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读论语心得全集-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千乘之国特指如鲁、宋、卫等小国,其他列强,如齐、楚、晋,动辙战车以万计算,鲁宋卫在这方面是万万不及,所以,如何发展壮大一个小国家,使其在列强的窥伺之中存保自身,是当时每一个小国家迫在眉睫的急务。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因,所以孔子专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这里孔子提出来作为一个领导者最容易犯的几个错误:不注重领导人的表率作用而失去信用,好大喜功而不惜民力财力,政令朝三暮四而使人无所适从。
  鲁国就是最典型的“不敬事”的代表,国君及权臣高高在上,对于管理国家政务缺乏兴趣,却只把全部的心思用在斗(又鸟)游戏及权力争斗上。就在孔子35岁那一年,鲁国就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斗(又鸟)之变”。
  斗(又鸟)是当时权贵们之间的一种游戏或赌博活动,两主人以(又鸟)相斗,得胜之(又鸟)的主人就是赢家。为了压倒对手的气势,季平子在他的(又鸟)翅膀上涂了芥末,以便在斗(又鸟)的时候造成对方(又鸟)视力模糊,而季平子的对手郈昭伯则是技高一筹,干脆在他的(又鸟)爪上装上了铁爪。结果斗(又鸟)的结果,季平子输而郈昭伯成为赢家,于是季平子就不干了,两厢吵了起来,吵到最后,季平子出兵占领了郈昭伯的封地,以实力说话。
  郈昭伯向鲁昭公哭诉季平子无礼,恰好鲁昭公也正有意要压一压季平子的气焰,就出兵攻打季平子,眼看季平子就要被攻克,这时候与季平子同为“三桓”(即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的叔孙氏和孟孙氏唯恐季平子倒掉之后,唇亡齿寒,就联合军马前来攻打鲁昭公,迫使昭公逃到了齐国。
  满朝文武,潢潢之贵,却不务正业,竟然为了一只斗(又鸟)而大打出手,甚至导致国家的政治格局出现大变化,这种情况,岂能不让孔子扼腕叹息?
  同样是小国的陈国,在列国窥伺之下竟然缺少起码的危机感,而耗费民力财力修筑凌阳台,大搞形象工程,这样的行为在春秋时代如此,此后千百年来也从未曾减少过,最典型的莫过于秦始皇的阿房宫,这庞大的宫殿耗尽了天下的民力,最终迫使国人群起而反之,而阿房宫也被乱兵焚为焦土。
  但统治者是健忘的,历史的教训对于他们来说形同于无,以至于这种情况到了清朝末年,反而愈演愈烈,慈禧太后居然挪用北洋海军的军费以修筑颐和园,终致八国联军入侵,写下了我国最耻辱的一页。
  所以,孔子针对于为政者最容易犯下的错误,开出了这样一剂方药: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任何时代,凡是遵循了孔子的教诲的,莫不国泰民安,百姓乐业,而每当孔子的思想被教条化的时候,也往往正是政局昏乱之时。
  以德为本,德法兼用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唐大臣魏征性格耿直,以敢于直谏流芳青史。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扩充兵源,补充军队,下令把征兵年龄由18岁到21岁改为16岁以上,要强征16岁以上不足18岁的少年入伍。这道命令须得魏征的签字,但是魏征拒绝了,唐太宗问他理由,他回答说:“失信与民。”唐太宗很恼火,反问道:“我有什么失信于民的?”魏征回答说:“陛下即位时下诏宣布,全部免征百姓以前拖欠国家的财赋,但是有关部门还在催缴;陛下下令已经服役已经缴纳租调的,从明年开始免除,现在不仅不免除,还要征兵,这不是失信于民是什么?”魏征这番话终于使得唐太宗收回了成命。

第22节:论语心得(22)
  魏征身材矮小,相貌平常,而太宗却魁梧伟岸,但两个人争论起政事来,魏征总能激昂慷慨,从不看皇帝脸色,常常使太宗盛怒,殿上其他的臣子常常为他捏把汗。其他臣子很难做到这样,就连跟随太宗打天下的老臣房玄龄也如此。一次,太宗在北门皇宫区兴建房屋,这项工程不在计划之内,房玄龄已经过问了监工的窦德泰,窦德泰去报告了皇帝,太宗训斥房玄龄说:“你只管南衙的事就行了,朕在北门营造,与你何干?”房玄龄只得谢罪。魏征在一旁见了说:“臣不明白,陛下为什么责备宰相(房玄龄),宰相又为什么要谢罪?”太宗让魏征讲明白话的意思,魏征说:“房玄龄身为宰相,为陛下的股肱耳目,如陛下有营造,他怎么不可以知道?如果是合理的营造就应该全力帮助陛下建好,如果不合理,就应该奏明陛下停建,这才是‘君使臣,臣事君’的道理。宰相无罪,陛下责备他,这是我不明白的,宰相自知无罪却谢罪,这又是我不明白的。”魏征总是当着大臣的面跟太宗争论,有时很使太宗下不来台。一天,太宗散朝回到宫中,怒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了问:“皇上要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当众侮辱我。”长孙皇后听了,急忙回室内穿上朝服出来,向太宗道贺,说:“魏征忠直,正因为陛下是明君。”太宗听了怒气才消。
