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翔-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此可见,在这一次南侵中,金军的水战能力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因此选择从海上突势大宋,说明这几年来金军在花大力训练水军。虽然目前金军的水战还不足以赶上宋军,但已经不容小视了。

而且海上第一战虽然是胜了,但现在金军的战船还是远多于宋军,而且宋军又是远离自己的水军基地作战,再后面的战斗中,如果稍有不慎,只怕就会令宋军陷入困境。因此李公佐暗暗提醒自己,绝对不能因为初战告捷而放轻警惕,后面的战斗必须要计划周详。

好在这一战中,宋军一共俘虏了金军大小战船三十五艘,其中有二十二艘都基本完好无损,可以立即编入宋军的船队中使用,俘虏的战船中,有二艘是两千料战船,有十四艘都是一千料战船。这样一来宋军实际的损失并没有表面上那样大,总体的战斗力也基本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随后几天,金军都不敢出战。李公佐知道他们是在等待庆元府的援军,因此也没有去强攻金军的水寨,只是停泊在东箕列岛中,一面重新整编新的战船编制,一面又命人抓紧抢修受伤的战船。又派人去催促后勤船队,赶快赶到,同时也派人严密监视兴元府金军水军的动景,准备迎接下一次大战。

就这样双方罢战了数天之后,李公佐和抹然史乞塔几乎时同时接到消息,金国的水军都统制苏保衡率领着金军的援助船队,已经接近了三门湾海域。

苏保衡出任金国的水军都统制多年,早在大定初年(1161年)的陈家岛海战起,就开始和宋朝的水军打交道了。他可是深知宋朝水军的厉害,也知道东海一战,金军其实是以多胜少,而且还是惨胜,并不表示大金的水军从此就能和宋朝相抗了,因此他始终都保持着谨慎小心的态度,和在此之前抹然史乞塔的盲目乐观自信可截然不同。

在接到了抹然史乞塔的求援之后,苏保衡立刻意识到,这一次宋朝水军绝不会是小打小闹。因为他对当前战局的认识比抹然史乞塔要清楚得多,现在宋朝夺取了淮西,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各条战线的金军都被迫退较为防守,宋朝没有理由在最具有优势的水军上还一直按兵不动。因此宋朝的水军不来则矣,一来必然是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击大金的水军。

因此虽然水军的其他战将都认为,既然这一次进攻三门湾的宋军战船不多,那么庆元府也只需要出动一部份战船去援助抹然史乞塔就够了,但苏保衡仍然决定,一定要将庆元府所有的五百二十余战船,和夹谷速、兀里坦达、鲁仲雄、毕芮、慕容颜达等水军将领全部带出来,支援三门湾。

因为苏保衡认为,虽然宋军只出动两百多艘战船,但这一定只是先头船队,宋军主力船队一定会跟在后面,为了以防万一,必须动用足够多的战船,先将宋军的先头船队击败,然后再迎战宋军的主力。

而李公佐接报之后,也吃了一惊,他原以为自己分兵之后,金军一定不会太在意,庆元府那一边最多只会出动两百艘左右的战船来支援三门岛,这样金军的船队相加,最多也不会超过六百艘。而宋军的战船总数按近五百艘,双方差距不大,而且宋军前后夹击,就可以轻松击败金军。

但李公佐却没想到苏保衡竟会倾剿而出,将庆元府的五百多艘战船全部带出来了。这就几乎等于是宋金两国的水军提前开始决战。那么这一战可就关系重大了,绝不能轻易对待。

现在和三门湾的金国水军相加,金军战船的总数接近八百艘。几乎是宋军的一倍。而刚刚和金军打过一仗之后,金军水战的能力明显提高,面对远多于自己的敌军,那么自己在战前制定的前后夹击之计是否还能有效,这时李公佐心里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了。

因为水战不同于陆战,即使是有伏兵,也不可能像在陆地上那样,突然杀出,打对手一措手不及。以金军有足够的战船,能够对付这样两线作战。因此李公左认为自己的作战计划有必要重新制订一下了。

