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风云-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联全部都去掉了。初七,释放监狱里的犯人,本来人满为患的囚室里突然空空如也。后来,民间又传来圣旨,禁止炒豆,禁止燃灯,禁止泼水(民间避痘的习俗),大家才知道原来皇上生病是因为出痘。初八,各衙门的官员们洗漱完毕后,穿好朝服准备去上班,突然传来公文说,除了中堂和礼部,其他官员都可以回家了。中堂和礼部官员进宫必须摘掉顶戴,当时张名宸大惊,他知道按照惯例,肯定是皇帝驾崩了。根据张名宸的描述,他当时很震撼很悲哀,皇上才二十四岁,就突然离世,太让人伤心了……当时,城门全都紧闭,士卒们在城楼上戒严,街道寂寥,没有行人,气氛非常阴暗。到了二鼓,才宣布遗诏,当时凄风飒飒,黑云惨淡,气氛非常压抑。
另据《汤若望传》的记载,在继承人问题上,顺治与孝庄及文武大臣发生了冲突:一位继位的皇子尚未诏封,皇太后立促皇帝作这一件事体。皇帝想到了一位从兄弟,但是皇太后和亲王们的见解,都是愿意皇帝由皇子中选择一位继承者。皇帝使人问汤若望的意见,汤若望完全立于皇太后的一面,认为被皇太后选择的一位太子为最合适的继位者。这样,皇帝最后受到汤若望的劝促,舍去了一位年龄较长的皇子,而封一位庶出的、还不到七岁的皇子为帝位继承者。
我们都知道这位继承者就是康熙,康熙之所以能继位不是因为什么其他方面的考量,而是因为他患过天花。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顺治帝在得知自己患有天花后,急召亲王大臣们入宫讨论继承人问题。在继承人问题上,顺治坚持要从堂兄弟中选择一个。这就让人非常费解,他放着四个儿子不立,为什么要选择堂兄弟呢?有人推测,他这是为了发泄对皇太后的不满。其次,在摄政人选上,顺治一改祖宗旧制,拒绝从皇室诸王中挑选,这无疑是对多尔衮当年独裁专政的一种反抗。
孝庄得知顺治的意图后,让苏麻喇姑请汤若望到慈宁宫一趟。顺治这些年虽然一头扎进佛教,但是对汤若望一直非常尊重,他们之间保持着真挚的友谊。孝庄相信,汤若望一定能圆满完成这个任务。
顺治见到汤若望后,让他坐在御榻上,问他对继承人有什么看法。汤若望是个非常直率的人,有啥说啥,他明确地表示不赞同立堂兄弟。因为这么做不仅违反祖制,而且容易引起争执,对清朝和国家都不利。
顺治沉默了,良久才问道:“四个皇子年龄都很小,你说应该选谁?”
汤若望重复曾经对孝庄说过的话:“长幼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选一个已经出痘的皇子。”
顺治当时有四个儿子,最大的是福全,八岁;其次是玄烨,七岁;至于陈氏生的常宁,只有三岁;钮氏生的龙禧,更小,只有两岁。头脑稍微正常的人就会把目标锁在福全和玄烨身上,这两人中,玄烨是出过痘的,而福全没有。
说实话,顺治对这四个皇子的父爱那是少得可怜的,当汤若望提到福全和玄烨时,估计顺治还要在脑子里搜索他们长啥样的。无论谁继承皇位,对顺治来说都无所谓。
初六的晚上,顺治感到病情加重,急召近臣学士王熙进宫,让他草拟遗诏。
正是寒冬深夜,宫中阴风阵阵,几个太监手提着宫灯,在黑夜中闪烁。王熙跟在后面,感觉仿佛能够听到鬼哭声。进入养心殿后,王熙跪拜,顺治强打着精神说:“我患痘了,恐怕时间不长了,你赶快听我的话,记下诏书内容。”
此时此景,心肠再铁石的人也免不了动容,王熙也不例外。不过他心里还在琢磨另外一层事,如果皇上诏书的内容跟太后的想法有矛盾,那该怎么办呢?
