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百年战火:美洲近世的小国与战争-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的来说,北查科地区和安第斯山东麓的其他许多地区一样,干旱、高温,缺少淡水,不适宜人类居住与生活。然而就是这样一块贫瘠的土地,竟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引发了玻利维亚与巴拉圭之间一场颇为奇特的战争。
一个大的政治区域分裂为多个小区域时,很容易在领土划分上留下后遗症。查科问题就是庞大的西班牙殖民帝国轰然崩塌时留下的诸多问题中的一个。
草原绞肉机 南美洲的犀牛头(2)
为了证明本国政府对查科地区拥有主权,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两国的学者们分别拿出了一系列的证据。巴拉圭人拿出的证据是,1617年12月16日,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将巴拉圭划分为两个管辖区。之后,巴拉圭总督就不时组织讨伐队讨伐查科地区的印第安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662年的拉萨罗·奥尔特加·巴列霍斯远征。这次征讨历时6个月,在查科地区建立了5个要塞。1675年,时任巴拉圭总督的雷赫·科尔瓦兰组织部队,在亚松森对面的河西岸建立了一座要塞。
巴拉圭方面还提出了其他证据,比如传教士的传教记录。根据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保留的记录,在1787年,时任巴拉圭总督的佩德罗·梅洛在亚松森以北20英里的巴拉圭河西岸建立了梅洛蒂亚归化区,而这个归化区所处的位置正好是查科地区的边缘。它的作用也是安排从查科地区过来的皈依基督教的土著居民。此外,巴拉圭与巴西在历史上的冲突也表明,在1840年以后,巴拉圭与巴西的实际边界线就是巴拉圭河,巴拉圭河西部就是巴拉圭领土。
玻利维亚也拿出了证据,其年代显然要比巴拉圭早。玻利维亚的证据是早在1559年,该地区就已经是查尔卡斯王室法庭的管辖范围。对于这个证据,巴拉圭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西班牙王室的法庭制度是司法管辖制度,而不是行政管理制度,王室法庭的管辖范围不是依照行政区域划分的。以查尔卡斯王室法庭为例,该王室法庭位于拉巴斯,但其管辖范围曾包括巴拉圭。这只说明王室法庭有权处理该地区的案件,但是并不意味着坐镇拉巴斯的西班牙法官对巴拉圭有行政管理权。
双方还从其他方面寻找证据——巴拉圭人在西班牙人留下的档案中找到一张1620年的地图,上面标明查科是巴拉圭的领土。玻利维亚人不甘示弱,也在老档案中寻找地图,后来果然找到了西班牙殖民时期把查科地区划在玻利维亚范围内的地图。拿着西班牙总督留下来的两张自相矛盾的地图,两国谁也说服不了谁。
从历史角度看,拉美国家独立后领土划分的原则是“实际占有原则”,也就是说,拉丁美洲各个新独立国家的版图,以西班牙殖民时代的总督辖区为准。这个政策出台于1810年,是西班牙各殖民地独立后划分领土的基本依据。问题是现在玻利维亚和巴拉圭都说不清,1810年时查科地区究竟被谁控制。
草原绞肉机 南美洲的犀牛头(3)
玻利维亚和巴拉圭都已经独立多年,两国相安无事也很多年了,为什么在20世纪初突然因为查科的归属吵了起来呢?这还要从1884年的太平洋战争说起。
1884年,玻利维亚、智利和秘鲁为争夺氮肥和硝酸盐的产地爆发了太平洋战争,玻利维亚战败。玻利维亚战败后,唯一的出海口被划归智利,玻利维亚成为完全的内陆国。
