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巧媳妇当家-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驮诖逦魍纺潜摺�
据村里的老人家说,前老当家本来是打算将那间屋子重新修建修建,然后开间豆腐坊,用来制作新鲜豆腐的。可惜前老当家突然得了重病,事情还没安排好就撒手归西,那间屋子就闲置了下来。
而徐云海本身不是经商的料,年轻那时也只是听父亲稍微提了一下。父亲去世之后,他自知没有那个能力,一直不曾将那间屋子改建成豆腐坊,也没有把屋子转手卖掉,只是安安分分地守着村东头那间小杂货铺。
西林村距离最近的西江镇也有好一段路程,坐牛车需要一个多时辰才能到达镇上,村里有牛车的不过就是几户人家。因此,村里唯一的小杂货铺就是村民日常采买的地方,每月倒也有些盈余。所得收入除了一家吃喝之外,还能留下小部分攒存。
也就是刚才,那间闲置多年的屋子从此分到徐云山名下,从今以后那里就是他们的家。肖红霜不曾去过村西那边,并不知道那边的环境如何。前两日听说村西那边居住的大都是生活较为清贫的农家,跟村东头这边生活较为富余的住户正好相反。
想到这里,肖红霜抬头环顾一圈这个住了十来日的房间,村中少数几间砖瓦房之一,看得出来有些年份了。等会就要到村西那边收拾那间闲置许久的房屋,想也不用想就可知道接下来的生活会有多大的差别。
☆、第3章
出了家门,肖红霜和徐云香各提一个木桶,桶里放着几块破布,跟在徐云山身后,不紧不慢朝着村西尾的方向走去。俩姑嫂落后前边的徐云山几个步子,并排着往前走,却是谁也没有出声,气氛带着诡异的安静。
沉默了半晌之后,徐云香偷偷抬眼看了看身侧的肖红霜,有些紧张地说道:“三嫂,我会很多活计,洗衣做饭、劈柴烧水……只要是一般姑娘家会做的,我全都会做,我一定会努力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面对这个待人冷淡的三嫂,徐云香一直没有勇气靠近她的身旁。即使知道她只是性子有些清冷,实际上并不像大嫂刘氏那样刻薄,但她仍然卸不下潜藏在心间的丝丝恐慌。多年来一直承受着刘氏带给她的压力,稍有个风吹草动,她就无法控制地露出惊慌失措的神态,就怕一不小心又做错了什么事。
再怎么说也一同住了十来日,肖红霜早就注意到徐云香的小心翼翼。刚开始她还以为那是因为徐云香不习惯家里突然多了一位三嫂之故。恰好当时还没适应穿到古代,而且刚为新妇的身份,她便将这事搁到了一边。
等她想通了穿越这件事,她就开始旁敲侧击地打听现在所处的环境,没多久就发现徐云香一见着她就会显得手足无措之事。起初她是不懂徐云香为何如此的胆怯谨慎,仿佛一只惊弓之鸟。直到见识了刘氏那张嘴脸的厉害,她才恍然大悟。
刘氏是个心眼特别小的农村妇女,自觉饿不着几个弟妹已是尽到了大嫂的职责。是人都会有所偏袒,不用说,刘氏偏袒的自然就是那怀胎十月生下的几个孩儿。她白日多数时间都在小杂货铺帮忙,家中大大小小的杂事全都落到了徐云香身上。洗衣做饭、劈柴烧水、挑水浇菜什么的,徐云香小小年纪就学得七七八八。
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就被当成丫鬟一样使唤,没日没夜地干着粗活重活。更何况那位长得高大壮实、力大无比的徐云山,俩兄妹向来都是刘氏的眼中钉,再加上徐云山刚好又是徐家的三子,境况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每到耕种时节,徐家留下的几亩田地,全都落在了徐云山身上。到了秋收时节,地里长着的稻谷黄豆红薯等等,全是俩兄妹收回来的。俩兄妹忙忙碌碌地秋收之时,刘氏和徐云海影儿都不见一个。俩人辛辛苦苦收回来的作物,除去留下一些供给自家吃的,剩下的全部刘氏卖了出去,所得收入大部分都入了刘氏的手中。
