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择夫记-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秋李子



第1章 开头

玉琳记得自己是有娘的,那时玉琳还很小,连路都不会走,娘常把她抱在怀里,亲着她的小脸:“娘的乖乖小肉团,要快快长大。”娘身上的味道很好闻,有一双含笑的眼睛,还有耳朵上戴的小巧的银杏坠子。

可是说给侍女们,侍女们都笑:“公主当然有娘,可是公主生下来不到满月,侧妃就病逝了,是王妃把公主抱到身边的,公主记得的,该是王妃。”每次侍女们都这么说,可玉琳知道,侍女们说的不对,王妃对玉琳,虽然也是和蔼笑着的,但王妃的眼里不会含笑,而她耳边,也没有小巧的银杏坠子。

慢慢地玉琳就不再说了,让侍女们误会去吧,有些事情只有自己知道就好。玉琳还记得自己会走路的时候,娘挺着大肚子,牵着玉琳的手去摸:“这是弟弟啊,娘的小肉团,等弟弟出来,你要好好照顾弟弟。”

这样的话玉琳更不会说给侍女们,倒有一回在宫里时候,吴淑妃有孕,玉琳突然想起这件事,说了出来,众人都愣住,还是皇后身边的侍女笑着说:“公主记得的,该是娘娘怀太子的时候,那时公主才两岁,公主真是记性好。”

或许是吧,玉琳也只跟着众人笑,可心里的疑惑没解,就算说出来,别人也不信,不如就这样吧。

想着,玉琳睁开眼,尚未直起身侍女已经上前为她卷起帐子:“公主今儿醒的早,昨晚公主只怕睡的不香,要不去和娘娘说,拿些安息香来用。”

玉琳掩口打个哈欠才道:“不过偶然一夜,有什么担心的,扶我起来吧?也不晓得爹爹起来没有?”

“王爷早已起来,还让人来传话,说今日精神好,想带公主出去外面走走呢。”另一侍女已经插嘴。当年先帝驾崩,临终前没有留下谁即位的遗诏,皇后没有儿子,诸子中当立长子,可皇长子素来不得先帝喜欢,懦弱无能,柳贵妃所出皇三子聪明俊秀,一时朝臣中为立谁争论不休。

皇长子再懦弱无能,也是皇家血脉,对那个位子没想头是不可能的,得到皇后支持的他正待称帝之时,皇三子抢先宣诏,并尊柳贵妃为太后。皇长子哪肯甘心就此称臣,试图发动宫变,宫变后皇长子和皇三子都同归于尽,群臣请皇后出来主持,诸子中唯皇五子年纪最长,皇五子遂登基,既为今上。

今上登基后尊皇后为太后,追封长兄为楚王,贬皇三子为庶人,柳贵妃因是先帝妃子,虽被贬为庶人,却没有诛杀而是送去甘露寺为尼,终身不得出寺。至于在宫变中因保护自己而受伤终身不能行走的皇六子,今上封为吴王,并在玉琳四岁时封玉琳为公主,封号永乐。

虽说玉琳是由吴王女儿被封公主,可在整个皇朝,她的待遇不亚于任何公主,甚至在有些方面,还要高出一二。除了皇帝想通过玉琳来感激吴王,另一原因是,玉琳是吴王唯一的孩子,自从宫变后,虽有王妃、侧妃、侍妾,但再没有任何人能怀上吴王的孩子。有人偷偷地说吴王或许不能再御女,不然王妃怎会郁郁而终?

这些玉琳都不在意,毕竟对她来说,除了没有娘的照拂,就再无缺憾了。而在玉琳很小时候,吴王抱着她就对她说过,人生在世,最难求的是圆满,所以,做到九成就好。

梳洗过后玉琳来到吴王用膳的地方,进去时候吴王正端着碗粥在喝,身后站了侧妃林氏站在他身后,见玉琳过来,林氏忙给玉琳打了碗粥,双手送过来。

玉琳对林氏点一点头这才接过对吴王笑着道:“爹爹,你今儿起的倒早。”或者是因双腿不便,吴王从来都是深居简出不苟言笑。只有在女儿面前,才会露出慈爱一面。

此时瞧见女儿,吴王已经笑了:“我昨晚在那想,还有几日我的玉琳就十八了,也许,该为她寻个合适的夫婿了。”玉琳故意用手把面捂一下:“爹爹取笑我。”吴王看着女儿也笑了,面上有追忆神色:“你长的越来越像你娘了,记得她嫁给我的时候,也是十八岁。”

