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明珠-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老夫人一张脸紫涨,她觉得,什么冲撞,什么症候,什么得罪神明,这完全是郑明珠设的一个局,整太夫人也整她,可是现在,轮到她不能说不了。

太夫人现在病重,暂时在荣安堂不能移动,荣安堂东边五十丈,就是武安侯府的大门口,这一天,武安侯府平日里紧闭的大门打开着,胡同里来来往往的行人经过武安侯府的大门口,都不由的驻足,好奇的往里看。

门槛里头的院子里跪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不仅是来往行人,就是府里的媳妇丫鬟小子们,也探头探脑窃窃私语。

“这是谁啊?”

“听说是侯爷的婶娘,早就分了家出去的了……”

“那怎么跑到咱们家来跪着?”

“那谁知道呢。”

“我倒是今儿一早看她跟着太夫人一脸得意的进门来呢,谁知我忙了一上午,回头就见她在这里跪着了。”

“你们知道个屁!”说话的是一个看起来管事模样的人:“去去去,别聚在这里,这是主子们之间的事,也是你们议论得的?”

一天就是知道内情的,于是就有机灵的小子倒了茶来:“宋叔定是知道的?趁这会子没什么事,赏小的们一点儿听听?”

众人也都跟着捧,那管事的才坐下来,说:“这事儿也算不得什么机密,太夫人只是趁着夫人不在,到咱们府里来,听说是要抱走大哥儿。”

“哎哟,这怎么得了,少夫人就是性子再好,也不肯应呀。”

“可不是,太夫人也罢了,是咱们府里的老祖宗,少夫人再不情愿,也得慢慢儿的来。”管事的说,一边又压低声音道:“偏有人啊,拿着鸡毛当令箭,狐假虎威,跟着在后头摇旗呐喊助威,少夫人可不就恼了么。”

众人顿时明白了,不由的哄笑起来。

此时在荣安堂,郑明珠坐在榻边,轻声细语的给太夫人解释:“我去求了半日清尘仙姑,连公主的脸面都使了,仙姑才肯见我,阿弥陀佛,为着太夫人,再委屈也只有罢了,只仙姑说了,恼的不是她,是天上的神明,可把我吓的了不得,只得再三求她。”

太夫人大约是好了点,有气没力的躺在榻上听着,郑明珠接着说:“仙姑焚香祷告了,才求下来一张符箓,命我烧了与太夫人吃,说是这符箓灵不灵要看神明的意思,她也无能为力,只是她好歹得窥天道,听了指示,要得罪神明的人在算出的方位跪着,求的神明应了,太夫人也就好了。”

郑明珠小心的给太夫人掖了掖被子,笑道:“也亏得三叔祖母的孝心,为着太夫人康健,如今已

经在那边跪着求神明了,看起来,太夫人竟就好了也未可知。”

太夫人有气无力的道:“倒是难为她了。”

郑明珠道:“唉,当时她说那些话,也太不仔细了,清尘仙姑是何等人?怎可这样亵渎呢?可把我吓坏了,再三劝她,她只当我胡说,竟连神明也不信,如今怎么着?感情没冲撞在她身上,她是不怕的?幸而公主还有几分面子,求得了仙姑,不然这样下去,太夫人本来就不是什么健壮身子,如何受得了?”

说着就拭泪。

太夫人道:“你是个好的,她也是一时糊涂,看在如今她为我祈福的份上,我也就不追究了。”

郑明珠笑一笑,站起来,吩咐丫鬟们好生伺候着,自己回甘兰院去了。

☆、187  帝都传闻

郑明珠回了甘兰院;在门口就看见小苏太医正坐在她的院子里那颗大黄金树下的石桌子旁喝茶呢。

一身规矩的靛蓝官袍竟也衬的他清朗俊逸,悠然的坐在那里,颇有出尘之感。

这五月的天气到底有些热,不过甘兰院的树木都有百年之龄;粗壮繁茂,树荫下倒是凉爽。郑明珠走过去坐在他对面。

桌上的茶是陈颐安惯用的凤羽;一套天青底鱼戏莲叶通窑茶具放在桌子上,正冒着氤氲的热气。

苏太医笑道:“刚去给哥儿请了平安脉;十分好,什么都没有;县主请放心。”

郑明珠笑,她有什么不放心的;倒是说:“多谢苏大人的药,苏大人说两刻钟发作,果然就两刻钟,简直丝毫不差。”

