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次,石家庄于1925年与1926年,两次获得“市自治资格”,却是由反动的北洋军阀所批准的,因此到了1928年,北伐战争取得全胜之后,南京政府陆续颁布了《特别市组织法》和《普通市组织法》,而石门(石家庄)自治市,却刚好属于被取缔的对象。

    1928年年底,该自治市向获鹿县政府,上缴了自治的钤记。

    随后的近十年之中,石家庄成为了被遗忘的城市。

    获鹿县是管不了它,而正定县(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又不想管,至于河北省政府是太忙了,先是军阀混战,整个中原打成一片废墟,之后又是日军发动侵华战争,河北等地也是风声鹤唳、一夕数惊。

    因此石家庄的发展,有减慢的趋势,到了1937年,石家庄的人口也就七千人左右。

    到1937年10月为止,由于平津等地沦陷的影响,很多人口纷纷外迁,此地的实际居住人口,已不足五千了,甚至还在持续的减少之中。

    向老蒋发去紧急密电的,不用说,正是川西小霸王本人。

    刘亦诚少将自从与刘湘告别后,就立即返回了川西县。

    这厮回到川西后,首先是视察川西县与茂州市的空军部队,尤其是新组建的川西第四飞行联队。

    联队长正是关系户宋杰克。

    当然说他是关系户,似乎也有点不妥,别人是靠真本事上位的,当初还在空军学院任教期间,就总结了川西空军与美国空军的差别,一直致力于组建一支美式的空军联队。

    宋杰克才华横溢,曾向孔玉玲和尹沁兰建议,将川西大学的名字,改为“西点—黄埔军校”。

    此事甚至得到了李威利、蒋重光等人的支持。

    在这厮看来,美国最好的军校是西点军校,而华夏最好的军校是黄埔军校,而且华夏现在又正值全民族抗战,因此川西的一切教学力量,都应该向军队与战争转换,川西“西埔军校”正是实至名归。

    宋杰克的飞行技能也不低。

    他以前在美国夏威夷空军服役时,可是真正的空军上尉,若非白人的优越感太强了,他可能早就当上了空军中校,当然也不会回国发展了,因此跑回华夏来当一飞行联队长,还是完全能够胜任的。

    何况,无论孔氏家族、宋氏家族,还是川西老刘家,都不是缺钱的主,一点点的学费,还是给得起的。

    看宋杰克如此推崇美国空军,都决定拿出最好的作战飞机、最好的技术力量,以及最好的飞行学员,让这厮组建一支试试,如果效果确实很好的话,川西的空军部队,不排除会全面改编为美式空军。

    川西第四飞行联队,下辖三个轰炸机大队,以及一个飞豹战机大队,一共拥有各类战机150架。

    其中飞熊中型轰炸机110架,飞豹战机(歼教Ⅱ型)40架,表面上,战机的总数与其他联队差不多,只是对前线的野战机场,以及后勤补给方面的要求,倒真有点点苛刻了。

    与其他联队相比,该联队属于“小中队”编制。

    每中队只有12架战机,与美国或德国的飞行小队类似,即每三架战机为一个小队,因为英式的飞行小队,则由二个编队,即是由四架战机组成。

    至于实际的效果,只有等实践检验之后才知道。

    这种美式飞行联队,对后勤方面的要求很高,在编的地勤、维修、医疗与警卫等相配套人员的数量,达到了一个可观数字,总数约二千四百余人,算是所有川西飞行联队之中,在编人数最庞大的飞行联队。

    然而该飞行联队,对王牌飞行员的需求量,却是最低的联队。

    因为,他们只有一个歼击机大队,对王牌飞行员的需求能不低么?

