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至尊姊妹-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回头看看,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前朝,又看看他们,看见一男一女,男子为官吗?看来是武将,赵将军他们培养起来的吧,不过他怎么直到我是四公主呢?衣服的事应该只有后宫的人知道。
“起来吧。”我打量着那个男子,他并没有抬头,因为抬头是不合礼仪的,我点了点头,我不喜欢太攀龙附凤的人。那女的穿了一身朝服,上面绣着豹子,看起来比我大个二十几岁,三品官,一个三品官亲自提携的男子吗?此时我还没有入朝,所以认不出那女子,即使我可能早就知道这个人了。
我想了想,问出口:“敢问贵姓?”
“回公主的话,臣吏部胡慈。”
“可是官居吏部尚书?失敬了,胡大人。”
“臣不敢。”
“这位贵姓?”我指了指那个男子。入了朝的男子就不在有闺名之说了,我问贵姓,是对他的尊重,我如果问你叫什么,也不算失礼。
“鄙人徐图。”徐图,好熟悉的名字,我在脑子里搜索一遍,想起来原来是那时父君提过的人,被母皇赐名的那个。我看着他,徐图是吗?这个人,我要了。我甚至有点感谢今天的落寞,不然不会遇到他。他自称鄙人,就是还没有入朝为官,当初父君好像提过一句,他和我差不多大,还没入朝也不足为奇。
“徐公子何以入宫?”我并没有问徐图,而是问了胡慈。
“回公主的话,徐公子少有大才,蒙陛下不弃,亲自赐名,今年已过十一,根据法令,举贤而来,臣刚从陛下那里出来,得了令,依例从地方做起,每三年一述职,再行升降。现今东南沿海有一海潮县,县尉有疾,屡次请辞,海潮县虽小,但是是重地,至关重要,陛下让徐公子一满十二岁就去接任。今日臣先去吏部记了文书,日后也好办事。”
“如此,竟辛苦大人了。再过一年多,我与采箫公主也将入朝,到时希望大人怜惜我们年幼,多多提携。”“哪里哪里”,她有客套了几句。
我又转向徐图,问了他大致的情况,言语之间颇有结交之意,我相信,以他的聪明一定明白我的意思,毕竟一个要在官场上混的男人,不是白给的。只是他也许会怀疑我的动机,这是正常的,我没什么好解释。
这里的朝廷有些像是唐朝,三省六部制,县城与县城之间也不相同,上县:有六千户以上,中县:有二千户以上,中下县:有一千户以上,下县:不足一千户者,此外还有京县、畿县、望县、紧县之分,我对国家的版图并不了解,又不是什么特工出身,十项全能的事我是干不来的。我和阿心也是推断了好久才猜到这个王朝,大概就和我们历史上的唐宋差不多,想当初我们猜的时候,衣食住行什么都不放过,阿心就和一本百科全书似的,我们曾经捧着醋研究了好久,宫里的人都以为两个公主疯了,原因仅仅是因为阿心说,清朝的时候才有陈醋我们要往前推,唐宋的时候醋有大曲小曲之分什么的,所以小厨房的醋都快被我俩尝尽了,那次我和苏裁缝说要回文锦,也是要看一看这最出色的工匠的绣艺可以到什么地步,我始终相信高手在民间,总之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
现在他只是区区个从九品官,但是此人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人,前途一定不可限量,只怕等不到三年述职,他就会有新的安排了。为了我的布局,这个人我必须拿下。
豁然开朗,我知道我要的是什么了,明线用来收买人心,暗线再用来捞钱吧。徐图啊,徐图,你果然是个福将。
和他分开,我立刻去找了阿心,阿心很满意我的答案,她说姚家的那个孩子她也该去看看了,或许对我们有用。不过她话锋一转又问我,怎么突然想明白了?该不是撞到了什么桃花运吧?我立刻紧张起来,阿心,你要不要那么准?