  有一年,公卿大臣都主张封禅,太宗也认为自己功德很高,可以封禅了,只有魏征不同意,太宗问:“你说为什么不能封禅?难道是功未高吗?德未厚吗?国未安吗?远夷未服吗?年谷未丰吗?”魏征回答说:“陛下功虽高,老百姓没有得到恩惠;德虽厚,恩泽还没有普及;天下虽平定,国家还未富裕;远夷虽慕义,财力还未足以奉他们;年谷虽丰收,仓廪还空虚,所以我不同意封禅。”他又用一个身体虚弱的人来打比方,使太宗明白了道理,“封禅必然加重百姓的负担,以后连年免除赋役,也不能抵偿百姓的劳费。如果再有水旱灾害,百姓就无法生存了,这时如有人煽动叛乱,那时就晚了。”太宗听了无话反驳,只好作罢。
  群臣见太宗善于纳谏也鼓励提意见,因此上书言事的人非常多,有的人说得言不符实,太宗有些生气,欲加责罚,魏征认为这样会堵塞人口,从此再没有人敢进言,就说:“陛下想闻得失,当让人们说话,说对了,对陛下有益,说错了,也无损国家。”太宗听了说:“此言是也。”
  在这里,约束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行为,使得他能够听从魏征建议的,正是孔子所提到的德。孔子认为,管理国家政务的原则,是首先要修养高尚的德品,一旦为政者德品形成强大的感召力,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戴,四夷宾服,天下太平。
  为政以德,并不意味着排斥法律,更谈不上人治。法律是外在的约束,德是内在的约束,唯有内外相合,才是真正客观评价孔子思想的态度。
  孔子说,为政者修养个人的品德,制定政策注重民众的感受,让更多的人从中受惠而不是产生人为的不公正。那么,政令的推行就如同天上的北斗,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强行推动,自然而然地就会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与欢迎。
  最重要的是,孔子在这句话中表述了儒家最精要的思想,为政者只有为民众所想,不怀偏私之念,才不会为民众所弃。这种思想穿透了历史的长河,至今仍然涣发着智慧的光芒,是我们国人永世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为政宽和是为宜
  孔子是一个洞察人性的心理学大师。他指出,如果为政者强行推行不得人心的禁令,并辅以严苛的刑罚的话,百姓在与官府的博弈之中就会将心思用到免于刑罚上来,不是以触犯了刑律为耻,而是以触犯了刑律却侥幸逃脱了惩罚而为荣。
  而如果为政者德庇四方,推行为百姓所期待并拥护的政令,并以礼节约束百姓的行为,就会培养起知耻明德的风气,国家的管理与治理,也就相应变得简单了起来。

第23节:论语心得(23)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不仅仅是用来管理国家大的事务,事实上,一旦这种理念形成,就会贯穿于为政者的日常行为之中,体现出深远的社会影响与实用价值。唐朝御史大夫柳王比被贬职为泸州郡守时,渝州有位秀才叫牟磨,是都校牟居厚的儿子,他的文采并不高,却拿着自己的作品上门拜见。柳很殷勤地夸奖勉励他,但家人认为这样太过分了。
  柳王比说:“巴蜀一带多豪杰之士,而这都校的儿子独爱好文学,如果不诱导奖励他,他将失去这种志趣。因为我的称赞,别人必定以他为荣,因此能减少三五个乱民,不是很好吗?”
  柳王比的这种做法,对人以表扬为主,鼓励人积极上进,正是道以之德的儒家精义的实践。
  明朝的屠枰石(屠义)先生在江浙一带当督学,一向严守法令办案。当他巡察西湖时,有些无聊之辈趁机去搜罗秀才们的过失告状。
  有一个秀才夜宿在(禁止)家,保甲(地方守卫组织之长)在次日天刚亮时,就把秀才和(禁止)两人捉起来,送到衙门来。大家都有点同情那个秀才,却没有人敢释放他。
  衙门开门了,保甲带人上堂。一进门就大声地诉说事情的经过,屠公假装没有听见,照常处理文书,保甲渐渐膝行向前,距离秀才和(禁止)越来越远。
  屠公用眼睛示意身旁的差役,又靠靠他的手臂,让他放了秀才。差役明白了,悄悄过去把秀才带出门,保甲一点都不知情。
  秀才出去之后,屠公抬头问道:“人呢?”
  保甲回头一看,不见了秀才,吓得说不出话来。屠公便罚打他30大板,铐上枷锁,并把(禁止)赶了回去。
  保甲后来惊魂未定地对人说:“我刚才捉到鬼了!”
