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张四姐大闹温阳县-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首顶真格小诗,赞白先生水头找水道:水头山庄坐水上,水上乡亲闹水荒;水荒偏饮三水碗,水碗之恩报水泉。
白先生的故事实在太多,最后太白金星主要给玉帝和王母以及众神讲了白先生娶媳妇和火烧双池二郎庙的事。
一次,白先生被汾州府一大户人家请去办事,办完事就住在主人家客房内。半夜,白先生一觉醒来,听到远处隐隐约约有人啼哭,便出门寻声而去。他来到一处院落,只见茅屋草舍,分明是户穷苦人家。可是周围都有人持刀把守,一女子的哭声从院内传出。白先生不知怎么一闪就闪入院内,他来到那间有灯光和哭声的茅屋窗下,捅破窗纸向里望去,只见一女子哭成泪人一般,那女子手拿一根细绳扔上房梁,正想寻短见。
怎见得:
水中月,露芙蓉;眼角眉梢尽怨恨。羞花闭月贫家女,生就刚烈性。持根细绳搭屋梁,惊杀窗外人!
白先生急忙喊道:“慢来!”话音未落,人早闪入屋内,他上前将绳子拉下。那姑娘见屋门没动,就进来一个年轻男子,大惊失色,忙问:“你是何人?”白先生道:“我是架草龙先生,特来救你,你为何要自寻绝路呢?”姑娘听了说道:“你果真是架草龙先生?你能救我出去吗?”“当然能!”白先生回答。“那么,请先生救我出去,我再告诉先生。”一豆灯光下,姑娘一双美丽的眼睛闪烁着恳求的目光。白先生走出屋门,手一举,飞来一根谷草骑在胯下,让姑娘站在他的身后,也骑在谷草上,双手搭在他的肩头,闭上眼睛。只听耳边一阵风声过后,姑娘睁开眼睛,只见月朗星稀,二人早到了村外大路边,姑娘忙将双手离开先生肩头,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先生。
原来,汾州府一个武官的傻儿子,一次路遇,看上了姑娘,便派人送来聘礼,要娶姑娘作偏房,姑娘的父母贪财怕事,便应允下来。而姑娘却死活不应。武官便派人包围起院子,说是明天便要来迎娶。姑娘无法,被逼自寻短见。白先生问姑娘可有投奔处,姑娘说那里都不能投奔,只有跟着先生走远些。姑娘说:“不知先生肯收留奴家么?如果先生尚无妻室,奴就嫁给先生,如果先生已有妻室,奴就给先生当丫鬟,请先生不要弃了奴家。”白先生见姑娘说得真诚恳切,又见姑娘美丽坚强,爱慕之心油然而生,便答应下来。他和姑娘匆匆返回主人家,写好字条留在桌上,言有急事,趁夜离去。
正是:弱女偏不惧豪强,钢刀围困也枉然;哭来月老急牵线,一根谷草两鸳鸯。
白先生娶了汾州女子的事在河东地方一传十,十传百,消息不胫而走,终于传到汾州武官耳朵里,武官气的拍断了桌子,亲自上马带兵来到温阳县樊家沿村,捉拿二人。白先生拉着妻子逃出村外,汾州兵马一路追来。当时正值夏季,又是中午时分,烈日如火,天气酷热难挡。白先生携妻逃到一处高地,脱下布衫,拿在手中向天空用力一挥。这时,只见山呼海啸,高地四周突然出现成千上万条各色各样的蛇。只见:
呼呼呼,风过处,巨蟒腾空;刺刺刺,声响处,长虫卷地。金环蛇,银环蛇,倒海翻江;双头蛇,三头蛇,贯地遮天。赤练蛇,眼镜蛇,呲牙吐雾;七寸蛇,五步蛇,张口喷火。绿叶蛇,百花蛇,如鬼如怪;乌梢蛇,青藤蛇,似妖似魔。草中蛇,树上蛇,蛇蛇都到;出穴蛇,塘内蛇,蛇蛇俱来。这正是:巨蟒似彩虹横空出世,长虫如锦缎铺地而来。
众蛇很快搭成一座彩棚,白先生拉着妻子登上彩楼乘凉去了,而追来的汾州武官及众兵将却吓得目瞪口呆,急忙退了回去,再不敢来了。
白先生和汾州女子相爱,生了一儿一女,全家四口人靠种地度日。时光荏苒,许多年过去了,白先生家儿娶女嫁人,都各忙各的去了。
人世间,转眼已到了大宋嘉佑二年,这年腊月的一天,天气十分寒冷,人们聚在白先生家听他讲自己的许多奇遇。白先生对人们说起南方,他说:“你们别看咱这儿天寒地东,正值数九隆冬,可南方有的地方豌豆角已经能吃了。”人们久别了绿色,很渴望新鲜蔬果,听了白先生的话,就求他去南方摘点豌豆角回来,白先生就又骑着谷草启程了,人们还为白先生骑的谷草上挂了一颗小铜铃。
