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妻如云-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傲淡然微笑,扫了王文柄一眼,正色道:“圣眷之恩,本官深受。身为陛下的臣子和益友,这旨意,我便是拼了抄家灭族,也绝不能遵守,周虞侯,你今日做个见证,将来有什么干系,我一力担着,至于王文柄……来人”

沈傲一声厉喝,这周虞侯刚要应承,那边校尉们已齐声道:“在。”

“拿下”

数十人如狼似虎地扑过去,将王文柄死死按住,随即有人寻来绳索,将他绑成了粽子。

王文柄既痛楚难当,又大是不甘,凄厉大叫:“沈傲,他日我便是化作了厉鬼,也决不会放过你,你等着瞧,哈哈……沈傲,你这狗贼……”他披头散发,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竟是一下子挣脱了众人,疯疯癫癫地朝沈傲撞来。

换作是别人,早就被他撞了,可惜沈傲打架杀人不在行,反应能力却是超绝,抬腿一脚,又是踢中了他的下身,这一下算是狠的,将王文柄一下子踢飞了半丈之远。

校尉们二话不说,总算将他制住;沈傲在那边撇撇嘴,漫不经心地道:“你是人,我尚且不怕,还怕你做了鬼?不识相的东西”顿了一下,还不忘照顾他道:“记着,给王大人请个郎中治治伤,都烂成了这个样子。”

等校尉们将王文柄捆走,沈傲招呼那周虞侯道:“你叫什么名字。”

周虞侯道:“卑下周放,在步军司里公干。”

沈傲颌首点头:“本来呢,押解王文柄回京的事该交给你来办的,顺道儿将我的捷报也传回去,可是你辛苦来一趟,还没有歇脚呢,就留在营里随我们进击吧。放心,这天大的功劳,少不得你的,回到汴京,我保你一个都虞侯。”

周虞侯喜逐颜开地道:“谢大人提携。”

沈傲又命一个中队官带着人押解俘虏和王文柄回汴京,带着其他人回到大帐,肃容道:“诸位,贼军的精锐已歼灭,剩余的散兵游勇已不足为惧,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十天,我给诸位十天时间,十日之后,尽歼来犯之敌”

众营官、中队官纷纷道:“遵命”

沈傲淡淡一笑道:“歇息一日,明日进击,都散了吧。”

第二日,清晨的鼓号响起,精神饱满的各营已集结出发,第一仗大胜,已让他们信心十足,经过了血与火的淬炼之后,那脸上的稚气不自觉地消去几分,不自觉地多了几分沉稳和肃杀。

马军司的进展极快,不到一天功夫便抵达花子渡,这里盘踞着千余贼军,他们也是刚刚接到王猛大溃的消息,正是慌张之际,马军司就从天而降,随即发起进攻,大胜。

封丘城下,数千天一教徒也一时炸开了锅,王猛大溃的消息给他们的震撼实在太大,他们原以为自己有天帝保佑,不说刀枪不入,至少官军望风而逃也该有的,可是这一败,彻底打消了他们的信心,那天一教首领正在踟蹰着是否继续攻城还是撤走,马军司后军营就悄然而至,这些疲惫不堪的禁军一见到敌人,便如苍蝇见了血,顿时打起精神,须臾功夫摆出了冲锋队形,连试探的斥候也不放,直接冲杀过去。

封丘贼军大乱,四散而逃,城内厢军杀出,追逐数十里,血流成河。

马军司四处出击,天一教的阵脚已经完全乱了,一个个坏消息汇总到中军,徐神福听到王猛大败,深知大势已去,连夜下令各部拔营撤军,妄图撤回滑州负隅顽抗。

…………………………………………………………………………………………………………

这几日宫里头的内侍都小心翼翼的,便是杨戬也留了几分心思,官家那边脾气越来越坏,昨日还砸了一方端砚,一个小内侍避之不及,满脑袋都是血。据说昨夜侍寝的一个妃子,也不知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便被打入了冷宫,真真是有怨都没处说去。

