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小少奶-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准备休息的村民们,大多走出家门,察看来了什么陌生人。

    只见一辆华丽的马车,车头挂着大红灯笼,一位锦衣少年,坐在前面为车夫指点着路。

    马车径直驶到老姚伯家门口,村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有好事者便跟着马车围过来看。

    姚大保和姚志强一直在等着秋秋回来,听到马车声连忙打开大门。

    马车停了下来,李晋跳下车,小秋兰也跟着想下车。

    没想到李晋伸出双手,小秋兰还来不及避开,便被他抱下了车。

    小秋兰满额黑线,谁要他抱了?

    这么多人看着,不知道会传出什么样的闲言碎语!

    她气鼓鼓地不理李晋,只对赵文龙道谢:“多谢赵公子送我回家!”

    姚大保也上前道谢:“谢谢两位公子送小女回家!”

    李晋看着小秋兰气鼓鼓的小脸,神色有点不自然,他和墨公子终究是不同的,只不过抱她下车,她要不要这么小气?

    *

    第二天,小秋兰昨晚由赵公子和李公子,亲自送回来的消息已传遍了全村。

    传闻还有鼻子有眼地描述,李公子是怎样抱着小秋秋下车的。

    这个消息传到了姚婉玲耳中,她恨得无以复加,可她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爹爹昨晚狠狠地训斥了她和弟弟,称大伯送了书信回来,特别交待,任何人都不准去惹小秋兰一家!

    她不明白大伯是什么意思,遭了那个罪后,她生不如死,天天都想杀了小秋兰!

    想到自己发生了那件丑事后,在床上足足躺了十多天,听爹爹和大伯的意思,为了保全姚家的名声,干脆让侍卫阿邢入赘算了。想到梦想破灭,她和李公子再无可能,现在又听到了这样的传闻,她怎么可能不恨小秋兰!

    可偏偏又不能动她!

第275章 准备好了纸和炭笔() 
爹爹和哥哥一早去了送菜。

    小秋兰凭着前世的记忆,将芒花按规格斩去头尾,找出麻绳扎成了扫把头。

    又去柴堆里,抽出几条大小适中,笔直无丫节的树杆,取一米左右长,扒去树皮,就成了光滑的扫把柄。

    在扫把柄尾部用短刀割了凹槽,绑上短绳作挂在墙壁上之用。

    套上芒花扎成的扫把头后,美观大方的芒花扫把就做成了。

    小冬兰和黄梅香看着她做完,也开始动手做。

    小冬兰扎得丑一点,但也很结实,她咧开嘴笑:“四姐放心,我会扎得越来越好看的!”

    黄梅香毕竟是大人,也算是心灵手巧的人,她比小秋兰扎的还结实漂亮。

    喜得小秋兰一个劲夸赞她:“阿娘真行!到时我要请人扎扫把头,就由阿娘教她们好了!”

    黄梅香兴奋地问:“秋秋,这种芒花扫把,我们真的准备大批量做?”

    小秋兰肯定地点头:“对,大批量做,销路我会想办法的,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小冬兰一听这些芒花扫把,可以卖得好价钱,连忙起身:“我马上去山沟里割芒花!”

    小秋兰笑骂她:“你一个人能割多少?等会我定个价钱,按规格按斤称,发动村里的姐妹们去割才行。”