一顿饭功夫,空中传来铜铃声。白先生背着一捆豌豆回来了。他刚落地,人们便迎了过来。谁知白先生脚上却受了伤,他放下碗豆,让人们摘豆角,自己却一拐一拐地回家去了。
原来,白先生骑着谷草在空中飞,洒下一路铜铃声。路过温阳县双池二郎庙上空时,惊动了二郎神。二郎神听到空中有铜铃声,走出殿来,看到天上有一凡夫俗子骑根谷草飞了过来,一只铜铃叮叮当当,清脆悦耳。二郎神不看则已,这一看不由得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喝道:“拿弓箭来!”哮天犬一听,跳着叼来了弓箭,二郎神随即张弓搭箭“嗖”的一声,向空中的白先生射出一支利箭。你知道二郎神为何如此发怒?只因当时人们都传说二郎神显灵了,人们路过二郎庙都要上香叩首,恭恭敬敬大礼参拜。今天,白先生路过不但没有参拜,而且还骑着草龙,响着铜铃,从二郎神头上飞过,简着是“目中无神”“耀武扬威”。二郎神岂能不勃然大怒?
白先生早料到了这一点,也早看清了这一切。凭他的法力,完全可以逼落这支神箭,甚至一欠身就可伸手捉住这支箭,但他知道一向骄横自负的二郎神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会射第二支,第三支神箭上来。这时和二郎神纠缠起来,岂不误了正事?想到这里,白先生故意留了一点空子,撤掉右脚的护身法受了这一剑,并加速向东南飞去。
白先生到了南方,落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他从脚下拔出神箭,顺手向北一投,这支箭穿云破雾飞快地返回二郎庙,只听“嘭”的一声,那支神箭向门闩一般,把二郎庙大殿的两扇门穿在一起。这时,院内有风沙刮过,二郎神和哮天犬都没在意。
白先生的右脚阵阵疼痛,还流着鲜血。他立即运气点穴自治。这时,路边过来一位当地的农人,见白先生的脚受了伤,立即从怀中取出白药粉给他敷上。白先生谢过农人,并向这位好心的农人讨得一捆新鲜的豌豆,背在背上飞了回来。
双池二郎庙的上空又响起清脆悦耳的铜铃声,由于殿门被神箭闩住,等二郎神再次走出大殿,白先生早无影无踪了。
正是:略施小伎俩,耍笑尔一番;任君再暴跳,我早过此关。
人常说:“让三分心平气和,退一步天高海阔。”要说白先生最明此理。可能是该当有事?这次白先生无辜受了二郎神一箭,却十分气恼,他决定向二郎神寻仇。几天后,白先生箭伤痊愈,从温阳城买回五只铁犁铧。那天晚上,儿子不再家,他打发老伴和儿媳去睡。他关上门,烧旺炭火,将五只梨铧投入火中。待梨铧烧到通红时,他拿起一双铁筷子,从火中夹出一只红彤彤的铁犁铧,几口吃下,又夹出一只。。。。。。这时,他的老伴还没睡,她从儿媳房里出来,看见他的窗上通红,以为家中着火了,便去窗口望了一望,这一望,可把她吓坏了,不由惊叫出声:“呀!老鬼,不怕烧死你?”白先生第五只铧子已吃了一半,听到老伴叫喊,急忙把剩下的一半梨铧从天窗扔出,只见红彤彤一道火光飞向东南去了。。。。。。
后来,人们传说双池二郎庙被天火烧了大半,栋折榱崩,大殿倾圮,二郎神圣像倒在焦砖黑瓦之间,已无人再去参拜。
白先生被老伴窥破玄机,再加一时气愤,火烧了二郎神庙,自知大限已到。为了防止子孙后代再与二郎神寻仇,也为了防止子孙不肖给人们带来灾难也给他们自己带来祸害,他便把他的书籍深埋在村头山上,并载了一棵松树。几天后,白先生去世了,临终,他对儿孙们说道:“我与神鬼以及官府恶霸斗了一辈子,从不屈服,你们虽然没有了仙书,但还会得到松树的庇佑,你们一定要玩强的生活下去,活出咱庄稼人松树一样的骨气来。”儿孙们听了含泪点头,白先生才满意地闭上了眼睛。
灵霄殿上鸦雀无声,玉帝、王母和众神都被白先生的事迹打动了,玉帝道:“凡间像白先生、咏公和尚之类高人,以后一律给半仙的称呼和寿命,让他们多多造福人间吧。”太白金星和众天神听了,都纷纷跪下,山呼万岁!