作为一个海洋国家,玻利维亚很难接受丧失出海口的事实,因此,玻利维亚曾试图收复失地。但是,1904年与智利签订的条约彻底断送了玻利维亚的梦想。在此之后,玻利维亚一直想办法取得一个出海口,以保证本国物资商品运输道路的畅通。通往大西洋的巴拉圭河又宽又深,1000多吨的轮船可以从海口一直溯流而上航行2000公里,直抵巴西境内。这么宽阔的河流自然成为玻利维亚理想的入海通道。
不过,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玻利维亚国力虚弱,要夺取巴拉圭河的话,需要看巴西和阿根廷的眼色。在巴西和阿根廷的反对下,玻利维亚也只能暂时搁置以巴拉圭河作为出海口的计划。
与20世纪20年代的巴拉圭相比,1811年独立时的巴拉圭面积更大。巴拉圭的三个邻国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组成了三国同盟。在与三国同盟的战争中,巴拉圭被迫割地,领土面积一再缩小。这让巴拉圭对邻国的举动非常敏感,当玻利维亚希望得到查科的控制权时,就引起了巴拉圭的警觉。对于玻利维亚的行动,巴拉圭一直提防着。
为了形成事实上的控制,巴拉圭批准了许多外国公司在查科地区投资,尤其是阿根廷公司在这一地区拥有很大的利益。巴拉圭还大力欢迎从德国前来垦殖的门诺派基督教徒。大量外国公司的投资和门诺教徒的垦殖,使得巴拉圭名正言顺地在查科地区建立了许多要塞和据点。
巴拉圭和玻利维亚在查科地区建立的所谓“要塞”,其实不过是军垦地。为了获得对查科的实际控制权,两国在查科地区派出了大量的军人进行军垦。为了防范所谓的野蛮人和猛兽的袭击,拓荒的军人们在居住点外围构筑了工事,挖掘战壕,也就形成了所谓要塞。一个典型的要塞由军人居住的简易房屋、水井和牲畜栅栏组成,与其说是要塞,还不如说是军人农场。
草原绞肉机 争夺出海口(1)
争夺出海口
19世纪中后期,玻利维亚总统纳西索…坎佩罗与巴拉圭政府达成了边界协议,划定双方的边界。1879年,两国代表在协议上签了字。但是因为巴拉圭国内政治混乱,独裁者更迭,这个协议一直没有得到批准。
1887年,由于太平洋战争中的失利,玻利维亚急需重获出海口,为了后方的稳定,便与巴拉圭签订了一个有利于对方的条约。第二年,巴拉圭趁玻利维亚无暇顾及,派兵占领了新建的帕切科港。这个举动让两国的关系在此后的20年都处于紧张状态。
19世纪末,玻利维亚积极地活动,希望解决太平洋战争的遗留问题,取得太平洋出海口;另一方面它又与巴西进行着战争,争夺玻利维亚西北的阿克里地区,根本没有精力再去和巴拉圭解决边界问题。1903年,巴西和玻利维亚签订皮特罗普里斯协定,阿克里冲突得以解决,玻利维亚终于可以腾出手来研究查科地区的局势了。
20世纪初,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两国在查科地区呈现如下态势:巴拉圭沿着巴拉圭河以西,沿北线修筑了一系列碉堡,并沿着皮科马约河从东往西修筑了一系列的碉堡和要塞。巴拉圭为了运输制革业所需的白坚木,把铁路修到了北查科地区。得知巴拉圭在北查科地区的活动,玻利维亚方面也没有闲着,迅速沿着皮科马约河构筑碉堡与要塞,阻止巴拉圭继续挺进。
草原绞肉机 争夺出海口(2)
这种剑拔弩张的状态引起了双方领导人的担心,也引起了两国的邻国阿根廷的担心。1907年,阿根廷外长埃斯塔尼斯劳…塞瓦略斯在双方军队还没有正面接触的时候,邀请了玻利维亚总理克劳迪奥…皮尼利亚和巴拉圭外长阿道弗…索莱尔,进行调解。时任玻利维亚总统的自由党人蒙代斯认为,阿根廷会尊重玻利维亚的要求,因此同意了阿根廷提出的建议。但出乎意料的是阿根廷站到了巴拉圭的一边,否定了玻利维亚提出的“按殖民地时代的情况划分边界”的提案,反而劝说玻利维亚同意将巴拉圭已经占领的土地划给巴拉圭。在阿根廷的压力下,玻利维亚同意了阿根廷的提案,随即与巴拉圭签署了皮尼利亚——索莱尔议定书。议定书中第七条约定:“在此协定的有效期间,签约各方同意,从今以后对本签字日所确定的领土现状不得提出更改或有更多的要求。”
