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清战争史略-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调查清楚报告给他。当时各方面的人士还没有理解努尔哈赤的长久之计。明朝的辽东巡抚王化贞说:“奴自得辽阳后,擦括民间米粟牛羊,俱置新寨,而辽城一切器具,如盆盎之类,尽挈以去。海州盖殿而不果,辽阳修城砖石又复中止,城中房屋半撤而为薪,意欲俟收获后尽驱妇女出边为质,胁其子弟为先锋,胜则前进,败则归巢,意不安于辽阳,此奴酋之情形也。”《明熹宗实录》,卷13。这番话非常强调努尔哈赤不想也不能占据辽阳,即使为他的主张与努尔哈赤战斗下去制造理论,也说得很不符合实际。朝鲜处于明与后金之间,他们也不知道努尔哈赤能否得了辽阳就占据不走了,但他们比较客观一点,说的情况可能真实些。还在辽阳的战火刚刚熄灭,他们就已得知:“守直胡人末介等来言,酋有因据辽东之意。其妻子尽令移住,诸酋妻子亦尽随去之。”[朝鲜]赵庆男:《续乱中杂录》第一,《光海辛酉》。按照朝鲜人的看法,努尔哈赤取得辽阳后,后金兵屯结不撤,包括努尔哈赤及诸贝勒大臣,都把妻子接到了辽阳,他们认为这就是不想再放弃这座名城了。
第二部分明军的战略退却(3)
但是,后金统治者如何处理已得的辽阳城是个大问题。这关系到他们下一步的全盘打算。后金内部的一些人对努尔哈赤的意图也是缺乏认识的。如因为扬古里额驸的儿子尸体要送回萨尔浒老家去,四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召集诸贝勒到办公事的衙门,对他们说:“为什么要送回萨尔浒呢?在那里的尸体都要运到这里来。你们这些贝勒大臣,天所喜爱的辽东城(指辽阳)都不想住。我国的奴隶们逃跑,都是因为没有盐吃。现在有盐吃了,辽河这边所有的地区都已投降。为何我们要丢弃它而走呢……从前金国的阿骨打汗开始征伐宋和蒙古时,尚未尽降,到他弟弟吴乞买汗时才全部使他们投降了。蒙古成吉思汗征服了已经衰败的国家,至其子窝阔台汗才完全投降。我作为父亲,为你们这些儿子创立大业,你们说,有何不可呢?”《满文老档太祖朝》,卷21。这是努尔哈赤关于取得辽阳后的一次重要讲话,其中心思想就是要长久占领下去。他不是一般地看待占有辽阳城,这位后金国汗是从更高更大更远的方面来认识的。他认为,后金的统治者能领兵攻下辽阳是天大的胜利,有了辽阳不是再返回萨尔浒去,而是要从萨尔浒往辽阳来;辽阳不是孤立的,有了辽阳就有了全部辽东地区,这样广阔的地区怎么可以放弃呢;后金这个国家正处在发展中,以前的成就只是一个阶段,大金、大元都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后金也要继续前进,有了辽阳就可以进一步发展;原来的后金地区缺乏最必要的生存物资,辽阳及辽东地区可以保证供应。经过努尔哈赤的这番讲话,后金就明确占据辽阳了。努尔哈赤非常喜谈天命,他把得辽阳也说成是天赐之福。五月初三日他率领诸贝勒大臣坐轿登上城楼远眺,并说:“天不把这个辽东城赏给我们,我怎么能登上这个城呢!”他拟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富庶的辽东地区到手了,为此举行庆典,摆设大宴。抛开“天命论”不谈,努尔哈赤也提到为得辽阳,后金死了很多人。他们不是唾手而得,是浴血奋战打下来的。同时,他对明朝失掉辽沈地区也不只讲天要灭亡他们。他到了辽阳以后,看到明朝各种制度的不合理和政治上的黑暗,有很大的感触。一次他对原是明朝统治下的人说:“历代帝王的忧患不是来自外界,而是出于本身。过去的桀王、纣王、秦二世皇帝、隋炀帝、金完颜亮皇帝等,都沉溺于酒色财帛之中,不为国家担忧,不理政事,都是他们自身的罪恶亡了国家。你们的明朝皇帝,政法不公平,宠信宦官,勒索财物,大小官员依次效仿皇帝,向人民劫夺财产,使有钱有势的奸恶之人得免,正直的没有钱财的受苦受累。国内的政治如此黑暗,还去干涉别国(指后金等)的事,是非颠倒,违背天理,天把明朝皇帝的河东地区给了我。这真正是明朝皇帝应该忧虑的事。”《满文老档太祖朝》,卷28。