------题外话------
荷兰赢了~3—2,但是澳大利亚真的踢得很好,对得起我这个24k纯伪球迷。
睡不捉了~要不要连西班牙的也看了。话说今晚第一次买了世界杯的彩票~不知道是什么结果。~
刚刚更新的时候居然突然闪到了别人的草稿界面~转了好久才转回自己的,系统也有bug了?
☆、第二十一章 雁字回时
前几天阿姊说了开店的事,这次我们要去城西走一趟了,我和阿姊又要出宫了,真好,又可以见到诺。我收拾东西正准备出宫呢,父君身边的阿公突然来找我,要我立刻去父君那里看看,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只好又重新换了宫装再去一趟。到的时候,母皇和阿姊都在,我向阿姊使了个眼色,问问这是什么情况,父君的身体不是好了吗?阿姊耸耸肩,示意她也不知道,太医院院首在,她不能给父君把脉。过了一会儿,院首回说,父君有孕,当时我就惊了,知道男生子是一回事儿,真的见识到了男生子的情况又是另一回事儿了。依据规矩,孕不足百天不能告知太多人,所以只有今儿在场的人知道这事。我更坚定了我的想法,要和阿姊尽快布置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父君。
大家都很开心,母皇走后,父君就差千恩万谢了,阿姊实在不好意思,就说今儿还要出宫去,父君也不留我们,我又回去换了衣服,带上一票人随阿姊去了。
阿姊说要陪我走一趟孟家,我很奇怪,平日一出宫她肯定是奔着卢氏的城西药房找卢歌去了,今儿是什么情况,她说又是要找孟侯爵,可是孟兰在政事上已经很少发表建议了,人老了,早就不求名利,只求安稳了,要不是母皇驳了她三次请辞的表,她早就告老还乡了。我想阿姊总也不会害我,所以也就没细问。
到了孟家,我向孟兰打了个招呼,就去找林诺了,这孟兰也没阻止我,毕竟这赐婚的旨意早就下了,在等上三年多,也就成婚了,我带诺怎么好,她都看在眼里,断然没有破坏我俩感情的意思,只是每次都嘱咐着诺的小厮要寸步不离的守着,就好像我会对诺做什么似的,我这副身子才不到十一岁,能干什么啊。所以我和诺每次见面都有好多双眼睛盯着,看的我们十分别扭。我敢打赌,每次我前脚走了,后脚就有人去孟兰那里汇报,我们今日做了些什么,又说了些什么。就因为这些事,所以只要有可能我都尽量带诺出去走走,只是今日晌午之后,还要随阿姊到城西一趟,所以只能陪他在府里走走。我今日卯时三刻起的床,洗漱完又用过早膳,前去仁寿宫请安去了,根据祖制,皇女们也要有晨昏定省,只是要向这后宫地位最高之人,这一点和君侍们不同,他们行礼的对象就是凤后,不管太后回没回来,而我们现在就得去太后那里请安。太后又和我闲谈了几句,这一切结束已经是辰时三刻了,就打算找阿姊出宫了,偏巧父君那里又有事,只得换回了宫服,再去一趟,后来又得换回便装,这古代的衣服,脱了穿,穿了脱实在时间费时间的事,但是礼制所限不得不为。等我真的可以和阿姊出宫,就是差一刻巳时了。宫里的规矩,妃子可以乘轿辇,皇女就只能走路,大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意思。出了宫门才能有马车,宫里跑的马车都是有特权的,比如说母皇的车、或者是召寝的凤鸾春恩车,或者是孟侯爵这样的,年岁不小还得成天上朝,屡次递辞呈还不准的之类的,对于皇女是没有这样的恩泽的。宫门离孟家还是有段距离的,马车和马不同,加上我们身份特殊不能太过招摇,所以走的那个慢啊!我们到了孟家,巳时都过了一半了。我也因此不能再带林诺出去逛逛,只好在孟家说些话,论论诗什么的,大有纳兰性德笔下“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意味。