苏太医笑道:“雕虫小技罢了,倒是县主计谋高明,今后贵太夫人想来再不敢看哥儿一眼了。”

郑明珠笑道:“这也是迫不得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如今你安哥不在家里,也只得我护着哥儿了。”

翡翠从里头捧了个描金雕花盒子来,郑明珠揭开盖子,推到苏太医跟前,笑道:“这是谢礼。”

香甜的杏子香味扑出来,盒子里十个圆滚滚的糖球,静静的排成两行,洒了雪白的糖霜,看起来漂亮极了,十分诱人。

苏太医眼睛一亮:“这是五小姐的杰作吧?还是新花样。”

郑明珠抿嘴笑道:“知道苏大人喜欢我们家五姑娘做的东西,这是五姑娘做来给大爷的,便特地送一盒给苏大人也尝尝。”

说的很清楚,这是五小姐做给哥哥的,并不是做给苏大人的。

五姑娘虽说小,还不到男女不同席的年纪,但也是闺阁小姐,给了哥哥,就是哥哥的东西,送给外男更名正言顺些。

苏太医笑道:“县主通透,下官信服。”

送礼最好便是投其所好,尤其是对苏太医这样的人才。

今日合作无间,天衣无缝,两人都笑起来。

苏太医笑道:“听说五小姐最听县主的吩咐,比侯夫人、安哥说话还好使呢?”

“这是我和五妹妹的缘分。”郑明珠笑,的确,蔫坏的陈颐敏最喜欢她,爱来玩爱给她送吃的来。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正在这个时候,陈颐敏的声音从院子外头由远及近的传过来:“嫂嫂嫂嫂,我来看宝哥儿了。”

对,她也喜欢宝哥儿,天天要来看。

说着话,陈颐敏跑了进来,刚踏进院子,却见有个男子坐在院子里,不由的就站住了,站在门口。

后头丫头赶了上来:“小姐慢点儿,小心摔着了。”

陈颐敏很有礼貌的道:“嫂嫂好。嫂嫂有客人,不用理我,我进去和哥儿玩。”

郑明珠笑道:“宝哥儿在里头炕上玩,五妹妹进去就是了。”

五妹妹!

苏太医霍然回首,把正往里走的陈颐敏吓的一顿,怯怯的忽闪着大眼睛,往后退了一步,似乎是被这样的动作吓到了,要绕着他走。

一个五六岁的胖乎乎的小丫头!

因天气热,陈颐敏只穿着银红撒花软缎的小衣服,同样花色撒脚裤子,露出半截雪白圆胖的胳膊,头上扎着两个包包头,缠着红珊瑚珠子,一张几乎是正圆的苹果脸,秀气的小鼻子,花瓣般的嘴唇,胖乎乎的三头身,一副无辜的什么都不懂的模样。

这是五小姐?

看苏太医呆滞的样子,郑明珠一脸惨不忍睹的神情,忙叫丫鬟:“带小姐进去和哥儿玩。”

苏太医完全是一副打击过大回不过神的模样,喃喃的说:“这是五小姐?”

郑明珠点头,她猜想,看来苏太医以为的五小姐,必然是兰心蕙质,柳条儿般的身姿,娉婷袅娜的擎着一只碧玉盘,里面是精工巧做的精致点心,巧笑嫣然的坐于月下才对。

没承想是个跑来跑去的胖丫头?

也不知道陈颐安是怎么忽悠苏太医的,搞的他见了陈颐敏吓的这样儿。

郑明珠想了想,把那糖盒子的盒子盖上,就预备拿回去算了,苏太医却默默的伸手拿过来,放进怀里,一句话也不说,失魂落魄的走了。

陈颐敏跪在炕上,从窗子望出去,只看到医生有些萧索的背影。

陈颐敏摸摸圆下巴,爬过去戳戳宝哥儿的胖脸,宝哥儿小手挥舞几下,抓住了陈颐敏的手指,咯咯的笑起来。

这一晚上上灯时分,太夫人的怪病也好了,郑明珠打发人请了陈三婶娘来服侍,这时候才能挪动,送回陈三老爷府里去。

陈三老太太丢够了脸,跪的爬都爬不起来,让两个儿媳妇架着,也随着太夫人悄悄儿的走了。

第二日,武安侯府又忙忙碌碌的人进人出,说是哥儿病了,那一日见了太夫人就发起了高烧,请了医生也不管用,又请了高僧做法,整闹了两三日。

连宫里的太子妃娘娘都被惊动了,又是赐药又是打发人来瞧哥儿,没几日,满帝都都知道了武安侯府分家出去的太夫人要抱了武安侯嫡长孙去养,没料到命格有冲撞,竟连见都不能见,就这样见一回,就两个都病倒了。