正是:先生号称架草龙,骑根谷杆上天空;牛鬼蛇神任驱使,官府豪强畏三分;咬碎赤铁吞烈焰;烧塌彩殿惩骄雄;临终无宝遗后世,植棵松树傲苍穹。
再说咏公大师和智渊禅师从金斗山返回温阳城崇圣寺,没想到张四姐、崔文岁、崔小玉和崔廷芳四人已到寺中多时。在后院方丈内,智渊禅师和咏公大师将他们和太白金星在金斗山作法狮子吼闪电打雷成功之事,以及太白金星已返回天庭的消息告诉了四姐他们,文岁和四姐谢过二位僧人,这才和小玉、廷芳走出寺来。
这时,天色已经不早了,太阳已靠近温阳城西边盆沿似的栢长山了。一股寒风吹了过来,四姐他们感到很冷,北方的十月快要下雪了。刚才咏公大师作法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温阳县的人都感到奇怪,十月打雷不知是什么兆头?所以,人们都躲在屋里,街上行人很少。四姐他们四人在寺外上马,向东城门走去,他们是要在天黑前赶回崔家庄的。在东城门,郝都头和正在城头巡查守城兵士的兵寨副知寨王豪看见了他们,郝都头和王副知寨走下城头,只听郝都头道:“文岁、四姐慢行,有喜事了!”四姐他们勒缰下马,四姐牵着马问道:“郝都头,有何喜事?”王豪道:“四姐,你们没去县衙么?”四姐道:“天色已不早,改天再去吧。”郝都头道:“石州府派人送来圣旨和袍服以及凤冠霞披,说是皇上已封文岁为护国一品员外,封四姐你为护国一品夫人了,还说明年开春要为你们建一座护国员外府哩!明日陈知县便要亲自到你家拜见二位,以后这河东路各州各府各县的官员见了二位,都要下跪见礼,这不是天大的喜事么?”四姐道:“麻烦都头告诉陈知县,这圣旨不宣也罢,我和文岁只是一介草民,住在农家村子里,与众乡亲相依为命,封个诰命反而不好,麻烦郝都头告诉陈知县,让他先将此事压下,不要声张为好。”文岁也说道:“郝都头,我娘子说的对,我们只求能平安度日,不愿作什么官,请您一定转达给父母官知道。”郝都头和王豪知四姐和文岁说的是真心话,便点点头,相互望了一眼。郝都头道:“好吧,话我能转达,不过陈知县听不听,我说不准。”说着,他们五人挥手告别,四姐、文岁、小玉、廷芳上马出东门返回崔家庄来。
四姐他们回到崔家庄已是黄昏,在廷芳院里,文岁帮廷芳掌起铡刀,切了些谷草,给马喂上草料,当夜无话。
第二天,也就是大宋嘉佑三年十月十五日早晨。文岁、廷芳收拾院子,四姐、小玉收拾屋里,他们为陈知县万一带人来传旨作好了准备。
早饭时分刚过,忽然村头传来几声马嘶。文岁道:“莫不是他们来了?”廷芳道:“像我姐姐们山寨里的马。”四姐、文岁、小玉便和廷芳走出院门来看,果真是花花寨花春英和花廷琼二位将军带十余名女兵骑马来到。
花春英她们见四姐、文岁、廷芳、小玉走出院来,便都翻身下马,与四姐他们见礼。花春英道:“作日上午,石州府一行人马下来,路过花花寨山下,我们知道了皇上下旨封姐姐和姐夫的消息,所以一早就赶过来了。山寨教头侯张成,陈二虎他们到了午时也来,他们将飞马送来山寨准备的酒菜。”四姐道:“真是有劳两位贤妹费心了!不过昨日我和文岁已让郝都头转告陈知县,要他先将此事压下来,不要声张,不知父母官听也不听?”说着,山寨女兵早将马匹在院外栓好,四姐他们迎花春英、花廷琼进了家中。小玉给二将军上了茶,花春英对道:“姐姐这是何必呢?皇上要封,就叫他封好了,方正咱也自由自在,又不上朝,又不外放,只是个封号而已。”四姐道:“姐姐是庄户人家,要那封号也没多大用处,反倒让人觉得不自在。”花春英道:“皇上下旨,谁敢压下?姐姐给陈知县出难题了,我估计陈知县一会儿就来了。”四姐道:“他要来,那就来吧,等来了再和他商量吧。”