明朝统治者一直抱着种种偏见不承认现实。他们既看不到一个新兴的满族已经崛起,以努尔哈赤为首的满族统治者联合汉族、蒙古族的上层建立了后金国家,这个国家由小到大,正在取代明朝的统治;另一方面他们还对明朝统治下的人民很不了解,很不理解。明朝失掉辽阳,是因为明末的黑暗统治早已失掉人心。辽东人民长期处在生活极端痛苦之中。在他们无法生存下去的时候,有人向努尔哈赤控制的地区逃亡,或努尔哈赤向明朝发动进攻时表示欢迎,明朝的地方官就诬蔑他们通敌、可恶,却没有一点从统治本身的黑暗腐朽上去想一想。时任山西道御史毕佐周曾讲了如下一番话,他说:“闻辽城中私通李永芳者凡数十家,相与约期举事,不知二百年来休养抚字之人,何一旦若此?则我实有以失其心耳。军兴以来援卒之欺凌诟谇,残辽无宁字,辽人为一恨;军夫之破产卖儿累车牛,辽人为再恨;至逐娼妓而并及张、刘、田三大族,拔二百年难动之室家,辽人为益恨;至收降夷而杂处民庐,令其淫污妻女,侵夺饮食,辽人为愈恨。有此四恨,而冀其为我守乎?为今之计,其急着莫如收民心。”《明熹宗实录》,卷9。他说的都是事实,但是很不全面,也很不深刻。明朝在辽东统治的黑暗腐朽至少在这之前的半个世纪就开始了,并愈演愈烈。时至今日想收民心,为时已晚。努尔哈赤看透了这一切。他在进入辽沈地区以后,对朝鲜人说,你们不要再和明朝相好了,交出盘踞海岛的毛文龙、陈良策吧。他很有信心地提出,你们不要非常鄙视地看待我们后金国了。
进占辽沈地区是努尔哈赤的既定国策,辽沈之战的胜利使他如愿以偿。从此他把南自金州,北达中固,东迄镇江,西至辽河的广大地区视为后金国土。在镇江、金州、海州以及西北与蒙古毗连的边境,都派驻重兵戍守。从五月二十七日到六月初二日,努尔哈赤亲自视察了与明朝对峙的一段边境。先到鞍山,在那里见到了从盖州送来的金代天会三年造的大钟。第二天中午到了海州,他率领诸贝勒、大臣一直登上了海州城内的山顶,向周围眺望。二十九日至穆家堡,于野外宿营。下令让驻守海州的刘参将修理城垣。六月初一,从穆家堡到了黄泥洼堡,初二,从黄泥洼回到辽阳城。
辽沈大地是后金的国土,辽沈的人民也成了后金的国人。夺取辽阳时,努尔哈赤已要求对城内人民区别对待,“酋令军兵之相较者杀之,其余一切不杀”。赵庆男:《续乱中杂录》第一,《光海辛酉》。既得,他更清楚地说明:
天把明朝皇帝的河东的辽东之地给了我,现在诸申、汉人同是汗的国人。我们在籍户迁来的旧诸申不要把汉人看作是外人,不得夺取粮食、衣服、谷草,不要盗杀猪、鸡。你们如果因为夺取这些东西犯了罪,我能不公正的处罚吗?依法当杀则杀,当罪则罪。《满文老档太祖朝》,卷27。
第二部分明军的战略退却(4)
无论新旧占领的土地和人民都是一国的土地和人民,所以原来的居民大批的迁移到了辽、沈地区,新占领地区的人民,主要是镇江附近的居民,也有些被迁移到了清河以北的先已占有的地区。
迁都辽阳是后金进占辽沈地区的重大决策。攻取辽阳以后,不到一个月,努尔哈赤并诸贝勒、大臣就把他们的妻子都从萨尔浒接到了辽阳城。到了八月,努尔哈赤又决定在太子河北岸建筑新城。他向诸贝勒大臣说,辽阳城年久失修,已颓废不堪。城又大,出去打仗,要很多人防守。东边的朝鲜,北边的蒙古,对我们都不驯服,如放下他们去进攻西边的大明国,对后方会很不放心。建筑小一点坚固的城,集中留下的兵,不为后方的家担忧,就可放心大胆地出征南方了。诸贝勒、大臣因怕国人受苦,反对建这个新城。努尔哈赤开导他们说,不能只从小处着眼,你们想的是小苦,我则想的是大处。最后按照努尔哈赤的意志行事,这个城建成之后,成为清朝有名的东京城,后金时期用它作了四年的都城。
