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2。1%提高到43。8%。由市场提供给这些同样的公司企业的物资投入,也从16。4
%提高到了27。3%。①这些百分比是大大提高了,但具体统计数据我们无法获得。
  2。企业管理人员必须依据市场规律行事,否则,市场力量将不能使企业产生
有效的结果。到80年代中期,中国的企业管理人员不再像典型的苏联指令性模
式中那样,全然不顾市场机制,一味提高生产总值,这一点已毫无疑问。企业首
次同利润挂钩,这些利润可用来支付奖金、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人福利。②但
是,对一个有效的市场来说,关键在于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或提高售价,而不是通
过从政府寻求资助来提高利润。
  然而,中国的企业仍严重依赖官僚体制提供各种资助。例如,随着最近的一
项改革,税率应按一个固定的比率计算,但在实践中,仍忽视了规定的税收,而
这却可使企业免遭损失。③尽管银行试图提高提供贷款的条件,但企业仍然很容
易以高额补贴的利率从银行获得贷款。批准破产法的工作正在做,但到1987年,
这个法律仍处于试行阶段。尽管小型的集体公司往往可通过或不通过破产法便被
允许破产,但事实上,仅有一家沈阳的国营公司被许可宣告破产。
  因此,在80年代中期,中国的企业管理人员对混合在一起的各种征兆做出
了反应。与利润挂钩,使他们比在70年代或更早的时候更加注重市场的力量。
但企业管理人员成功的关键,仍取决于他们迎合高层经济官僚的愿望的能力。
  3。改革的第三个关键因素是,价格能反映出经济中真正相对短缺的情况。如
果价格不正常,投入和产出都不会投到或产自最需要的地方。但是,在诸如中国
这样的体制中,绝大多数的价格由国家制定,因此,进行价格改革极其困难。国
家每改变一次价格,都会造成赚方(产品获得更高价格者)和赔方(必须支付更
高价格者)。赔方竭尽全力,抵制这个价格改革。由于就中国情况而言,赔方中
有许多是为能源及其他投入物资支付更高价钱的大企业,因此,它们可以向制定
价格的官僚机构施加相当大的影响。在80年代初期,物价改动的只有极少数,
绝大多数物价仍稳定在20年前制定的水平上。
  然而,随着可以越来越多地从市场上获得工业投入与产出,中国人发现在市
场上价格波动所受的抵制越来越小。结果发展出了一套双轨价格体系。官僚机构
分配的货物仍然按照国家制定的旧价格支付,而同种产品在市场出售,其价格就
要由市场上的供求情况决定。因此,物价改革的关键在于,扩大在起辅助作用的
市场上物资的范围,在这个市场上的价格是不固定的。而事实上在1986和1987
年也正是这么做的。市场最终能否制定所有的价格,抑或国家能否继续在价格制
定上起主导作用,这仍是争议颇大的问题。
  4。扩大市场作用的主要原因是促进生产率的加速发展。但市场之所以能提高
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通过市场能感受到竞争的力量。如果每个企业都垄
断了自己的市场的话,就不会有任何压力改善生产状况了。在70年代初期的中
国,甚至县级企业都获得对所在地的市场的垄断权。企业之间的竞争并未集中在
市场上,而是采取了赶超国家定额的形式;获胜者可得到一面红旗或一次到北京
旅游的机会。
  在80年代初期,国家行使的企业垄断权开始消失。在商业领域,集体与个
体的零售商直接和国家的零售商店展开竞争,因此,这很容易对已经改善的工作
(更长的服务时间,服务更周到的售货人员)造成进一步的冲击。生产那些积压
商品的工业企业,也必须降低产品价格,改善产品质量,或者在产品销售上投入
更多的努力。问题在于,许多工业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大大超过供给。对这
些企业来说,几乎没有在竞争中改善生产状况的压力。即使在质量不高、服务不
周的市场上,销售也是自发进行的。增加竞争性并不仅仅意味着简单地废除国家
行使的垄断权,改革还必须通过使管理人员按上述(2)所描述的市场规律办事,
消除需求过大的根源。
  5。最后,一个有效运行的市场,需要政府维持一个能为人接受的价格稳定水
准。而什么能为人接受是由政治决定的。在中国,消费者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价格
丝毫不提或一年中只提1%或2%。这种稳定性部分地是对40年代的恶性通货膨
胀所做的反应,那次通货膨胀削弱了国民党统治的基础,并导致了共产党上台。
因此,中国的政治家很难容忍价格增长。当80年代价格上涨时,他们自然而然
的本能就是重新控制物价。但面对过度的需求,再控制物价就造成了排长队现象
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定量配给,使经济退回到官僚指令性体制的道路上。1985和
1986年,中国的问题尤其尖锐。在这两年中,官方统计的城市生活费用指数分
别提高了12%和7%。人们普遍相信,按非官方统计,物价增长率高得更多。这
些增长特别给城市居民带来了麻烦,他们的批评是市场取向改革放慢速度的一个
