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她就以孝道的名义要求自家所有儿孙们务必给宝玉选一门好亲事了……不仅贾政贾珠被要求了,贾赦贾琏王熙凤也逃不过要求,便是作为已出嫁女的迎春和探春都没能逃的过去。
不过估计也就贾政能将这件事情放在心里了,不过王夫人显然是很清楚贾宝玉如今到底是怎样的烫手山芋,是以很是懒得理会贾母的命令,索性阳奉阴违的将这件事拖了下去。便是素来容易心软的迎春都被李纨劝了一回,不让她参合这件事。
然后贾母不知道怎么想的,随着贾宝玉的年岁渐长,在宝玉婚事的问题上没有得到回应的情况下,倒也觉得很可能是因为宝玉的身份不够,然后不知怎么想到的竟然大妆入宫去见了元春一回,试图说服元春吹一吹枕边风索性将宝玉立为世子。
元春虽然占着正宫的位置,但是这么多年却不知怎么的一直没能怀上孩子,虽然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没有有心防备,之前在王府里的时候并无人有孕就是最好的证明,只不过随着入了皇宫之后自己的年纪渐长,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其他妃嫔一个个怀孕生子,若不是她的管家本事还算不错,打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宫权不放手,还不好说日子能过成什么样呢。
但饶是如此,元春毕竟不是很得宠,这个皇后位置做的也并不是很稳固,尤其是随着能给她撑腰的太上皇过世之后,更是只能一心奉承太后娘娘了。
这种情况下,元春自是并不敢随意行事的。
而且便是元春真能肆意妄为,她也是绝不会顺着贾母的心意的。哪怕不看在大哥哥的仕途前程,至少也到底是和贾珠的情分更深一些。
甚至哪怕再撇开从小一起的十几年的情分,至少她这一辈子都忘不了,在她以为自己这一辈子都只能在当时的李嫔身边做一个女官宫人的时候,是因为大哥哥贾珠科举入仕有出息了,才让太上皇想起来给她这一份姻缘的。
哪怕不论情分,人总要懂得知恩。
贾母本来就年岁已高,并不可能月月入宫来见元春,再加上元春比起祖母本来就是和父母兄长的关系更亲昵一些,是以没几日的功夫,贾母说的这话就原模原样的传到了王夫人耳朵里。
然后就被王夫人又原样的说给了贾珠。
听着那所谓的“左右珠儿都已经科举入仕了,宝玉的年纪还小,这爵位便是给了宝玉又如何”的话,贾珠发现自己的心里竟然完全没有起任何的波澜。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不在意就不会失望吧。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贾母不该这么没脑子的……只不过设定就是贾母偏袒宝玉偏袒没边了……就当是有人给贾母下咒了好了。
至于林黛玉的问题……传说中的蝴蝶效应……
贾母当时一时没来的及殷勤的表示把林黛玉接来,林黛玉孝期里头不合适继续见外人求学,再加上林黛玉年纪也渐渐大了不合适再请一个男先生了,于是林如海依旧送走了贾雨村……然后贾母就算反应过来了,林黛玉也不可能自行上京,这么一来一回以当时的交通就得耽搁大半年的时间,于是林黛玉就索性一直呆在林如海身边了。
林如海的过世,具体原因不明,但是至少肯定和他自己觉得没什么可牵挂的所以求生意识不强脱不了关系,而林黛玉作为他唯一的血脉养在身边,肯定他是得为林黛玉着想的,所以至少能多活个一两年。原著里头林如海过世是在宝玉梦游太虚之后的事情,那时候宝玉至少十三岁,黛玉也就差不多十二岁,以古时候的婚嫁年纪,虽然并不到结婚的年纪,但是至少是能订婚了的,所以林如海哪怕是稍微往低一点选,肯定也得做主为林黛玉择一门婚事。