所以今儿杨戬值守,更是不敢怠慢,一句话都不敢说,便在外头候着,官家不叫进,他决不敢轻易发出什么响动。

蔡京是大清早入的宫,这一进去,就半个晌午没有出来,杨戬倒也省了事,只是神情恍惚着,侧站在文景阁外头想着心事。

“沈傲那边也不知怎么样了,太师推荐的人是王文柄,这王文柄不就是蔡京的门生吗?”杨戬见多了阴谋诡计的勾当,眉宇不禁皱了起来,这背后一定有名堂。他叹了口气,只好在心里安慰自己,但愿那小子能活着回来,只要能回汴京,就算天大的罪,至少也能苟全个性命。

正在杨戬恍神的功夫,里头的赵佶大声叫他:“杨戬,进来。”

杨戬二话不说,立即碎步进去,先是偷偷看了一眼端坐不动的蔡京,随即朝赵佶道:“陛下有何吩咐?”

赵佶脸色很差,道:“茶水都凉了,给蔡爱卿换一盏吧。”

杨戬不敢怠慢,立即拿了蔡京的茶水跑到耳室的小茶坊里换了热水,又端了回来,这时赵佶没吩咐他出去,他也只能在这儿站着,便听到蔡京慢吞吞地道:“陛下,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固然陛下对沈傲有万般的器重,要启用,也得避过了风头再说。倒不如这样,先贬他去市舶司里,放到外头去,过个一两年,再把他叫回来,他还年轻,磨砺磨砺也好。”

赵佶皱着眉,道:“就怕百官反对,定要朕治他的罪。”

蔡京呵呵笑道:“陛下是天子,治不治是陛下的事,大不了有弹劾的奏疏,门下省那边拦一下也就是了,其实沈傲这个人虽然轻浮了一些,才具也是数一数二的,将来等老夫不能再向陛下尽忠了,总要给陛下留个可用的人才,这个沈傲,可用。”

赵佶的眉头不禁舒展起来,呵呵笑道:“蔡卿慧眼独具,这番话,朕爱听。”

蔡京宠辱不惊,敛眉道:“其实这件事对沈傲也不全然是坏事,他万般事都太顺了,让他吃点苦头,知道点厉害,对他也有好处。再者说市舶司的差事也是炙热得紧,不是天子近臣还巴结不上的,他在那儿好好修身养性,将来官复原职,陛下少不得还要给他加一点担子。”

赵佶听着连连点头,忍不住叹道:“朕知道,沈傲和你有几分嫌隙,想不到蔡卿竟有如此的大度。”

蔡京呵呵一笑:“嫌隙是有的,这个倒是不敢隐瞒陛下,可是老臣先是陛下的臣子之后才是一个世俗之人,与沈傲的嫌隙是私,今日这番奏对是公,老臣岂能公私不分?”

赵佶抚案笑道:“对,对,正是如此,爱卿的话深得朕心,这些时日要安抚汴京城的百姓,倒是难为了爱卿,听说你的次子蔡绦还在家中待罪?他那个时候年轻不懂事,贪墨了库银是有的,可是待罪了这么多年,想必也已经知错了,放他出来吧,他从前是户部郎中,现在兵部尚书王文柄出了缺,总该有人来署理下部务,让蔡绦来吧。”

蔡京立即谢恩,自然免不得老泪纵横一番。赵佶唏嘘不已,觉得自己告慰了忠臣,心情也不自觉地好转了一些。

倒是一旁的杨戬却越听越糊涂,听这蔡京的口音,倒像是处处为沈傲着想,样样维护着沈傲,莫非这老狐狸转了性子不成?随即一想,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生出不详的预感,以蔡京的为人,不可能如此为沈傲开脱,此人但凡出了手,必然要将政敌置之死地才肯罢休,那么现在最有可能的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沈傲再不可能成为他的威胁。

对蔡京这种人来说,沈傲不构成威胁,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沈傲去死,否则但凡沈傲还有一口气,就是废为了庶人,凭着他和官家的关系,起复也只是早晚的事。

莫非……蔡京已经暗中遣人杀死沈傲?又或者……杨戬已不敢再想下去,他已经隐约可以猜出一点端倪了——王文柄。

在蔡京眼里,沈傲既然已经必死无疑,那么为他说几句好话又何妨?到时候死讯传过来,说不定他还要写出一份精彩的祭文在沈傲的坟前宣读。

杨戬一下子有点儿腿脚不稳了,他和沈傲在内朝外朝相互呼应,有沈傲,他在内朝的地位才能稳固,沈傲一死,以蔡京的为人,或许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他杨戬了。