重要因素。对改革者来说,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学会运用宏观经济控制,限制过
度的需求,提高物价上涨的速度,进而把工作做得更好。但是,这个任务是艰巨
的,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改革者尚无运用宏观经济政策的杠杆控制通货膨胀
的先例可循。
  到1987年年底,中国工业部门在进一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过程中,在
五个因素方面上都获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是,官僚对企业行为、特别是大型国家
企业行为的控制,依然无处不在。也许改革者中没有一个人会设想全面走向诸如
在香港通行的那种自由市场体制的道路。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认识到,实行一
种官僚指令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混合体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种体制普遍具备
50年代的日本和60年代的韩国的体制所具备的那些特征。中国与其东亚邻国之
间依然存在的根本性差异,在于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程度。在日本、韩国和台湾省,
尽管国有企业很多,但工业中占优势的是私有制。在中国,事实上,所有未与外
国企业合资的大型企业都属国家所有,尚无计划表明要把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出售
给私营部门。
  在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前途并不仅仅取决于政治和政治局的组成。具有相
同或可能更大意义的则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情况。1986年有40万个这样的企业,
它们的产量占中国工业产量的40%。中央希冀通过中央计划的手段控制这些企
业,但却无计可施。实际上,在80年代中期,这些企业的绝大多数都在市场上
购买投入物资和出售产品。这些公司绝大部分是集体所有的,但公司中的私有制
成分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①只要这些小型部门如此迅速地持续增长,国家就
别指望着退回到像1956—1957年或1963—1965年的那种完全苏联式的指令性体
制上去。因此,80年代中期所进行的促进农村和其他集体企业发展的尝试,起
到了进一步向市场经济方向发展的作用。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第23页。  
① 哈罗德K。雅各布森和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中国与基本的国际经济组织”。  
① 《中国对外贸易年鉴》(1984),第4卷,第118页;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1987), 第91页。  
② 巴里诺顿:“工业财政和计划改革”,见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面向2000年的中国经 济》,第1
卷,第604—629页。  
③ 德怀特H。珀金斯:“改革中的中国经济体制”,《经济文献杂志》第26期(1988年6月), 表2。  
① 经济计划与发展委员会:《台湾统计数据》(1986),第83页。  
② 经济计划委员会:《韩国经济主要统计资料》(1986),第83页。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第23页。  
① 威廉伯德等编:《中国近期经济改革:对两个工业企业的研究》。  
② 例见陈云在1979年3月8日发表的、后重登在《北京周报》上的“计划与市场”一文〔第 29卷第29
期(1986年7月21日),第14—15页。〕  
③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10月20日),《北京周报》第27卷第44期 (1984年
10月29日),第1—16页。  
① 《改革:我们面临的挑战与选择》,第45页。  
② 威廉伯德和吉恩蒂德里克:“中国工业中的部门配置”。  
③ 例见安德鲁G。沃尔德:“企业财政改革的日常范围”,见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面 向2000年的
中国经济》,第1卷,第630—645页。  
① 对截止到1987年的农村工业化所做的最系统的研究,收在为1987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 由中国社会
科学院和世界银行联合举办的关于乡镇和私人企业的大会准备的论文中。 
 