玉琳的眉不由微皱一下,自己这张脸,人人都说长的像父亲,只有吴王会很怀念地说长得像已逝的娘,但玉琳只是哦了一声,接着眉就又重新飞起:“所以爹爹也要我十八岁出嫁?”那个女子,那个如火一般的女子,眼里总是含笑,偏偏耳边却只爱戴一对小巧的银杏坠子。女儿越长越像她了,吴王收起思绪,笑着说:“是啊,你娘说,女孩家未出阁前是最欢喜的,所以要多留几年女儿。”

林氏听着他们父女的对话,不由心生羡慕,皇朝里面最尊贵的女儿,出嫁后又有谁敢不让着三分?但就算如此,吴王依旧以出阁后的女儿没有在家那么自在,留玉琳直到十八岁。只为了那个从没谋面的女子一句话,那个在吴王心里,占据着重要位置的女子,究竟长的什么样,难道真如京城贵妇们私下流传的一样,是个普通的村姑吗?

可她要真是一个普通村姑,怎会让吴王念念不忘?想到这,林氏的眉不由微微皱起,她本就生的很美,眉心处笼了轻愁,越发显得惹人怜爱,可这王府里的女人,哪个不美,哪个看起来不惹人怜爱,但惟独这王府的主人视若无睹。

玉琳虽在说笑,但眼已经瞧见林氏面上神色。林氏的心结玉琳知道,但玉琳更知道的是,爹爹是为了自己,才在吴王妃去世,皇伯父寻吴王继妃时,求皇伯父仅让林氏为侧妃。要知道,林氏出身也是仕宦大族。

爹爹为了自己,已经伤了很多人的心,所以自己,只能更加乖巧。玉琳已经大大地喝了一口故意对林氏道:“林姨的手艺越来越好了,这粥,熬的可真香。”

林氏急忙收起思绪笑着道:“你若喜欢,我天天给你熬粥。”吴王的眼只在林氏脸上瞧了眼才对玉琳道:“不许挑食。”玉琳故意吐下舌头,吴王重又露出笑容,眼不由扫到林氏脸上,晓得林氏是意难平的,可自己只能给她有实无名的王府女主人地位,别的,不能再给。

用完早膳,吴王被扶到轮椅上坐下,这么多年的精心治疗,也不过让吴王能起来走那么十来步,多的就不行了。为方便吴王出行,王府的所有台阶都带有斜坡即便是玉琳也可以轻易把吴王的轮椅推下去。

玉琳推着吴王往下走,父女两人说笑着,尚未走到大门口,就有侍女上前道:“王爷,方才定安侯府来报,定安侯太夫人,昨夜没了。”

吴王脸上的笑容收敛起来,按说这种时候,该让林氏去吊唁才是。他没说话,林氏也站在那一动不动。过了好一会儿吴王才道:“定安侯太夫人身份尊贵,玉琳,你亲自去一趟。”

这是极高的礼仪了,玉琳虽是小辈,也是御封的公主,前去给一位侯夫人吊唁,有屈尊之感。不过吴王这样说,玉琳想总有爹爹的理由。应是后就回屋。

林氏瞧着吴王,过了许久才道:“王爷,妾……”女儿不在身边,吴王的神色还是那样严肃:“林赵两家,原先有过不合,你合该去吊唁表示善意。但……”吴王没说完,林氏已经道:“妾已嫁了王爷,王爷说什么就是什么。”

吴王并没再瞧向林氏,只是示意林氏把自己推进去,假装没听到林氏那声若有似无的叹息。

定安侯听到玉琳亲自来吊唁,饶镇静也急忙带人迎出府门,玉琳一身素服站在那里,见了定安侯就伸手扶他起来:“本应父王亲自来的,只是父王身体不适,这才遣我来了。”

定安侯依旧恭敬,请玉琳往里面去。

玉琳到了灵堂,又安慰过定安侯夫人,这才走到灵位前拈香。定安侯太夫人平氏,享年七十有八,在这京城里,是数得着的大富大贵之人。玉琳想起曾听到过的,刚要把手里的香插进香炉,就有人道:“侯爷,秦国公主驾到。”