皇上一边说,王熙一边记,心里却想将来如何把皇上诏书的内容转陈给太后。王熙退下后,又在干清门的书房里三次修改诏书。到了第二天,把诏书呈给皇帝时,顺治正在更衣,当时非常疲惫,没说要看诏书,只让王熙把诏书交给麻勒吉。麻勒吉是满洲正黄旗人,汉文化功底比当时许多汉人大学士还厉害。
当天晚上子时,顺治帝甍逝于养心殿。
顺治英年早逝不免让人觉得遗憾,有一个叫吴伟业的文学家写了一首长诗,暗示皇帝并没有死,只是出家去了。后来,金庸在《鹿鼎记》里采用了这种说法。
吴伟业是何许人也?吴伟业号梅村,江苏昆山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他和钱谦益、龚鼎孽并称为“江左三大家”,独自开创了“梅村体”诗歌。明亡之后,吴伟业为了保持名节,一直对清政府采取不合作的消极抵抗姿态。
顺治十年的时候,朝廷再三请他出山,入朝为官。吴伟业虽然很不愿意,但面对父母二老的请求,也只好勉为其难。入朝后,吴伟业做到国子监祭酒这个职位。在朝中待了四年,他便告老还乡。在吴伟业晚年,对于这段经历深感耻辱,认为侍奉清朝这四年“误尽平生”。
吴伟业死后让人在自己坟墓上题:诗人吴梅村之墓。这位大诗人被认为深得白居易遗风,是一代叙事诗高手。他曾写过一首《清凉山赞佛诗》,这是一首叙事性的长诗,确实很长,比《长恨歌》还长。诗人最喜欢说一些语带双关,含有弦外之音的话。其中有这样的诗句“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大家认为这讲的是董鄂妃之死,董字拆开就是千里草。诗中的“南望苍野坟,掩面添凄恻”讲的是福临与董鄂妃生的皇四子早夭之事。至于“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惜哉善财洞,未得夸迎銮”,仿佛是说顺治并没死;“尝闻穆天子,六飞骋万里”——当时人认为这话很明显是说顺治到“西天”出家了。吴梅村因为在清朝当过官,跟皇帝比较接近,而且他又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所以很多人相信他说的,顺治没有死,而是出家了。
也有人根据顺治的遗诏断言顺治没死,而是出家了。人们很难想象一个将死之人怎么可能思维这么有条理、语气这么淡定,从国家大事到个人私事,侃侃而谈。顺治的那份罪己诏书更像是生前长时间拟成的,不像是临死的时候突发奇想的。王熙在记录诏书之后,作了三次修改,这也是很不寻常的。
像王熙这么特别的人,当时肯定有很多人围着他问:“皇帝临死前跟你说什么了?说来大家听听啊……”
王熙终生没有把皇帝跟自己的谈话告诉别人,连他的子孙和弟子都不知道。捂得越紧,别人就越怀疑。也许是真的什么事都没有,但你捂住了,难免让人想起“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个成语。
康熙当上皇帝后,几次奉皇祖母孝庄的命令上五台山,就是清凉山。这不免让多事的人怀疑是不是顺治没有死,而是在五台山出家。如果顺治不在五台山出家,康熙为什么几次去五台山呢?游山玩水,观赏佛教建筑一次也就够了。何况天下之多,寺庙何其多,为何偏偏就喜欢五台山?
怀疑归怀疑,想象归想象,这些东西并不能成为顺治出家未死的证据。因为有太多当事人回忆顺治临死前的情景,我们就不用别人的记录作证据,我们还是用老汤的话吧!