1907年议定书签订后,双方的扩张行动并没有停止,尤其是巴拉圭。1907年议定书鼓舞了巴拉圭,巴拉圭的碉堡群继续向西延伸,这个情况很快被玻利维亚获悉。1923年,玻利维亚总统萨维德拉废除了1907年协议,命令查科地区的玻利维亚军队也修建更多的堡垒,以加强对更多地区的控制,并阻止巴拉圭的西进。
在这一时期,由于军队规模、国家财力和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认识不足,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双方在查科地区修筑的碉堡和要塞的规模都很小,相互之间距离很远,驻扎的部队也很少,而且这些碉堡缺少淡水供应,很难长时间独立作战。到了20年代初,两国分别控制了查科地区靠近自己一侧的边缘地带,中间则是一片宽广辽阔的无人平原,除了一些印第安人的营地外杳无人烟。
双方就这样默默地向查科的腹地扩张着。1927年2月,玻利维亚军队和巴拉圭军队在查科地区发生了小规模的武装冲突。玻利维亚总统埃尔南多…西莱斯发现,双方现在这种状态极有可能引发战争,因此决定请阿根廷调解。这次调解和以往的调解一样,双方在关键问题——玻利维亚获得巴拉圭河上一个港口——不可调和,最后不欢而散。谈判破裂后,西莱斯总统指示玻利维亚军队,继续在查科地区构筑9座碉堡。
草原绞肉机 1928年的武装冲突(1)
1928年的武装冲突
查科局势突然发生变化,与石油有关。1922年,美孚石油公司在查科地区的西部边缘购买了大片土地,投资达5400万美元。1928年,该公司宣布,在查科地区西部发现了石油。玻利维亚的目光一下被吸引到查科地区来。根据当时的勘测报告,查科地区极有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如果这个消息属实的话,那么,查科地区的每一平方公里土地都增添了价值。而且,一旦玻利维亚在查科地区大规模开采石油,现有的输油管道将很难满足要求。解决的办法有两个:要么找到一个出海口,建一个港口;要么取道阿根廷。
玻利维亚出口石油要使用阿根廷的石油码头和油船装运设备,但此时阿根廷本国的石油工业被英国财团控制着,美孚石油公司是英国人的竞争对手,因此阿根廷人漫天要价,玻利维亚赚取的石油利润有很大一部分都被阿根廷的英国投资者拿走。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下,玻利维亚迫切需要寻找一个出海口,巴拉圭河的作用更加显著,而要想取得巴拉圭河的航运权,首先就要拿下查科地区的控制权。
出乎各方意料的是,首先采取行动打响第一枪的竟然是实力明显处于下风的巴拉圭。1928年12月4日,巴拉圭陆军少校拉菲尔…佛朗哥指挥驻扎在内格腊湾的部队400多人(一说350人),悄悄向玻利维亚控制区运动,目标是巴拉圭河北部玻利维亚人控制的班加迪亚要塞。
12月5日早晨,巴拉圭人突然出现在班加迪亚要塞下。巴拉圭军人向要塞内的玻利维亚军人喊话,要求他们投降。要塞内的玻利维亚守备队虽然只有28人(一说25人),但拒绝投降。巴军随即发起进攻,半小时后拿下了要塞。交战中,玻利维亚守备队有3人死亡,25人被俘。战斗结束后,巴拉圭军队焚烧了班加迪亚要塞,然后撤至出发地。在撤退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巴军一名下士和一名士兵开枪打死了2名走不动的玻利维亚俘虏。此消息一传出,玻利维亚全国哗然。
草原绞肉机 1928年的武装冲突(2)
12月8日,巴拉圭与玻利维亚断绝外交关系,双方代办级外交关系就此中止。事情发生后,玻利维亚方面宣称,巴军参谋部早在11月就在班加迪亚要塞南边的康塞普西翁设置了指挥部,这次袭击显然是巴拉圭方面预先策划好的大规模战役的前奏。在这种情况下,玻利维亚方面再也坐不住了。西莱斯总统明知玻利维亚没有条件进行这场战争,但还是命令驻守在罗博雷地区的军队夺回要塞。不过行动并不顺利,玻利维亚部队中途被洪水所阻,只好撤退。
