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轿车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低。
(6)进气温度传感器IATS(IntakeAirTemperature Sensor),用于检测吸入发动机气缸空气的温度。
(7)氧传感器或O传感器EGO(ExhaustOxygenSensor),用于检测排气管排出废气中氧离子的含量来反映可燃混合气的空燃比。
(8)爆燃传感器EDS(Engine Detonation Sensor),用于检测发动机是否产生爆燃以及爆燃强度的大小。
(9)车速传感器VSS(VehicleSpeedsensor),用于检测轿车行驶速度。
skbshge
(二)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的基本流程()
在进行电控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时,为了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少走弯路,在对轿车进行直观检查后,可按图2…3所示的程序进行基本检查。
图2…3 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的基本流程
skbshge
(三)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1。冷车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轿车行驶前需预热,按照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可分成两种状态,低于70℃属于冷车,高于70℃属于热车。
冷车常见故障有三个:冷车不易起动、冷车怠速抖动和冷车加速不良。
(1)冷车不易起动。在环境温度…5℃以上,每次使用起动机5s,最多起动三次,发动机应起动正常。这是对早期生产的轿车而言,当今轿车技术大大提高,冷车起动已不是困难之事,但是,一次使用起动机不超过5s即为正常,对于超过两次这个条件的车辆才属于不正常。
冷车不易起动的诊断:
第一,起动系统故障,如蓄电池电能不足、起动机损坏或起动机电路存在故障。
第二,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如进气管漏气。活塞与气缸之间封闭不严、气门关闭不严、进气门及进气管积炭过多,导致喷入的汽油被积炭吸附而不能进入燃烧室。
第三,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如转速传感器信号弱、水温信号不正确、线路接触不良等。
第四,点火系统存在故障,如火花塞积炭过多或间隙不对、高压线漏电、点火线圈损坏等。
第五,供油系统故障,如保持压力不足、喷油器泄漏或堵塞等。
(2)冷车怠速抖动。如果冷车怠速抖动与热车怠速抖动同时存在,则首先排除热车怠速抖动故障。界定是否属于抖动,应观察发动机转速表指针是否摆动,或阅读数据块中的发动机转速,因为发动机脚垫损坏也会出现发动机怠速抖动,尤其是自动挡轿车挂入前进挡以后。
冷车怠速抖动的诊断:
第一,发动机机械故障,如各气缸压力不均匀。
第二,进气系统故障,如进气管漏气、进气门及进气管积炭过多、节气门及进气管内壁污物过多等。
第三,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如水温、进气温度信号不正确,线路故障等。
第四,点火系统存在故障,如火花塞积炭过多或间隙不对,高压线、分电器盖漏电,点火线圈损坏等。
第五,供油系统故障,如喷油由于喷嘴内部胶质积炭过多造成喷嘴关闭不严或堵塞等。
(3)冷车加速不良。虽然很多轿车厂商的用户说明书上表明冷车起动后无需预热就可起步,但发动机起动后稍微预热,3~5min大有益处,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发动机的机械磨损,对小排量轿车可以使起步时发动机动力充足。
冷车加大油门起步是错误的驾驶方法,此时出现的加速座车可以避免,如果冷车缓慢加油起步出现座车才属于故障。
冷车加速不良的诊断:
第一,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如气缸压力低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在冷车状态更为突出,进气门及进气管积炭过多等。
第二,进气门及进气管积炭过多,导致喷入的汽油被积炭吸附而不能进入燃烧室。
第三,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如水温、进气温度信号不正确,线路故障等。
第四,点火系统存在故障,如火花塞积炭过多或间隙不对,高压线、分电器盖漏电,点火线圈损坏等。
第五,供油系统故障,如喷油由于喷嘴内部胶质积炭过多造成喷嘴关闭不严或堵塞等。
对以上故障应遵循先电后机,先简后繁的原则进行诊断。如果发动机同时存在热车故障,则应同时排除热车故障。