郑明艳笑道:“其实细想起来,宝哥儿是侯府嫡长孙,自是个有福的,太夫人又是福寿双全,这福气冲撞起来,说不得承受不住,也是有的。”

郑明珠笑着点头。

宝哥儿有三个月大了,很活泼,因衣服穿的少,越发显得肉嘟嘟的,把他放在炕上,也不爱闹人,自己就能玩,一会儿就翻一个身,只要顺利翻了身,就兴奋的蹬脚挥手,郑明珠便伸手拍拍他的背或是肚子以表鼓励。

因着宝哥儿病了,郑明艳和林氏都打发了人来瞧,一时又会齐了来看她们娘俩,只见宝哥儿活泼的再炕上翻身,郑明珠笑道:“这刚学会呢,他就自个儿玩的好玩。”

又问林氏:“怎么没把琪哥儿带来?”

林氏笑道:“琪哥儿才真是有点不舒服呢,就留在家里了。”

琪哥儿快两岁了,聪明的很,上回来,围着宝哥儿摸了半天,一口一个弟弟,稀罕的了不得。

郑明珠忙问怎么的,知道不过是瓜果吃多了有些拉肚子罢了,才放了心。

林氏笑着说:“昨儿我去北昌侯府赴宴,有人问起你怎么没来,我就顺嘴说了,你家哥儿被太夫人吓病了,我瞧着,知道的人倒是不少,有人还问,怎么哥儿都三个月大了,还没见过太夫人么?”

林氏笑着拿了一颗葡萄慢慢的剥:“我便说,洗三的时候,我来这边瞧你和哥儿,没见太夫人,还特地问过,说是太夫人说身子不爽利,不来看哥儿了,到底是老祖宗,自然没有为着哥儿劳动她老人家的道理。燕王世子妃就笑着说,你们帝都的风俗倒真奇怪,老祖宗既然平日里都不来看哥儿,又分家在那边府里了,怎么一时又要抱了哥儿去养?我还以为总得老祖宗特别喜欢哥儿,才会想着抱哥儿在自己跟前养呢。”

姑嫂三人都笑起来,林氏道:“我便说了,可不是吗,那府里头夫人和姑爷月初又去了南京,如今一边是太夫人病了,一边又是哥儿病了,我家姑奶奶可慌的了不得,我今日吃了饭就得走,过去替她帮帮手。”

林氏自己都说的很好笑,郑明艳说:“这还是客气的,昨儿我听于家的少奶奶说,这也太不要脸了,分了家跟着自己亲儿子住,还要想打前头嫡子的孙子的主意?要说是名正言顺的呢,怎么人家侯夫人在的时候不去?这样好笑,叫人哪只眼睛瞧得上?”

阿弥陀佛,郑明珠想,如今满帝都都知道了太夫人干的好事,只怕要消停一下了。

这样名义上的长辈,一肚子恶毒心思,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真是挺要命的。

林氏与郑明艳来了半日,郑明珠留她们吃了饭才走。

晚间墨烟就递了信来了,一封是南京曾家报丧的帖子,另一封是陈颐安写的,算起来,去了也有大半个月了,郑明珠忙拿来看,一篇里头有大半篇都在说儿子,郑明珠就笑着把宝哥儿搂在怀里,把他爹的话读给他听,宝哥儿哪里听得懂,扭一扭身子就去抓那纸,郑明珠忙握住他的小手:“别捣乱,你爹第一回给咱们娘俩写信呢,当心回来打你屁股。”

这个小家伙真是好奇的要命,什么都要抓在手里。

陈夫人与陈颐安、陈颐娴并赵二奶奶、卫姨妈等是六月初三到的南京曾家,老夫人是六月初九没的,如今停灵吊丧出殡大约在月底也就完了,会赶在七月初启程回帝都,八月十二是庄顺公主下降的日子,耽搁不得。