     
     
 

农村发展战略
   
  1978—1979年以前中国领导人之所以能做出忽视消费品投资的决定,是因
为他们理论上对斯大林主义的或费尔德曼—马哈拉诺比斯的发展模式中的一些
说法深信不疑的缘故。但中国的计划制定者早些年不担心忽视消费品投资所造成
的后果,还另有别的原因。全部消费品的2/3—3/4由农业部门提供。①而就农业
而言,中国有一个无需国家大规模对农业基础结构进行投资的发展战略。
  这个农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农民可在没有很多外援的情况下,满足绝
大部分的需求。“自力更生”一词在中国过去30年中,含义不尽相同,但在六
七十年代的农村地区,这个词意味着一种战略,依此战略农民自己提供他们所需
的大部分投入,不管是劳力、资金,还是诸如肥料之类的经常性投入。
  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其他方面完全相同,构成这种自力更生战略的思想起源
于较早的时期——尤其是在1955—1956年全国性的合作化运动的第一阶段,在
1958—1959年的大跃进中则更为明确。这个战略有什么特征呢?尽管侧重点因
时而异,但主要的组成部分在1978—1979年政策变化之前始终未变,而某些组
成部分即使在政策变化之后依然存在。其主要特征如下:
  1。相信中国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对发展来说,是一笔可以动员的财富。如果适
当地加以激励和引导,这些劳动力能为自己提供灌溉系统、道路和平整田地之类
的基础建设。关键在于如何提供必要的动力,而“解决的办法”很多,从“社会
主义教育”运动到鼓励人们为社会福利而忘我地工作,直至调整农业生产合作社
和公社,以确保农村建设有益于农民物质利益等等,不一而足。
  2。尤其是在1959—1961年的歉收之后,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对农业投
入更多的现代化物资,如化肥和机械,但问题仍然是,由谁来提供这些投入物资。
在1966—1976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着眼于农村地区的小型企
业,而不是那些往往由国外引进的、位于城市工业中心的较大的工厂。
  这两个主要特征与70年代末以前的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有着清楚的关系。
在公众的言论中,往往还提到其他几个重要的特征,但它们与实际情况的关系还
不太清楚。人们强调过减少农村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别。当时还提出过“以
粮为纲”的口号,这导致了对经济作物的忽视,但这个口号没能坚持始终,只是
偶而被提起。按照某些分析者的解释,“以农业为基础”的口号,意味着在关键
性物资的投入与分配上,农业享有首要的优先地位;但正如前文对投资重点的讨
论所澄清的,这个解释并不符合事实。我们将返回收入分配和过分重视粮食的问
题上,但首先,我们对自力更生战略的中心特征以及对它们对生产与收入的影响
的评价,需要一个更加清楚的了解。
 
基本建设中的劳力动员
 
  就1955—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和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在全国范围内的成
立而言,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经济方面的理由是,人们相信,它们的成立就有
可能动员千千万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修建中国缺乏的灌溉系统、道路之类
的基础设施。这个观念并不新奇。西方的经济学家(纳克斯、米尔德尔以及其他
许多人)一直主张,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拥有大规模的尚未开发的农业劳动力
资源,这些农民绝大多数以在小块土地上种植庄稼为生。这个主张认为,这些农
民能自己解决基本设备(铁锹、运土筐),利用农闲,从事掘沟挖渠、变多丘荒
地为可耕田的工作以及其他工作。如果适当地加以组织,这类工作可在不影响中
央政府的预算并在短时间中毫不减少农业产量的情况下进行。印度的社区发展规
划和世界性的农村工程项目,都是以过剩劳动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调动起来的信
念为基础的。结果,这些项目有许多完全失败了,其余的只是在接受了中央政府
或国际援助机构的大量资助后才得以存在。
  然而,中国由于在绝大部分农业用地中废除了私有制,情况便有所不同。私
有制给使农村劳动力自愿从事公共工程项目的工作带来了困难,因为,从事这些
工作的人往往得不到主要的好处。以一条新建的灌溉渠为例,主要的受益者是那
些在渠边拥有土地的人,他们用水最为便利。但那些从事这项工程的人,却往往
不得不从较远的地方引水,况且,其中许多人是无地的劳动者或者佃农。他们要
么根本认识不到生产力会提高,要么即使住得离水渠很近,能够使产量提高,也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增加部分被更高的费用抵消。
  农业合作社及后来的公社的成立,使劳动与利益的结合成为可能。可以动员
全村的人去修建一条水渠,但这条水渠仅能使全村1/4的土地增产。而村民(公
社社员)将按其完成的工作量得到数额不同的“工分”。增加的产量并不归耕种
较丰产的1/4土地的那些人,而归全村所有。全部产量,包括增加的那部分,将
在村民中依所得工分多少,按比例分配。①
  遵循这个原则,中国在1956—1957年动员了上千万的农民,而在1958—1959
年动员的则更多。数量庞大的土石被搬走了,但随后在1959—1961年,出现了
194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作物歉收。关于大跃进时期的其他许多方面,人们很
难分辨清楚随后的那些灾难应在多大程度上归咎于恶劣的天气,应在多大程度上
归咎于管理不善,应在多大程度上归咎于这个事实——原先的劳力动员的观念一
直基于错误的前提上。由于缺乏明确的评判基础,一旦再出现大跃进时期的作物
歉收,那些仍认为劳力动员是农业发展之关键的人,便能重申他们的主张。由于
将高低不平的干旱土地改造成大片的便于灌溉的平坦土地的成就,诸如大寨大队
和林县之类的地方于是成为闻名全国的榜样。虽然我们没有可靠的数据说明60
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劳力动员和完成工程的数量但这些东西却是实实在在
的。但是,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