(4)故障排除:
第一,对发动机外观进行检查,如真空管、线束插头有无脱落,是否有漏气、漏电、漏油、漏水现象。
第二,使用电脑诊断仪查询故障码和阅读数据块。
第三,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表仪器进行测量。
第四,根据以上检查确定故障原因和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配件。
第五,排除故障后再次用以上仪表进行检测。
第六,再现故障发生条件进行试验或路试。
以上三个故障如发生在新车,如行驶6万km以内,故障原因大多是进气门、进气道积炭过多,喷嘴内部杂质过多造成,建议驾驶人在车辆每行驶2万~3万km时进行发动机免拆清洗,即“透析”和“打点滴”同时进行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只进行一项治疗则不能完全排除故障。另外在不解体清洗后,应以80km/h车速行驶10~20km,以使溶化的胶质和积炭在高温下燃烧从尾气排出,如不解体清洗后将车辆放置,会使气门被溶化胶质粘连,再起动时出现困难和发动机怠速更加抖动,俗称“粘气门”,这种现象发生后还需重新进行免拆清洗。
2。发动机常见起动故障诊断与排除
(1)不能起动故障。不能起动故障主要有两个:转速信号系统故障、燃油泵及控制电路故障。
第一,转速信号系统故障诊断。发动机转速和曲轴位置传感器在发动机工作时检测其转速信号、提供曲轴位置信号,并作为控制系统进行各项控制的主要依据和基础。如果传感器或其线路出现故障,电控单元不能接收到速度信号和曲轴位置信号,就无法正确地控制燃油喷射和点火正时,就会出现喷油器不动作、火花塞不跳火的现象。用听诊器和正时灯进行检查,便可确认喷油器和火花塞是否工作。
出现上述故障时,一般自诊断系统可显示出故障代码,应对转速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及其线路进行全面检查。首先断开各传感器的接线器检查他们的电阻,如阻值不正常,则须更换;如正常,再检查各传感器的配线和接线器是否正常。
第二,燃油泵及控制电路故障诊断。如果燃油泵或控制电路出现故障,也会造成供油系统没有燃油压力。即使喷油器工作正常,燃油也不能正常喷射。
检查方法是:用短接线连接诊断端,然后接通点火开关(不起动),检查进油软管中有无压力。如果软管中有压力且可听到回油声,说明燃油泵本身没有问题,否则应检查燃油泵。用万用表测量端子源和绝缘之间的电阻,如与规定不符,则需更换燃油泵。如果燃油泵工作正常,则应检查其控制电路,主要包括熔断丝、主继电器、燃油泵继电器、电阻器以及各配线和接线器。
(2)起动困难故障。冷起动困难和热起动困难的影响因素和检查方法大体相同。就混合气浓度而言,有混合气过稀和混合气过浓两种情况。影响供油的故障可能出现在燃油质量、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冷起动系统、喷油器和水温传感器上。影响进气的故障多为:空气滤清器堵塞、进气系统漏气和怠速控制故障。
(3)燃油压力调节器故障。燃油系统的油压对混合气浓度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首先应检查燃油压力。方法是:先将燃油压力表接入燃油管路中,然后起动发动机,测量燃油压力。如果燃油压力过高,则应更换压力调节器;压力过低时,可夹住回油软管,若燃油压力上升到正常值,说明燃油压力调节器损坏,否则可检查燃油泵和燃油滤清器。停机后检查燃油压力应保持在规定值范围内,否则说明喷油器渗漏,导致混合气过浓。
(4)燃油泵及燃油滤清器故障。起动困难时,一般燃油泵能正常工作,其问题多是油泵滤网堵塞致使油泵不能足量吸入燃油,或燃油滤清器不畅通引起供油系统压力不足。
(5)冷起动系统故障。有些车型设有冷起动喷油器,在冷起动时将混合气加浓以改善冷起动性能。冷起动喷油器由起动开关和热敏时控开关控制,喷油持续时间取决于热敏时控开关加热线圈电流和冷却水的温度。冷起动系统故障多表现为:冷起动喷油器被胶质物堵塞,影响喷油雾化质量,导致冷起动困难;冷起动喷油器失效不能正常工作;热敏时控开关短路(触点常闭)或断路(常开)。
(6)喷油器故障。喷油器故障一般表现为:喷油器喷孔被胶质物堵塞,积炭或密封不严造成滴漏,从而导致混合气浓度过小或过大。其检测方法是:首先起动发动机,用听诊器在每个喷油器处检查运作声音,如听不到声音,应检查配线连接器、喷油器。然后用万用表测量喷油器端子间的电阻,如电阻值与规定值不符,则更换喷油器。
(7)水温传感器故障。水温传感器是用来检测冷却水的温度,如果水温传感器失效或配线断路、短路,表面水垢严重时,都会造成输出信号出现较大偏差,最终使喷油器不能适时增大或减少喷油量,导致起动困难。
3。怠速不良