    刘司令也是乐见其成,如果美式空军能摸索成功的话,川西空军的现有规模,将会翻两番。

    嗯,今后出现“千机轰炸”的场面,也不再是梦了。

    飞熊中型轰炸机性能出众,略略领先于九六式陆攻,其航程也比较远,1300公里的作战半径,完全可以覆盖大半个华夏,甚至可以将洛阳与郑州当作中转基地。

    这些地方本就位于华夏的中心地带,而且还有联合集团军的专用机场可用,必要时还可以由洛阳直飞川西与城都,这样一来,轰炸机群的自身安全,就有保障了。

    对于去石家庄参战一事,宋杰克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这些地方,刚好处于太行山山脉与华北平原的交汇之处,地形地貌多样不说,而且起伏也比较大,在此地不易设立大型机场,因此建议在获鹿县布置野战机场,所派驻的战机最好以歼击机为主。

    飞豹战机的体形较小、推重比较大,完全可以短距离起降,对机场的要求也不高。

    如果再有预警雷达从中指挥,完全可以以一当十,任他三五倍敌机来犯都是送死,而且机群规模较小的话,只要平时多注意防空问题,完全可以长期的隐蔽下来,机场安全完全没问题。

    这一点看法,倒是很得刘亦诚的认同。

    在身处前线的情况下,后勤补给将非常的艰难,想通过铁路运输根本是个笑话,倘若想采用空运又不太安全。

    何况此时的大郭村机场,几乎还是一片农田,而眼前的时间比较仓促,他也不敢在哪里修机场,日军的轰炸机可不是吃素的,一旦发现苗头不对,保证群涌而至。
………………………………

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箭研究

    对于空军机场问题,刘亦诚少将也想好了。

    石家庄的野战机场是必须要修的,只是机场的具体位置,还需要略略的挪动一下,改在获鹿县黄家峪的东南方向,此地位于龙泉寺与铜冶镇之间,整个机场可呈“东北—西南”布置,即使敌机来犯也很难一望无遗。

    因为从空中看来,鹿泉山(抱犊寨)、峪西山(石家庄动物园),黄家峪(双龙山),以及云盘山(井陉东南三公里),刚好连成一个群山连绵的拱月状,可以将整个龙泉寺一带,以及未来的野战机场完全遮蔽下来。

    何况此地距石家庄,不过十多公里,距离获鹿县五六公里,还有群山可依托,无论修建机场,还是设立核心阵地,都是上上之选。

    守卫石家庄的空军选定之后,就该是郭祺勋的第一旅了。

    郭旅长可不是什么老实人,此次说是出兵一个野战旅,他倒是吸取了先遣团的“先进经验”,将二个标准旅编为二个团,只是打着一个旅的牌子而已。

    川西的一个标准野战旅,原本拥有7个整编营,每营有800多人,将其改编为步兵团时,则直辖三个机械化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战斗工兵营,以及一个团部,共六个营级单位,全团兵力接近5000人。

    川西第一旅,除了下辖旅部与两个步兵团之外,还有若干直辖部队——二个坦克营、一个155毫米重炮营、一个高炮营,因此全旅拥有17个营单位,总兵力接近一万四千人,比民国的某些乙等师还要庞大。

    幸好,准备部署在石家庄的空军部队,只有一个歼击机大队,加上各类地勤人员,也就八九百人,因此川西所出动的总兵力,还不到一万五千人,虽然远强于日军的旅团单位,但是相比日军的常设师团,还是相形见绌的,比如日军的挽马师团有2。8万人,而驮马师团有2。4万人。

    川西部队历来是华夏军队中的奇葩。

    他们早已脱离了“低级趣味”,越来越像后世的美国军队,一有军事行动必定首选空军,当空中侦查无误之后,就将特种部队投送到预定作战区域,进行详细的摸底侦查,之后才接应后续部队的到来。

    10月3日,黑狼亲自带队空降到云盘山一带。

    10月3日晚,李家钰的第四十七军,从山西长治一带,经正太铁路运输,悄悄的向石家庄开进。

    阎锡山也深知此地的重要性,也在暗中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哪怕忻口前线再需要物资运输,他也咬紧牙关让该军优先通过,事后还是不太放心,还让邓锡侯部逐渐向娘子关移动——“井陉天险,万万不可失”。