    这种石芒花是有季节性的,得先将它们割下晒干,再慢慢扎成扫把也不迟。

    小秋兰定好了一斤芒花两文钱,按保守估计,姑娘们一天最少也能割个五十斤。

    陆续割五六天的话,又能添一笔嫁妆了。

    所以,当小冬兰把这消息宣布出去时,姑娘们个个都笑逐颜开,马上各自回家拿上镰刀,结伴一起上山割芒花去了。

    小秋兰将扎好的扫把,抱出去晒太阳。

    一般的扫把最多卖十文钱一把,小秋兰打定主意,芒花扫把美观耐用,要把价格定在二十文。

    材料是现成的,也很便宜,现在主要是销路。

    她记起了和赵文龙的打赌,或许,芒花扫把可以从赵家的戏馆里打开缺口。

    有闲心去戏馆听戏的人,非富即贵,如果看见戏馆里的墙壁上,挂有这种美观大方,又耐磨实用的芒花扫把,无形中就帮她打了广告。

    到时候,她的芒花扫把,就可以批发到各个繁华都市。

    小秋兰正想着她的宏图大计,张三慢悠悠地骑着他的高头大马来了。

    小秋兰连忙迎上去,甜甜喊了一声:“师父!”

    张三心情极好:“嗯,乖徒儿!”

    小秋兰将马缰绳,绑在门前的龙眼树上,再将哥哥昨天准备好的马草,抱来给马儿吃。

    张三进了老姚伯房间,他得连续给老姚伯扎七天针。

    小秋兰跟在师父后面,她向师父禀报说,她今早上帮爷爷按摩右腿时,爷爷说有痛感。

    张三呵呵笑,说有痛感是好事。

    给爷爷扎完针,小秋兰给师父泡了一盏茶。

    黄梅香张罗着中午吃什么菜。

    小秋兰告诉她,她要和师父出去,晚上才回来。

    师徒俩骑上高头大马,有说有笑地直奔镇上而去。

    小秋兰已偷偷准备好了纸和炭笔,因为今天的课程,是去大药房里,认识了解一些基本的药材。

第276章 商铺开张() 
小秋兰一边听张三讲解,一边做着笔记。

    不仅将药材的简单轮廓画在纸上,还在旁边注上小字。

    张三大喜,这小丫头不仅认识字,还能写出来,真是太好了,省却了他要教她识字这一环节。

    不过,让张三有点奇怪的是,小秋兰所写的字,笔画都比较少,而且用的还是草书。

    小秋兰解释说,这是她自创的简体字,意思是什么她自己懂。

    张三便信了她,古灵精怪的小丫头,没有什么是她想不出来的。

    午饭是在味多欢吃的,姚大保将张三奉为上座,大方地点了许多菜,还允许小秋兰兄妹也喝半碗糯米酒。

    姚大保今天高兴,他上午和儿子去租好了门面,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除了继续收购土茯苓,他们还要收购山货,收购各种农产品,还要摆卖酱料。

    小秋兰说:“还要摆卖芒花扫把,店铺里所有物品都以批发为主,零售为次。”

    姚志强却担心着一个问题,做生意最怕有人捣乱。

    这些天,他们家靠收土茯苓赚了不少钱,镇上那些混混们眼红了,故意闹过几次事。

    每次都憋屈地给了他们零花钱,才作罢。

    姚志强说:“那些混混都是无底洞,谁家的店铺他们都要去打秋风。”

    小秋兰试探着问哥哥:“那你想好了对付他们的办法没?”

    以后哥哥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些问题他迟早都要独立面对。

    姚志强沉思着说:“这些混混欺软怕硬,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用武力解决,而且是有震慑力的那种,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动了就会后悔!”

    小秋兰鼓励哥哥说下去:“那哥哥的意思是?”

    姚志强不好意思地对妹妹说:“如果我的伙伴们能学会,你那天用过的招式,那些混混们就肯定不敢再来捣乱!”

    小秋兰掩嘴笑,哥哥说了半天,原来是打的是这主意!

    不过,这主意也不错,她在军营里学的那套擒拿格斗术,门槛比较低,没有内力的人都可以学。

    那些混混一般都没真才实学,擒拿格斗里的招式,往往一招就能秒杀他们。

    不过,师父在这里,她得征求师父的意见。

    小秋兰眨眨眼睛,对张三说:“师父,您看,这方法行不行?”

    张三呵呵笑:“你是想让我帮他们是不是?”

    小丫头那天使的功夫,不是凌云宗的,略加变动,还真适合那帮小子们。

    小秋兰就等着师父这句话,见师父答应了,她高兴地哥哥说:“听到了吧,师父答应帮你了,到时候我先教会你,然后你再教你那些小伙伴!”

