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理想年代-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论警辟,读者刮目,日销二万余份,从此革命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不久之后,就是大帅知道的,中部同盟会负责人黄兴、宋教仁赴鄂督师,总部事务由陈英士负责。”

之后汉口发生的那件事情,一直是李想的心结,也是汉口革命军的心结。看到李想臭臭的样子,吕中秋赶紧转移话题,“陈英士曾至杭州鼓动革命党人起义,杭州方面则以上海不动,杭州无险可守,不愿贸然举事。又派柏文蔚至南京联络革命党人,发动第九镇率先起义,但第九镇以该镇已见疑于总督张人骏,被迫退出南京城,加之弹药不足,缺乏后援,起义实有困难,只能待时而动,期望上海首先发动。”

李想眉飞轻挑,笑道:“整个东南,瞩目的还是上海!”

吕中秋点点头,道:“其时李平书是负责上海地方自治的自治公所总董,也是上海商团公会会长,又是江南机器制造局的提调(负责购料、订约等事),在社会上颇有声望。他所领导的上海商团,成员大都是志愿义务参加的青壮年,受革命思潮影响,具有爱国热情。他们来自不同阶层,有工厂工人,有学生和工商企业职工,也有少数工商界上层人物,社会关系涉及面广,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同时他们都已受过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还拥有一部分武器。起初,这支队伍被上海道台刘燕翼(襄荪)紧紧掌握,作为协助政府巩固地方政权、维持治安的工具,后来,经过同盟会争取转到革命方面,成为上海光复中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

“如此说来,这时上海准备起义的革命组织已经有了三个集团,”李想掰着指头说道,“中部同盟会总部、光复会上海支部和商团公会。”

“前两者是属于革命性质的政治集团,后者是得到市民群众拥护的地方实力派!”吕中秋细致的调查过三个集团的事物,非常肯定的说道,“中部同盟会总部成立后,就很注意商团公会,吸收其中的上层人士叶惠钧和沈缦云为会员,他们都是自治公所的议员,在自治公所得以相机行事。陈英士就通过这样的关系和李平书取得了联系,但是自治公所的议员们大都认为他们和商团的责任是保护地方人民的利益,同时不了解陈英士的历史,因此对革命抱着既不反对又不信任的消极态度,经过多次协商,议员们才同意今后彼此随时协商,互相尊重,避免产生矛盾。”

第二百七十章 乘风破浪

李想在椅子上换了一个坐姿,沉思道:“商团对革命抱着既不反对又不信任的消极态度,是因为还没有看清局势。”

李想还是不舒服的挪了挪身体,乾脆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头朝天躺在了椅子上,恰好这椅子是仅有的几张还有个完整靠垫的。

吕中秋突然很想告诉李想他听说关于惜阴堂的传说,那个关于赵凤昌和张骞的传说,但他还是忍住了,这些都只是风传,他没有任何证据。

“随着我们在湖北的两次大捷,革命形势的发展,使他们感觉到风暴快要到临,一些主要人物每夜在南市救火联合会秘密开会,商量应付时局变化的方针和措施,在这些会议上还是主张不流血革命的保守势力比较占上风。”

李想脸上浮现出温和会意讽刺的笑容,道:“意料之中。你可以在很多光复省份看到这样一群人,典型的革命投机者。”

“不可否认。但是也有真的革命者。”吕中秋乘机说:“李英石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已深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响,极力拥护武装起义,于是接受中部同盟会的建议,以宗族和世交关系争取到李平书和大多数议员参加武装起义,李英石是李平书的族侄,与大多数议员是世交。他和刚从欧洲归国响应革命的同盟会会员钮永建都去参加自治公所每晚召开的秘密会议,向议员们详细介绍同盟会的革命主张和陈英士的历史。于是以李平书为首的议员们和商团负责人等决心投入革命起义行动,并决定了上海视南京举动而定进止的方针。”

“是吗?”李想微笑,问道,“此后,中部同盟会总部、光复会上海支部和李英石等相互配合了?”

