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择夫记-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次辅站在丹墀上看向秦国公主,接着就道:“臣等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天子有不妥举动,臣等拼了一条性命,也要谏君,这才是臣等读圣贤书读出来的道理!”

很好,秦国公主点一点头:“你等都是饱读诗书之人,那么自当知道,为这天下黎民谋福祉,也是你们的本等了!”

秦国公主的话并没有人回答,过了好一会儿翰林学士才道:“做男子者,读圣贤书,为君王效力,为百姓谋福祉,这才不枉来这世上走这一遭!”

“这话很好,很好。那你们谁能告诉我,这天下是什么?”这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久久没人回答。

“这天下,虽说是陈家人的天下,可也并不尽然,若君王不能守好天下,若百姓不能安居乐业,若贤者不能往前。这天下,也不少头一次易主了!”这样大胆的话,在此刻,只有秦国公主能说出来,也只有秦国公主敢说出来!

刘次辅都忍不住吸了一口冷气,然后才道:“公主此言,臣等自然听从,公主既知道这个道理,为那一家一姓之富贵,视天下百姓安危于不顾,以至于社稷染血,生灵涂炭。敢问公主,这又做何解?”

“果然你们都知道了,知道青唐的打算。你们想的也很周到,今日大雍答应青唐的要求,两国结为姻亲,最少能保十年太平。诸位更能安心再做十年的太平官。至于这江山以后易主,于诸位也是没妨碍的。”

秦国公主并没回避雁宁公主说过的话,甚至没有回避江山易主这件事,刘次辅的手不由握成拳,看向秦国公主:“公主此话,臣……”

“可是诸位想过没有,你们真以为毫无妨碍,真以为这江山换了一个姓,就不会生灵涂炭,社稷染血了吗?若我陈家人让出江山,能让这江山太平,不染上血,那让他一让又何妨,可是,诸位都知道那个答案,那就是,不能!”

秦国公主看向刘次辅,仿佛能看到他心底里去,刘次辅觉得腿都撑不住身体:“此等大逆不道之言,臣等并不敢说,只是公主既知道这个道理,为何不以天下苍生为念?而是要保住太子妃,让天下苍生不得安宁?”

“饮鸩止渴,刘大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吗?接受青唐的要求,看来不过是委屈了太子妃,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刘大人能告诉我,到时青唐入主中原,天下百姓不会有别的念头?生灵不会涂炭?社稷不会染血?”

秦国公主步步紧逼,刘次辅答不出来,但还是道:“即便饮鸩止渴。电子书下载,也好过……”

“也好过现在再启战端吗?刘大人想说的是不是这个?”秦国公主打断刘次辅的话,看向众臣:“是啊,现在我大雍,已经没有可用的兵了,二十多年没打仗,我大雍的将军,已经只知道克扣饷银,只知道给上官送银子好多带几营兵。我大雍的文官,只知道世上的道理,不晓得百姓要的是什么!牝鸡司晨,不利于国,可是你们这些公鸡,又做的有多好?”

“将军们克扣饷银、中饱私囊。可是户部官员呢,明知道那是国之基石,依旧迟迟不肯拨付,总要收够了礼,才肯拨付。吏部官员呢,往往为了一个升迁就收银子,还美其名曰,这都是官场常例,好一个常例啊。我大雍的官员就是这些尸位素餐,脑满肠肥,不肯做事,只会互相拆台,互相恭维,隐瞒天子,以得到最大利益的人吗?你们为的,早不是天下百姓,不过是为的你们一家一姓之富贵!”

在等不到群臣的回答之后,秦国公主再次开口,说到最后一句时,秦国公主的手指向刘次辅:“既然你们这么想留名青史,那我,成全你!”

说完秦国公主大喊一声:“来人!”