努尔哈赤有能力用战争夺取辽沈地区,也有办法管理这个地区。他为建立统治秩序,详细了解明朝原有的法律条例,让满汉有关官员如实报告,说明可行的和不可行的,就是对明朝的既采用又不完全照搬。例如严格禁止上级官员勒索下级财物就是要一扫明朝贿赂公行的恶习。对辽沈地区广阔的沃土良田,实行计丁授田的办法进行耕种。当年七月下令,从海州收取十万日(每日为六亩),辽阳收取二十万日,共收取了三十万日的田地,分给住在那里的兵丁。十月又下令来年仍如此。反对明朝那种富人多占土地,雇人耕种,粮食吃不完去出卖。穷人没有土地,也没有粮,买粮吃,花光了钱就乞食为生。规定今年种的田,各自收获。一个男丁给田五垧种粮,给田一垧种棉,一样的分给。乞丐、和尚都分给田地。乞丐也不讨饭了。每三男种一垧贡赋的田,二十男丁中一人当兵,一人应差。明朝的官员及随从,向人民勒索的粮食一年就有五百斛,柴、菜等银子十五两,从今起这些一切全免。实行公平合理的制度《满文老档太祖朝》,卷24、27。。
后金在辽阳发展了农业生产,对降服的汉人不杀,就是保护劳动力,正如朝鲜人所说:“贼得辽之后,不杀一人,尽剃头发,如前农作云。”赵庆男:《续乱中杂录》第一,《光海辛酉》。
原来的大批满洲官民迁到了辽沈地区,如何安置他们是个最棘手的问题。努尔哈赤派出勘查田地和料理房屋的官员报告说,满、汉可以合村居住。于是就让满洲官民迁到了辽东汉人的村子里居住了。努尔哈赤预料可能发生纠纷,他事先特别为此下令:“诸申、汉人要同住一村,粮一起吃,牲口的草料一起喂。诸申不要欺凌汉人,不要强取汉人的任何东西。如果强取豪夺,汉人告状,就要治罪。汉人也不要捏造事实,如果捏造没有的事,审查出来,也要治罪。诸申、汉人都是汗的民。”《满文老档太祖朝》,卷29。
辽沈地区增加了新的主人。努尔哈赤和后金的诸贝勒大臣,都在辽阳、鞍山、海州、牛庄等地建立了田庄。在这些庄子里使用汉人进行生产劳动。后金国的统治者从辽沈地区得到了粮食、副食、食盐、瓷器及牲畜草料等生活和作战用的各种物资。
后金统治重心的转移,无论对这个国家还是对这个政权的主要社会基础满族,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于辽沈地区早已是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后金社会的满族受了这些影响,迅速地从奴隶社会迈入到封建社会,同时也使后金这个国家政权的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变成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工具了。这一方面是后金政权的主要统治者满族贵族本身有了变化,另一方面也还由于从此以后大批汉族地主官僚进入了这个政权。战争不能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但如辽沈之战对后金社会的影响确实是不可忽视的。
第三部分明廷决策守辽西(1)
辽沈激战结束后,时局的最大变化是辽西开辟了战场,而雄峙辽河西岸的广宁城(辽宁北镇)首当其冲,立刻成为明与后金争夺的一个重要目标。