怠速不良是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式发动机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它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怠速不稳、怠速熄火、冷车怠速不良、热车怠速不良等。造成怠速不良的原因很多,常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在故障诊断与排除过程中,要根据故障的具体表现来分析故障原因。以下是几种不同形式的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1)怠速控制阀故障。大多数电喷发动机都采用步进电机型怠速控制阀,调节步进电机电磁线圈的通电顺序,使步进电机轴上的锥阀体旋入或旋出,调节旁通空气道的开度,实现旁通进气量的调节。如果发动机起动困难但稍踩油门却能起动,则说明怠速控制阀故障。拆解怠速控制阀会发现阀体锥面有较多积炭、胶质黏滞、油污堆积,结果减小了锥形阀的可调范围,致使冷车起动时进气量减小、混合气过浓而出现起动困难。
(2)发动机怠速不稳,易熄火。
故障现象:
发动机起动正常,但不论冷车或热车,怠速均不稳定,怠速转速过低,易熄火。
故障诊断:
发动机怠速不稳、易熄火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程序如图2…4所示。
图2…4 发动机怠速不稳、易熄火的故障诊断排除基本流程
第一,进气系统中有漏气。
第二,油路压力太低。
第三,空气滤清器堵塞。
第四,喷油器雾化不良、漏油或堵塞。
第五,怠速调整不当。
第六,怠速控制阀或旁通空气阀工作不良。
第七,火花塞工作不良。
第八,空气流量计有故障。
第九,气缸压缩压力过低。
故障排除:
第一,先进行故障自诊断,检查有无故障代码出现。如有,则按所显示的故障代码查找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
第二,检查进气系统各管接头、各真空软管、排气再循环系统和燃油蒸发回收系统有无漏气。
第三,检查怠速控制阀的工作是否正常。拔下怠速控制阀接线插头。如果发动机转速无变化,说明怠速控制阀或控制电路有故障,应检修电路或更换怠速控制阀。
第四,怠速时逐个拔下各缸高压线,检查发动机转速的下降是否相等。如果某缸在拔下高压线时,发动机转速基本不变,说明该缸工作不良或不工作,应检查该缸火花塞或喷油器有无故障,喷油器控制电路有无短路。
第五,仔细听各缸喷油器在怠速时的工作声音。如果各缸喷油器工作声音不均匀,说明各缸喷油器喷油不均匀,应拆检、清洗或更换喷油器。
第六,检查高压火花。如火花太弱,应检查点火系统。
第七,拆检各缸火花塞,检查电极有无磨损过甚或积炭,火花塞电极间隙是否正常。
第八,检查燃油压力。怠速时的燃油压力应为规定值范围上下浮动不应过大。如燃油压力太低,应检查油压调节器、电动燃油泵、汽油滤清器。
第九,按规定的程序,调整发动机怠速。
第十,检查旋转翼片式或量芯式空气流量计有无卡滞。如不良,应更换。
第十一,检查气缸压缩压力,如压力低于标准气缸压缩压力,应拆检发动机。
第十二,检查调整气门间隙。
4。冷车怠速不稳、易熄火
故障现象:
发动机冷车运转时怠速不稳或过低,易熄火,热车后怠速恢复正常。
故障诊断:
第一,附加空气阀故障。
第二,怠速控制阀故障。
第三,水温传感器故障。
故障排除:
冷车怠速不稳、易熄火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程序如图2…5所示。
图2…5 冷车怠速不稳、易熄火故障诊断与排除基本流程
第一,进行故障自诊断。检查有无故障代码,如有可按显示的故障代码查找故障原因。
第二,检查附加空气阀。拆下附加空气阀,检查冷车状态下附加空气阀的阀门是否开启。如有异常,应更换。
第三,检查怠速控制阀。发动机熄火后拔下怠速控制阀线束插头,待发动机起动后再插上。如果发动机转速无变化,说明怠速控制阀不工作,应检查控制电路或拆检怠速控制阀。
第四,测量水温传感器。如有短路、断路或电阻值不符合标准,应更换水温传感器。如果没有被测车型的水温传感器检测标准数据,也可以拔下水温传感器。
5。热车怠速不稳或熄火
故障现象:
发动机冷车运转时怠速正常,热车后怠速不稳,怠速转速过低或熄火。
故障诊断:
第一,怠速调整过低。
第二,水温传感器有故障。
第三,怠速控制阀有故障。
第四,火花塞工作不良。
第五,喷油器工作不良。
故障排除:
电控发动机热车怠速不稳或熄火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程序如图2…6所示。
图2…6 热车怠速不稳或熄火故障诊断与排除基本流程
第一,进行故障自诊断,检查有无故障代码。如有故障代码,则按所显示的故障代码查找故障原因。
第二,检查发动机的初始怠速转速。若过低,应按规定的程序予以调整。
第三,检查水温传感器。如果拔下水温传感器线束插头后,怠速不稳现象消除,则说明水温传感器有故障,应予以更换。或者测量水温传感器的电阻,如不符合标准值,应更换水温传感器。
第四,检查怠速控制阀有无工作。拔下怠速控制阀线束插头,若发动机转速无变化,则说明怠速控制阀工作不良,应检查控制电路或更换怠速控制阀。
第五,拆下各缸火花塞,检查火花塞电极是否良好,有无磨损过甚或积炭,视情况更换或调整火花塞电极间隙。
第六,拆下各缸喷油器,用试验台检查。若各缸喷油器雾化不良或喷油量不均,特别是怠速工况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