却说这几天小雪已过,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四姐房中却很暖和。四姐将门外的女兵们全叫回房里来喝茶,取暖。文岁、廷芳和崔母又收拾开那间空房,生了火,将桌椅摆好擦干净。崔母听说皇上下旨封她儿子为“一品护国员外”封她媳妇为“一品员外夫人”倒显得特别高兴。她虽已六十二岁,看起来反而比几年前还年轻。
果然,过了一会儿,陈知县、王进、郝都头三人和县衙的郑河郑坡二位衙役来到。崔文岁、张四姐、花春英、花廷琼将他们迎进那间准备好的待客房中,茶毕,陈知县对文岁和四姐说道:“朝廷明春正式派钦差大人来,这次先传来圣旨,封文岁为‘一品护国员外’封四姐为‘护国一品夫人’这是我大宋朝廷对百姓个人史无前例的,空前的表彰,请文岁和四姐不要推辞,二位的意思,昨日郝都头也曾对本县说了,本县认为你们先接了圣旨,不要辜负了皇上的隆恩,暂时不张扬,不对百姓宣布,二位认为如何?”四姐还想说什么,王进道:“四姐,我看就按父母官的意思办吧,这样办,众百姓不把你们当显贵,你们还是他们尊敬的普通老百信,见了众官员,你们也有显赫的身份地位,也是当朝一品,地方上谁敢轻视?”
花春英她们也这样劝四姐和文岁。四姐要文岁拿主意,文岁让她去问母亲,四姐出去和婆母商量,婆母崔老夫人道:“还是你们自己拿主意吧,我只是觉得有了身份地位,以后不会再受人欺负。”见婆母是这个意思,四姐回到客房,对陈知县道:“好吧,就按父母官的意思办。”陈知县听了,这才令郑河、郑坡二人将圣旨和袍服员外帽凤冠霞披还有一对御赐玉如意,一对二十两的金元宝,还有红绿两匹锦缎交给四姐,四姐将这些东西交给婆母,崔老夫人马上点着香灯将这些御赐之物在她房中供奉起来。这时,院门外,又传来马的嘶鸣,两名女兵进来向花春英禀报说是山寨侯、陈两位教头带人送酒菜到了。文岁、王进出迎,侯张成、陈二虎令人将菜盒酒坛抬进客房,廷芳、小玉安排打开摆了三桌,崔老夫人、四姐、花春英、花廷琼坐一桌,文岁、陈廉、王进、郝宝坐一桌,侯张成、陈二虎、郑河、郑坡坐一桌。酒席宴上自有廷芳、小玉和山寨众军士招待。
酒宴过后,女兵和军士们撤去杯盘圆桌,自有小玉、廷芳招呼上茶。茶毕,陈知县道:“文岁、四姐既然接了圣旨,受了皇封,就是当朝一品贵人,请上坐,受我众人一拜。”四姐、文岁百般推辞不过。那花春英早让小玉和崔母取来文岁的员外帽袍服和四姐的凤冠霞披,众女兵上来为他二人穿戴整齐,将二人推到正面,按他夫妻坐在两张椅子上。陈廉道:“温阳知县陈廉拜见员外和夫人。”说着跪了下来。文岁、四姐正要来扶,那王进、郝都头、花春英、花廷琼都纷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