得知部队撤退的消息后,西莱斯命令部队停止撤退,转而夺取巴拉圭的博克龙要塞。这个行动很快就演变成对该地区巴拉圭据点的全面攻击。12月14日黎明前,150余名玻利维亚军人对巴拉圭的洛佩斯要塞发动攻击,这个由35名巴拉圭军人驻守的要塞失守。同时,玻利维亚军队还俘获了乘车到赫内斯要塞去的一支巴军小分队。博克龙要塞自然躲不过这一劫,也被玻利维亚军队攻占。
短短几天,查科地区的形势就急转直下,巴拉圭与玻利维亚军方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与积极备战的军方不同,巴拉圭与玻利维亚政府此时都不愿意冲突升级。就在玻利维亚军队拿下博克龙要塞的同时,西莱斯总统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如何应对当前的局面。在会议上,玻利维亚外长托马斯…曼努埃尔…埃里奥忧心忡忡地提醒他的同僚,虽然玻利维亚的军事实力在巴拉圭之上,但是从伦敦订购的武器还没有运到,部队仓促应战风险太大,还是应该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这次危机。而且从事态的发展看,国际舆论也对玻利维亚不利。玻利维亚的邻国智利已经公开谴责玻利维亚的进攻。一旦双方真打起来,智利很可能支持巴拉圭,这种局面对玻利维亚极为不利。埃里奥外长的看法得到了内阁成员的支持。同样在巴拉圭方面,巴拉圭政府也有类似的担心。但是此刻箭在弦上,如何才能找个台阶下呢?
草原绞肉机 1928年的武装冲突(3)
就在此时,一封来自国际联盟行政院的警告电报被送到了两国首脑的办公桌上。正在华盛顿开会的美洲国家会议也讨论了两国之间的冲突。国联和美洲国家会议达成一致的看法,认为应由美洲国家会议牵头,组织一个中立国委员会来解决双方的冲突。中立国委员会很快就组织起来了,由哥伦比亚、古巴、墨西哥和乌拉圭驻华盛顿的代表组成,由美国国务院一位高级官员任主席。玻利维亚驻美国公使和巴拉圭代办接受了委员会的调停。
两国虽然在战场上暂时平静下来,但外交方面的冲突却还是火药味十足。1929年,两国代表在华盛顿展开了交锋。玻利维亚指责巴拉圭首先袭击班加迪亚要塞,是蓄意挑起事端,违背了双方在1928年7月12日达成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协定。巴拉圭自然否决了这一说法。玻利维亚提出,要在巴拉圭河上得到一个港口来解决争端,这个要求被巴拉圭拒绝。既然双方达不成一致,中立国委员会只得成立一个包括冲突双方以及美洲7国代表在内的9人委员会来解决这场争论。玻利维亚与巴拉圭双方承诺,在9人委员会提出报告前,双方之间不会发生任何事情。
1929年3月13日,9人委员会在华盛顿开始工作。巴拉圭和玻利维亚抓住一切机会,向委员会提出自己的证据、理由与要求。正在此时,查科地区又出事了。巴拉圭方面派出一个小分队,希望搞清楚班加迪亚要塞的确切位置,没想到在班加迪亚要塞附近发现,玻利维亚人又新建了一个哨所。5月4日,巴拉圭小分队遭到玻利维亚哨所的射击,两匹马伤亡。虽然损失的只是两匹马,但是也一样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这种情况下,9人委员会发现,想靠调停解决两国的冲突基本是不可能的。玻利维亚想得到巴拉圭河港口的要求自然没有实现,而巴拉圭方面也很是恼火,因为他们想把班加迪亚要塞恢复到冲突发生前的状态,而玻利维亚却不把博克龙要塞恢复到战前状态,这让巴拉圭愤愤不平。
不管怎么说,玻利维亚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