杨戬脑子嗡嗡作响,官家和蔡京接下来说的话,他已经听不清了,只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些事关剿贼的只言片语,那蔡京口舌如璜,说得赵佶心花怒放,不停地拍案道:“不错,小小蟊贼,不足为惧。”

正是这个时候,一个小内侍却是嚎丧似的在外头大叫:“消息,消息……有消息了,陛下,天大的消息”

………………………………………………………………………………………………

第二章送到,汗,兄弟疏忽了,书评区里有读者确实提了几点批评,老虎回头看了一下,有一处情节放在那里确实不合适,汗,老虎以后注意一下。

正文 第五百零二章:战功彪炳

第五百零二章:战功彪炳

小内侍的声音洪亮,阁里的三个人表情却都不同,赵佶的眉宇微微皱起,还当是哪个没规矩的内侍胡闹,正要呵斥几句;蔡京在心里估摸了下时间,以为王文柄那边的事已经干净利落地做下,因而眉宇松动了一些,却仍如老松一般,欠身坐定,刻意作出宠辱不惊的样子。

至于杨戬,两腿不由自主地打战起来,失魂落魄地看了蔡京一眼,仿佛下一刻,那内宦就要来报丧了。

小内侍连滚带爬地进来,高声道:“陛下……陛下……大捷……马军司清河坪歼贼一万,贼军悉数被围,斩头八千,俘虏两千……”

“什么……”赵佶一下子从案上站起来,连手都不由得颤抖起来,再顾不得怪罪小内侍不懂规矩。

那刚刚端起茶盏用茶盖抹掉茶沫的蔡京手微微一颤,双眸闪露出一丝异色。

倒是杨戬松了口气。

“大捷,是大捷……陛下,连夜送来的捷报,请陛下过目”小内侍跪下,双手将一份大红捷报高高拱起:“捷报中还说,此次歼灭的是天一教精锐;半月之内,必能一扫天一教余孽,荡平匪患”

“拿上来给朕看。”

接过了大红捷报,赵佶细细看了一会,情不自禁地重击自己的大腿,激动地道:“漂亮,原来沈傲先弃薄城,是yin*贼军深入,再聚而歼之。有了这个消息,朕可以安心睡个好觉了,好,这才是真正的柱国之臣”

顿了一下,赵佶随即皱眉道:“既是诱敌深入,为何不事先知会一声,便是上一道奏疏说明下原由也好,害得朕担心了这么久。”

说罢,赵佶继续去看捷报,双眉不由地紧琐,突然抬起眸来看向蔡京:“蔡爱卿,王文柄是你的门生?”

蔡京面色如一泓秋水,淡淡道:“是,老臣主持过四次大考,最早的一次还是建中靖国年间的事。”

赵佶语气不善地道:“平时走动得多吗?”

蔡京心里打了个突突,却是淡然道:“师生之间难免要走动的,我见他做事还算谨慎,学问也不错,因而有空闲时总免不得请他到府上来喝两口茶,老臣年纪大,最怕的就是冷清。”

赵佶加重了语气问道:“那他通敌的事,你可知道?”

蔡京这个时候再也坐不住了,一脸骇然地从凳子上滑落拜倒:“老臣不知道,若是知道,岂有知情不报之理,请陛下明察秋毫,还老臣清白。再者说,王文柄身为兵部尚书,平时也不见他有什么异常,怎么突然间,就通敌了?这事儿到底是真是假,还要大理寺好好地审理,若真是这个不争气的东西犯下的滔天大罪,老臣请陛下重惩。”

赵佶脸色缓和了一些,喃喃道:“正因为王文柄通敌,沈傲那边察觉到了端倪,才不敢上疏,生怕他抛弃薄城的计划泄露。也难为他,朕还差点误信人言,要治他的罪。好在他能抗旨不尊,这个旨意抗得好,只有对我大宋和朕有这份忠心,才敢承担这个干系。若是换了其他的庸人,只怕还没有这个胆量。”

世上抗旨不尊还被人夸奖的,多半也只有沈傲独此一家了。一旁的杨戬听得云里雾里,才知道自己是虚惊一场,见赵佶兴致勃勃,也来了兴头,笑呵呵地道:“沈傲抗旨不尊,陛下还夸奖他?这事儿若是让人学去,这天下不就乱套了?”