于是林黛玉就彻底和贾宝玉没关系了。
哪怕林黛玉还能作为外孙女拜见贾母,那至少也是嫁人之后的事情了,贾宝玉就算再不懂事也不可能再做什么失礼的事情,于是也就没有然后了。
第40章 迎春探春(番外)
第四十章
“元丫头是正月初一的好日子,日后定然是尊贵的命数。”从懂事开始,元春就没少听过这样的话。
这最早是祖母的意思,据说祖母当年便很是想让敏姑姑入宫的,只不过祖父并不想和后宫谋嫡之事牵扯太多,又是真心疼爱小女儿,是以便先一步的将敏姑姑许给了林姑父。
后来,母亲也被说服了。
毕竟祖母说的未来太诱惑太美妙,便是连她也难免心生向往。
母亲从小接触的都是王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但是若是入宫谋取青云路,这样的教育显然是不成的——自己的出身无论其实如何做不了王爷的正妃的,而做侧妃显然并不需要王家女管家理事的本事。
是以多数时候,元春还是以学习琴棋书画诗书礼仪为主,管家理事的本事顶多是闲暇时候的消遣。
毕竟依着贾母的说法,日后作为一宫主位也是得管理自己宫室的。
那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选择性的忽视了自己未来可能遭受的挫折苦难,只一心惦记着所谓青云路的光辉灿烂的未来。
甚至那时候连自己不也是觉得大有可为,满心欢欣期待吗。
然后,十五岁的时候,她带着一个装满了银票和一两套换洗衣裳的小包袱进了宫,身边只跟着一个抱琴。
再然后,她并没如愿入了太子或是实权皇子的后院,只被送到了李嫔身边做一个女官。
这并不是原本预想过的未来。
若是换一个时候,元春自然难免失望,只不过当时正赶上有消息传来说是她娘家兄长贾珠病的严重,而且还是那种基本上就要撒手人寰的严重,当下元春也顾不得失望了,只满心的担忧。
谁都不能否认,娘家对于一个女子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元春这样终身未定的女孩子,更是只能指望着娘家了,或者说是指望着娘家父兄的出息。
贾政已经做了十年的官了,说句不孝顺的话,便是元春都能看出来父亲仕途上的前程实在有限,她能指望的也不过就是这个哥哥而已。
不过好在大概是吉人自有天相的缘故,哪怕贾珠的确病的格外严重,但到底渐渐养好了,虽说到底是错过了一回的考试,但是到底人没出事,也很是值得元春偷偷念一回佛。
再后来,贾珠一路过了乡试会试,然后到了殿试。
再然后,因为看见了老臣的孙子,而到底让圣上想起了老臣的孙女儿,这才给了元春一个终身,许给元春主子李嫔所出的十二皇子徒明晅。
元春耽搁了七年的青春,终于在二十二岁的时候凤冠霞披的出了荣国府的大门。
坦率地说,十二皇子在圣上所有儿子里面并算不上什么,这门婚事若是放在七年前元春青春正好的时候,指不定从小被贾母教导着自视甚高的元春还能有些失望,但到底在宫里头听的见的多了,元春到底也认清了自己的身份,再加上到底自己青春不在了,便是被配给寻常官员读书人都只会觉得满心感恩,能得一个王妃的位置更是意外之喜,只满心诚惶诚恐。
大概是贾家合该走运,又大概元春真的如贾母说的那样,天生就是富贵命,元春出嫁不足三年的功夫,本来和透明人似的十二皇子徒明晅竟莫名的捡了便宜成了人上人了。
当元春真的入主中宫的时候,仍旧很是有些恍惚,恍惚的想起了曾经自己走出宫门的时候,只觉得再也不想回来的心情。
她几乎又要相信祖母在她幼年时候对她的殷殷期待了。
————分割线————
作为皇后娘娘,元春的日子其实过的很是不错,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到底自己没能生出个儿子了。