在肖红霜看来,徐云山俩兄妹其实就相当于徐家免费得来的廉价劳动力。说得不好听点,或许在刘氏心中,每日提供他们兄妹吃的喝的已经算是很好,至于零用的钱财,恐怕是门都没有。
此时此刻,听着徐云香那些不符年龄的辛酸言语,肖红霜心中没来由地涌出一种闷闷的感觉,像是莫名的烦躁,又像是丝丝怜悯。要说是后者,她有些怀疑这种感觉的真实性,因而只是刚浮上水面就被她按回水底。
在前世那个世界混久的人,与同情怜悯类似的情绪早被冷漠代替。肖红霜一直以为现在所看到的一切,她不过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冷漠视之罢了,然而,事实上却好像并非如她想的那样简单……
“云香可会缝制衣裳?”肖红霜微微侧头看了看满脸尽是不安的徐云香,状似随口问问那般,心下却是默默想着古代农村女子大多都是自己缝制衣裳,她却是全然不会,不晓得镇上有无做好的衣裳可卖。
闻言,徐云香一时没反应过来,只知呆愣愣地看着肖红霜,眼神有些恍惚,待看到肖红霜扭回头去,方才急忙回过神来。看着那张云淡风轻的脸蛋,徐云香以为肖红霜是因没听到回答而有所不满,当下越发的惶惶不安。她此时所能想到的都是她以后是要跟三哥三嫂一起过的,万万不能惹恼了三嫂。
“会的,前些年就跟着村里的婶娘学会了制衣,如果三嫂需要制衣,我可以帮忙的。”恍惚想起肖红霜的娘家是哪户人家,徐云香心想大概是有钱人家的女儿都不用亲手制衣,三嫂会问这个问题,可能是以前没有学过缝制衣裳吧。
“那就先谢谢了,等咱们挣了钱买回布匹,到时还真得麻烦你帮着缝制两身衣裳。”肖红霜说着低头看了看身上这套样式简单的粗布裙衫,再抬头看向前方那道高壮的背影。脑中突然有个奇怪的念头一闪而逝,速度快得没法捕捉。
前往那间屋子的路上时不时就会碰上几个村民,因为徐云山时常都是身穿粗布麻衣,扛着一把锄头翻地种田,这会儿见到他这幅模样倒也没想太多。等他们看见跟在徐云山后面的肖红霜和徐云香,不免就觉得有些奇怪了,频频抬眼看向脸色平静的徐云山。
西林村的村民一直都觉得徐云山是个吃苦耐劳的小伙子,村里不少姑娘都想嫁他为妻。可这徐云山却不知怎么想的,从他十六岁开始就有媒婆上门,但却每次都被婉拒出门,这让村人想破脑袋都想不出其中的缘故。
直到两个月前,徐家突然传出一个消息,年满十九的徐云山终于要娶亲了,几乎全村村民都被这个突然而来的消息惊得目瞪口呆。明明之前才婉拒了村中不少婶娘牵媒的好意,怎地又突然冒出了一桩喜事呢?
过了些时日,不知从谁口中传出徐云山要娶的是在镇上长大的姑娘,娘家似乎还是镇上某间商铺的大老板。村人实在想不透那姑娘的娘家怎么会愿意把一个如花似玉的闺女嫁给一个农村汉子,一时之间众说纷纭。
起初村人只当徐云山如此好运皆是上辈子烧了高香,后来不知从哪里传来一些流言蜚语,暗传那姑娘是个不检点的,因私会情人丢了娘家的脸面,于是就被娘家随意找个农家汉子嫁了,准备让那个农家汉子当个冤大头。
或许是这个说法颇受瞩目,很快就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的。原先那些羡慕嫉妒的村民不再羡慕嫉妒了,转而开始看笑话。更甚者还有人将这桩喜事编成一个荤段子,在私底下传来传去,不久之后传到了徐云山耳中。
也是因为这事,村人才晓得平素看来憨厚老实的徐云山要是真生起气来,那是足以生生把一个人吓到腿软脚软的。说得夸张一点,要是谁的胆子再小那么一点,估计这人很有可能会被徐云山的怒气吓到屁滚尿流。