    姚大保父子俩对张三感激的话说了一大萝。

    *

    十天后,老姚伯的腰不痛了,那么多天的针灸和按摩,也让他的右腿渐渐有了知觉。

    小秋兰家的批发零售商铺,也正式开业了。

    商铺有个响亮的名字“志强批发商行”,打的是姚志强的名头。

    开业那天,热闹非凡,请了舞狮,李晋和赵文龙两位俊逸的锦衣公子,最是引人瞩目。

    除了他们,还来了许多树坪镇里有头有面的人物。

    他们都是冲着凌云宗张三的名头而来,小秋兰即将拜在他名下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树坪镇。

第277章 姜还是老的辣() 
赵文龙以二十文钱一把的价格,买了五十把芒花扫把回来。

    小秋兰还大方地赠送了几把芒花掸子给他,芒花掸子扎得很精美,和鸡毛掸子一样的用途。

    从没扫过地的赵文龙,手拿芒花扫把,在客厅里来来回回的扫,嘴里啧啧称赞:“真是长见识了,这芒花扫把确实和其他扫把不同,看,扫得多干净,一点渣都不会掉!”

    赵老爷子抚着胡子说:“芒花有很多种,这种石芒花是最特别的,不是像其他芒花一样开成一束,风一吹纷纷落地。

    它有着细密重实的花穗,因为花穗开叉分散,它的形状其实是不适合扎成扫把的,现在将花穗剪下,扎成扫把头,再配上扫把柄,美观又实用,还具有耐磨不会掉渣的特性,小秋秋果然聪明,怪不得能入张老先生的眼!”

    赵老爷子是土生土长的树坪镇人,对树坪镇独有的石芒花特性,还是很了解的。

    对于张老先生的女徒弟,他也竖起大拇指,聪明伶俐,脑瓜子又灵活,果然是与众不同。

    赵老爷子的一番话,李晋和赵文龙都听得入神,没想到小小一个芒花扫把,都藏着学问。

    赵文龙嘻嘻笑:“这么说来,这五十把芒花扫把,我买来还算不亏!”

    赵老爷子说:“不亏不亏,你下午再去买五百把芒花扫把,五百个芒花掸子回来!”

    赵文龙瞪大眼睛:“不是吧?爷爷,我买五十把回来,还担心爹爹会骂我,你现在让我去买五百把,再加五百个芒花掸子?买这么多干嘛啊?”

    赵文龙的爹爹赵先亮瞥了他一眼,恨铁不成钢地说:“真是榆木脑袋,你不想想,你们师叔公是如何宝贝那小丫头的?我们现在帮了他的宝贝徒弟,以后也好说话!”

    见赵文龙还是不太明白,赵老爷子解释说:“赵家戏馆那么多,全部用上芒花扫把和芒花掸子,再送一些给亲朋好友,五百还不够分的!到时候芒花扫把打响了名头,小丫头也能记得赵家的好处。”

    赵老爷子又高深莫测地加了一句:“千万别小看了这个丫头的作用!”

    听爷爷这么一说,赵文龙恍然大悟,姜还是老的辣,花十多两银子,就能让小丫头欠他家一个人情。

    听了赵老爷子的话,李晋默不作声,他其实不想利用秋秋。

    虽然他知道秋秋不是傻瓜,不会那么容易被人利用,师叔公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人左右的人。

    现在,像外公一样的赵老爷子,是在想方设法帮他,他没理由反对他这样做。

    他甚至在心里说服自己,干脆将错就错,就让赵家班出面帮秋秋好了。

    不管怎样,秋秋最终一定能得到实惠,能赚到银子,这是他最想看到的。

    下午的时候,赵文龙高调地带着家丁们,去志强商铺批发了五百把芒花扫把,还有五百个芒花掸子,用两辆马车拉了回去。

    有好事者问他为何买那么多,赵文龙毫不讳言地说,买这么多是打算戏馆里都用它们,剩下的介绍给亲朋好友用,也让爹爹带一些去京城,让京城的人见识见识我们树坪镇的特色扫把。