当时她出嫁的时候已经不算年轻了,再加上作为皇子妃的生育压力其实并没有那么大——本朝宗室里头,素来就没有庶子继承爵位的说法,便是元春一辈子都没能生下个嫡子,除非她愿意庶子记嫡,否则断没有让庶子成为世子的,徒明晅也只得从新帝那里过继一个儿子继承爵位。
但是若是徒明晅成了皇帝,那么虽说嫡子继承皇位的机会总是更大一些的,但是这嫡嫡庶庶之间的分别其实也并不是很大。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元春觉得自己都必须要生一个儿子了。
然而这时候元春已经二十五岁了。
二十五岁是个什么概念……这么说吧,王夫人二十五岁的时候,贾珠都已经快十岁了。
元春在李嫔身边当差的时候,徒明晅也不过十岁而已,大概是因为这个缘故,两人虽说是夫妻,但是徒明晅更多时候还是把元春当成姐姐对待更多一些,再加上元春也已经并不是最好的生育年纪了,怀不上孩子也并不奇怪。
好在元春如今到底占了个名分的优势,倒并不如迎探二人上辈子时候那般的能有孤注一掷的勇气。
然后,在元春还没来得及有什么过分行动之前的某一天夜里头,元春莫名的做了一个梦。
梦里头的兄长贾珠早逝,只留下贾兰一个儿子。梦里的自己求助无门,只能老老实实的在李嫔身边当了十年的女官,一直到徒明晅登基之后祖母和自己说了宁国府蓉儿媳妇的身世,自己靠着这件事成了徒明晅的妃嫔……
梦里没有给父亲的所谓承恩公的爵位,徒明晅分府出宫之后颇是在不少所谓勋贵人家那儿受了气,是以登基之后也一心想铲除勋贵人家。贾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后,一夕之间落罪烟消云散,自己也命丧黄泉。
那些罪名听起来条条罪大恶极,但是真算起来其实都不过是勋贵人家的常态罢了,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凭谁也不可能一世清清白白,所谓的落罪其实也不过是上位者想着处置自家的借口罢了。
然后元春就忽地从梦里惊醒。
虽然这不过是个梦境罢了,但是元春仍旧没来由的心慌,仿佛梦里头才该是自己的命运似的,甚至这个梦境真实到元春怀疑如今的生活才是一场即将苏醒的美梦。
如今徒明晅可没什么以后宫钳制前朝的想法,自然没心情搞什么省亲或是椒房眷属入宫的旨意,左右诰命日常请安总归是能进宫的,若是谁家想见一见娘家里的女眷也并不困难。而作为如今的皇后娘娘,元春若是想要见一见娘家人自然也是极为简单的事情。
贾政自己也知道自己大概是没有做官的才华,要不然也不至于为官二十几年才堪堪升了一阶半品,眼见长子入仕三年就能顺利升了一回官职,索性借着新帝登基恩封爵位的时候顺水推舟地辞了官。
但饶是如此,只承恩公夫人的超品爵位,就足以使王夫人能挺胸抬头的自信进宫了。
也不知为什么,明明不过是一场梦罢了,但是元春本能的就对于梦境的真实深信不疑。
她花了大半个月的功夫整理了自己梦里头的故事,梦里和现实的区别其实不少,撇开那些无足轻重的小妹妹们的命运,她很是敏锐的发现所有的转折似乎都是从自己入宫之后贾珠的那场重病开始。
——梦里的贾珠一病没了,而如今的贾珠熬过了那一关,然后一切顺遂。
当时的自己已经在宫里了,便是仍旧消息灵通,但是到底很多细节的地方元春其实是不知道的。
但是元春知道,对于这件事里所有的细节变化,至少王夫人肯定是知道的。
所以元春做出一副怀念过往的样子,半是怀念半是疑问的将话题引到了当时的情况。
哪怕如今的日子一切如意顺遂,但是回忆起当时的境况,王夫人仍旧心有余悸。毕竟当时的贾珠的确病得的确严重,毫不夸张的说几乎就是所有的大夫都说差不多只能指望奇迹发生了。
元春自觉自己和亲娘并没什么不能说的,在听王夫人回忆了一阵子之后觉得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索性屏退了身边人,只让心腹抱琴守着门户,单独和王夫人悄悄说了自己的梦。