“中部同盟会总部、光复会上海支部和李英石等相互配合,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组织活动。”吕中秋耸了耸眉头,“首先,通过留日军事学生组织的军国民,联合会,动员回国的日本士官学校学生参加起义,其中主要成员有潘印佛、李愍、刘基炎等,归国学生蒋志清(蒋光头)亦是其中之一,后任沪军标统。其次,光复会上海支部负责人李燮和接受共同商定的行动计划,争取到驻在宝山县境吴淞和闸北清廷军警中的湘籍官兵参加起义。再次,按照当时革命军事力量的实际情况,争取上海商团起义,是上海光复能否成功的关键。”

李想点头,吕中秋继续说道,“起初,上海各业商团之间组织涣散,各自为政,加之人事复杂,派系成见较深,不能团结一致,通过李平书斡旋说服,统一了干部思想,终于在十一月一日,辛亥旧历九月十一日,上午,由商团公会集合所属二十三个商团团员二千余人,在城内九亩地操场举行大检阅典礼,请李英石担任检阅官,经他即席阐述军事观点和介绍经验后,大家都很钦服,于是各业商团推举李英石为上海商团总司令,统一负责指挥教练。上海商团通过这次大检阅,大大巩固了本身的组织,鼓舞了革命志士的斗志。为了掩护起义的意图,对外的公开说法是,上海商团为了更好地保护地方治安,邀请第九镇军官来沪加强商团训练。”

李想只能点头,道:“这样蹩脚的借口亏他们想得出来,而且满清的官员也相信。”

“当时上海的满清官员,完全是鸵鸟心态,装作看不见呢。”吕中秋冷笑道:“当时商团总司令部下辖六个司令:沪学会商团,穆恕再为司令;商余学会商团,郁怀智为司令;沪西士商商团,吴怀疚为司令;商业体操会商团,名义上由李平书为司令,李指定朱少沂代理司令;商业补习会商团,苏本炎为司令,苏指定何人代理司令已忘;闸北商团,钱贵山为司令,后由尹村夫继任。各个商团司令负责率领本单位团员的操练和指挥,所以当时南市、沪西、闸北同时存在六个商团司令,以后商团总司令的作战命令都交给这六个司令转达执行,指挥比较灵活。那时李英石虽任商团总司令,但对起义清军发布命令则用‘民军代表’名义。旧历九月十三日下午攻打上海城厢的商团有沪学会、商体和沪西三个单位;跟随杨谱笙去攻打制造局的有商余和商补两个单位。夜间围攻制造局时,沪学会的穆恕再,商余的郁怀智、沪西的吴怀疚和商补的司令都到场,率领本单位团员接受总司令指挥,分段进攻。李平书负责的商业体操会商团和委托的代理司令朱少沂以及参谋高一谋等则留守在毛家弄商团总司令部担任警戒联络。”

“他们比起咱们仓促的计划严密多了。”李想不是滋味的说道。

“肯定的,”吕中秋说的太快,没有注意李想的脸色,“李英石在攻打制造局时,除在现场直接指挥作战部队外,还和闸北及其他各地区的商团联络,下达命令,都由马兵通知商团总司令部参谋高一谋再用电话或派马兵转知各处。那时各商团中只有沪西商团有马队,攻打城厢时,他们担任通讯联络,攻打制造局时,他们骑马跟在李英石后面,随时传达命令、侦察战况。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一日,旧历九月十一日,晚上,在自治公所召开秘密会议时,中部同盟会决定推翻上海视南京举动而定进止的前议,争取主要议员和商团负责人同意上海首先发难的新决策。为此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参加会议的同盟会员钮永建、叶增铭等带头拥护‘上海先动,苏杭响应’的提议,但是一部分议员还很犹豫,副议长吴怀疚认为上海兵备道在松江有左营衙门,在苏州有右营衙门,如果上海首先起义后,松、苏两地清军可能迅速到沪增援,阻力很大。钮永建当即起立说:‘苏州混成协统刘之浩已赞同起义,我即刻到松江去响应,切断清廷援军’。钮永建发动松江起义胜利后,曾任松江军政部长。于是多数通过上海首先发动,苏州、杭州继起响应,随即进攻南京的决议。十一月二日晚上,自治公所召开秘密会议时,中部同盟会陈英士、杨谱笙、高子白等均参加会议。这时武昌战况不利……”