  别的秀才鄙弃他,也感谢屠公包涵一个读书人——虽然是个酒色之士。从此以后,这个地方刁恶的风气平息下来,而秀才为了自我惩戒,甘愿奉献才学,自贬为教官(学校中担任教职的基层官员)。
  一个秀才的私节不修,固然是一个问题,但如果公开惩罚秀才的话,就会彻底毁掉秀才的前程,让他从此自暴自弃,甚至破罐子破摔地自甘堕落。屠公的包庇看似没有原则性,但却是儒家宽和精神的真正体现,秀才以后的改过自新,正是证明了这一点。
  而违背百姓心愿的严苛厉法,未必能够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甚至会出现负面的作用。秦始皇为政残暴,法令苛刻,应征的戍卒如果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预期地点的话,就一律斩首,这条法律不谓不苛。而陈胜与吴广正是因为大雨延误了日期,赶去报道也是死,举旗造反也是死,所以才会义旗高举,天下响应,短暂的秦王朝就这样葬送于严苛而不得人心的法令之下。
  过于严苛的政令还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人们不得不将心思用在保全自身性命之上,谁也不愿意因为替百姓执言而惹祸上身。
  武则天建立大周时,为了镇压百官对于她夺了李氏皇权的不满,就设立了严苛的法令,一旦有人举报官员有不轨之举,就以酷刑逼供,朝中之人,人人自危。
  当时秋官侍郎周兴是有名的酷吏,大臣来俊臣与他是好朋友,但是有人密报说来俊臣谋反,武则天就命令周兴查清此事。
  于是周兴在刑部设宴招待来俊臣,席间,他皱眉说道:“现在我遇到一件麻烦事,有一个人谋反从逆,却拒不招供,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来俊臣听了后,就兴冲冲的建议道:“这好办,只要一口大瓮,下面烧上炭火,让谋反之人坐进瓮中,一定会得到口供。”周兴听了之后,就马上命人搬来一口瓮,下面烧上炭火之后,对来俊臣说道:“请君入瓮。”
  由于周兴酷爱在刑法之外另立私法折磨人,时人称之为“牛头阿婆”(地狱里的鬼怪),百姓怨声载道。周兴知道后,丝毫不以为然,得意地说:“这有什么奇怪!”于是他题书于衙门口道:“被告之人,问皆称枉;斩决之后,咸息无言(就都没有话了)。”
  由于法令严苛,武则天在位时的许多大臣从升任到满门抄斩,其间相隔不足两个月。但是大臣们私下议计,虽然只有两个月的高官厚禄,就足以让人不惜飞蛾般扑火趋炎附势了。而且,许多贪官情知时日无长,索性于灭亡之前大肆搜刮,反而使得百姓更受其苦。

第24节:论语心得(24)
  一方面是自感时日无多,贪官更加疯狂地大肆搜刮,搞得民不聊生。另一方面,群臣们唯恐勤于政务引来政敌,导致祸事加身,索性大家都不理政事,只顾没羞没臊地大拍马屁。有一次,有人向武则天献上一块石头,声言:“这块石头有赤心,忠于陛下。”当时的侍郎李昭德听了这牵强附会的胡言乱语,忍不住驳斥道:
  “这石头有赤心,其余的石头难道都想造反吗?”
  历史告诉我们,凡是皇帝大行苛法的时代,也正是为政者人人自危,拼命搜刮百姓,各种谀词奉言层出不穷的时代。由此看来,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实在是很有预见性的。
  第三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舜有五位贤臣,天下便太平。武王说:“我有十位能治理天下的臣子。”孔子因此说道:“人才不易得。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以及周武王说那话的时候,人才最兴盛。然而武王的十位人才之中还有一位妇女,实际上只是九位罢了。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向商纣称臣。周朝的道德,可以说是最高了。”
  政务之道
  77
  读心得全集
  原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子路说:“假如卫国国君请您去治理国家,您第一件事打算做什么?”孔子说:“首要的是报各种名分辨别确定下来!”
  子路说:“名分有这么重要吗?老师的迂腐竟这样严重!名正不正有什么关系,况且在这个是非不分的混乱时期又什么是正呢?”
  孔子说:“粗野啊仲由!君子对于他不懂的事,大概采取保留的态度吧!并不妄下断语,你却如此粗莽。”
  《
  第三章
  《
  孔庙
  孔子周游列国图
  水至清则无鱼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一句至理名言。水至清则无鱼,需要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一个食物链里,大鱼需要吃小鱼,小鱼需要吃更小的动物,最小的水生物需要吃水藻,而水藻类的微生物存在是不会让水非常清的,也就是说如果水非常清了,就没有水藻,就没有食物喂养上一级食物链的鱼。
  人至察而无徒,需要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不能追究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做的所有事,是不是都是对你有利的,做人如果过于苛刻,就容易失去人缘。与人相处时,难免会有一些差异,会有一些小矛盾,对别人的小缺点不要太在意,千万不要做一个小肚(又鸟)肠、神经过敏的人,否则即使是本来很亲近的人,也不会喜欢和你携手共事的。映射到万物,就是大家说的,对于所有事情都不要太斤斤计较。放眼于未来,不但要谨慎、周全,也要宽容,才能成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