秦国公主,今上所有女儿中,唯一一个以国名赐封的公主。她不仅封号不一样,俸禄府邸都高出众妹妹们一截。甚至因她觉得没有合适的夫婿,没出嫁前就在公主府居住,皇帝也默许。

但定安侯诧异的不是这着实没什么来往。何,定安侯还是带人出迎。点,而是秦国公主的到来,吴王府罢了,可这秦国公主,但不管如秦国公主瞧见玉琳时并不奇怪,只是对玉琳点一点头就对定安侯道:”我并不是为自己来的,而是为了,”秦国公主微微一顿,声音都有些暗沉起来:”为了,顺安郡主而来。”

第2章 生辰

当顺安郡主这四个字从秦国公主口里吐出时,定安侯的眼不由垂下,接着就道:“郡主竟还记得,还记得……”

“姑姑从来都记得的,记得谁待她的好,自然也记得谁待她的不好。”秦国公主已经打断定安侯的话,走到灵前,恭敬地跪行大礼。定安侯府的人如被定住一样看着秦国公主,没有一个人上前阻止。

顺安郡主,这个人在整个皇朝,几乎不被人提起。但她嫁的,是定安侯被逐出族内不得姓赵的堂弟。玉琳想起那些流转在京城的传说,当年那场人伦惨祸,虽已经过去了快三十年。但还是被人当做前车之鉴谆谆告诫。

秦国公主已经行完了礼起身,这才对定安侯道:“节哀!”定安侯努力让脸上表情松弛一些:“即便是为了顺安郡主,公主也不用……”

“要的,怎么算,太夫人都是我的长辈。”秦国公主的话让定安侯再也没说话。怎么就忘了这位公主的母亲本是青唐女子,算起来的话,还是顺安郡主的表妹。这些事情,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但定安侯并没忘记先帝病重时候,今上从青唐归国,接着就是宫变,等尘埃落定陛下册立皇后的前夜,秦国公主和一封信被送到今上手里,当时今上阅信后几乎发狂,甚至要停止册立皇后,是太后劝说下来。

尽管照常立后,但第二日就有另一道诏书下来,秦国公主被册为公主同时,也抚养在今上身边,而不是被养在后宫。

那些前尘往事,就这样陡然被重新翻起,压的定安侯险些喘不过气来,但还是谢过秦国公主,恭送两位公主出府。

秦国公主示意玉琳上了自己的车驾,等上车之后,玉琳才长呼一口气出来:“姐姐,顺安郡主,她真像那些人说的一样吗?”秦国公主但笑不语,玉琳已经明白了,轻声道:“我真想见见她,这个能够,”玉琳没有说后面的话,这个报复自己父族的女子,一定和别人不一样吧。

秦国公主笑了,在这个宫廷里,那么多的姐妹,只有玉琳这一个,能够说几句心里话,或许因为她们两人的母亲出身都有些尴尬。

玉琳瞧着秦国公主:“姐姐瞧我做什么?”秦国公主伸手揉一下玉琳的发:“那些事都过去了。你和我不一样,再过几日就是你十八的生辰。听说皇后已经下诏,那日召各家夫人带了儿女进宫。我想,她是要为你挑驸马。”

秦国公主提起皇后,从不称她母后更不称她娘娘,不管当面背面,都只是皇后两个字。玉琳哦了一声才道:“宫里还有两三个差不多年龄的公主呢。再说了,太子妃虽已定下,皇子妃一个都没定呢。不过是借个由头罢了。可是姐姐,你真的不想嫁吗?”

“天下没有能配得上我的男子。”这个答案并没出玉琳的意料,玉琳只是轻叹一声再没说话。

很快就到了玉琳十八岁的生辰,用过早膳,吴王就携女进宫。在宫门口吴王前往文华阁去见陛下。内侍请玉琳上轿,玉琳望着天,天这么好,小风吹拂走一走也没多少关系,玉琳摇头:“这里到昭阳殿也不算远,我走过去好了。”