山海关外,辽河两岸,直至鸭绿江畔,这一广大地区自古就是“英雄百战之地,所谓虎步龙骧,高下在心”。朝鲜人对此有过精彩的评论:“天下安危常系辽野。辽野安,则海内风尘不动;辽野一扰,则天下金鼓互鸣。何也?诚以平辽旷野一望千里,守之则难为力,弃之则胡虏长驱,曾无门庭之限,此所以为中国必争之地,而虽殚天下之力守之,然后天下可安也。”又说:“沈阳乃其(指后金)始兴之地,则东接宁古塔(当系辽宁新宾老城),北控热河,南抚朝鲜,西向而天下不敢动,所以壮其根本之术,非历代所比故也。”金景善:《燕辕直指》,卷1,《辽东大野记》。
明失重镇辽阳及其“藩蔽”沈阳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2。,标志着它对东北地区的统治行将告终。同时,也使它的“肩背”直接感受到了严重威胁明人视辽沈地区为京师“肩背”。。因此辽阳失守的消息传来,朝野震惊,以为“河西必不能保”《明史熊廷弼传》,卷259。,有大厦将倾之感。刚即位的熹宗皇帝急令“京师戒严”《明熹宗实录》,卷3。据江苏国学图书馆本,下同。,兵部甚至“请名勋戚九卿科道并本部司属官员分守正阳等十六门”《明熹宗实录》,卷4。!巡抚天津李邦华指出:“今天下所最重、最急、最难措手者莫如辽事。”《明熹宗实录》,卷19。在一阵惊慌之后,熹宗才和他的枢辅阁臣估计前线的军事形势,谋划应急对策。
这时,前线明兵一片混乱,正在大溃逃中。辽阳城陷时,城外明兵顿时溃散,西奔至三岔河,约三四万溃兵争抢“桴河而渡”,守军企图阻止,他们则“援弓相向”,吵嚷着要去山海关《明熹宗实录》,卷4。。还有不少溃兵向南逃去,躲到海岛。不只兵逃,民逃,商逃,官也逃,“武臣望风奔溃”《明熹宗实录》,卷5。。据山东登州海防道按察使陶朗先报告,他“接渡辽左避难官民”,其中有原任监司府佐将领等官共五百九十四员,金州、复州、海州、盖州等卫所官员与居民男女共三万四千二百余名,还有商人二百余名《明熹宗实录》,卷5。;再有逃入朝鲜境内的辽东百姓,“前后数十万口”李肯翊:《燃黎室纪述》,卷21。,就连尚未波及战火的辽西地区“亦时时风鹤”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2。。从广宁到宁、前一带,已定居数百年的“土著”都向西迁徙,自塔山(辽宁锦西县塔山)至闾阳(辽宁北镇县闾阳),相距二百余里,“烟火断绝矣”《明熹宗实录》,卷3。!
由于军事上的惨败,立刻引起了明朝统治的动摇。辽东既丧失,辽西“军民尽奔”《明史熊廷弼传》,卷259。,摆在它面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收拾残局,稳定辽西,作恢复之计。熹宗几次召廷臣“集议方略”,气焰最嚣张的是言官,他们攘袂诟谇,疾颜厉色,但“诸大僚多缄口逊避”,闹得“无复朝庙之容”《明熹宗实录》,卷3。。实际争论的问题是,河西究竟应放弃,还是应固守?原监军道高出竟主张放弃广宁,全力守山海关。他的谬论立即遭到廷臣的反驳,御史刘廷宣斥之为“误国之计”,一针见血地指出:“弃广宁即弃山海(关),弃山海即弃蓟(州)、永(平),一惑此言,天下事弃矣。”《明熹宗实录》,卷4,18页;参见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2。高出原在辽阳监军,城未破,他先已逃离,本属“亡命之虏”,却又提出丢弃广宁,触怒了熹宗,经廷臣驳斥后,遣缇骑将高出逮捕下狱高出有自编《镜山庵集》,其《拘幽稿》中为自己辩解说:“予岂苟乐生,有策竟莫施”。。持这种意见的,显然是个别人,多数人以社稷为重,力主固守辽西。兵部尚书崔景荣说:“今辽左唯有辽西一块土耳,若不并力固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