褚治和徐知安已经带着人从文华殿走出,成素娥手捧一卷黄轴锦缎,这是圣旨,是群臣们都知道的东西,此刻出现,代表着什么,众人也都知道。

刘次辅挺直了背:“为臣者,自当……”

“此时此刻,你也不用说这些大话,更不用以为,你是为国为社稷,才想要粉身碎骨的!”秦国公主看着刘次辅,声音依旧平静。成素娥已经走到秦国公主身边,打开那卷锦缎:“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这是成素娥第一次和秦国公主一起,宣诏天下,成素娥的声音还有些颤抖,但很快成素娥就镇定下来。刘次辅听着自己的罪名一个个被念出来,双腿虽然颤抖,但还是道:“秦国公主,你肆意诬陷忠良,定会……”

刘次辅还想再大喊几句,但渐渐没有力气,因为秦国公主的眼里,用的是看白痴的眼。

褚治已经打开手中的一卷东西:“刘大人,你刘家在四十年前,不过是一个有千亩良田的普通士绅,而现在,刘家仅田地就有三百余顷,田庄二十余座,你的孙女去年出阁,嫁妆就有五万余两。这,不过是你家产的一小部分!”

“我这些产业,都是有证可查的!”刘次辅知道自己家现在是家大业大,但并不知道已经这么大了,抖了下才大声道。

“是啊,你考上举人那一年,就有数百户人家投奔了,一个举人就可不纳税。这样好的生意,谁不愿意做?可是你们收了这么多田地,却让国库空虚。诸位的俸禄,此刻拿的还那么安心吗?”秦国公主的话让众人什么都没说出。

“你们的家业想要传给儿孙,这我明白,可是,为了这个,也不是你们肆意鲸吞,甚至危及江山社稷的理由。今日你刘次辅有三百余顷田地,甚至纵容家人吞并屯田,久而久之,这天下的田地,都被诸位给分掉了,朝廷无钱养兵无钱出俸禄,何等可笑?一个国库,尚无一个次辅人家家私富饶,何等可笑?”

秦国公主说完就道:“传令天下,从今日起,重新丈量屯田,谁多占了田地,不管是谁,都给我吐出来!”

说完秦国公主再不看他们一眼,走进文华殿内,等候的内侍已经按照名单开始来抓人,刘次辅的胡须都开始抖:“臣不服,成家才是……”

“刘大人放心,我的祖父已经在三天前,把家里的产业尽数造册,除族内的祭田之外,当初多卖的田地都已还回去,剩下的,已经入到国库,尽数充做军费!”成素娥的声音适时响起,刘次辅看向文华殿,嘴巴张了张,什么都说不出来。此刻,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姐姐,这件事,会不会太仓促了,此刻正是要收拢人心的时候!”太子迎着秦国公主,说出心中疑惑。

秦国公主自己倒了杯茶,一口喝干才道:“所以我行雷霆手段,你去收买人心!”秦国公主的话让太子脸上出现赧色:“姐姐,我……”

“没什么你啊我啊,阿弟,这江山,不容易啊!”秦国公主声音里带着叹息,太子没有再说,只是握一下拳头:“姐姐,我会的!”

秦国公主淡淡一笑,这些事,只是个开头。

“这些,都要拿出来!”玉琳和长史理着吴王府的产业,吴王府的产业也是颇让人咋舌的一笔,若非现在,玉琳都不晓得自己家竟这么有钱!

“公主,这些庄子拿出来倒也罢了,可只剩下这些,您和王爷还怎么过日子?”长史忧心忡忡,玉琳淡淡一笑:“什么叫怎么过日子?剩下这些产业,一年算下来,还有差不多十万银子的进项。我晓得,你们总是要沾些好处的,可这些又不是不让你们沾好处了,不过是让你们的好处没有原来多罢了。你们就受不了了?可你难道不知道,现在连宫里,都在清查这些!”

玉琳的声音很平静,长史又道:“可公主和秦国公主之间……”

“就是因为我和姐姐之间关系极好,才能这样做,我若还扯姐姐后腿的话,要让人怎么说我?”玉琳让长史退下,长史只有应是退下。

果然天下无人富贵过天子,自家不过是一个王罢了,就有这样的产业,玉琳暗自思索。侍女已经进来报:“柳夫人来了!”