犹记得两个月前,徐云山当着那几个嘴碎的村人面前,字字句句、无比清晰地说明那桩婚事的真相。
徐家前老当家和那姑娘家的祖父老早就定下了娃娃亲,徐云山之前会婉拒媒婆上门说媒、婶娘牵媒的好意,为的就是守着那个娃娃亲,默默地等着那姑娘长大。好不容易等到姑娘年岁够了,自然就开始筹备俩人的亲事。
刚开始村人们都不是很相信这个说法,只当徐云山是为了不被笑话而特意编出来的。直到村里几个和徐家前老当家要好的长辈证实这话的真实性,他们才晓得原来真有这回事,当时看笑话的村民不由得羞愧不已。
然而,众人只知那桩喜事是徐云山和那位姑娘自小定好的娃娃亲,却不知道嫁给徐云山的其实并非真正和他定亲的那位姑娘,而是那位姑娘同父异母的姐姐,肖家庶出的二姑娘肖红霜。
话说那日,高高兴兴的拜过天地喝过喜酒,接下来就该是和和美美的洞房花烛夜了。可当徐云山揭开红盖头,新娘抬头看清他的面容之时,那新娘突然错愕地瞪圆了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紧接着就是细碎的啜泣。
看着媳妇儿全然防备的姿态,徐云山十分纳闷地搬过一张凳子坐在媳妇儿面前,耐着性子询问是为了何事而哭。天知道他有多么郁闷,别人的洞房花烛夜都是春色满园关不住,而他却要安抚这个哭哭啼啼的媳妇儿。
好不容易才从媳妇儿口中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问了个清楚,原来是肖家两位姑娘同时出嫁,本该嫁给镇上某家大公子的二姑娘被抬错花轿嫁给了他,而本该嫁给他的三姑娘极有可能嫁给她原先该嫁的那位大公子。
徐云山本来还想继续问点别的事,可没想到媳妇儿刚讲完就“咚”的一声昏了过去。轿子抬错了,媳妇儿娶错也昏倒了,洞房之夜自然就泡汤了。想着也不能将事情闹大,只好打地铺将就将就,来日再和媳妇儿好好谈谈这事。
隔日醒来天清气朗,可媳妇儿醒来跟他说的第一句话却是“你是谁”。徐云山当场就愣了半晌,回神之后赶紧找来村里唯一的老大夫。老大夫过来一看竟是撞到脑子忘了以前的事,徐云山闻言再次愣住。
☆、第4章
是否忘记以前那些事,真正清楚其中真相的自然是非肖红霜莫属。可对于肖红霜而言,记不记得都是同样的道理。即使她将以前的记忆牢牢记在心中,那也是前世的记忆。而这辈子的记忆,全都从初醒的那日开始。
肖红霜此刻所知的原主家世背景,以及那桩乌龙亲事都是从徐云山口中听来的。回想那日昏昏沉沉地询问着他们的关系以及其它等事,徐云山竟是一字不漏地将他们的乌龙亲事回告于她,肖红霜听了不禁哑然失笑。
当时最先想到的是徐云山这人未免太过于憨厚老实了些,可转念一想,如果他那时将这事隐瞒,反而抱着将错就错的念头。待到某日二姑娘幸运地清醒过来,后果怕是更加难以想象。如此看来,徐云山的光明磊落反倒让人肃然起敬。
老实说,自从听到二姑娘是肖家庶出的姑娘,而三姑娘是肖家嫡出的姑娘那一刻开始,肖红霜就隐隐觉得这桩亲事也许并非真如表象所看的那般简单,要是她没有猜错的话,这事其实是有人故意为之。
在她醒来之后的两日,肖家或是二姑娘原本要嫁的杨家都不曾有人过来打探那桩喜事,倒是听说有几个陌生人路过村子。新妇三日回门那天,肖家和杨家都不曾出现过一丝异样之色,似乎回门之日的事情本就如此。
通过肖杨两家异常平静的反应,肖红霜已然可以确定事情的真相其实就跟她想的一个样。那日特意旁敲侧击了一番,从而得知二姑娘的亲娘是肖家家主的侍妾之一。出乎意料之外的事,二姑娘的亲娘已在五年前就香消玉殒。
