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张杨联军的眼前形势,也不容乐观,没钱吃饭、没钱买装备,还只是一方面,如何让他们保持士气斗志,甚至在全面抗战爆发后,还能与日本鬼子殊死搏斗,才是一个真正要命的问题,刘郧想了半响,还是想到了一些应急办法。

    刘司令尽量保持和气,微笑的看着张部长,很诚恳的问道,“学勤兄,东北军与西北军,都是老牌子的虎贲劲旅,目前也只是时运不佳,但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因此亦诚有句话,也不知当讲不当讲?”

    张学勤本来已经绝望了,看到刘郧如此和蔼与厚爱,简直感动得五体投地,就算这厮有再难听的话,他也不在乎了,于是连忙点头,“老弟何出此言,张副司令在我离开时,一再命我多听多看,请你但说无妨”。

    刘郧也不顾自己人微言轻,决定说一些肺腑之言,“请学勤兄,转告张副司令,无论东北军或西北军,都已山穷水尽了,今后或许还有机会东山复起之日,然而日本鬼子亡我之心不死,华夏虽大却无路可退”。

    “因此兄弟有上中下三策,献芹与张杨俩位将军。上策是让出部分兵权,请南京的蒋公全权整编,打造一支或数支可战、能战的精锐部队,只要有朝一日日本鬼子退出了华夏,东北三省与三千万民众,终究还是老张家的,而杨虎城将军也可以东山再起,重振西北军当年全盛的声威,也未可知”。

    此番良策一出,除了何先生有些尴尬之外,其余与会人员一一点头支持,当然在张学勤的心中,还是有些不服气,就凭中央军与川军,也能打败日本人,真是会说笑话,不过为了军火与投资,在表面上还是得点头微笑。

    既然大家都不出声,刘郧就当他们默认了,于是继续阐述他的建议,“不过,如果张杨二人信不过蒋公的话,亦诚还有中策,就是全面整顿张杨联军,内兴民生、外结善缘、养精蓄锐,静待倭寇前来送死”。

    “当然,张杨俩人无力革新整顿的话,亦诚还有下策可用,那就是彻底的脱离南京体系,全体投入红军的怀抱。红军的作风是很艰苦,但是纪律严明、仁人志士甚多,改造几十万张杨联军,问题也不太大,只是你们自己要想清楚才是”。

    一时之间,与会人员都傻了眼,蒋委座的得意门生,刘亦诚少将,竟公然煽动张杨二人率部投奔红军,简直是石破天惊、骇人听闻。连何先生这样的老红军,都被震得晕头转向,一次收编几十万军阀部队,红军还没这个先例。

    看着呵呵傻笑的何先生,刘郧也很无奈,红军这些年是走了霉运,说是万里长征,其实就是打了败仗,不得不长途转移而已,要想收编几十万军阀部队,哪怕是穷途末路的张杨联军,还是勉强了点,因此只能算是下策。

    张伯玉却一脸苍白,暗暗的拉了拉刘司令,让他不要再发贬言了,南京方面的中统与军统,实在是威名远播,像他这种小公务员,实在是有些怕了,万一有人认为他是刘郧同党,请去喝杯茶什么的就麻烦了,恐怕不死也要脱层皮。

    唯有邓锡侯与马鸿宾心照不宣,刘郧可是大名鼎鼎的川西小霸王,连与日本的武尊交手,都只是平手而已,哪里又怕什么军统特务,说句难听的话,只要刘司令不公然叛国投敌,这些特务见到他都得绕着走。

    邓老总毕竟是东道主,于是哈哈一笑,脸上笑容可掬,说起话来也是四平八稳,“亦诚老弟说得对,华夏虽大却无路可退,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深合我等行伍之人的胃口,来来喝酒去”。

    刘三爷也是尽人事听天命,至于张学勤是否会将此话,一一的传给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也是张少爷自己的事,反正今日一别,他的这番言论绝对会广为流传,传到西安等地也是迟早的事,于是也乐得清闲,拉着伯玉兄喝酒去。