王夫人本就是相信这些神佛的说法的,再加上女儿的情况真的不似开玩笑的样子,倒是仔细回想了一阵子,然后把当初只她和老太太知道的消息说了出来。
当初贾珠病重的时候,王夫人真的是完全是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将迎春送到贾珠身边的。毕竟这所谓的福气不过是虚无缥缈的说法,甚至不似长女那样好歹还带个好生辰的名头。虽说当时王夫人宛若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样的对迎春所谓的福气命格深信不疑,但是等时过境迁了之后,在迎春并没表示出什么怪异的情况下,到底还是很快就将这种说法忘在脑后了。
不过这会儿被女儿郑重其事的提起来了,倒是模模糊糊又想起来这事儿了。
“只不过是小时候的一些传闻罢了,迎丫头大了些之后倒没显过什么神奇来,只怕便是命里有福气的,也是被用尽了的。”王夫人说完这事,倒担心元春太过相信迎春所谓的福气的说法,最后不成反而失望了,倒是最后又提了一句。
————分割线————
除了王夫人和元春两个人之外,没人知道她们到底说了什么。
反正外人只知道承恩公府里和已出嫁的小女儿的节礼莫名的又加厚了一倍,贾家和李家的关系也变得更紧密了一些——不过这也不是什么不寻常的事情,毕竟承恩公府的地位水涨船高,作为亲家不贴紧一些才是怪事。
然后,再过了几年,荣国府的老太君贾史氏因为年事已高的缘故,忽地一夜里睡了过去便再没醒过来。贾史氏身上仍旧有她丈夫留下的超品国公夫人的诰命,再加上到底是皇后娘娘的祖母,整个葬仪倒也说得上是声势浩大,连荣国府和承恩公府两府里头的出嫁了的小女儿都带着自己的女婿儿女送祖母最后一程。
承恩公府的二爷从小就养在荣国府老太君贾史氏的身边,甚至因为素来惫懒又纨绔的关系,除了老祖母爱他若至宝之外,便是承恩公夫妇作为亲生爹娘也并不很看重这个儿子,甚至便是婚事上头也因为高不成低不就的关系耽搁至今。
不过不管怎么说,论理来说等贾史氏出殡之后两个贾家自然也就该彻底分开了,这位宝二爷也自然不能再住在荣国府的伯父家里了,总该回承恩公府里才是正理。谁知道前一日老太君刚刚下葬,后一日一早这位宝二爷便悄无声息的消失无踪了。
贾家固然担忧了一阵子,甚至还央了掌管京城防卫的王子腾大人去寻人,只不过到底一直无果,等日子长了之后,也渐渐无人提及了,顶多就是承恩公夫人还稍微惦记一下这个小儿子,偶尔一个人的时候叹一两句气罢了。
倒是很后来的时候,偶尔听在南方做官的世交人家里头有人提起,仿佛见过了一个模样很是肖似宝玉的出家人,不过那时候还有谁会在意呢。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是只想写贾珠的番外就好了的,然而看评论里有小伙伴说还想看番外,于是就又写了元春视角的。
反正元春最后还是没孩子,但是她也看开了,索性只抓住宫权和所谓夫妻相敬如宾的模式,不惦记着宠爱什么的,倒也能顺遂的活下去。
我的上一篇文写的就是元春,所以其实这篇里本来没打算对元春太过着墨的
。
好了,这一部分到此结束了,下一部分就是黛玉和宝钗……
好在我在这一部分控制住了没去写太多黛玉和宝钗的事情,总算下一部分的大纲还能幸存……反正我现在已经在改第三卷李纨王熙凤部分的大纲了……希望到时候不会写的让我自己感觉都像是同一个故事。
唯一的问题就是……
正在纠结到底是人物名字换成薛家黛玉和林家宝钗比较不别扭,还是一个长袖善舞的林黛玉和一个纤弱娇柔的薛宝钗比较不容易崩……
明明迎春探春的时候完全没这个问题……
第二卷:黛玉宝钗
第41章 黛玉宝钗(一)
第四十一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