玉琳忙迎出去,柳凤英手里还拿着一个匣子:“秦国公主要做事情,京城中家家自危,我这里也有一些历年收攒的,就……”

“哪里要婆婆您的银子了?”玉琳瞧都没瞧这匣子就淡淡一笑,把这匣子还给柳凤英,柳风英并不肯收:“情形就已坏到这个地步了?打仗什么的,实在是。”

“边关没有战事,也不过就是这么二三十年的事,之前隔上几年不都要打上一战?再说雁宁公主尚未到青唐,这战还未必一定能打,不过总要做出姿态来!”

玉琳对婆婆笑着解释,可心里有另一个声音,也许,这战打不起来,青唐如果真有把握一击必杀,也不会让雁宁公主来这么一手。

“谁愿意打战呢?不过这些事,我说了也不算!”柳凤英的话让玉琳淡淡一笑就道:“婆婆是惦记着阿松,其实我也惦记着他呢!”

柳凤英的笑容释然,怎会不惦记儿子呢?从他出生到现在,母子之间,算得上是相依为命,即便后来柳劲松成为驸马,并不和柳凤英住在一起,但也按时前去问候,母子之间,常常说心里话。

玉琳又是一笑,阿松,我想你,你知道不知道?

此刻的柳劲松已经到了边关,当看到边关守将送上的名册,以及暗地查访得到的真实数字时,柳劲松不由长出一口气,知道情况坏,但不晓得竟坏到这种地步。

“柳驸马,边关守将,十停有九停都是这样,剩下的,不过捞的没那么狠罢了!”和柳劲松说话的,并非边关守将,而是柳劲松昔日的邻居,此刻不过是个营官。

接着这人又叹道:“不肯同流合污的,大都被他们排挤,现在要想升上去,靠的不是战绩,而是溜须拍马!”

柳劲松和这营官相识超过二十年,当然晓得他的为人,拍拍他肩膀:“久无战事,会这样也是必然的,只是这情况,不能再坏下去了!”

“那你,有什么法子?”这营官的眼先是一亮,接着就摇头:“想也没用,三年前,秦小将军也想这样做呢,刚改了不到一个月,一纸调令,就把他调走了。秦小将军还是秦家的人,算的上是久在军中的。驸马也不是我说你,这件事,要做,太难了,他们有些人,是通天的!”

通天的?柳劲松淡淡一笑,并没接这营官的话,只让人写了两封信回京城,一来报平安,二来也是说一下这些情况。

“我原本以为,边关守将的情况会好一些,毕竟他们都曾是赵老元帅带出来的人!”玉琳收到丈夫的信,连夜进宫把信交给秦国公主。

秦国公主看完信就把信放下,长声叹息。

“若非如此,青唐也不会这样大胆。”玉琳的话让秦国公主笑了,端起旁边的一杯茶:“那我现在,就要看看你挑出来的这个驸马能做到什么地步了!”

“姐姐笑话我!”玉琳的脸微微一红,有些娇嗔地到。

秦国公主淡淡一笑,不到三十年,这军中,竟变成这样了,当初那个横刀怒拒青唐大军的赵元帅,知道这种情况,会不会气的活过来?

秦国公主当然知道赵元帅不会气的活过来,但所有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而对秦国公主举措不满的人并非一家两家,渐渐地京中流言四起。

最多的流言就是,秦国公主是青唐派来专门搅乱江山社稷的,瞧她做的那些事,哪有对江山社稷好的,全是对江山社稷不利的。

甚至还有对秦国公主和徐褚两人的流言传来,说他们都是秦国公主的面首,以色事人,才得到如此重用。

这些流言随着春风的渐渐吹拂,几乎是很快传遍京城。甚至连小望舒都听到了,皱眉问玉琳:“娘,什么叫面首,他们说秦国姨母有面首,说的还是徐叔叔和褚叔叔!”

玉琳并没呵斥女儿,说这些话不该她听,反而把女儿抱在膝上:“要做事,总要会被人诋毁的。以后你要记得这点!”

小望舒似懂非懂的点头,侍女进来禀报:“公主,宫中传旨,说明日在御花园内,开设赏花宴,请公主前去!”