    马鸿宾也知大事已定,关于甘肃铁路布线之事,应该再无变故,于是也心满意足了,不由呵呵直笑,带着马继芳一起,随邓锡侯和刘郧喝酒去了。

    官邸中偌大的会议室内,最后就只剩下了张学勤与何先生,俩人彼此面面相觑,都有些怔然发呆,很快俩人就反应过来了,如同火烧屁股一般,即刻离开了会议室,准备尽快向西安和延安发报,汇报此次会议的重大变故。

    待刘郧与张伯玉喝酒完毕,结伴回到了广庐大院时,俩人略喝了几口浓茶,就开始攀谈大家这些年来的经历,伯玉兄是客随主便,只好奉陪了,因为在他自己看来,与刘司令的名声鹊起相比,他实在是乏善可陈。

    张伯玉不是在西乡县,当什么副县长么?究竟是怎么当的交通署主任?而法学与道路交通之间的差距,也确实太远了些,简直比猛龙过江还猛,刘郧大为不解,莫不是有人要害伯玉兄。这厮却一声苦笑,向他连连摇手。

    居然这么不堪回首,刘郧也被雷到了,于是更有兴趣了,让伯玉兄细细道来。

    张伯玉沉吟了片刻,才慢慢解释道,“亦诚,我也不瞒你,汉中交通署主任这个位置,是家父的意思,也是想胡乱混些资历,以便今后出任县长、市长之类的职务”。

    “转科、混资历?”刘郧也是苦笑不已,这么解释倒也合理,这厮与孔祥熙沾亲带故,今后在民国仕途上的发展,想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而张伯玉的父亲,不是有钱,就是有权,伯玉兄自己又是从海外归来,不混个实职县长或市长,也确实说不过去。

    不过今天这个突发事件,也说明了一点,伯玉兄想独当一面,还需要多多的锻炼,能再多见一些世面就好了。

    然而刘郧一时脑筋短路,也确实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只好灵机一动,向伯玉兄建议,“小弟即将结婚,你看,是不是陪小弟走走”。

    “结婚?你与玉玲,至今还没结婚,你也太过份了吧”,张伯玉也有些来火了,刘郧与孔大小姐认识,也有二三年了,孔玉玲本就年龄偏大,居然至今还没结婚,这不是故意害人么,再这样乱来,彼此的兄弟就没得做了。

    伯玉兄正欲翻脸问责之时,却突然回过了神来,不由一阵狂喜,抓住刘郧连声问道,“你们要结婚?什么时候结婚?将在什么地方举行呢?”

    刘司令也被问晕了,于是将眼睛一翻,你妹,又不是你结婚,咋呼啥,还没等他开口,张伯玉就反应了过来,有些讪笑的说道,“亦诚,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们要结婚,这么大的事,怎么也不通知一声呢”。

    刘郧也知自己理亏,也真把张伯玉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就将这些年来的事情,大致的说了一下,其他女人的事情,也只是用尹沁兰为例,一笔带过,好在这年月比较崇尚父母之命,伯玉兄也不知说什么好。

    不过东宫与西宫之事,历来比较复杂,若是立了孔玉玲为大老婆,便是对刘郧的老爹刘鄂北的不敬,反之就是对民国大佬孔祥熙的不敬,刘三爷想拖延一下时间,也是可以理解的,就连风流倜傥自称的张伯玉,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要不,分地举行”,伯玉兄很快想到了一条妙计,拉着刘三爷细细分说,“亦诚你看,孔家真正在意的,还是南京与上海等显贵政要比较集中的地方,你只要在武汉或南京举行婚礼,嗯,干脆举行西式婚礼,这样外人就无从挑剔了”。
………………………………

第二百五十一章 代号卫民

    哎呀,伯玉兄就是指路明灯啊,刘郧也是一点就通,孔玉玲是英国神学博士,还获得了英国的爵位,通俗的讲就是英籍华人,与她结婚确实去教堂为好,最好与英国大使馆报备,这样就规避了南京方面的有关规定。