“黄兴在孝感吃了大败仗!”李想皱起眉头。

“是!”吕中秋轻叹了口气。“汉阳已有失守讯,上海发动起义已刻不容缓,因此获得与会者多数同意,决定第二天下午四时在上海南市和宝山、闸北同时发动,并推定李英石为军事行动指挥官,组织和指挥军事行动。这时中部同盟会总部和光复会上海支部,在军事行动上已决定携手合作,采取一致行动。在整个战斗部署上分成三个方面:闸北以巡警总局为目标,城厢以苏松太沪兵备道署为目标,城南以江南机器制造局为目标。在兵力布置上,闸北以巡警总署起义警察为主,商团配合行动;南市城厢内外以商团为主,起义警察为辅;对江南制造局的进攻,以陈英士组织的敢死队为主,商团及制造局内部起义清军为辅。那时光复会上海支部已在闸北策动巡警总局骑巡队官陈汉卿响应起义,在吴淞已策动巡警局巡官黄汉湘响应起义。另外,闸北会党领袖李征五也组织了敢死队响应起义。南市警务长穆恕再也同意率领城厢内外警察响应起义。总的说来,上海起义前的形势是有利的,组织武装力量、瓦解敌军和整个战斗部署相当完善了,进行得也比较顺利的。”

“上海光复前清军的分布?”李想探询的眼光投向吕中秋。

“上海光复前驻守在吴淞和上海黄浦江两岸的清廷军警,”吕中秋说道,“总计驻淞沪一带清廷军警官兵共一万余人,起义后均参加革命军,仅绿营亲兵溃败后逃窜太湖,未投降,流为匪。”

李想摇头道:“上海光复前的运动,着重在做宣传鼓动工作,能够忽悠军警参加革命,很正常。秘密机关都设在租界内,武装力量却都集中在华界的商团组织里,不干同盟会什么事,就是个隐患。”

“嗯嗯嗯,”吕中秋再一次,他对李大帅肃然起敬。“革命意志不坚定,以至于现在北伐拖拖拉拉。”

“我会好好鼓动他们,一起将革命进行到底。”此刻,李想的心思早就飞到了上海。

一路血战,在汉口已经站稳脚步。但是,他的崛起还是太快,在那些老革命,地方实力派眼里,他就是个暴发户,他根基不稳的缺陷就更明显。局面都是要靠实力支撑。除了兵之外,还要有自己的产业支撑军队,这也是他为什么这么急着收复租界的原因。

如果让袁世凯掌权,不止辛亥革命半途而废,他在湖北也将有大麻烦。袁世凯收拾了同盟会,腾出手肯定要拔他这颗眼中钉。

李想站起来,推门就走出船舱,吕中秋看见他举动,也顾不得还在晕船,只有无奈的跟在后面。

悠悠长江,滚滚东流,万顷波涛,乘风破浪。

李想跑到船头,伸长了脖子,狂吼一声:“上海滩!我来了!”

第二百七十一章 会有时(一)

长江奔腾淌流穿过千万重山,在落日的余晖下更是气象万千。

李想正眯眼瞧着前方。一艘巨大的铁甲船,破开巨浪,逆流猛进,冲着他汹涌而来。这样的庞然大物,并不适合在内河作战,即使是长江这样宽阔水量丰富的大河。

李想只看了一眼就认出来,这是清末“海”字号巡洋舰,但也不会大名鼎鼎的海圻舰。四“海”之中海圻最大,有四千三百余吨,英国船厂制造,有二十一生的大炮,比起眼前的铁甲舰大了一倍。至于是海容、海琛、海筹三只姊妹舰的哪一只,李想就分不出来了。