自从秦国公主开始雷厉风行起来,这宫中的宴会也少了许多,连过年时候的宴会都不大热闹,想来这就是秦国公主所说的,她负责雷霆手段,太子就要菩萨心肠!

人生在世,果然是很难的。玉琳让侍女下去,小望舒抬头看着自己的娘:“娘您为什么不继续说下去?”玉琳低头看着女儿,亲了亲她的脸:“你还小,有些话现在不懂!”

“不,我不小了,我已经是姐姐了!娘,我知道,别人说你和秦国姨母什么,我都不能听!”女儿的话让玉琳笑容满满,往女儿脸上亲了亲,不管做什么,阿松,你要自己保重!

皇后称病,太子监国,宴会是太子妃主持的。玉琳来到宫内不久,就看见杨墨兰走进来,徐知安现在是朝中重臣,他的母亲被邀请来赴宴,这也是常理。

杨墨兰在宫女引导下给各位公主王妃行礼,行到玉琳时,杨墨兰看着女儿,眼神真挚,已经没有那种涌不尽的慈爱。

玉琳看着她,这对母女,到了此刻,才算各自完全放下,见杨墨兰要行礼,玉琳止住她:“徐太太算来还是长辈,我并不敢……”

旁边的戚王妃已经笑了:“永乐公主果然谦和!”戚王是宗室王里,最为特殊的存在,玉琳对这位戚王妃也十分有礼貌:“婶婶说笑了!”

戚王妃说了一句,已经收起笑容,此次事件,戚王府受影响极大,差不多吐出了一半的产业,戚王府的管家下人们,还有连累入狱的。这对习惯了作威作福的宗室王来说,不满比起大臣们,更要多一些。

杨墨兰坐在诰命们坐的位置,看着那边的女儿,虽然隔的不远,却如天堑一般。自己和吴王,原本的差距本就如此。偶尔的相逢,不过是缘分罢了。现在缘分早已散去,那就该各行其是,再不相遇。

玉琳和人说笑几句,也看向杨墨兰,低眉一笑,人世间有些事,该忘掉的就忘掉,既然皇家玉碟之上,是这样的安排,那就由着这安排活下去。

内侍传唤,太子妃驾到,众人起身相迎。

太子妃请众人免礼坐下才笑道:“从去年到今年,所遇到的事情极多,原本定下的那些宴会,也少了许多,今儿为着天气好,这百花盛开,故此请诸位进宫赏花,大家亲热些,彼此谈谈,倒胜过许多呢!”

“太子妃所言甚是,只是太子甫才监国,总想拿出些作为,我们啊,怕来宫中赴宴久了,会被人笑话呢!”说话的是戚王妃,论起辈分,她还是长辈,说话自然就可无顾忌些。

“婶婶这话,我有些不明白呢,还请婶婶细细分说!”太子妃笑吟吟地道。

作者有话要说:码字码到一半时候,键盘按键坏掉了,于是很慢地把剩下那一半码完了。极其郁闷!

第95章 消息

“婶婶这话;我有些不明白呢,还请婶婶细细分说!”太子妃笑吟吟地道。

“是……”戚王妃刚要细细说一番;就感觉到宴席上有有一阵诡异的沉默。这种沉默来的如此诡异;连身边人的呼吸声都清晰可辨。戚王妃觉得,所有的人眼都看向自己,这让她额头出了汗,这种出头鸟的事不能做;微微一顿;戚王妃对太子妃笑道:“不过是因为你叔叔说现在要节约些,有几位侍妾不满;我有些头疼罢了!”

“婶婶是宗室王妃,地位尊崇;侍妾不满,婶婶处置就是!”太子妃当然听出戚王妃的言不由衷,也只说了这么一句。

“是,太子妃说的对,我,妾谨遵太子妃的话!”戚王妃站起身恭敬地道。太子妃对她又淡淡一笑:“婶婶请坐,这是内廷,今日又是宴会,婶婶千万不要拘礼!”

戚王妃这才坐下,太子妃这才开口:“宗室贵戚,身份都是贵重的,受不得委屈我也知道,可是有时候,若不受些委屈,会变坏呢!”事情就已坏到这种地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