过了一会儿,阿姊说快到午时了,要我去佳期楼用膳,我是不愿意的,但也没有办法,皇女留在臣子家用膳,会被人说是拉帮结派,虽说是未来亲家,但是现在还不是亲家。我们到了佳期楼,阿姊出示了信物,接着我们就去了三楼,这三楼我从没来过,只知道一楼大堂,二楼雅座,我注意到三楼还是因为上次林诺从上面下来。
阿姊让我坐下才幽幽的说:“这孟家给了我信物,佳期楼这里要做些安排了。”我奇怪刚刚,她和孟兰谈的就是这事儿?把孟家拉进来对孟兰只怕不好吧。又听着她说:“刚才我们不止谈了这个,其他的事,过几天你就知道了。你且放心,孟家的产业我只拉进了佳期楼。这佳期楼也只是供些消息,不会牵连太深。”我想了想,点了点头。阿姊又说:“很多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就比如说你与孟公子的事,太后是同意了,但是那是被迫的,难保他不会有后手。有些事,虽然是悖逆了孟兰的心意,但是终究是为了你们俩好的。”这话说的我实在是云里雾里,她也不肯说明白了,只说过几天就知道了。
用过饭后,我们就去了城西,卢氏药房虽然也在城西,但是要偏北一些,地脚还算不错,我们要去的可是正西,这是京城里有名的鱼龙混杂的地方,京城里的地脚可以说是寸土寸金,偏偏这城西一条街是便宜的和京县一样,就是因为这里不好管理,以我们手里的钱买下整条街不是问题,问题是哪些我们是买在明面上,哪些是用在暗地里的,我和阿姊商量了一下决定,买下整条街的地,但是有些店明面上做成租出去的样子,自己变成收租的,如此一来还可以不定期的动用官府的势力,毕竟是皇女的租客,官府也不好彻底撒手不管。这条街的消息,卢氏早就打探好了,我们买的时候根本不费什么力气,关键是从哪下手,阿姊领了我去见了那个传说中的苏裁缝,长得就给人一种怪的感觉,明明长得很周正,却浑身散发着老顽童的气息,虽然他并不老,看起来只有三十多岁,他明知我们身份特别,却也张口丫头闭口丫头的。
我们领了他去看城西的地方,说这条街让他随便挑一家铺子,他选了一家不起眼的,店面很小,但是后院够大,他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既然要做就要从染布开始,我看了看阿姊,好吧,我们要做一条龙服务了。定了布庄的事,我们就要考虑别的了,于是和苏裁缝分道扬镳。
我一直想做一个类似终南捷径的地方,现在就要着手了吧。选了一个相对来说最安全的地方,因为最临近其他街道,其实这里本该做个酒楼什么的,但是对于西街来说,实在太不安全,我们要把最安全的地方,留着做最重要的事情。我和阿姊决定把这个地方叫做“雁字回时”,我们发现这里的驿站只能用来官家收发信件,平常人家是没资格,有钱也不行,所以有钱人家都是托人送信的,这是我们前期做的功课之一,因为在中国明朝才开始有民间固定收发信件的地方,我们也据此推断,这里相当于我们那里的明朝以前。我们想把这雁字回时做成一个可以收发信件,可以代笔写信,最重要的是可以显露才华的地方。前面两个都需要有其他分店才能做到,最后一个,就需要把这里弄得一炮而红了。定了目标和名字,就要考虑设计的问题,设计这点我和阿姊都完全不了解,阿姊在欧洲呆了很多年,言辞间颇有一种想把这里建成欧式风格的感觉,欧式建筑里用石料颇多,而中国古代大多用的都是木料,我自己觉得古板的读书人是不会喜欢创新的欧式建筑的,于是决定临街的这面还是规规矩矩的建成主流的建筑,但是在后院另起一个地方,再建一座楼,起名叫做“月满西楼”,随着阿姊的心,建成欧式建筑至于这里面的工艺,我就不再操心,交给阿姊慢慢想吧,我只是负责,写几首诗,画几幅画,挂在楼里就是了,因为阿姊说,人家一听“雁字回时”里面都是琼琚的书画,就会给好奇,古代最不缺的就是附庸风雅的人,我打趣说,就像现代不是似的。月满西楼用来干什么,我和阿姊还没想好,只是觉得可以寄托一下阿姊对现代的思念,如果有可能,就让这里成为一个可以赋诗作词的景观吧,没有想到后来还真的有用。我们又想在后院的围墙内,沿边盖一圈小楼,遇到来考科举的穷人可以借住。这个时代其实就有高利贷之说了,穷举人要上京赶考常常需要借高利贷,当了官之后,又要把钱还回去,但是捧着那点俸禄,是没有办法还的,只能另想办法,至于什么办法,显而易见了,所以为官不贪的很少,我们虽然不能杜绝这种现象,但是能帮就帮一点吧。