在行军的途中,苏保衡接到了抹然史乞塔初战失败的消息,也大吃一惊,怕宋军乘势进攻三门湾水寨。当下急忙催促船队加快速度,赶到三门湾。好在这一段时间里,宋军并没来进攻金军的水寨,现在得知援军到了,也使抹然史乞塔一值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立刻也率领剩下的船队驶出三门湾,和苏保衡汇合。

两人碰面之后,苏保衡才知道这一段时间以来,宋军一直都没有动静。两人商议了一下,都认为宋军现在按兵不动,一定是再等待着主力船队赶到,集中兵力之后再和金军决战。因此两人一至决定,集中所有战船,主动去进攻宋军,就算不能将其全歼,也要重创宋军,挫一挫宋军的威风,同时也鼓一鼓大金小军的士气。

商议决定之后,金军立刻开始行动,将战船分为三路,从东、北、西三个方向进攻停驻在东箕列岛中的宋军船队。

那知金军的大军杀到之后,宋军见金军势大,并没有拼死抵抗,只是稍稍接触了一下之后,立刻就向南败退下去。

苏保衡和抹然史乞塔一见,估计宋军这是要退回南方去与主力船队汇合,因此下令追击宋军,希望趁着宋军还没有和主力汇合之前,消灭这支船队,那怕不能全歼,也尽可能多消灭几艘宋军的战船,削弱宋军的实力。

不过宋军虽退,但却是退而不乱,队尾始终和金军的队头若离若弃,如果有金军的战船追得过于靠前了,还时不时转过头来,给金军迎头一个痛击,而且宋军转头迎战的战船都是操纵十分灵巧,转向非常快捷。一但等金军的大队赶到时,又立刻转头就逃。

有好几次金军打算从两翼包操上去,截断宋军的后队,但都在最后关头,被宋军逃脱了。

第六百一十七章 再次交战

就在宋金两国的水军在大海上追逐激战的时候,在长江南北,大宋同样对金军占领的地方发动了进攻。

在淮西,李显忠和陈敏分兵两路,各领七万大军分头进攻盱眙军和滁州,李宝率六万大军,分水陆两路进攻和州,拉开了宋军在江北的攻势。

而在江南战场上,杨炎派毕再遇随水军出战之后,也立刻发动了收复临安的战斗。江南的宋军也分军三战,向金军发动了攻击。

宋军展开全面进攻的消息,自然很快就被临安的金国君臣得知。完颜雍立刻招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其实宋军的战略意图其实并不复杂,金国的君臣很快就能分析清楚,就是用少数兵力牵扯江南人马,集中优势兵力先收复淮东,然后再一起收复江南。

而对金军来说,同样也有两种选择,一是立刻抽调一部分人马去江北,支援江北的兵力。与宋军在江北决战。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集中自己优势兵力对宋军的优势兵力,而且因为主力都撤回江北,即使打不过,也能比较容易北撒回金国。但这样做几乎就等于放弃了江南,因为现在宋军已经基本控制了长江水道,金军主力一但过江,即使在淮东获胜,但再想回到江南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宋军可以很从容的集中力量,扫平江南的付剩余金军,收复临安与建康。

另一个办法就是保持现状不动,宋金双方都以上驷对下驷的方法,来决一死战。就是看那一方的优势兵力先击溃对方的劣势兵力,或者说是那一方的劣势兵力能够坚持得更长一些。

这采用这一方法的好处在于,一但金军获胜,就等于消灭了江南的宋军主力,金军甚至有机会可以轻易的长驱直入,进取天临府,消灭南宋。但坏处在于,一但失利,金军连同皇帝完颜雍都会被困死在江南,永远回不了大金。

而且问题在于,现在江南的宋军主将以不在是毕再遇,而是杨炎。面对杨炎,即使是拥有优势兵力,谁又敢轻言获胜呢。

面对这两种选择,确实叫人难以决断,在朝堂上,群臣一反常态的都沉默起来,谁都不敢轻易表示自己的态度。

完颜雍背着双手,在金殿上来回踱步,底下的文武大臣呆呆站着,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一时间整个大殿上静得骇人,只能听到完颜雍的脚步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完颜长之突然出列跪伏于地,道:“陛下,臣有一言,愿陛下听从。”