郑明珠算了算,按律,外孙是外姓人,守过五七也就可嫁娶了,六月初七到八月十二,两个多月,连七七都守过了,并不碍事。

只陈夫人需服丧,那日不能穿吉服了。

郑明珠看完了信,见宝哥儿又在怀里东倒西歪的打瞌睡了,便交给奶妈子拍着哄他睡,自己去见侯爷。

侯爷自然也是得了信儿的,见郑明珠来回这件事,便道:“岳母仙逝,照着礼法服丧就是。”

郑明珠应了:“那媳妇就吩咐把府里的陈设换一换,因虑着这件事,父亲和弟弟妹妹们的衣服都是预备过的,这就叫人送去吧?”

郑明珠又请示道:“虽说二弟这里只需守过五七就可嫁娶,只八月十二也还在服小功,是不是该与宗人府再行商议礼服并下人的服饰等?”

陈熙华道:“写个折子禀一禀为好,想来是有成例的,我依稀记得先帝朝有位公主下降前,也是驸马家没了一位长辈,只是公主是君,制度不同,似乎依然是依时行的礼。”

郑明珠本来就是在操持这件事,便点头应了。

果然过了两日宗人府回话,照着成例,不用改了。

正在此时,却听丫鬟来报:“三爷来了。”

郑明珠命请,在正厅里见陈颐鸿大步走进来,道:“给嫂子请安,有件事要给嫂子说一声。”

郑明珠就诧异,陈颐鸿能有什么事要跟她说?

☆、188  进宫

陈颐鸿道:“大哥出门前嘱咐我多看着些二哥;我这些日子就多留了点心眼;刚才我才知道;二哥写了奏折,明日要递上去,是因着外祖母没了;二哥因要给外祖母守孝一年,请推迟婚期的日子。因着爹爹这三日都留宿宫里,消息不好递进去,我已经打发人去宫外了,不知道递不递的进去;我想来想去;还是只得来与嫂子说。”

陈颐青疯了吗?

这样打朝廷的脸面;这样的奏折递上去;那就是明白的说我不想娶公主的意思了,郑明珠一阵头大。

“三弟怎么知道的?”郑明珠不由问。

陈颐鸿道:“大哥在外头留有人手,如今暂时交给我看着。因留意到了跟二哥的小厮今儿办的事不一样,就来回我,我回来审了审,才知道的。”

郑明珠点头问道:“三弟可有人手看住二弟?”

陈颐鸿道:“若是嫂子吩咐,那自然是有的。”

郑明珠便道:“既如此,你悄悄儿的看住二弟,别的也不用管,只要不把奏折递上去就是了,今晚若是寻不到爹爹,你打发人跟我说,我明儿一早就进宫去给太子妃谢恩去,给爹爹递消息。”

陈颐鸿便应了去了。

郑明珠气鼓鼓的回房里去了,宝哥儿躺在炕上,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到处看,见娘进来,顿时依依呀呀的叫起来,小胳膊伸着要娘抱。

季六家的在炕边站着笑道:“哥儿会认人了呢。”

郑明珠过去抱了他起来,示意奶妈下去,她抱着胖儿子坐到窗下的椅子上想事情,一会儿摸摸他的胖脸:“你说你那二叔父到底什么失心疯?要为那女人守节不成?公主也不想娶,真是找死。”

小家伙哪里听得懂,倒是咧嘴笑,嘴角一溜晶莹的口水。

抱着可爱的儿子,郑明珠再多的心事也没了,在儿子脸上狠狠的亲一口,逗的宝哥儿咯咯笑,郑明珠贴着儿子的脸,喃喃的说:“你爹早些回来就好了,叫你爹打他一顿才好呢。”

过一会儿,又实在是想不通:“他对那女人到底有多……就失心疯成这样?那女人都嫁了人了,他就是不娶公主,娶别的女人,能纳妾,也把那女人纳不进来啊,这是发什么神经呢?”

又过一会儿,还是忍不住喃喃自语:“就算没嫁人,他也不会要了吧,未婚有孕,还是人家的……”

未婚有孕……郑明珠一怔,接着就是一凛,不由的就沉思起来。

陈颐青她其实并不是很了解,知道他有一点小聪明,知道侯爷在宫里几日,因此才正经做这事。

也知道陈颐青从小很受母亲宠爱,说不定也有哥哥纵着,性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