汤若望记载顺治临死的情景:“如同一切满洲人们一般,顺治对于痘症有一种极大的恐惧,因为这在成人差不多也总是要伤命的。在宫中特为侍奉痘神娘娘,是另设有庙坛的。或许是因他对于这种病症的恐惧,而竟使他真正传染上了这种病症。在这个消息传出宫外之后,汤若望立即亲赴宫中,流着眼泪,请求允许他觐见万岁……顺治病倒三日之后,于一六六一年二月五日到六日之间夜间驾崩,享寿还未满二十三岁。”
汤若望的中文没法跟吴梅村比,这个我们别介意,他说顺治死了应该是不会撒谎的。至于文中说顺治未满二十三岁,那是计算方式的不同,我们把顺治从娘肚子里的时间也算进去了。
顺治死前留下一份罪己诏,诏书里全是骂自己,口气很像是站在孝庄的立场上,所以很多人怀疑这份诏书“被修改了”。诏书中总共列举了自己十四条罪状:一、在用人和管理方面没有效法祖先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而且汉化程度非常深,改变了不少满族的淳朴旧制,结果导致国家没有治理好,老百姓没生活好(以致国治未臻,民生未遂)
二、没能报答圣母布木布泰的养育之恩,于孝道有亏。
三、提前于圣母离世,反而让圣母哀痛。
四、跟宗室诸王贝勒们接触太少,给他们颁恩不多,导致关系疏远。
五、满洲八旗大臣,世代尽忠,竟不相信他们,反而相信和重用汉族大臣,导致满族大臣精神懈怠,没有心情工作。
六、个性好高骛远,不能虚怀若谷接受别人的意见,很多有用人才未被重用。
七、对一些不法大臣纵容姑息,明知他们有问题,还用他们。
八、国家财政负担很重,兵饷不足,宫中又奢靡浪费,“厚己薄人,益上损下”。
九、在建造宫殿和器物方面,务必要求精益求精,但是在治国方面却没有这种精神,不知道自我反省,不体察老百姓的辛苦。
十、不知道用礼仪克制感情,董鄂妃的丧礼办得过分隆重。
十一、仿照明朝设立太监的十三衙门,明知有弊端,还不以为戒。
十二、自己性情贪图安逸和闲静,和大臣们接触得少,导致上面和下面感情沟通不畅。
十三、自以为自己很聪明,听不进别人的劝告。
十四、明知道自己有错,还不及时反省,导致错误越来越严重。
在遗诏的后面,顺治点名让玄烨继位,命索尼、萨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遗诏显然经过修改,顺治重用汉臣取得很大成就,显然不会以此自责。为董鄂妃,甚至连江山都不要,更不会自责说丧礼办得太过隆重。
顺治这个遗诏让人看起来感觉有些怪,历朝历代如果国家遇上天灾人祸,时局大乱之时,皇帝会下罪己诏。这么做既是向老天认错悔罪祈求保佑,又是向黎民百姓表示皇帝认错了,你们也该体谅体谅他吧!但是像顺治这样罪己诏的却是从未有过,这不是罪己,这完全是作践自己。不管自己做了好事坏事,一律说成是坏事,而且把痛骂自己的话赤裸裸地写进诏书里。我们知道,顺治是一个个性很强的人,当了皇帝后,做了不少好事。他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重用汉人,现在反而说自己重用汉人重用错了,这不是荒唐吗?
好了,最后我们可以来评价顺治的一生了,我们不必说他是一个多好的皇帝,也不必说他是多么可悲的一个人。我们只需记住一点,为了追求自由,人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很不讨人喜欢。
个性在历史中是首先被淘汰的——这也许是顺治给我们的教训。在个性解放方面,顺治是一个失败的例子。

第十章血字——顺治朝的文字狱

历史已经证明,一个政权的稳固光靠武力是无法长久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可以是统治的工具。清政府一方面吸收汉民族文化,加强专制统治,另一方面对汉文化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担心文化的劣势最后转变成政治的劣势。所以,他们对于文化和文字的监控比以往朝代都要敏感。
僧函可案
清朝是中国文字狱最深的一个朝代。在我们的印象里,清朝统治者并不昏庸,为什么文字狱这么严酷呢?