赵佶呵呵笑道:“这就是沈傲的忠心之处,天下人都知道,抗旨是要杀头的,可是若是遵旨,将军权交给了通敌的王文柄,后果是什么样子,你可想过?若换了是庸庸碌碌的人,只要自己尊了旨意,肯去担当这天大的干系?旨意是朕发的,出了错那也是朕的错。偏偏沈傲能冒着杀头的罪过,也不肯让那王文柄为祸,只这一条,便可看出他对朕的忠心,忠心这东西不是喊出来的,朕看人不会错。”

杨戬明白了个大概,那王文柄多半是去宣了旨意,非但没有把沈傲掰倒,反倒还吃了亏,再结合方才赵佶对蔡京的问话,事情的大概也就一清二楚了。他呵呵笑道:“奴才明白了。”

赵佶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从前的不悦化为乌有,抚案笑道:“把捷报送到宫里去存档,过几日再有捷报来,第一个来告知朕。至于那个王文柄,人已经押解入京了吧?”

下头那个小内侍道:“是,已经押解入京了;随来的还有十几个人证。”

“交给大理寺去审吧,查实之后报到朕这里来,朕亲自处置。至于沈傲那边,是朕冤枉了他,他不但不怨恨,反而处处为我大宋着想……嗯,加封的事先缓一缓,等他得胜回朝,朕一并赏赐他。”

赵佶目光落在跪倒在地的蔡京身上,叹了口气道:“蔡爱卿,你起来说话吧,王文柄的罪过和你无关,朕不会牵涉到你。那王文柄既然要会审,就由蔡爱卿来主持,如何?”

蔡京心里松了口气,让他来做这个主审,这是赵佶故意宣示对自己的信任,连忙道:“老臣敢不竭力,请陛下放心,老臣一定给陛下一个交代。”

赵佶颌首点头:“还有,报捷的奏疏要立即传出去,让市井和士林那边知道,哼,他们前几日不是逼朕降罪于沈傲吗?还有些人怎么说的,要杀沈傲以儆效尤?朕若是听了他们的话,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朕倒要看看,他们知道了这捷报,会不会生出愧意,也算是给他们一个警示,让这些人往后不要一遇到事就咋咋呼呼的天塌不下来;便是塌了,也不必他们去顶着。”

蔡京挤出一点笑容,道:“人云亦云本就是人寻常百姓的天性使然,陛下不必去理会,和他们有什么计较的?”

赵佶心眼儿不大,这个仇倒是记得很清楚:“天性固然是天性,却也不能拿着这个就可以造谣滋事。”

蔡京只好不再反驳,笑呵呵地道:“是,陛下说的对,只是该如何个惩戒法。陛下若是有了章程,门下省那边立即拟出旨意去。”

赵佶想了想,却是苦笑:“罢了,法不责众,莫非要把所有人拉去打板子?你下去吧。”

……………………………………………………………………………………………………………

刑部大狱。

但凡是重犯,大多都是押解到这牢房中来,这里的牢房与京兆府大狱不同,那里阴暗潮湿,暗无天日,可是这里却显得雅致的多,虽说囚房不大,胜在干净,除了有小塌、棉被还有溺桶,还有油灯、火石,甚至只要你需要,便是教牢子们送几本书来也没是什么,只要你肯花钱,总是吃不了多少苦。

能住在这里的,除了等待秋决的死囚,还有便是犯官了,虽说刑不上大夫,可是一旦剥了官职,便什么都不是,能有这么个好去处,倒也不至于受太大的苦。

虽是干净,可是这里的防禁却是森严了不少,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每隔两刻钟便有牢子清点人数,据说牢房外头还有一营军马长期驻守,一旦有事便可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好在这里的牢头、牢子待人都还客气,倒像是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