第278章 根本就不知道情为何物() 
赵家班买了那么多芒花扫把的事,不到一天时间,全树坪镇的人都传遍了,甚至整个菱山县的人都在议论纷纷。

    小秋兰还特意请了一些人,在街头巷尾游说做广告,称芒花扫把美观实用,耐磨不掉渣,适合打扫光滑的地板,适合富贵人家使用。

    这样一来,双管齐下,芒花扫把和芒花掸子名声大震。

    镇上那些有头有面,或者比较富裕的人家,听了芒花扫把最适合打扫光滑的地面,最适合富贵人家用的传闻后,便一个个要彰显身份一样,纷纷叫家丁仆人去买芒花扫把和芒花掸子。

    反正价钱又不贵,买上几把也花不了几文钱。

    小秋兰早就定好了价钱,芒花扫把零卖三十文,五十把起批,批发价是二十文。

    芒花掸子零卖十五文,同样五十个起批,批发价是十文钱。

    菱山县县城里面的商铺,看出了芒花扫把的商机,纷纷赶着马车到志强商铺进货。

    镇上有些商铺老板,开始眼红志强商铺,马上张罗着也想做芒花扫把的生意。

    只可惜,树坪镇附近的石芒花,差不多都被割光,都被小秋兰家收购,晒干待用。

    而且,这种石芒花是有花期的,花期只有半个月左右,现在花期已过,别的商家想要模仿,不好意思,要待明年了。

    小秋兰之所以会选在十多天后,才推出芒花扫把,就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芒花扫把一下子卖得这么火热,是小秋兰没意料到的,她其实已作好了慢慢地打开销路的准备。

    她心里明白,会有这种结果,赵家班功不可没。

    她心里同样明白,赵家班是出于什么目的在帮她。

    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不断进账,小秋兰笑面如花,她才不会管那么多。

    诚心帮她的,她会十二万分的感激,想算计她让她欠人情的,嘿嘿,不好意思,她一概不知!

    *

    志强商铺开张那天,周管家带着小西送了贺礼过来。

    他得知小少奶奶拜了师父,对张三恭敬得不得了。

    两天后,周管家又亲自带了礼物,到小秋兰家来拜见张三。

    他问张三是不是住在镇上大药房,每天要往返姚家村,是不是有点不方便?

    最后他陪笑着问张三,住到河对面李家如何?

    让小秋兰有点崩溃的是,一向谁的账都不买的师父,居然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样子。

    竟然说:“让我考虑一下!”

    小秋兰急了,她已打定主意要退亲,没理由还让师父去叨扰李家!

    送走了周管家后,小秋兰向张三摊牌:“师父,我想和李家退亲,您千万别答应住到他家去!”

    “啊?这么好的人家你还要退亲?你是不是看上了墨师兄,移情别恋了?”张三故意大惊小怪起来。

    小秋兰小脸涨得通红,师父是越来越没正经!

    她大声说:“师父!不是和您说过了吗?墨师兄已经有了小情人!而且,我还那么小,根本就不知道情为何物!”

    张三哈哈笑:“好好好,你还小,你不知道情为何物!那我问你,你为何要和李家少爷退亲?”

第279章 过得无比充实() 
小秋兰别扭地说:“反正我要退亲,我的夫君我要自己选!”

    张三呵呵笑:“你自己刚才也说了,你还小,还不知道情为何物,自然也不知道李家少爷适不适合你。

    这样吧,听师父一句劝,先不忙着退亲,等你长大,等你知道情为何物时,再决定退不退亲如何?不然的话,我怕你会后悔!”

    师父很少说这么长的话,也很少用这种语重心长的口气。

    这让小秋兰有点不解,可她还是固执地说:“师父,您说得很有道理,不过,用不了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