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骁雄-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
长江头:指上游四川一带。'已'止。
'译文'
我住长江源头;君住长江末尾。天天思念你呵不见你;却共饮着一条长江水。这条江水何时止;这份离恨何时息?只愿你心像我心;我定不会负你的相思意。
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日日;犹如流水滔滔水绝;表现了思恋之久。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虚的心灵与实的事物合二为一。朴实中见深刻。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热烈而直露;明显地吸收了民歌的优良传统。但质朴清新中又曲折委婉;含蓄而深沉。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全词如一首情意绵绵的恋歌以长江之水起兴;抒恋情;构思新颖;比喻巧妙;明白如话;深得民歌神韵;在民间流传甚广。
………………………………
第四百二十三章 计议
“怎么了?”典奎注意到李风云似乎有心事,心神恍惚,走过来问道。'_新思路中文0m手打之家'。org
这次出征,游击营的老将典奎、张松、元霸、肖景云、赵无忌、贺弛、王成、王大山等人尽数出征,这些人除了王大山,基本上全都踏入二流境界。
这一年多来,有佘破财指点他们武功,他们本身的资质本就不错,想不踏入二流境界也难。
除此之外还带了十一名二流高手,所带的三流高手更是超过了一百名。
出征的人马虽不多,但是兵强马壮,单论武林高手的数量,恐怕比当今的任何一支折冲府都要强大许多。
六团兵马,每团两百人。
亲卫团由李风云统领。但大多时候,李风云并不管亲卫团的事,实际上是由别将王成统领。
另外五团兵马分别由张松、元霸、肖景云、赵无忌、贺弛各自掌管一营。
典奎领长史职位,主要负责全军的谋划及粮草的调配。粮草营由王大山负责,那一千人就由他来管理。必要时候,这一千人随时会补充游击营的战损。
王大山在战场上被砍断了一只手臂,武功如今也才勉强达到三流,不过对李风云一直忠心耿耿,深受李风云的信任,而且此人胆大心细,管理后勤事务最为合适。
张俊这次并没有出征,风云镖局的事全交给了张俊,佘破财的伤势已经痊愈,但仍旧不能动用内功,所以也留在开封城坐镇。
“没有!”李风云不想此时因为自己的事情影响士气,随口道,“我在想河东的情况,典大哥,可有新的情报送来?”
典奎摇摇头,笑道:“河东那边暂时还没有新的消息,不过河北那边倒是传来情报,契丹那边瀛州刺史刘延祚与乐寿监军王峦似乎来往过密,不知两人究竟在搞什么鬼。
另外,京城刚传来的消息,前些日子杜重威遣部将刘延翰,出塞市马,竟然被孙方简袭击俘虏,押献给契丹。途中被刘延翰脱逃,据刘延翰交代,孙方简已经投降了契丹。”
“孙方简?孙方简是什么人?怎么听着有些耳熟。”李风云有些不明白。
典奎答道:“孙方简是一代神尼孙深意的侄子,也是孙深意的弟子。当初我风云营驰骋河北之时,孙深意还曾命孙方简押送了一批粮草支援我们。
当年,我未加入风云营前,曾与他师父孙深意见过几面,与孙方简也有些交情,孙方简武功还在我之上,颇懂武略。
可惜了,堂堂一个男儿,居然就这样做了契丹的鹰犬。”
说到神尼孙深意,李风云顿时想了起来。
那是定州一带狼山派的一名一流高手,武功比当初的佘破财略差。
在定州西北二百里处,有一座山,叫做狼山。当地人在山上筑起城堡来抵抗胡人的劫掠,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狼山派,江湖上颇有名气的一个门派。狼山派的掌门就是神尼孙深意。
当初在泰巅争锋时李风云见过神尼孙深意,当时她代表晋国出战,结果被契丹高手打成了重伤,后来据说回狼山宗养伤去了。这么一位巾帼英雄,怎么会容忍她的侄子投降契丹?
李风云有些不解。
典奎解释道:“孙神尼已经有大半年不管狼山派的事了,很可能已经重伤不愈已经仙去了。当初孙方简因为抵御契丹有功,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并封他为东北招收指挥使。
契丹入侵中原之时,他也立过不少的功勋。不知为何,他竟然会投靠了契丹,真是可惜,也可叹。
此人若真的死心塌地为契丹人做事,对我中原危害不小。定州那一代,他熟悉得很,如果引契丹入寇,一不小心,朝廷的大军会吃一个大亏。”
李风云心中暗道,按朝廷的作风,根本瞧不起那些草莽出身的豪杰,朝中若无关系,多受排斥猜忌,就连李风云自己,也是深受其苦,只怕还是朝廷对不住孙方简在先。
两人感叹了一番,典奎问道:“刘知远为人究竟如何?风云,你跟他合作过,应该有所了解。”
李风云想了想,道:“此人心胸开阔,有容人之量,眼光和见地都非常不凡,而且善于采纳意见,笼络人心。和他相处,给人一种如浴春风的感觉。
他手下的良将不少,有郭威、杨邠、史弘肇、刘崇等人,其中以郭威最为突出。
郭威能文能武,可称得上是儒将。他麾下的那批将领,如郭荣、赵匡胤、赵匡义、石守信、曹彬、潘美、王审琦等,都非泛泛之辈,他日风云际会,必定会一飞冲天。”
典奎惊讶道:“听起来刘知远厉害得很,那我游击营过去又有多大的用处?”