说着玉琳不理内侍径自往前走,从这里到昭阳宫,脚程快一些也要小半个时辰,内侍哪敢让玉琳走这么远,但又不敢违逆玉琳的命令,只得让轿子赶紧跟上。

宫道两侧并没什么人,玉琳看着那高高低低的宫殿,小时候想知道,这宫殿后面是什么,是不是自己的娘就在那宫殿最后面。可每次吴王都抱住玉琳安慰她,说娘去往天上去了。可是玉琳知道,娘没有到天上去,也许有一天,她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玉琳姐姐怎么不坐轿呢,这些奴才是不是伺候的不好?”身后有脚步声,接着一乘轿子停在玉琳面前,帘子掀起,一张芙蓉面出现在玉琳面前,这是当今皇后的长女,上个月刚刚出嫁的乐安公主。

内侍已经赶上前给乐安公主行礼:“奴婢惶恐,永乐公主说,不必用轿,走过去就成。”乐安公主看一眼玉琳,这才笑着道:“姐姐随性是人人都知道的,可是母后早已盼着你进宫,怎好让她久等。”

宫廷之中,人人都说乐安公主和玉琳最好,年纪接近爱好相似。可只有玉琳总是觉得自己和这个宫廷格格不入,不管是皇后也好,公主也罢,玉琳都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宫廷。

这种念头是很早之前,那时的玉琳还是这宫廷里最受宠爱的孩子,在一个玩累了的午时在昭阳殿内沉沉睡去,半梦半醒之中听到皇后和乐安公主说话。

乐安公主难免会有抱怨的,身为皇后长女,却没有玉琳得到帝后疼爱。那时的皇后只说了一句,不符合身份的优待,只会带来别人异样的目光,而不会带来赞誉。而你,我的女儿,越谦让得到的只会越多。

那时的玉琳才知道,很多事情和自己想的不一样,也许就是在这瞬间,玉琳顿时长大了。她学会不再那样娇宠,甚至适时对推拒对自己的厚待。这样的变化很快让吴王知道,他没有问玉琳发生了什么,只是对女儿说,接受超出自己身份的优待,是一种保护。

或许,这宫廷里的每个人都是高深莫测的,这种感觉让玉琳感到不舒服,她只想做一个在父亲膝下承欢的女儿,而不是被帝后当做表现兄弟情深的工具。

这种不舒服玉琳只有在秦国公主身上见过,两人渐渐走近了些,但在外人瞧来,乐安公主和玉琳是最好的。此时对乐安公主玉琳脸上笑容依旧没变,上了她的轿子才笑着道:“你才出嫁不到一个月,怎么就觉得和原来不一样了?”

“我已经是妇人了,姐姐可还是闺中女子,自然是不一样的。”乐安公主笑吟吟地道,玉琳勾唇一笑:“调皮,再是妇人,也比我小。”

“那是因为吴王叔父舍不得姐姐出阁,旁的不说,姐姐十五岁时,不就有人想上表求尚姐姐了?”乐安公主的话让玉琳又笑了:“那不过是安国公府为了自己平安罢了,哪是真心因为我而娶。”

“那姐姐想嫁个什么样的人呢?”乐安公主的问话没有停,玉琳不由微微皱眉,想嫁的,是一个因为自己是玉琳,而不是因为自己是公主才求娶的人,可是这样的人,对玉琳来说,着实有些难找。这话玉琳也不会对乐安公主说,只是但笑不语。

轿子已经停在昭阳宫前,女官已经出迎,瞧见乐安公主和玉琳携手下轿女官上前行礼:“娘娘已在殿内等候,请二位公主随臣前往。”

两人进到皇后正殿,殿内不止皇后,已有不少妃嫔坐在那和皇后说话,见两位公主跨进殿来,低位妃子站起身,乐安公主和玉琳上前参见了皇后,这才请几位低位妃子坐下。吴淑妃已经笑着道:“永乐公主今儿来的晚了些,是不是在王府偏我们吃了好东西?”

“瞧这话说的,二皇子都要择皇子妃了,你这眼瞅着就要当婆婆了,还在这和小辈开玩笑,真当自己还是年轻少女?”皇后已经忍不住笑开口。

“娘娘您这话妾就要驳一驳,您平日不常说,最喜欢妾的少女态了,怎么此时就笑话妾?”吴淑妃今年虽已三十出头,除皇次子外,尚有两个公主,在这宫里的位置仅次于皇后。

“得,我说不过你。”皇后脸上的笑容永远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接着就道:“今儿呢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