完颜雍停下了脚步,微笑道:“长之,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吧。”

完颜长之道:“臣请陛下立刻幸架扬州,总督淮东战事,而将江南兵马尽付于臣率领,臣愿与杨炎决一死战。”

其他文武大臣听了,也都完颜长之的意思,他自然是主张选择笫二条路,但皇帝留在江南实在太危险了,所谓“幸架扬州,总督淮东战事”说得虽然好听,实际上就是要皇帝渡过长江,回到江北去。这样一来,即使江南战败,完颜雍也可以轻易逃回金国去,只要皇帝还在,大金就能保全下去。

完颜雍沉默了片刻,才道:“你想和杨炎较量一下吗?”

完颜长之道:“三年以前,臣与杨炎在登州海边一战,最终让他逃回大宋,为此臣一直耿耿于怀,此番南征,臣一直希望能与杨炎再较高下,只是事于愿违,南征九个多月,臣却一直未能和杨炎对阵,深以为憾,这一次臣实在不想错过这个机会。”顿了一顿,完颜长之又道:“如果此番臣能击败杨炎,则南宋的军心士气必然大落,我大金可以乘势进军,一举荡平江南,统一天下。”

他说的后一番话到也不错,杨炎虽然年轻,但这几年以来屡立奇功,由其是金军南征,赵忱继位之后可算屡战屡胜,未偿一败。现在在南宋军方的地位,杨炎隐然已经凌架于李显忠之上,成为南宋军中的主心骨。而且甚至是南宋皇帝的支柱,一但击败了杨炎,可以极大的打击南宋的军心士气,进而荡平江南,统一天下,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完颜雍缓缓道:“长之,你居实回答朕,你要与杨炎决一死战,是因为武将的荣誉,还是你有把握,能够打败杨炎。”

完颜长之霍然抬头,道:“陛下请放宽心,这一次臣定可打败杨炎。”

完颜雍点点头,仿佛也下定决心一般,道:“好,完颜长之,朕就命你立刻领军出战,迎战杨炎。”他又将手一挥,“朕就在这里,设下盛宴,等你凯旋归来。”

完颜长之怔了一怔,道:“陛下……”完颜雍的意思了,竟是要留在临安,不去江北。

完颜宗政急忙出列,道:“陛下,既然长之有信心战胜杨炎,微臣以为陛下还是幸架扬州,总督淮东战事为好。江南的战事就交给长之处置,也就是了。”

完颜雍微微一皱眉,还没有说话,仆散忠义也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完颜丞相之言有理,现在江北战事吃紧,陛下在淮东督战,可以激励江北士兵的士气,只等长之战胜杨炎,江北再击败宋军的进攻,我大金自然可以扫平江南,统一天下了。”

仆散忠义和完颜宗政当然不是怀疑完颜长之说自已有把握战胜杨炎是信口开河,只是战场上的事情变数太大,谁也不敢说有绝对把握,因此皇帝到江北去还是保险一些。

完颜雍摇摇头,道:“你们谁都可以去淮东,唯独朕不行。这一次关建还在江南一战,军心士气,只可鼓,不可灭,朕若是就这么一走,江南士兵的士气怎么办。若军无士气,长之又怎么战胜杨炎。因此朕决定留在临安,那里也不去。”

在场的大臣全都一震,仆散忠还想再劝一劝,道:“陛下……”

完颜雍一摆手,道:“不用再多说了,朕意以决,南宋的赵昚都能做到‘天子死社稷’,朕为何不能留下与诸卿一齐同宋军决一死战。这一次朕就赌上一赌,看我大金是否有统一天下的天命?完颜长之。”

完颜长之忙道:“臣在。”