这里的事情就这么定了,我们又去别的地方看看。阿姊想建一个酒吧,我说这里连原料怕是都供不起,酿酒的事我们也不精通啊,葡萄酒倒是简单,只要不追求什么工艺,倒是可以酿的,白酒、黄酒这里也有,阿姊说她要酿啤酒,她知道原料,只是工艺还要在打磨一下,她在欧洲那几年,各地的酒类博物馆都不知道去了多少回了,不管酿出来的酒是什么味道的,就要喜力啤酒了。我当时就有些无语,我虽然没喝过啤酒,但是也知道喜力啤酒的大名,阿姊这么说,我实在是无语。酒吧实在很难做,于是我提议说我们变酒吧为乐坊和酒厂,本来阿姊就是酒吧的驻唱歌手,训练一些人弄个乐坊不成问题,另外我们早就打听好了,京城的两大青楼都是背靠二皇姊和三皇姊的,我们没必要和她们争,乐坊只唱歌喝酒,不经营皮肉生意,虽然如此,这事还是不能由我们出面,我有个人选,稍后去看看就知道了。酒厂的事,阿姊既然有兴趣,就让她玩玩,或许真的能弄出什么名堂呢,我只知道怎么做黄藤酒,那还是读《钗头凤》的时候,特意去查的,告诉了阿姊,剩下的也就没我什么事儿了。我刚说到这儿,阿姊就说我们的乐坊就叫“钗头凤”,我有种吐血的冲动。
卢氏说这西街的流民其实都是本地的住户,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流离失所,说来也是可怜,其中有那么几个人确实是地痞流氓似的人物,不得不除,其他人都可以用,这事解决起来也算简单,只是京城的人都瞧不起西街,这事儿没人来办。阿姊和我心里都有了计较,这事让卢氏看着安排,毕竟我们的计划里也缺了不少人手的,几个恶霸我们也托了京府尹早日办了。我倒是服了阿姊,她为了解释自己和卢氏药房的亲近,直接散出去了她和卢歌的事,现在卢氏药房在西街的分店可以说是人满为患,有病没病的都想去看看卢歌长什么样子,卢歌对此也很是无奈。乐坊和酒厂的事儿我们不能出面,于是第二天卢氏就找人放出了消息,说是京城地价太贵,偏巧前日里从卢歌那里听说了,四皇女和五皇女要在西街买铺子,有皇女罩着还怕什么呀,立刻就去求两个皇女把两个最大的铺子租给他,一租就租了十年,到时还可以续租的,自己想开个酒厂、乐坊什么的。这消息一出来,半天之内药店和孟家、赵家、姚家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不过这都是后话。
却说我们定了计划之后,就去了姚家,我和阿姊说了,为了避人耳目,还是从后门走的好,我刚到后门,就看见一个女孩儿出来倒水,穿的很是普通,但是手臂上的镯子却不一般,我立刻意识到这个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人,接着又听见里面几声谩骂,大概就是姚家的嫡女吧。我悄声告诉暗卫,把那个人给我带回来,但是又不能让姚家起疑,在没试探过她以前,我不想给姚家希望,说完我就去了附近的茶馆要了雅间,告诉孙一一会儿带人进去。孙一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于是故意的上前,让她倒的水倒到了自己身上,那女子很是吃惊,孙一立刻就演起了野蛮公子的角色,质问她:“你没长眼睛啊,倒水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