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从皇帝自身的修养来考虑,得看这个政权的性质。满族是一个少数民族,它通过武力入主中原,虽然掌握了暴力和强权,但是文化上并不具备优势。可以说,清朝入主中原,它的文化就受到汉民族文化的包围。
历史已经证明,一个政权的稳固光靠武力是无法长久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可以是统治的工具。清政府一方面吸收汉民族文化,加强专制统治,另一方面对汉文化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担心文化的劣势最后转变成政治的劣势。所以,他们对于文化和文字的监控比以往朝代都要敏感。
顺治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开明的皇帝,但是在顺治朝还是出现了几起震惊国内的文字狱。我们先说说第一起文字狱——僧函可案。
顺治四年(1647年)十月的一个大热天,南京城外突然来了一个眉清目秀的僧人,该僧人举止很有风范,一看就知道是有来历的。这个僧人虽然一看就知道不是一个俗人,但是他神情非常紧张,手里紧紧抓着一个小布包,布包被他手心的汗水浸湿。
这僧人心理素质显然不是很好,立即引起守城士兵的注意。对士兵的吆喝和搜查,僧人感觉特别慌张,哆哆嗦嗦地从衣服里掏出一块通行令牌,希望士兵能够直接放行。士兵把令牌交给值班的霸气军官,军官一看就知道是洪承畴发的。
出乎这个僧人的意料之外,八旗军官居然把令牌扔在地上,喝令士兵盘查。士兵们毫不客气,从僧人手上抢过包裹,慌乱之中,包裹掉在地上。从里面滑出一部手稿和一封信,僧人大惊,但很快就淡定了,一副任你千刀万剐的姿态。
八旗官兵见这个僧人目中无人,将他押到牢里。几天后,顺治收到洪承畴的一封奏疏,洪承畴解释说:“这个僧人名函可,是我以前会试的老师原明朝礼部尚书韩日缵的儿子,已经出家多年。顺治二年正月,他从广东到江宁印刷藏经,正好碰上我们大军平定江南,受阻未归,困在省城。我在江南,从来没有跟他见面。他来到广东后,托人向我要了一张令牌;出于故人情谊,我给了他一张,但是对他约束很严。在出城盘验的时候,他不小心把这身上的东西掉了出来,里面有一封福王写给阮大钺的信,还有一本他自己写的书,里面有一些应该屏蔽的词语,函可不愿烧掉这些东西,现在自取其咎——这些我事前并不知情。我跟他本来有交情,按理不该为他说话,但事已至此,也得向上面解释清楚,此事跟其他人没有关系。”
函可是明末典型的遗民,他眼看山河破碎,既不能救国救民,又不屑投降,于是选择了出家。出家之后,他依然心系国事。得知南京拥立弘光政权后,函可毅然离开寺庙,来到南京。不过,在南京待了一段时间,他就感到很失望,弘光政权实在是太腐朽了,复国的梦想再次成为泡影。函可目睹弘光政权的腐败,并将这段经历写在自己的书《变记》中。
当时审判函可的是八旗官员昂邦章京巴山,他对函可严刑逼供,并想借着这个案子扳倒洪承畴。函可在审讯的过程中多次被打得昏迷,不过他始终没有屈服,坚持此事跟其他人没有关系,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之后,函可被押往京城,考虑到洪承畴牵涉其中,再加上这时清廷需要利用洪承畴,多尔衮没有进一步深究,选择了对其从轻发落,将函可发配到沈阳,洪承畴则没有受到任何处分。
因为清初的特殊形势,函可案得益于洪承畴的保护,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函可在顺治十六年病逝,函可案虽然没有扩大化,但打开了清朝文字狱的先河。
科场案
顺治十四年正月十五日,顺治皇帝颁布谕旨,宣布废除科举中投拜门生的陋习。
顺治为什么要颁布这项谕旨呢?说来,跟一场科场舞弊案有关系。
这一年,天灾人祸特别多,四川一带频发地震。京城北京好几个月都没有降雨,旱情非常严重。封建时代,皇帝自称为天的儿子,天灾意味着老天对你的统治不满。顺治是一个好皇帝,面对天灾,第一反应就是自我检讨。除此之外,顺治还命大臣们,对于监狱里的犯人一定要认真审理,不要出现冤假错案。
顺治的这些做法并没有减少灾情,相反,灾情越来越严重。六月,杭州、嘉定、湖州、南京、绍兴等南方城市遭到了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