完颜雍道:“江南的军务朕就全交给你,当年你父亲搜山检海,为我大金立下不世之功,望你不要辱没他的名望。”

完颜长之只觉热血上涌,慨然道:“臣必当鞠躬尽瘁,以报陛下。”

金军在江南加上部份归降的宋兵,共计接近二十五万。其中本国的人马约有二十二万。但因为有广大的地方需要驻守,同时南宋的两座都城都需要驻守,特别是建康,现在宋军的水军已经可以毫无忌惮的在建康江面上来回航行。因此金军至多只能出动十五六万大军,迎战杨炎的宋军,不过这个数字也比杨炎的人马多了许多。

完颜长之当下决定,由纥石列士宁为左路,率军七万,驻守宁国军,抵御池州和徽州的宋军,白彦敬为右路,率三万人马,从婺州出击,进攻衢州的宋军,完颜长之本人为中路,亲率六万大军,驻扎在严州,抵挡杨炎。

人马分配之后,纥石列志宁却皱了皱眉头,对完颜长之道:“长之,你在中路抵挡杨炎,人马是不是太少了一些,要不要再增加一些人马。”

完颜长之摇摇头,道:“杨炎所率的人马也不过只有五万之众,我的人马已经足够了。我会在严州尽力牵制住杨炎,右路的白监军人马不多,这一战就看纥石列大人你在左路能否打开局面了。”

纥石列志宁点点头,道:“放心吧,长之,我会尽快在左路打开局面的。”

两天以后,探子来报,杨炎的人马已经到了寿昌。逼进了严州。

完颜长之到是有些意外,看杨炎的样子到像是要迫使金军决战一样。并非他也有些等不急了吗?

虽然南征以来,完颜长之一直没有和杨炎正面交战的机会,但却把杨炎以前南方平乱,救援大理,以及这次平定四川的经历、战术都详细打听过,从这几年的实战看来,杨炎更多的是施用奇谋巧计,及少使用宋军惯用的阵后而战这种正面硬拼的战术,那么这一次莫非杨炎改变注意了吗?

当然完颜长之也明白,所谓出奇制胜,往往是建立在双方主将用兵能力差距过大的时候,如果双方都是精通兵法的人,一切的奇谋其实都排不上用场了,因为互相都能看透对方。最后决定胜负的还是正面的交锋。因此杨炎有这个举动也不能算是意外。而且善用奇谋,也并不意味着杨炎的正面作战能力不足。

不过完颜长之也注意到,杨炎到是有过几次,也和对手排开阵式,仿佛是要当面硬战一番,但实际上还是隐藏着奇谋妙计,最明显所莫过于平南时的浔江边背水一战,和平定四川时的成都之战,虽然也是正面作战,其实还是靠奇谋获胜。那么这一次杨炎会不会又有什么奇谋妙计呢?

但是这一次即然是杨炎主动挑战,完颜长之也不能不应战,何况在他心里也希望能与杨炎较量一场,而且完颜长之也不认为自己绝非摩尼教、吴曦那些对手可比,立刻下令,人马出动,迎战宋军。

第六百一十八章 杨炎的奇谋

完颜长之向对面看去,只见在对面三百以外,宋军已经横向展开,列出八百余步的距离。骑军分列左右,而在正中竖起一座两丈多高的高台,杨炎和赵月如两人正并肩站在高台上,显然是指挥全军。

但出乎完颜长之意料的是,宋军并没有排出他们在正面作战中惯用的叠阵排列,也不像是步骑混编的撒星阵。而是在中军的前排放置了一列重甲步兵,而且步兵之间排列十分紧密,而最奇怪的是,在重甲步兵身后却是一排高达两丈的旗帜,将后面全都挡住,看不清旗帜背后藏着什么?莫非又是什么诡计不成。

不过虽宋军的中军被旗帜遮住,但从宋军横向展开的距离和两翼的纵深,完颜长之还是可以判断出,宋军的总兵力与之前斥候打探得相差不多,大约在四万七八千左右,还不足五万。

这一次出战,金国出动的总兵力为五万五千,其中包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