    南京有什么规定呢?难道要执行一夫一妻制。是的,蒋光头就是这点不好,他自己屋里只有一个老婆,所以就要求他的部下们,也只能搞一夫一妻制,谁若违反这一点,将被开出师门。对了,前几年更是闲得无聊,还搞了个什么“新生活运动”,要求大家讲道德、讲文明、喝白开水,美其名曰修身健体。

    刘郧这个穿越者,从内心来讲,也是想准备开开后宫之类,像老蒋这么干,不是平白断人的财路么。嗯,民国婚姻法中规定,每人只准有一个老婆,看看民国的其他人,哪个不是三妻四妾,老蒋这是“鸡立鹤群”,与军阀大众为敌。

    “对了,伯玉兄,王家烈、韩复渠、李宗仁等老前辈,哪个不是妻妾成群,那个,南京方面不也没干涉么?”刘郧问出了心中的最大疑惑。

    “你是不是还想问,乡间的土财主,城里的资本家,不也娶了好几房姨太太,国民政府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么?”张伯玉似笑非笑的看着刘郧,大家都是男人,在很多事情上,都是一个德行,对于某些事情,自然是兴趣盎然。

    “亦诚老弟,你也太看表面了。这些人,不是军阀出身,就是地方上的土豪劣绅,你怎么能与他们相比呢?这些人都是南京,或延安的斗争对象,嗯,妻妾之事老蒋是管不了,但是可以决定他们的发达,或是不发达”。

    “当然,这些人也不是傻子,也不会公然对抗民国法律,而是打了一个擦边球,那就是一妻多妾,也就是说合法的老婆,从来就只有一个,其他都是姨太太,是法律上根本不承认的妾侍,嗯,可以算作高级佣人”。

    原来是这样,刘郧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很多民国名人,都想了些规避民国婚姻法的馊主意。为了给妻妾们一个合法的地位,只有先逐一的结婚,再逐一的离婚,这样一来,就成了前妻与前夫的关系,既不算违法,也不算入佣人之流。

    由于事关大家的帽子,这些馊主意也渐渐的“约以成俗”了,好在刘郧现在成了川西王,对他领地内的一干官吏,全由他亲自任命,向CD与南京备案不过是走走形式,无论老蒋与刘湘给与不给都一样。

    不过,“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公然对抗老蒋,也非什么明智之举。

    “嗯,分地结婚,一定要分地结婚”,刘郧觉得张伯玉是个好哥们,及时纠正了他错误路线,于是边拱手边恳切的说,“伯玉兄,我与玉玲的婚事,就全拜托你了,只要玉玲喜欢,想进教堂就进教堂吧”。

    张伯玉自然是义不容辞,为了哥们的婚事,居然连他的官都不想当了,盘算着第二天直接乘车去武汉,亲自去找孔玉玲商量此事,直让刘三爷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不过火车与船只哪有飞机快,还是随刘司令一起,坐川西专机去汉口好了。

    经伯玉兄的一阵胡乱搅合,导致刘三爷胡想翩翩,一晚上都睡不着觉。而就在此时,远在南京的蒋委员长,西安的张杨二人,以及延安的周副主席,都拿到了一封大同小异的电报,让他们也久久无法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刘郧与张伯玉正准备去机场时,何先生与张学勤已经赶到了广庐大院的门外,都顶着一对熊猫眼,一把拉住某人,让他稍稍留步片刻,他们有话要说。

    虽然大家都是急事急办,但是何先生就有礼貌多了,很洒脱的让张少爷优先。

    张学勤也不打算客气,径直拿出一张电报,恭恭敬敬的递给了刘郧,上面赫然写着,“亦诚老弟,汉卿有愧,弟之三策,字字珠玑,不日赴宁,与蒋公面议”。

    伯玉兄的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这个张副司令,真是焉坏焉坏的,感情是空手套白狼没套着,就打算亲赴南京,找老蒋告黑状去了,这人也太坏了。不过刘郧却不这么看,想告状就告吧,若告他是红匪更好。