    10月5日,郭祺勋的第一旅,在广元(划入川西联防区)正式誓师出川。

    为了防止日特的刺探,该旅的旗帜与编号,一律改为“四十七军独立混成旅”,对外宣称此次北上的目的是——“与李家钰大部队汇合,一起支援忻口前线”。

    因此誓师的场面比较低调,只有潘文华将军代表刘湘来广元践行。

    刘亦诚却没有亲自随军,而是去见冯·布莱尔与梅塞施密特,这两位教授,一位是农业专家,一位是飞机专家。

    布莱尔教授,在川西的农业研究已经初见成效,川西的粮食亩产量,增长了五成有余,获得广大川西百姓的感激,他现在已经转战涪城、德阳、CD一带,正在研究四川的平原农业问题,并受四川省府正式委托,准备在眉山一带,兴建新型的化肥生产基地。

    刘少将找布莱尔教授,主要还是想请他研究“战地口粮”的问题。

    数十万川军将士毕竟是在外省征战,总是饱一顿饿一顿的,长期下去也不是一个办法,何况还要征战八年,一旦因此生病的话,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战斗力。

    布莱尔教授本来也没有办法。

    他毕竟只是一个农业教授,而非“全知全能”的神灵,好在与他同来的十多位农业专家之中,就有研究营养学的专家,通过大家的群力群策,以及德国军人在一战时期制作军粮的经验,还真想出了一些办法。

    再结合某人在21世纪的“道听途说”与“先见之明”,最后川西决定在涪城与广元,设立了战地速食研究基地,搞了些净水厂、炒面厂、罐头厂、牛肉干厂、脱水蔬菜厂、方便面厂等等。

    当然,正式投产及交付军队的话,还需要一些时间。

    梅塞施密特教授,是德国首屈一指的飞机专家,却也是一位火箭专家,刘亦诚这厮此次找他,就是为了研发火箭弹的问题。

    在淞沪战场的空战之中,奥田喜久司大佐的“箱型密集阵”,令所有在场的华夏空军束手无策,若非刘少将急中生智,又碰巧还有飞熊中型轰炸机群在场,来了个空中投放航空炸弹,形成了空中的死亡禁区,否则,该次空战的最后结果就比较悲剧了。

    火箭弹,不但能对付日军机群,还能对付日军的地面部队。

    因此刘亦诚就是做梦,都想将它研制出来,他自己是文科生出身,而蚂蚁机器人与智脑,又只会复制与拷贝,在创新方面完全是弱智,没办法,他唯一够得上的军工专家,也只有梅塞施密特了。

    何况这厮的记忆力好得很,记得教授曾与他说过,想拉他一起研发喷气式战机,好像这还是希特勒的意思。

    火箭弹与喷气式战机相比,那真是小儿科了,可惜刘亦诚与苏联红军的关系一般般,实在弄不来“喀秋莎”之类的神器,否者一夜之间,就可以让华夏军队拥有火箭炮,现在只好请德国友人帮忙了。

    梅塞施密特面带微笑,静静听完某人的陈诉。

    他很轻松的告诉这厮一个好消息,以他的专业知识来说,要研究这样的简单武器,就如同厨师炒菜一般,但是这玩意儿的意义不大,就如同华夏的炮仗一样,仅能用来吓吓人,因为精度实在是太差了。