眼前这只虽然比不上海圻巡洋巨舰,但是比他们乘坐的这艘原长江舰队的“楚”字号炮舰,单说是日本船厂制造的就够掉分的,人家四“海”可是欧洲进口。而这艘楚观舰其形状类似大型装甲舰,年代也绝对够老气,样子也绝对够土冒,实战也绝对够蹩脚,吨位也绝对够小气(才七百吨)。相比眼前这二千九百余吨的“海”字号巡洋舰,楚观舰的处境犹如李想站在小巨人姚明面前。拼出身,其余“海”字三姐妹全是德国船厂制造。不止卖相霸气,而且有十五生的大炮,射程极远,火力甚强。

李想的船正朝“小巨人”迎去。

在充沛的阳光下,只见对方甲板上站了数十人,人人好奇的打量楚观舰,又有人来回奔走。

巨舰上飘扬着青天白日的国民临时政府海军旗帜,破浪前行的声势汹汹。

两边军舰都在拼命的打着旗语,李想也看不懂,回头询问似的看了一眼已经登上楚观舰桥的郑礼庆、朱孝先正副两为舰长。

两人原是长江舰队的军官,清军派遣萨镇冰亲率军舰前往武汉,准备配合冯国璋海陆夹攻,两人同情革命,随舰队到了汉口之后立刻投入黎元洪那方面去了。李想到了汉口之后,也不知是不是在汉口耀威献捷的王霸之气散发的太过猛烈,这两个傻傻的热血青年立刻对他纳头便拜,直呼“我等追随大帅,将革命进行到底!”送上门来的人才,李想自然笑纳。不过李想还是不满足,他手下只有七百吨的楚观,离他海洋强国的梦想太远。

李想微微眯着眼打量一下缓缓减速的“海”字号巡洋巨舰,是不是应该上对面去忽悠一番,看能不能把这艘“海”字号巡洋巨舰拖到汉口去。

李想正打着鬼主意,朱孝先已经从舰桥上走了下来,在李想面前行个标准的军礼,说道:“报告大帅。对面是海军的海容舰,海军临时总司令汤芗茗将军和海容号舰长杜锡珪将军邀请大帅登舰叙个话儿。”

朱孝先和甲板上的革命军士兵都用一种非常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他和汤家的那点瓜葛,全天下人谁不知道?

虽然刚刚李想还想登上海容宣传他的革命思想,顺便看能不能把海容收为己有,但是听说汤约宛的叔叔汤芗茗也在,李想有点犹豫了。

虽然有着汤约宛这个绝妙纽带,要想收服海容,或者与海军建立某种默契,有着非常大的可能性。但是,湖南人都知道,汤芗茗不是个好人,有着紧次于张毒(湖南话张督的谐音)张敬尧的邪恶军阀名声,他有点不敢粘这个人的边。

“放艘小艇下水,我现在就过去。”李想最后还是无法抵御海容给他的巨大魅惑。

两艘军舰上的水兵一阵忙碌,李想带着宋缺和朱孝先登上海容的甲板。

朱孝先朝着海容舰长,他的老上司杜锡珪施个军礼道,然后把李大帅介绍给他认识。

“李大帅威名,如雷灌耳!”杜锡珪伸出手,脸上微微一笑,带点洋派的绅商风度,特别在是一身雪白的新式海军舰长服衬托下。

李想还没有从这艘巨舰带给他的震撼中回过神来,中国近代史一直提不上台面的海军也曾有过这样的巨舰,而且还是四艘之多!如果再添几艘“海”字号巨舰,来日是否可以与日本海军一战?

“大帅……”看着傻乎乎发呆的李想,宋缺在身后悄悄捅他一下。

“嘿……”李想尴尬地伸出手和杜锡珪拉拉,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为了中国海军的未来,一定要把你们拿下!李想阴暗的心想。

“是不是非常壮观?”杜锡珪高大的身子站在了李想面前,完全挡住了李想的巨大视线。看到刚刚李想这个乡巴佬登上海容时被震撼的傻逼样子,海容上许多水兵都发出无声的,理解的笑意。不过这个傻傻的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