李风云摇摇头道:“我猜皇帝想要对契丹用兵,但是对契丹仍然有所顾忌,所以想先在河东那边试探一下。毕竟契丹铁骑声名在外,即使万一打了败仗,河东之地不比河北,有山川之险,也不至于形势一溃千里。”
“你意思是说,这次河东那边,其实不是契丹在惹事,而是朝廷有意让刘知远试探?”典奎问道。
李风云点了点头,答道:“这也只是我的猜测,契丹去年刚刚兵败,元气也未必恢复过来了。怎会选在这个时候惹事,而且,耶律德光不是傻子,放着河北这条大路不走,却要去撩拨河东的刘知远,难道他真不知道山西之地并不适合骑兵做战?
况且,当初耶律安端在忻州吃了一个大亏,耶律德光没有理由不吸取教训。
阳城之战,契丹军新败,士气并不旺盛,相反我中原兵马反而因此士气大振,此时与我中原,契丹并无必胜把握。
我若是耶律德光,我便不会选择在河东与晋军交战。我会将晋军的主力吸引到河北北部。这样,契丹军就粮就会比较容易。与之相反,经过这几年的大战和灾荒,河北的粮草早就消耗一空,晋军要获得补给,就必须从黄河以南,千里迢迢运送粮草。
这其中,只要利用骑兵的优势,截断晋军主力的粮道并不是什么难事。
粮道一断,晋军有再多人马又如何?不战自溃。”
典奎大惊,问道:“这话你对皇上说过没有?”
李风云苦笑一声,答道:“说过,而且说过不止一次。可是皇上对我本就有猜忌不信之心,又哪里会相信我?
他宁愿相信赵延寿真的打算投降中原,也不肯相信这只是耶律德光引诱大晋重兵在河北边境集结的阴谋。”
典奎心中阴郁:“那你打算如何办?”
李风云叹了口气,道:“尽人事而听天命,所以,一旦河北开战,我们最重要的是保护大军的粮道。希望晋军能与契丹速战速决。”
典奎很清楚,要凭他们游击营一千两百名战兵,和一千运送粮草的辅兵护住数千里的粮道,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新思路中文网 ;首发手打文字版。新域名新!更新更快,所有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
………………………………
第四百二十四章 晋阳
一连二十多天的急行军,李风云率领游击营来到了太原城外。由于担心河东军误会,李风云让游击营在离城二十里处便安营扎寨,带着丁虎等十多名亲卫,亲自去太原城拜见刘知远。
太原又称晋阳,它西依悬瓮山、东临汾河水,地势极为险要,城池异常坚固。太原城城墙高大,竟然不下于开封城。
好一座河东重镇,千古雄城。要攻下这么一座雄镇,如果太原城内部不发生问题,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注1)
太原刺史刘崇早得到消息,出城迎接,将李风云迎进了太原城,早备好了酒宴为李风云洗尘。
刘崇是刘志远的弟弟,以仁厚闻名军中。
听了李风云的来意,刘崇哈哈大笑道:“李将军,你们来晚了一步。八月底,的确有一部三万契丹铁骑兵犯河东,不过如今已经没事了。刘大帅已经率领郭威等将出战,并在阳武谷大败来寇,斩首七千余级,杀伤无数。
如今契丹贼兵已经仓惶而逃了,我河东安如泰山。”
李风云大喜,拱手贺道:“恭贺刘帅旗开得胜。只是不知刘帅下一步打算怎么做,有准备让我游击营如何呼应?”
刘崇微微一笑,答道:“这个我倒是不知。不过,以我河东的形势来看,凭借地势想要自保,倒是勉强可以做得到。但要进一步对契丹采取行动,虽心有余,但力不足。
李将军,不如你在河东再呆些日子,再班师回朝,正好,我家大帅十分思念李将军,很想见将军一面。”
李风云有些失望,听刘崇的话,刘知远是没有北出长城,滋扰契丹后方的打算。
如果刘知远这样做了,契丹至少要留下五万甚至更多的兵马防备刘知远,这样一来,将来朝廷大军北征燕云十六州所面对契丹的压力就会小很多,说不准真能收复燕云十六州。
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即便有万全的准备,也难说一定会取得胜利,往往一个意想不到的小小变化,便能改变整个战场的形势。
耶律德光的诈降之计,虽然目前看来已经让大晋朝廷上了当,但不到最后,很难说笑到最后的就一定是他耶律德光。
假如此时刘知远此时出一支奇兵,人数未必需要很多,五六千精骑足矣,长驱敌后,不断骚扰契丹,同时大军做出北出长城的态势,李风云不相信耶律德光会不紧张,会视若无睹。
所以,李风云希望能够说服刘知远,请他出兵滋扰契丹,或许,这样能够即将出征的晋国大军。既然他改变不了石重贵出兵的意志,那么就尽量让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吧,虽然李风云对说服刘知远并没有太大把握。
“不知刘帅何时才会率兵回太原?”李风云问道。
刘崇答道:“根据大帅传回的消息看,应该一个月后就能回到太原城。”
李风云心中暗道:“看来刘知远还没有撤军,不如我急骑赶往他军中,要不然,大军来来去去岂不是误事?”