    而且在发射之后,根本不知它会飞到哪里去,没准一不小心,它自己又飞了回来,炸死了自己人也说不定。

    “这个——”,刘亦诚也有傻了眼。

    他也突然记起一桩往事,在另一时空,他大约还是十来岁的时候——正是喜欢撒野的年龄,也喜欢捣鼓一些土制火枪、土制炸弹,以及土制小火箭。

    火枪与炸弹还好说,如果手艺不佳的话,大不了炸不响,又或将人的手指炸得发黑发肿,反正过上几天就好了。

    唯有土制小火箭,就真的麻烦了。

    一旦点燃之后,火箭居然是歪歪扭扭的蛇形前行,明明瞄准的是一片空旷的田野,结果它却窜入身后的一个草垛之中,引起了一场大火不说,事后还被家人一阵好打。

    当时他还觉得自己挺冤枉的,长大了才知道,他当时有多幸运,如果是点燃了谁家的房子,那才是真的完蛋了。

    不过,梅塞施密特可是德国专家。

    他怎么也成了小孩子一样,搞一个军用火箭来,反倒成了自杀性武器,没有一点专业的样子,根本不合逻辑,刘亦诚有点似信非信,也罢,“实践出真知”,让施密特教授先制造一两枚来看看。

    专家就是专家。

    梅塞施密特在半天之内,就制造出了三枚火箭弹,长度基本都在一米出头的样子。

    第一枚比较简陋、粗狂,箭体长1。06米,直径0。1米,并且装了一根4。6米长的平衡杆,试射射程达到了1900米。

    第二枚比较先进,箭体长为1。26米,直径0。12米,尾部装上3只倾斜的稳定螺旋板,当火箭发射时,由于空气动力的作用,使火箭自身不断旋转,从而达到了稳定飞行的效果,试射射程约4500米。

    第三枚完全是某人熟悉的样子。

    在火箭的箭体上,不但有固定的飞行尾翼,尾部还有倾斜状喷管,火箭依靠从倾斜喷管喷出的燃气,使火箭绕弹轴高速旋转,产生陀螺效应,从而保持飞行的稳定性,体长1。1米,直径0。14米,试射射程为6500米,准确性确实不高,弹点偏差200米。

    刘亦诚还就不信这个邪。

    他将三种火箭弹的数据,一一扫描到智脑,然后在虚拟幻境中反复实验,结果确实有点堪忧,前两种火箭弹,就别指望准确性了,发射之后能不飞回来,搞什么“自杀性攻击”,已经是伟大的胜利了。

    至于第三种,已经可以用于实战了,唯一不足的是,弹点的散布有点过大,确实只能用于吓人,单枚的有效杀伤有限。

    对了,苏联当年的技术,应该还没超过德国人,他们的“喀秋莎”应该也没好到哪里去。

    那么苏军火箭弹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好像他们也是以数量来取胜的,一个火箭弹发射车,可以承载24—48枚,倘若集中五六辆火箭车,搞一次齐射的话,在近二百枚火箭弹的笼罩之下,确实不用考虑精度的问题,只是有点浪费而已。

    看到刘亦诚怔然出神,梅塞施密特决定略略讲解一下。

    “第一枚火箭弹,是有名的康格里夫火箭,最早诞生于1805年”。

    “它的创造者是英国的炮兵上校——威廉·康格里夫,他在借鉴印度火箭与华夏古代火箭的基础上,所研制出来的第一代实用性火箭,曾用于反拿破仑战争,以及与华夏的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枚火箭弹,则是康格里夫火箭的改进版,诞生于1844年,是英国发明家威廉姆·黑尔,所研制的第二代火箭弹,其射程与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来巨炮时代兴起,这些火箭被扫入历史尘埃”。

    “第三枚火箭弹,是德国军工专家在这几年,与苏俄秘密合作的结果,效果——你也看到了,射程或许还能再次增加,但在精度方面,还将进一步下降,除非是几百枚集中发射,否则只能吓吓敌人而已”。

    “怎么会这样?”

    刘亦诚也有些意兴索然。

    难怪二战的时候,许多国家的空军都没怎么装备它,连苏俄空军也只是用来打打日本人,又或欺负一下德国人的地面部队,而德国空军也只是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