肖家家主从来不曾给过二姑娘父亲的关爱,至于那位名义上的大娘更加不会关注非亲生的儿女。在那个爹娘不疼、手足不亲的肖家,二姑娘真没什么好留念的了。更何况现在的肖家二姑娘已非当初的二姑娘,而是来自于异世界,与肖家毫无任何关系的肖红霜。
这事对于肖红霜而言,实在不值得浪费心神去惋惜,反倒是徐云山那副平静的态度让肖红霜十分讶异。起初还以为到了肖府之后,徐云山肯定会寻找机会问起这件事的。然而,徐云山至始至终都没有问出这事,看他的样子似乎还从肖杨两家的态度看出了一二。
不得不说,徐云山有时候真的很通透,待人处事也超乎年龄的成熟稳重。肖红霜猜测徐云山察言观色的本事都是从刘氏那里学来的,从某个角度来说,徐家兄妹小小年纪就懂得如此之多,那还是多亏了刘氏的刻薄。
从肖府回来之后,肖红霜真心觉得以后都没有必要再去那个地方。犹记得她和徐云山刚到肖府门口就被下人阴阳怪气地叫着“小姐,姑爷”,到了府上又得肖家主母几个阴测测的冷眼,就连兄弟姊妹也忍不住冷嘲热讽一番。相信不管是谁碰到了那样奇葩的一家,都不会有心情在那样的地方待上片刻。
就在当晚,肖红霜和徐云山制定了君子之约。约为:在未得到肖红霜的同意之前,徐云山不得对她动手动脚。肖红霜本来以为徐云山是不管怎样都不会同意这样莫名其妙的约定,哪知道徐云山认真想了一下之后就点头同意了这事。
于是,接下来那段时日,俩人虽然是同住一间房,但却是一个睡床,一个打地铺。不用说,打地铺的自然是好汉子徐云山。俩人就这样相安无事地度过黑夜,时间一晃就过了十来日,紧接着就迎来了分家之事。
想到这里,肖红霜不自觉地勾起一道似笑非笑的弧度,待耳边响起熟悉的低沉嗓音,本就似有非有的微弧霎时消失不见,脸上神情亦在瞬间恢复到往常的平静无波。
肖红霜微抬眼眸看见声音的来源,没想到刚好碰上那双带着淡淡担忧的黑瞳。那种毫不掩饰的担忧让肖红霜略微怔了怔,待意识到她的失神,面色平静地偏头看向别的方向,未曾注意到那双突然变得黯淡的眼睛。
徐云山静静地看着面色淡然的肖红霜,默默收拾着心中那种低落的情绪。他知道能够娶到这样的媳妇儿确实是他高攀了,况且媳妇儿本来应该是嫁给杨家大公子的。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发现他不想放开这样的媳妇儿,他希望他们可以成为真正的夫妻,而非名义上的夫妻,所以他会努力让她看到他对她的情意。
再走上一小段时间,仨人就到达了今日的目的地。首先看到的是一堵斑驳残旧的黄泥墙,兴许是旁边有人居住的缘故,屋子外面的小路清扫得还算干净,只有墙角零星地点缀着一些杂草。熟褐色的厚重木门下了一道锁,徐云山掏出钥匙上前两步。只听到一声“咔”的轻响,那把锁便开了,接着木门也被推开了。
仨人陆续进了院子,肖红霜脚下不停,认真查看着今后居住的房屋。待看过一圈之后,肖红霜可以确定这的确是一间老旧的房屋。外面是一圈约有一米半高的黄泥墙,泥墙和房屋之间围成了一个小院子。幸而小院子都铺上了一层石子,要不然还不知道得长多少杂草。饶是如此,院子的犄角旮旯还是长了不少杂草。
整间屋子分为前屋和后屋两个部分,前屋主要有三间房。中间的房子最大,是用来待客和用餐的堂屋。堂屋两边各有两间差不多大小的房间。前屋和围墙之间的角落分别盖了几间小房,左边是厨房和柴棚,右边则是猪圈和鸡舍。后屋同样是有三间房,格局跟前屋差不多。中间那间房空间最大,也是这间老屋的正房。
总的来说,除去房屋多年不曾修葺以及因无人居住而显得残旧萧条之外,只要将屋子好好收拾收拾,再找几个人过来帮忙修葺修葺,这间房屋算是挺不错的。虽然不像徐家那样宽敞亮堂,但最起码能够遮风挡雨,不用忧愁没地方可住。再者,这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