    在李胜德路过川西时,刘司令就想加入红军的队伍,只是红军的领导们认为,他还是留在白区工作比较好。现在张副司令想告黑状,岂不是正中他的下怀,若能将他告成真正的红军战士,真是连谢谢都不用说了,能不是好事么。

    至于张伯玉担心什么,刘郧也略略知一二,不就是担心老蒋大发雷霆,免了他这个川西王的职务么。可惜,军阀之所以是军阀,就是可以不听其他人的命令,即或是南京国民政府的政令也不行,彼此是平等互利的关系,而非什么从属关系,对南京的军政命令,更多是一种尊重,并非是非执行不可。

    当然,这些都是民国大佬之间的一种默契,刘郧还没傻到四处张扬,于是微微一笑,让伯玉兄放心,从容的暗示南京方面,还有孔祥熙给他撑腰,哼哼,不要怕,一定要挺住。

    还别说孔财神的名字就是响亮,连摇摇欲坠的伯玉兄,在收到某人的暗示后,就逐渐恢复了镇定。

    本来张学勤还在期待什么,不料刘郧与张伯玉谈笑自如,丝毫不见所预期的怯意,这下他自己反而虚了,汗水一下就飙出来,眼神也有些游离不定了,万一刘司令发了疯,非要拿他开刀的话,可是谁都帮不了他。

    幸好还有何先生在,也拿出了一封电报递给了刘郧,及时的消除了张大少爷的“危机”。

    面对何先生,刘司令可就不敢疏忽大意了,而是让张伯玉亲自去送送张学勤,他们毕竟是一起来的广元,还都是陕西官场上的同僚,彼此多走动走动,也是一件好事。

    伯玉兄与学勤兄也都不是傻子,当他们一看到某人手中的电报,而且还是红军总部发来的电报时,就即刻意识到一个问题,这是一件要命的大事。因为自绥靖大会结束之后,红军在表面上是变成了半合法的组织,但在暗中大小军阀们依然是我行我素,因此公然与延安交往,依旧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直到张伯玉与张学勤俩人,彻底脱离了视线后,刘郧才展开了手中的电报。

    正是延安周副主席发来的消息,“亦诚同志,你的提议很好,我方正与张杨磋商。长庆石油之事,我军定当尽力。至于陕甘铁路一事,应以大局为重。而军火订购事宜,由老何同志全权负责,切切”。

    刘郧也没怎么多说,扬了扬手中的电报,直接询问何先生,“老何同志,这封电报,你应该早看过了,不知你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说好了”。

    何部长也没怎么避讳,在他看来,连周副主席都称刘郧为同志,即或不是革命同志,至少也是一个被团结的对象,于是直接说明了来意,“亦诚同志,延安的国际机场已经竣工,还经过了苏联专家的审核”。

    “因此延安的意思是,希望在川西订购一些武器装备,也不要什么德械武器,就比照当初的那些军火,比如汉阳造、迫击炮、轻重机枪,以及七二式步兵炮之类,不过数量略多了些,能够装备三、五个师就行了”。

    三、五个师的装备,倒是不多不少,也就三万多支步枪,轻重机枪三千多挺,轻重火炮几百门,不过刘郧岂肯如此小家子气,他正在盘算如何送飞机过去,等红军也有了战斗机,看鬼子还能否再“以半个师团横扫整个山西”。

    还以为刘郧在想钱的问题,何先生连忙表明态度,“亦诚同志,以前所订购的军械,都是靠你半卖半送,这份人情,红军是不会忘记的,而此次军购一事,将由周副主席亲自负责,至于资金之事,绝不会有任何问题”。

    刘郧也是微微一笑,也不怎么分辩,而是低声说道,“我打算,送延安五十架新型战机,对了,飞行学员们也大多应届毕业了,延安以后就能自行组建航校,而川西派往延安的售后负责人,就是你曾见过的德国人李汉斯同志”。

    真是喜出望外,何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