫马虎大意,他派出士兵将沓氏城外的百姓全部迁入城内,然后又将城中关押的数百降兵释放出来,组织军民一起抗击这支来历不明的外族入侵之敌。

在乱世之中,人们最渴望的是能有一片安全的栖身之地,而陈容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他尽力将沓氏城经营的固若金汤,就是想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军心民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守住孤悬在辽东半岛最南端的沓氏城。

当凶残的高句丽人抵达沓氏城下时,陈容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派上了用场,面对一波一波涌到城下的高句丽蛮子,守城的军民用刀枪、箭矢、檑木、滚石、粪汁、火油奋起还击,直打得高句丽人哭爹喊娘,损失惨重。

高句丽人连续攻城数日无果,于是离开沓氏城,准备转头向平郭方向进军。平郭城距离沓氏城有两百多里,沿途多是山路阻隔,因此阻碍大军行进的速度,没有十天半个月,高句丽人也是无法抵达那里。陈容见高句丽人撤走的方向是西北,心中大感不妙,于是赶紧派出小股部队乘船绕着海岸线行驶,比高句丽人快了四天时间抵达平郭城。

平郭城此时并无驻军,只有鲜于银离开之前临时委任的一些官吏在管理城内的百姓,所以当地百姓得知高句丽人袭来的消息之后,都是心惊胆寒,人们纷纷带上值钱的家当,一群一群地向着汶县逃难。

因为人心不稳,临时得到任命的平郭县令也是毫无办法,他在犹豫再三之后,只能跟随在前来报讯的度辽军士兵身后,上船之后沿着海岸线向汶县方向行驶。

当大量逃难的百姓从平郭方向涌到汶县之后,这里的百姓也跟着慌乱起来,不过因为人们还没有收到高句丽人占领平郭县的消息,所以许多人还是抱着侥幸的心思逗留在汶县境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