想到这里,李风云已经无心与刘崇应酬,拱手问道:“不知大帅现在驻扎在哪里,我有要事要与大帅商议。”
刘崇奇道:“将军何不再等些日子?”
李风云答道:“实不相瞒,我想劝说刘帅先不要撤军,屯兵边境,随时威胁契丹。如有可能,派一支奇兵,效法冠军侯旧事,袭扰契丹,让契丹人夜不能寐。”
刘崇略一思量,明白李风云的意思,道:“这事我不能为大帅做主,不过我可飞鸽传书给大帅,请他在阳武谷再整军几天,等待与将军见面。
李将军,契丹人并不好打,我军此战虽阵斩七千敌酋,但我军的伤亡也不少。要不然也不会直到现在还留在阳武谷整军。”
李风云点了点头,契丹铁骑的战力,他又如何不知?问清了刘知远大营驻扎的地点,便连夜启程,只带了丁虎、丁豹两名亲卫,离开太原城,直驱阳武谷而去。
经过三天三夜日夜兼程,傍晚时分,李风云赶到了阳武谷。
刘知远、郭威等人早得到了刘崇传来的消息,听闻李风云已经来到营门之外,急忙率众出营迎接。李风云是天下闻名的名将,曾经掌管风云卫,现在麾下虽只有一个游击营,一千两百人马,但那曾经的赫赫战绩,让人生敬,亲自出营迎接李风云并不掉身份,反而会让满营将士赞赏。
“李将军,白团卫村一别,不觉经年,当初阳城一战将军的英姿,犹教本帅记忆犹新。”刘知远大声道。
李风云急忙回礼,道:“本来早该来拜会大帅,只是江湖事务繁多,不想耽搁到现在。”
“不要紧,不要紧!”刘知远哈哈大笑,“来了就好,今日本帅专程为李将军的到来开了酒禁,不醉不归。”
李风云还没来得及答话,郭威已经上前,大声道:“李老弟,想死老哥了,好久没有在一起喝酒聊天,郭荣、匡胤、匡义那几个小子常常问老哥:‘李风云那小子是不是把我等忘了?’弄得老哥不知该如何回答。”
一阵寒暄过后,李风云被接进了帐内,军中重将,还有但凡与李风云有些交情的小将都被找来,众人轮番来灌李风云,一顿狂饮,从日暮一直喝道半夜子时方才散去。饶是李风云酒量不小,也被灌得天旋地转,昏头昏脑,肚中如翻江倒海一般。
一觉睡到次日日上三竿,李风云这才醒来,只觉得喉咙如火烧一般,脑袋里疼得要命,酒气仍未散尽。
狂灌了一壶水,洗漱完毕,李风云运转真气化去酒气,这才觉得舒服了许多。
仔细思量了一下,昨夜的事如一团浆糊般想不清楚,也不知昨夜有没有向刘知远提过他的来意,更不知刘知远的意思如何。
不管怎么说,今天李风云打算好好与刘知远谈谈,希望刘知远能以天下为重。
正在思忖间,帐篷帘被挑起,丁虎引着郭威走了进来。
郭威笑道:“李老弟,昨天睡得可好?”
李风云抹了抹额头,答道:“睡得倒是不错,跟死猪一般,只是头痛得要命。”
郭威哈哈大笑:“军伍种的粗鲁汉子,你莫怪那些杀才。你的来意刘刺史已经传书给大帅,大帅很清楚。大帅正在帐中专程等你,专门与你讨论此事。对你的意见,大帅可是很重视。”
虽然知道这是刘知远笼络人的手段,但是李风云心中仍旧一股热潮翻动,一阵感动。比起石重贵,刘知远实在是强太多了。
注1:五代时的太原城城墙高大,守备完善。宋太祖赵匡胤两次北征北汉,两次在太原城下铩羽而归,不是没有原因的。
第一次攻打太原,发生在宋开宝元年(968年)十月,李继勋等因久攻太原不下,辽军又至,遂引兵南归。北汉军乘机发动追击,进掠宋晋、绛(今山西绛县)两州。
第二次攻打太原,发生在宋开宝二年(969年)三月,当时赵匡胤征发当地民工数万人,修筑长墙包围太原城,并筑长堤,引汾水灌城,多方进攻,长达三个多月,都无法破城。正值天气酷热,宋军很多人患上破腹病,这时听到辽军出兵救援北汉的消息,宋军仓皇退兵。辽与北汉联军追击宋军,宋军大败而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